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石油云走长征路怎么参加
扩展阅读
全世界每天抽出多少石油 2025-01-19 23:06:18
木材清关费用包括哪些 2025-01-19 22:45:51
钻石80分和60分差多少 2025-01-19 22:14:40

中石油云走长征路怎么参加

发布时间: 2022-02-05 10:19:57

Ⅰ 3年级重走长征路作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月28日上午,太阳公公仿佛发烧了一样,把大地照得火辣辣的,正参加夏令营的我们也正在经受考验。你瞧!我们一个个穿着统一的军服,正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地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过去,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无数红军战士穿着草鞋,行军赶路,翻山越岭,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如今,我们冒着酷暑,在十月军校徒步开展3公里的“重走长征路”体验,我能行吗?出发之前,我不禁反问自己,这时军歌《团结就是力量》给了我信心,我行的,一定行的,加油!

行进中来到了一座大山前,只见这大山高耸入云。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这山这么高,这么险,我能爬的上去吗?会不会掉下来呀?要是掉下来多危险啊!”“可看着别的同学都一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也为自己拼命鼓劲,紧跟着连队就上了山。

就这样,我们翻山越岭,过河钻洞,闯过了一道道的关,此时的我激情满怀,信心满满。就在这时,一座吊桥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这座吊桥两边只有两条细的快看不见的铁丝,每块木板之间也只有10来厘米的距离,看上去非常的危险。更可怕的是,桥的下面还聚集着许多水蜘蛛,它们挥着白花花的爪子,仿佛在说:“快下来吧,我的小鲜肉们,等你们好久了,哈哈哈……。”顿时,我感觉浑身毛骨悚然,不禁有种想放弃的念头,这时,旁边的金涵韵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悄悄对我说:“杨澍昕,没事的,我们一起手拉手过去。”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大家一起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军歌,互相鼓劲,平安无事地过了桥。终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全都到达了终点。大家都挥舞着双手,大声欢呼着:“我们成功了!”。

重走长征路,很辛苦,但是我行的!长征精神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像个战士一样,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Ⅱ 红军长征的总路程

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六万五千余里。

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

(2)中石油云走长征路怎么参加扩展阅读:

红军开始长征的原因:

1934年4月27日,蒋介石纠集11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会攻广昌,敌军在一个炮兵旅轰击,每天约三四十架次飞机配合,拖着乌龟壳(堡垒)步步为营前进。前进一次只一千至二千米;在其火力完全控制之下,站稳了脚跟,先做好了野战工事,配备好火力,再进第二步;每次六七架飞机轮番轰炸。

从上午八、九时至下午四时许,所谓永久工事被轰平了。这场战役,史称红军广昌保卫战。江西广昌,倚武夷西麓,据旴江左岸,地处赣、闽、粤交通之要冲。自1931年1月,红军进驻广昌,中共广昌县委成立始,此地即为中央苏区北大门,也是历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场,此地一旦失守,临时中央政府首都无险可守。

此时,指挥这场所谓保卫战的,是当时冒险军事路线领导人,他们把以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经验,如坚持诱敌深入、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等行之有效的策略,认为不妥,

便主张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丢失一寸土地”,并于4月21日,下发《中央、军委、总政保卫广昌之政治命令》,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红九军团等红军主力,全力以赴投入这场红军有史最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

战局一开,上级下发“保卫中央苏区北大门”决一死战的命令,领导人还亲自于4月26日抵达广昌战役现场,亲上前线坐镇指挥坚守广昌,以总司令的名义下达《坚守广昌的作战命令》,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广昌”,把中央红军主力分为东、西两个集团和广昌支点地域守备队,坚守广昌,并规定“只有受命后才能撤退”。

其实,针对当时力量比较弱小的红军来说,这一招,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他总结前四次围剿惨败的原因,得出必须以“战略攻势,战术守势”和“步步为营,节节推进,碉堡公路,连绵不断,经济封锁,滴水不漏”,以碉堡构成包围网,一步一步地推进缩小,因此,他将重兵全部投入此战,要的就是红军在这个地方固守。

这场战役一开,尽管有指战员反对,应该要象前几次反围剿时一样,采取诱敌深入,然而寻找有利战机,对敌进行歼灭,千万不能固守广昌。但是,没有被采纳,仍然热衷于“短促突击”、死打硬拼、全凭地图指挥的那一套战法,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眼着战局形势越来越严峻。

