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学学什么
学科:理学
门类:地质学类
专业名称:地质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开发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报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里的的钻探是什么意思
含义也更丰富了,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作者不用“研究”一词,既形象。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这就包含了比喻
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钻探是什么意思
不用“研究”而用“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将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地介绍而是热情的赞颂。
④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钻探是什么意思
钻探富有动态
更能突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热情称赞.(这是个比喻,更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
⑤ 简述我国油气勘探史
我国在世界上是最早开发气田的国家,四川自流井气田的开采约有两千年历史。
从汉朝末年开始,在自流井大规模开采天然气煮盐以来,共钻井数万口,采出了几百亿立方米天然气和一些石油。十三世纪,已大规模开采自流井的浅层天然气。1840年钻成磨子井,在1200米深处钻达今三叠系嘉陵江统石灰岩第三组深部主气层,强烈井喷,估计日产气量超过40万立方米。“经二十余年犹旺也” 。
鸦片战争之后,在世界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同其他工业一样,油气工业落后。建国前全国只有几个地质调查队,几十个地质勘探人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面积没有进行过石油地质调查。石油产量从1904~1949年四十五年间,全国只有几个小油田,石油累计产量不超过310万吨 。
中国近代石油勘探从1878年台湾省钻探第一口油井开始,已有近130年的历史。
1878年清政府在台湾省苗粟打了中国第一口油井,1907年在陕西延长打了第一口油井(延1井),1909年在新疆独山子开凿油井。1913年美国美某公司组成调查团到我国陕西、山东、河南、河北、甘肃、东北等地进行首次石油地质调查,并于1914年在陕北打井7口,均未获工业油流。
1922年2月美国地质家斯坦福大学教授E.Blackwelder撰写论文“中国和西伯利亚石油资源”指出:“中国没有中、新生代海相沉积,古生代沉积也大部分不生油,除了中国西部、西北部某些地区外,所有各个年代的岩层都已剧烈褶皱、断裂,并或多或少被火成岩侵入。因此,中国决不会生产大量石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石油来源断绝,国民党政府不得不自已抓紧勘探、开发石油。1938年冬孙健初等一行9人骑骆驼顶寒风,在戈壁滩上开始石油勘探,地质人员在酒泉盆地和河西走廊地区进行地质普查、构造细测,于1939年8月1日1号井钻至88.18m获工业油流日产油10t,发现了老君庙油田。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在石油勘探和开发方面基础极其薄弱。到1949年,除台湾外,全国只有玉门老君庙、陕北延长和新疆独山子3个小油田,以及四川自流井、圣灯山、石油沟3个小气田。
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奋斗,石油工业创造了辉煌业绩,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50年代—重点西部,发现一批中小油田
50年代末战略东移,发现松辽和渤海湾油区
60年代中-70年代,高速发展,78年年产1亿吨。
80年代以来,缓慢发展阶段(新增储量缓慢,老油田进入衰减期)。
建国初至大庆油田发现的10年是我国为石油勘探的初期发展时期。
重点在中西部地区的四川、陕甘宁、酒泉、准噶尔、柴达木、吐鲁番等盆地,这些地区地表油气显示较多,已有少数油气田,地层出露较好,构造比较明显。除原有的老君庙、延长、圣灯山等油气田继续详探开发外,又陆续发现克拉玛依、冷湖、油砂山、鸭儿峡、蓬莱镇、南充等油田和川南一批气田,石油工业有了显着发展,尤其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大油田的发现,是新中国从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石油勘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59年9月26日,松辽盆地松基3井获得了工业油流,发现了大庆油田,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石油勘探进入了第二个大的阶段,由此中国石油勘探开始战略转移,即重点由中西部地区转向东部地区。大庆油田发现的理论意义在于突破了惟海相生油论,从实践上证明了陆相盆地,尤其是大型湖泊沉积物不仅能够生油,而且可以形成大型油田。这极大地解放了中国油气地质学家的思想,开创了在陆相盆地寻找大油田的新篇章。
石油勘探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但还没有根本改变进口石油的局面。
