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修建输油管道的有利自然条件
(1)夏季气温高,热量高,光照强,地形平坦,有河流水灌溉。 通过修建运河引河流水(阿姆河)扩 大灌溉面积 导致阿姆河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咸海面积减小,失去了调节气候的功能,荒漠化严重 ;
(2)河流流量较大,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
(3)可以利用从里海沿岸到阿克苏的原有管道,进入中国后,利用我国原有的输油管道及通过铁路运输,将 石油输往我国东部地区。该输油管道经过地区地势平坦,没有高山大河等大的自然障碍;
(4) 可以将里海沿岸的石油经阿塞拜疆的输油管道输往地中海和黑海沿岸, 再经过海洋运输输往美国等西 方国家。这样就可以避开伊朗和俄罗斯.
② 中巴铁路的建设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地理意义
拓宽我国能源进口渠道,保证我国能源进口安全;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所需燃油的三分之一依赖于进口,其中来自中东的进口量已经超过1亿吨。一直以来,中国的石油来源必须先后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和中国南海,这给中国的外交带来诸多麻烦。在进口运输线路上,若马六甲海峡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而巴基斯坦正好处于中东与中国之间,如果从石油宝库波斯湾起,修建经过巴基斯坦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可大大缩短空间和时间距离,则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中,瓜达尔港成为中国的储油仓库,。另一方面,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方面则越来越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消费大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进口石油1.2亿吨,2005年进口石油1.3亿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至40%%。有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增至5亿吨,有3亿吨需要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60%%,超过美国目前50%%的水平。所以对于建设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通道,经济上要能带来利益,安全上也要全方位的考虑,但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具有积极的战略构想。
③ 中巴石油管道的修建可能面临哪些自然条件的困难
中巴石油运输管道沿线的大部分地区人口较少,经济不发达,在自然条件方面存在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等限制性因素;巴基斯坦并没有大量石油出口,且进口石油量较大
④ 沿中巴铁路模拟路线修输油管道有哪些不利条件
第一部分性能异常原油的管道输送
1高凝原油及油品的流动特性
2高凝原油及油品流变性的研究方法
3高凝原油及油品的流变模型
4高凝原油流变性研究汇总
5遵守幂定律的高凝原油的管道热水力计算
⑤ 在中缅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有哪些
据知情者透露,中石油计划从缅甸实兑港修建一条输气管线,新的天然气输送流程可能沿用以前设计的原油管线输送走向,输送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从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经瑞丽市再输送至昆明。经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后,最终与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联网。这条管线年输气量100亿立方米,气源主要来自缅甸,预计2010年竣工。
2008年4月29日至5月13日,由江苏水勘院、中石油管道公司、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亚洲公司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完成了中缅管道缅甸境内控制性工点的线路踏勘,具体确定了我们即将承担的两沟一河(米旦格河穿越、耶罔春海沟及卡拉巴海沟穿越)勘察任务的线路穿越的具体位置,调研了各工点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及地质概况,对缅甸的社会、交通环境也作了了解。同时通过中石油寰球公司缅甸办事处的协调,与亚洲公司就后期工作的开展如设备的运输、翻译人员的配备、施工油料的提供、车船的租赁等达成了初步意向。针对施工人员旅游签证的短期性,也通过寰球公司向国内发出了商务签证的邀请函。首次现场踏勘行程2000余公里,穿越七个省(邦),适遇缅甸百年不见的特大风暴,大部分道路崎岖不平,路窄、弯多,其中两次翻越海拔1300米、纵深100多公里的若开山脉。
本次穿越工程勘察的难点较大,一是雨季对施工的影响;二是缅甸交通落后,转场周期长,对工期影响很大,因为从曼德勒的施工现场至海沟的施工现场从陆路无法直接运达,沿途道路崎岖,木桥众多,无可供重型设备及车辆通行的路,需要走陆路从曼德勒绕道仰光,再由仰光走海路运至皎漂,前者约需3天,后者约5天,期间还不能有影响船舶正常航行的恶劣天气;三是卡拉巴海沟的复杂海况;四是项目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管理有一定的风险;五是通讯、网络不畅,信息反馈不及时;另外战线过长及交通不便造成样品运送周期长,试验成果受影响。