每天,敌军出动40架飞机和一个炮兵旅,向红军阵地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破坏性轰炸、炮击。

红军阵地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弹片横飞;红军工事、堡垒一个个被炸毁;红军医院、兵站也被摧毁;广昌城被战火、硝烟所吞没。在敌炮火密集封锁下,红军几乎都被困在阵地上动弹不得。坚守城北356高地的红四师11团两个连队,其工事被敌人炮弹炸塌,几乎全部掩埋;

坚守广昌街179高地的红五师13团2连,也被埋在工事里;更为惨烈的是,所谓永久工事担任守备的营,几次向外突击均未成功,一个也未能冲出工事,全部壮烈牺牲。敌军轰炸、炮击之后,盱江两岸敌人同时向广昌城发起总攻。

整营、整团的敌人像羊群一样,密密麻麻、一片一片地扑向红军阵地,红军指战员勇猛杀敌,一次一次地冲出战壕,向敌人发起冲击,用刺刀拼、马刀砍、枪托砸,与敌人混战在一起,展开了生死肉博战,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在血与火的激战中,红军虽然死打硬拼,但终因拼不过在数量上和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红军消耗极大,伤亡倍增,被迫后撤,敌军逐渐占领了红军阵地。

最终,坚守18天的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陷落。广昌战役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以较弱小的力量同优势的国民党军在固定的阵地上拼消耗此战的失利,从此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Ⅲ 关于“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的手抄报资料

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手抄报资料

上小学时,我学了毛主席写得《七律.长征》,每当我读起时,总感到热血沸腾:敌人的围追堵截算什么?水流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高耸入云的雪山,杳无人烟的草地……都被红军战士踩在了脚下!
最近我们学完了这一历史:
长征,一次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民族之命运的伟大创举,虽然已过去了整整七十年,但是,它依然留在人们心中,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座永远也掘不尽的金矿,它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中国!

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势单力薄的红军,冲过了被视为天险的障碍,靠着两条腿,踏遍了半个中国的山山水水,行程两万五千余里,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是一种信念!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他们手拉着手,跨过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啃食着草根,顽强地战斗着,为了胜利的那一天,他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付出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四万万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吗?,他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难自是我们这些和平年代出生的人难以想象的,前途漫长,布满了荆棘,后有国民党的追兵。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退缩、绝望,而我们的红军战士却穿着草鞋,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红军战士在九死一生的环境中,为了美好的理想,为了追求真理,他们浴血奋战,换来了今天的太平盛世。
长征是播种机,它把星星之火洒向了正处黑暗的旧中国。播洒出去的种子渐渐地发了芽,长出了粗壮的枝干,枝叶繁茂,而后开花结果,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从而燃起了熊熊的革命之火,烧尽了一切黑暗制度,照亮了黑暗世界里的每一个角落。
每当五星红旗同初升的太阳一起冉冉升起,耳边响起那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总能让我想起当年红军战士的壮举,是他们,保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得以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正是他们的努力,中华民族才得以复兴,放眼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幸福无比,回首过去的战争岁月,我们感动万分。
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成长。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二
当我看完了 《红军长征故事》后,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历历在目,久久浮现在我的眼前。
红军战士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辛万苦。他们面临的是冰雪覆盖的高山,波涛汹涌的河流,饥饿等等。还要与横行霸道的国名党军进行殊死拼搏。恶劣的环境,艰难的处境,然而我们的红军战士并没有屈服,他们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出了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奏出了人生中最辉煌的乐章 ,用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爬雪山时,吃的是草,树根,穿的是破旧的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凭借机智勇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我们和红军战士相比,是多么幸福啊!想想自己有一道题做不出时,并没有继续钻研,而是选择了放弃;感到羞愧脸红得很。 “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它就弱。”从红军战士身上,我们学到了困难并不可怕,人生路途中,要勇敢乐观面对一切。
如今,幸福快乐的我们,衣食住行样样不缺,很少品尝到寒冷饥饿的滋味,我们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辛酸,但是我们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光环下,不能只享受于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安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遇到困难时也不要轻易说放弃。.当你沉溺在网络游戏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也不需要长征了,这其实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一定要自强、自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习红军的顽强拼搏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用长征精神激励鼓舞自己,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和伟大复兴奋斗不息!努力向上!长大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让人铭记一生。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三: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长律长征》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红军战士那英勇无畏的身影、竖毅执着的脚步、顽强拼搏的精神。七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他们,征服了千难万险,他们,创造了人间神话。
今天,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在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的喜悦之中,我们又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弘扬长征精神,继续新的长征?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现在不用爬雪山、过草地,也没有机枪的威胁,匪徒的追赶,我们没有必要走长征、学长征。
是的,现在我们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有家长的关心,老师的教导,社会的关爱,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你可曾看过,在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站立不到一节课就支持不住;在教室里,有的同学的家长正弯腰在帮自己的孩子扫地;在学习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我们,缺乏的不正是红军战士那种面对困难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吗?长征途中,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最急需的正是这种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向上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成功的动力,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现代社会不需要娇滴滴的小姐,更不需要不能自理、自立的庸才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在求实、创新的新长征途中,我们肩上负载着全新的理想,历史的重担。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Ⅳ 红军长征在云中山一带的详细内容