1961年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华8井喷油,1962年在营2井获高产油流,发现和证实了胜利油田。1964年勘探主力从松辽盆地转移到渤海湾盆地,相继发现和建成了胜利、大港、辽河、华北、中原等石油生产基地。特别是1975年华北任丘古潜山油田的发现,打开了石油勘探的新领域。在松辽、渤海湾盆地勘探和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全国其他地区石油勘探工作也蓬蓬勃勃展开。相继在四川、江汉、陕甘宁、苏北等盆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发现了一大批油气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现在,我国石油勘探进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大力发展海洋勘探和积极开拓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市场的新阶段。
在东部深化勘探的同时,重点加强了西部地区,特别是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和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发现了一大批新油田,保证了我国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西部盆地探明石油储量较快速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天然气勘探获得了重大进展,相继发现了南海莺-琼盆地的崖13-1、鄂尔多斯盆地发现的靖边、塔里木盆地的克拉2等一大批大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我国海洋石油勘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产量迅速增长,1996年超过1500万吨,2003年中国海洋石油产量3336万吨,目前已成为保持我国石油产量增长的主要领域。积极开拓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市场,在南美、中亚、非洲、中东等地区已取得重要成果或有了良好的开端。
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里的“他正像古代典籍钻探”,写出句子里的钻探是什么意思。
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⑦ 石油的作用是什么
一、石油提炼出来的汽油,柴油,煤油和重油应用于机械类工具运转;提炼出来的煤气用于家庭和工业燃料;提炼出来的沥青用于建设公路;提炼出来的化工产品可用于生产塑胶,衣服等;石油可生产出农业肥料。
二、没有石油的话,正常生活中的一些工具是无法使用。
这会导致许多问题,换句话说人类发展速度将会减缓。
(7)给小朋友讲什么是石油勘探扩展阅读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⑧ 石油勘探中的压裂是什么原理
压裂 就是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油层水力压裂。油层压裂工艺过程是用压裂车,把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以增加注水量(注水井)或产油量(油井)。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及酸基压裂液5种基本类型。
⑨ 海洋石油勘探技术特点是什么
海洋油气勘探与陆地油气勘探尽管有一些共同之处,但相比之下,其不同处则更为关键。在勘探方法上,陆地上的油气勘探方法与技术在海洋油气勘探中都是适用的。但是,受恶劣的海洋自然地理环境和海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因此,海上油气勘探的投资大幅增加,一般是陆地油气勘探投资的3~5倍。勘探投资主要体现在海上钻井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海上钻井设备的搬迁拖航、海上油气的集输、海上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后勤补给、海上钻井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与保险等方面。这些勘探投资都要比陆地大得多。但是,海洋石油勘探也具有一些优势,由于交通便利和使用特殊的仪器设备,海洋油气勘探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地震船沿测线边前进边进行测量施工作业,施工作业效率比陆地地震工作效率高。
一、海洋石油勘探与陆地油气勘探技术差异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从海洋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看出与陆地油气勘探相比较,海洋油气田勘探人员必须要克服澎湃汹涌的怒涛、狂风掀起的海浪的影响。海上的台风所形成的巨浪常常威胁到各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勘探人员的活动空间仅仅限于勘探船或钻井船上,而不能像在陆地上那样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
2.勘探方法的差异
从理论上说,陆地上的油气勘探方法和技术在海洋油气勘探中都是适用的。但是,受恶劣的海洋自然地理环境和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许多勘探方法和技术都受到了限制,例如,陆地上的地面地质调查法在海洋中就很难大规模展开;陆地上的重力、磁、电勘探到海洋中就要转到勘探船上进行,并且测量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海水深度及海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由于受海水深度及取样难度大的影响,海洋油气地球化学勘探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
3.钻井工程的差异