目前已进入缅甸的雨季,沿海一带暴雨连绵,给施工带来更大的困难,我们期待着现场施工人员战胜一切困难,圆满完成任务,祝福他们平平安安。
中缅石油管道项目输气管线先行需要穿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洋北部、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它与其南部的巽他海峡和望加锡海峡共同成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也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
它全长1185公里,西北口宽370公里、东南口最窄处宽37公里;通航水道一般宽13.5公里,最窄处只有2公里,可以同时对开4艘货船。海峡内一般水深25-113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大排水量船只特别是大型油轮经过这里时,船底距离海床仅十几米甚至几米。一旦发生沉船事故,至少会造成马六甲航运通道堵塞一周左右。
2004年8月,云南大学能源专家吴磊等人就提出《关于修建从缅甸实兑到昆明输油管道的建议》,以“中缅油管”破解中国“马六甲困局”。
但新建一条输油管道,将国外海上来油途经缅甸引入我国内地,实际操作中面临很多问题。而建设一条从缅甸到昆明的输气管线就相对容易,因此“中缅气管”先行落地。
⑥ 我国跨境油气进口管网初见端倪,解困马六甲尚需时日
泰纳石油管线(泰舍特—纳霍德卡)驶入快车道。相比于迟迟未破土的中缅管道和中巴管道,中国“能源突围”的北方管线铺设,已经驶入了“快车道”。2007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石油管道(泰纳石油管线)将先通向中国(图3.6)。泰纳石油管线一期工程全长2800km,预计于2008年底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年输油能力3000万t,原油供应由西西伯利亚地区油田保障。而二期工程预计在2015年完成,年输油能力5000万t,原油供应由东西伯利亚地区油田保障。理论上,泰纳石油管线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缓解中国目前原油进口的压力和风险。日本介入竞争和俄方开价过高的风险趋于消除,中国也将摆脱泰纳石油管线建设初期的被动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乐观预期在近日也蒙上了一层阴影:俄罗斯自然资源部2008年4月10日宣布,泰纳石油管线面临原油供应短缺问题,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公司不愿投入更多资金开发新油田。从现行开发力度来看,今后10~15年内使泰纳石油管线输油能力由3000万t增至8000万t的目标难以实现。不过,该部门也表示会敦促各石油企业加大勘探力度,并且可能会在2009年将对欧洲供应的部分石油调到泰纳石油管线,以保障每年对华出口3000万t原油的计划。
图3.6 世界主要油气运输管道
(据国新图库)
中哈油气管线(阿塔苏—阿拉山口)成功贯通,但运力有限。我国西部已投入使用的第一条跨境油气补给线——中哈石油管线,西起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东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全长962km(见图3.6)。中哈石油管道向我国输送的原油中,50%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扎纳诺尔油田和阿克纠宾油田,50%来自里海地区的俄罗斯油田。但这条管道目前的输送能力仅为1000万t,即使在2010年二期工程竣工后,其输油能力也仅达到2000万t,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中国原油供应体系大部分依靠海运的局面。
哈萨克斯坦境内已经建成的石油运输管道有:萨马拉(俄)—阿特劳(哈)—黑海新罗西斯克(俄)输油线;奥尔斯克(俄)—阿特劳(哈)—黑海新罗西斯克(俄)输油线;阿斯塔纳—库尔泰输油线;鄂木斯克(俄)—巴甫洛达尔(哈)—阿塔苏(哈)—希姆肯特输油线。“中哈线”建成后,将使上述4条输油管线交织在一起。一旦实现对接,那么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3国的石油管道将构成一个整体。这使建立大中亚及里海石油管道网络,促进中—哈—俄在石油领域进一步合作成为可能。“中哈线”使里海石油和西伯利亚石油从西部流入中国市场变成了现实。
中巴石油管线(瓜达尔港—红其拉甫山口)悬而未决。近年来,有关修建中巴石油管线的争议不断,焦点主要集中在:耗费巨资修建中巴石油管线,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中国的石油进口多元化指数,降低石油进口运输风险。设计中的“中巴石油管线”的具体路径是,在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至新疆的红其拉甫山口之间修建一条石油管线。瓜达尔港距离石油输出大国伊朗边境只有72km。如果“中巴石油管线”计划实现,来自中亚的石油,将从这里直接输送至中国境内。从经济成本方面看,如果按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成本推算,中巴石油管线的总里程为7000km,总投资将起码需要60多亿美元。而通过海运将波斯湾石油运往广州、上海等港口,每吨运价大约10美元,一年2000万吨运量的运费也仅需2亿美元,相比之下,修建中巴石油管线经济上极不划算;从技术角度看,中巴之间横亘着终年地势险恶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山脉,在这样的地方铺设管道,而且要常年维护,中国还未有这方面的经验;最为重要的是,中巴石油管线并不能促使中国与沙特等中东国家签署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协议,而巴基斯坦有限的原油产量并不足以支付中巴石油管线的高昂建设费用。