长征途中,红军过云中山时,一位干部因为只穿单衣被冻死在一棵大树下。红军指挥员看到后,悲痛之余非常愤怒。他要人去把军需处长找过来,看他怎么解释。周围的人含泪告诉他:冻死的同志就是军需处长,他把所有能御寒的东西都发给别人了。
+O7F:i!_Dg6v A%Pjw-E$nT"j ^me
这位处长的胸怀何等无私,其奉献何等彻底!什么是先人后己?什么叫以身作则?从这位军需处长身上,我们找到了最好的答案。他不是牺牲在炮火硝烟的战场,而是悄无声息地倒在滴水成冰的雪山,他身上没有枪伤,没有弹片,然而他的牺牲让人震撼,引人思考!
iT(g K;`Srj2v
N?bB0c4M y.\F0@ 他如一面镜子,一面亮堂端正的德镜,一面共产党人的廉镜,一面领导干部的整容镜。照照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的瑕疵。他像一座高山,一座雄伟挺拔、令人仰止的高山。仰望这座高山,我们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他是一尊雕像,一尊耸立在亿万人心中高大、永恒的雕像。他是一座丰碑,记载着创业的艰难、先辈的奉献。 { ?{ BOV3{7w6@
\3KQ A[*Q~Z
在长征路上,有许许多多像军需处长这样的红军指战员倒下去了,他们甚至没有留下姓名。但是,他们的形象永远矗立在雪山之巅,植根在人民的心中。尽管岁月的风烟掩去了许多历史人物,却永远无法掩住这一尊尊雕像的光芒。 L|%R9Q$| G a

~-M O2Vsz 美国着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说:“这种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革命赖以成功的基础。中国革命将从这些奋斗牺牲的传奇故事中汲取无尽的力量。”我军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是因为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好干部。他们平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打仗时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心里只有别人,唯独没有自己。这样的军队当然有凝聚力、战斗力,是不可战胜的。
F hV WQ k |s
4D8v"@+hQu!Td%K l,o 青山不老,碧水长流。70年前的悲壮,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70年前的胜利,带给我们无穷的动力。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目的就是要重温长征的历史,弘扬长征的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虽然没有雪山的风雨,没有草地的泥潭,但是仍然会有荆棘、坎坷,仍然会遇到艰难险阻,仍然需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精神。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像那位军需处长一样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王杰、苏宁、杨业功、王庆平等。他们是长征精神的最好传人,是新长征路上的永恒雕像!有了这种传承,在新的长征中,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Ⅳ 四川内江市石油容器厂职工,李云良于一九六五年参加工作,至一九 九五年退休,于二零一五年五月四号病逝

建议你通过当地广播电视帮你联系部门等正规途径反映处理,这个是民需要知道享受的事!

Ⅵ 哪位大佬有百度云爱在长征百度云高清资源

链接:

提取码: am6w

影片讲述两个20岁刚出头,跟中国有些渊源的年轻人重走长征路的故事。男孩名叫BenedictShort,他是中英混血,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英国作家PhilipShort,曾写过《毛泽东传》。女孩名叫MargauxDeWilde,她的母亲是加拿大人,父亲是法国人。她读小学时,身为外交官的父母被派往北京,她的童年时光是在中国度过的。

Ⅶ 求英雄远征智力答题(请求处理垃圾管理员)

这个问题是我提出的,但是我看离截止时间还有4天,想再等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热心网友随便说了一句话就能够采纳自己的回答作为最佳答案,请管理员解决问题。具体地址在http://..com/question/307291349.html

Ⅷ 红军长征的路程及经过的地点有那些

路程未明:通常是二万五千里.但有可能更多
路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和陕西共11个省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