与陆地上简单的井架钻井相比,海上钻井工程设备的结构要复杂得多,主要包括坐底式平台,小型自升式平台,大型自生式平台,钻井船和半潜式平台等。由于海洋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海上钻进工程设计时除了要考虑风浪、潮汐、海流、海冰、海啸、风暴潮、海岸泥沙运动的影响外,还要考虑海洋的水深、海上搬迁拖航等因素的影响。海洋钻井工程的结构设计更复杂,制造成本是陆地井架钻井工程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4.投资及风险的差异
由于受到海洋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与陆地油气勘探相比,海上油气勘探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一般是陆地油气勘探投资的3~5倍。勘探投资主要体现在海上钻井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海上钻井设备的搬迁拖航、海上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后期补给、海上钻井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和报销等方面,这些勘探投资都要比陆地上大得多。尽管目前的天气预报可以提前为海洋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有价值的气象资料,使海上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对风浪等恶劣的自然条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但是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海上钻探事故,导致经济和人员的损失。随着海上油气勘探快速的发展,这种油气勘探的风险在潜移默化地增加。
5.海洋钻探与内陆基底之间的联系
海洋油气开发的重要手段是钻探工作,海上钻井平台与陆地之间的联系是海洋油气勘探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与内陆基底之间的联系主要有船舶联系、海上栈桥联系、海底隧道联系、直升机联系。
6.导航定位技术差异
在茫茫无际的海上,毫无地形地物标志,如何进行导航定位,如何克服海浪所导致的勘探船体摇晃的影响,是海洋油气勘探与陆地油气勘探的又一差别。目前海洋油气田勘探一般主要采用两种导航与定位技术、无线电定位技术、卫星定位系统。
7.海洋比陆地油气勘探的优势
虽然海洋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海洋油气勘探受到了巨大的限制,但是大陆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沉积条件使得海洋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优势。海洋油气田多具有岩性单一、埋藏不深、油气层厚度较大、分布范围广、连通性好、油气藏类型多样、油气层压力大、能量较高等特点,所以开采效率较高。同时,由于交通便利和使用特殊的仪器设备,海上的油气勘探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
二、海洋油气勘探方法与技术
1.海洋油气地质调查
(1)海岸、岛屿和浅滩的地质调查。
(2)潜水地质调查。
潜水地质观察是指海洋油气勘探人员身带氧气瓶、罗盘、地质锤和小铁钎等简单工具,潜入海底观察海底露头,采集岩石样品,测量地层产状要素等。1933年在里海油气勘探中首次使用此方法。此方法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基岩露头被近代沉积覆盖等原因。
(3)海洋航空地质观测。
只能在岩性分异良好,基岩直接露于海底的浅海地区进行,海水的水深一般不超过10~12米。可以得到海底构造最真实、最细致的地质资料,并且成本比较低。
2.海洋地貌调查
(1)海洋地质制图。
(2)海洋地球物理勘探。
海洋磁力测量:主要是精确地测定地下岩石中磁化强度不同所引起的局部地磁异常。
海洋重力测量:按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海洋重力仪分为两大类,就是海底重力仪和走航式船舷重力仪。
3.海洋地震勘探
如同大陆地震勘探法一样,海洋地震勘探法也是目前在海洋油气勘探过程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充分利用了海洋便利的交通条件。在海洋油气勘探的初期,震源使用炸药震源,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非炸药震源,应用最广的是气枪震源和电火花震源。近年来,在海洋地震勘探中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在船尾平行拖曳三条漂浮组合电缆的宽限剖面工作方法,这种新的工作方式可以提供主剖面附近地下地层三维空间概念和可改善的信噪比。
4.海洋钻井
目前,海洋油气钻井主要有固定式钻井平台和活动式钻井平台。
⑩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里的的钻探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钻探,比喻古典为矿藏,探究发掘其中的精粹。
原文: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此文出自现代·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0)给小朋友讲什么是石油勘探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的作品,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春季改版之后恢复原题目。课文由卫东朗读。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着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