2008年3月20日,举行了中国援建瓜达尔港工程的竣工仪式,一期工程中方提供了1.99亿美元的融资;二期工程,中方的援助预计将高达5亿美元,这也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援外工程。尽管决策层目前对巴方修建中巴石油管线的提议不置可否,但援建瓜达尔港的能源战略布局意图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上,修建中巴石油管线,短期内并不可行。但中长期来看,也不失为一个破解马六甲困局的办法。因此,从石油运输方式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开辟其他跨境输油管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缅输气管道(实兑—瑞丽—昆明)项目正式启动,输油管道项目呼之欲出。2008年6月26日,中石油宣布与缅甸联邦政府、大宇联合体签署《缅甸海上A 1,A3区块天然气销售和运输谅解备忘录》、《中缅韩印六家公司联合开展天然气陆上管道可研的合作协议》和《中缅韩印六家公司委托中石油规划总院开展天然气陆上管道可研的委托协议》。该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中缅天然气合作项目的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中缅跨境输气管道项目转入正式实施阶段。
缅甸政府同意通过跨境管道向昆明输送天然气,中缅跨境输气管道项目正式启动实施(见图3.6)。按中缅双方达成的共识,缅甸每年可向昆明输送65亿立方英尺 1英尺=0.3048m。
随着中缅天然气项目的展开,运送原油的中缅石油管道到底何时启动,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中石油、中石化的有关中缅石油管道具体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投资计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这标志着讨论数年的“中缅输油管道”设想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缅石油管道主要是把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经远洋油轮从印度洋运至缅甸实兑港输送上岸,再通过长达900km的输油管线经过缅甸曼德勒、云南瑞丽,直达昆明,可能还会延伸至重庆。
在过去几年里,关于投资成本和经济回报的权衡,一直是中缅输油管道迟迟不能敲定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从能源供应安全的角度来看,修建中缅输油管道,再多的钱也值得,因为中缅石油管道是中国摆脱马六甲海峡油运困局的最好解决方案。因此,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有关降低进口石油海运风险、开辟陆路运输管道的呼声此起彼伏。
中缅输油管道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国进口石油渠道过于单一的风险。它开辟了中国油运“印度洋线路”,即中国从中东和非洲买来的石油可以直接从印度洋经缅甸过境,进入中国。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运抵广东的“太平洋线路”相比,要近1820海里,而且相对安全得多。中缅输油管道建成后,通往中国的油轮可以分流走印度洋路线,这不仅对中国有利,对很多东南亚国家也很有益。
通过对我国石油进口现状的系统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石油进口无论是进口来源的多元化还是运输方式的多样化,都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未来我国石油进口战略布局任重而道远。因此,开展中国油气进口运输风险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⑦ 沿中巴铁路模拟线路修输油管道有哪些不利条件
第一部分性能异常原油的管道输送 1高凝原油及油品的流动特性 2高凝原油及油品流变性的研究方法 3高凝原油及油品的流变模型 4高凝原油流变性研究汇总 5遵守幂定律的高凝原油的管道热水力计算
⑧ 读图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以从地质条件、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生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
1、地质条件:中缅油气管道位于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经过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地形地势:油气管道穿过我国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穿过怒江、澜沧江等众多天河,穿过去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工程难度非常大。
3、气候条件:经过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多暴雨,施工困难。
4、植被:沿线为热带季雨林,丛林茂密,闷热潮湿,野兽、蚊虫多等。
该工程对我国西南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可以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由材料“我国西南地区没有原油供应和炼油厂,所需油品全靠兰成渝管道和沿长江逆流运输。”可知西南地区油气资源短缺,输入距离遥远,中缅油气管道投送,可以缩短油气输入路径。
缓解了西南地区油气资源短缺状况,带动了相关产亚发展;油气资源的供给利用,降低了煤炭的消费比重,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减轻了环境污染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