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据美国着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长征一开始就遇到了最残酷的一仗自1930年冬到1933年夏,蒋介石在江西连续发动四次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均告失败。他接受了过去的教训,改弦更张,放弃了长驱直入的作战方式,调整部署,采取"稳扎狠打,步步为营,修碉筑路,逐步推进"的办法,企图构成包围圈,断绝苏区物资来源,迫使红军进行阵地战来比力量拼消耗。对红军来说,屡战屡败的蒋介石这点伎俩其实算不了什么。只可惜此时红军已失去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正确领导,被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所把持,红军最终被逼上了远征的道路。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调集了100万军队和200余架飞机,对红军各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他任命顾祝同为北路军总司令,以陈诚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率领第三、第六两路军由北向南进攻苏区;同时以重金收买陈济棠为南路军总司令,出兵两个军封锁江西、广东边境。以所谓政治围攻、文化围攻、经济围攻、交通围攻,配合近百万兵力的军事围攻。红军由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放弃了最拿手的机动灵活的战术,与敌人打阵地战,只能局促回旋于堡垒之间,造成被动之势。而国民党军队依靠兵力优势,五里一推,十里一进,给苏区增加了不少的困难。陈诚、薛岳部逐渐占领了广昌、兴国等地,迫使红军退至白水、头陂构筑工事。蒋介石看到红军采取打正规战和他拼火力,越发起劲了。他又调来重炮兵到江西配合他的10个纵队近30个师兵力加紧进攻,9月底,又攻占了宁都等地,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第1、3、5、8、9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000余人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被迫开始突围长征。其中1军团19880人,3军团17805人,5军团12168人,8军团10922人,9军团11538人。此外,还有两个独立纵队:军委纵队4695人,中央纵队9853人。经过20多天的作战,红军先后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西进的企图,于11月20日任命湖南军阀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25个师的兵力,分五路追剿红军,同时令贵州“剿共”总指挥王家烈派出主力部队到湘黔边界堵截,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并手谕前线各部队:“力求全歼,毋容匪寇再度生根”。红军长征一开始就遇到了长征中最残酷的一仗:湘江战役。

敌人利用宽阔的湘江构成了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前有湘江拦阻,左有广西军,右有河南军,后有中央军和广东军阀穷追不舍,处境万分险恶。25日,中央军委发布抢渡湘江的作战命令,令中央红军分四路纵队,迅速抢渡湘江,通过敌第四道封锁线。26日,红1、3军团主力迅速前进,先头部队红2、4师各一部于27日在广西的兴安、全州间抢渡湘江,至当日晚,红军已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间60华里长的湘江两岸。此时,军委纵队距最近的湘江渡河点只有80多公里,如果轻装急行军,一天即可赶到。可是,由于山路狭窄,加之后续部队携带着从苏区运出的大量物资,行动迟缓,每天只能走二三十公里,宝贵的机会白白地丧失了。11月29日,敌人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的红军战士,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红军的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构筑工事的战士们被震昏了,耳鼻出血。装备单一的红军要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但"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12月1日,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敌人对我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歼我于半渡中。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是意志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连、整营的一次次进攻,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渡口始终牢牢地掌握在红军手中。至当日17时,我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5昼夜,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4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红军会成为“石达开第二”吗?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着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又集中约40万兵力向遵义地区进逼,而这时中央红军只有3.7万人,面十分严峻。为摆脱敌军,红军决定迅速北渡长江,向川西或川西北挺进。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开始北上,分三路纵队向赤水方向急进。由于敌先我占领赤水城,我攻城未果,军委决定首先集中主力围歼尾追的川军4个团。由于敌情变化,我未能全歼敌人。为避免被动,军委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向古蔺南部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主力分3路纵队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但此时敌人已在长江北岸部署了36个团的兵力,全力堵我北进,各路敌军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向我逼近。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扎西集中。2月10日,正当国民党主力大部被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地区敌人兵力空虚之机,军委决定避实就虚,调动敌人,转兵东进,再入黔北,寻机再打击尾追的薛岳集团。2月18日至21日,中央红军由太平渡、二郎滩等地东渡赤水河(二渡赤水),向敌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地区挺进。24日我占领桐梓县城,准备夺取娄山关。娄山关是贵州北部大娄山中最重要的山口,是当时四川通往遵义的唯一通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贵州军阀王家烈在此部署了4个团的兵力,25日早晨,红3军对娄山关发起猛攻,经激战,于当晚攻占了娄山关。敌为夺回阵地,调集了约6个团兵力疯狂反扑,但都被我英勇的红军将士击退。在红1、3军团的打击下,敌仓惶南逃。为了不给敌以喘息之机,红1、3军团不顾疲劳,继续向遵义方向展开了追歼战,重占遵义城,黔军弃城南逃。此时,向遵义增援的敌吴奇伟的两个师孤军冒进,我果断抓住了战机,红1军团以勇猛的行动直插吴奇伟的指挥部,敌一部惊慌逃过乌江,并砍断浮桥,敌尚未渡过的1000余人和大批军用物资被我俘获。红2军团也于黄昏歼灭敌59师大部,遵义之战胜利结束。

Ⅸ 中央红军长征总共走了多长

走了约二万五千里。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9)中石油云走长征路怎么参加扩展阅读:

长征的艰难: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这绝非戏谑之语,而是一语道出了长征这一壮举留给历史、留给后人最醒目、最易生发感慨的印记,那便是一个“苦”字。

长征一路,红军官兵遭遇的苦难不计其数,难以名状。敌人一层又一层的围困、一轮又一轮的追堵带来的一场场紧张而惨烈的战斗,让红军官兵承受了严酷的生死考验。

红军用双脚翻越了那一座座陡峭险峻的高山,跨越了那一条条激流汹涌的江河,其中之难、之险、之苦可想而知。

而在饥寒交迫中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嚼菜根,红军更是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留下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

聂荣臻元帅回忆这段历史时曾沉痛地写道:“环境的确是艰苦的,我们的许多同志在作战中那样英勇没有牺牲, 却在缺粮少药、饥饿、寒冷、疾病、高原缺氧的艰苦旅程中痛苦的倒下了”。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人与自然斗争最严竣、牺牲最大,同时也是决定红军长征成败的一段艰难征程。

1936年8月,红三军团(后改为红三军)十一团在团长邓国清、政委王平的领导下,由黑水芦花进到毛儿盖附近后,准备过草地。

这一段草地长500余里,宽300余里,而且高原寒冷,空气稀薄,气候多变,忽儿狂风大作,忽儿风雨交加,忽儿冰雹骤降,还有无数的深水泥潭,人畜陷进去,几分钟就被泥潭吞噬。

在七天的草地艰难生活中,红十一团遇到了许许多多巨大困难。如找老鼠洞,挖出老鼠熬汤解解馋,或拣香菇,找野菜等。虽然有皮带或皮鞋的数量极少,但都要把它煮熟吃光。

途中遇有前面部队死马的骨头,就啃着血淋淋的骨头充饥。遇有前面部队人员或马匹拉下的粪便中还未消化的麦粒,也顾不得洗干净,就拣起来往嘴里塞。虽然采用各种办法来解决饥饿问题,但仍有许多掉队人员未能走出草地。

一位战士在回忆过草地后没有吃的窘境时说:“过了大草地,什么吃的也没有, 结果把一个村子的老鼠都吃光了,真有点对不起猫狗”。这名战士, 俏皮地描绘出乐观精神和幽默情趣。

红军过完草地到达哈达铺休整,终于可以好好吃饱饭了。哈达铺这个地方是一个粮食和其他的农作物还算比较好一点的,当地百姓送锅盔给红军。

当时因为好长时间没有吃到东西,红军战士就吃了,锅盔是干的,一喝水就在肚子里撑起来了,正常人撑起来就很难受,他们经过这么长时间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又是寒冷、又是高原,一下子吃了那么多,因饥饿过度导致不少人给噎着了,九个红军战士在那儿就撑死了。

1952年黑水战役中,奉命前往黑水剿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线部队轻骑兵师137团在山上发现12具遗骨。

141团团长唐成海曾经是一名红军战士,赶到现场后确认这是17年前长征时红军战士的遗骨,并判断这12名战士是个建制班,夜宿雅克夏雪山,因低温、缺氧而牺牲。参加剿匪的解放军收殓遗骸,造坟立碑,这是海拔最高的一处红军烈士墓。

我们的党,我们的红军为什么甘愿吃这人间的大苦、受这人间的大难?因为他们所吃的苦,所受的难,连着人生信仰,连着精神根基。

苦,是红军官兵在漫漫征途中品尝最多的一种滋味。但是,铁心跟党走的红军官兵,却始终不怕苦、不惧难,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和百折不挠、昂扬向上的斗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