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美国战略石油需要多少桶油
扩展阅读
地中海风格装修什么价格 2025-01-16 11:04:44
SAP标准成本怎么维护 2025-01-16 11:04:40

美国战略石油需要多少桶油

发布时间: 2022-02-22 04:30:19

① 美国每年消耗多少石油

美国原油消耗量: 2003万桶/日 = 73.11亿桶/年 (世界第一) 美国原油储备量: 210~293亿桶(2004年估计, 世界第十); 美国能源部战略石油储备: 10亿桶 美国原油产量: 869万桶/日 (世界第三) 美国原油进口: 1315万桶/日 (世界第一) 石油计量单位: 1桶=159公升=42美国加伦

② 美国每年消耗多少吨石油合多少吨

2006年,美国消耗75.1535亿桶石油,今年美国的石油消耗量也大约在74亿—75亿桶。

美国目前现有约7.27亿桶的石油储备。

③ 美国在不战争的情况下能用石油能用多长时间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虽然一直在调整,不过一般都是按照比较保守的估计来储备,加上极端情况下的管制供应,保证半年正常生活生产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美国自己的惊人能源矿产,不仅可以对外0依赖,还可以大量出口。

④ 美国的石油每桶多少钱的桶容量是多大啊

国际间在计算石油产供销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容积计算,用桶或升表示;
另一种是按重量计算,用吨表示。国际上计算石油的年产量、消费量等习惯用吨,而计算石油的日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等时则用桶。
石油因比重的不同,不同地区所产石油的重量也略有差异。
目前国际石油界在进行原油重量、容积折算时,一般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原油为准。这种原油每吨折合7.33桶,每桶又折合42美加仑(0.159立方米),每加仑(美)相关于3.785升。

这样计算1桶=42×3.785=158.97 升

⑤ 美国和中国的石油在世界占多少!!

国石油资源量为800亿吨左右,得到证实的储量极为有限。截至2004年底,探明原油储量40亿吨 据世界石油大会估计,中国常规可采石油总资源114.9亿吨,居世界第9位
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大约为220亿桶,居世界第12位。然而,美国石油产量却呈连年减少趋势。除一些客观原因外,美国刻意保护本国石油资源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从产量来看,1973年美国平均原油日产量高达920多万桶,而去年的原油日产量平均不到574万桶,比30年前减少了近38%。从消费量来看,1973年美国的石油产品消费量为日均1730万桶左右,而去年的消费量则高达2004万桶,比30年前增加了274万桶,增幅高达16%。在石油消费量增加的同时,国内产量却在下降,美国刻意保护本国石油资源的战略显而易见。
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数据,目前世界原油探明储量约为1.032万亿桶,其中中东地区占了全部储量的2/3。原油探明储量最多的五个国家都在中东地区,居首位的是沙特阿拉伯,其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4以上,其次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0.9%、9.48%、9.35%和8.69%。
石油产量居全球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11.63%)、沙特(11.33%)、俄罗斯(9.46%)、伊朗(4.95%)和墨西哥(4.7%)

⑥ 美国现在石油储备是多少一年消耗多少石油

美国石油储备可以在战争时期无须进口就可以供应他们的军队使用20年甚至30.而我国只能供应部队使用3年-5年.

⑦ 美国原油市场的一桶原油是多少

原油市场价格一直是波动的。前一段时间,最高涨到每桶64美元,最近大概每桶50多美元。

⑧ 美国是石油丰富的国家,为什么工业所需石油还要大量从中东进口

这是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政策决定的,既是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平抑油价上涨的砝码。

石油是美国的一种重要战略产品,其需求的一半目前靠进口。1973年巴以战争导致中东石油供应中断,石油价格猛涨,引发世界性石油危机,一度造成美国石油进口中断,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为应付紧急事态和突发事件,满足非常时期国家对石油的需求,稳定和平抑石油市场,由美国政府出面进行石油储备。1974年11月,在美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倡导下,国际能源机构(简称IEA)成立,其主要职能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行动。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简称EPCA),授权能源部建设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并明确了战略石油储备的目标、管理和运作机制。

石油储备有两种方式,一是战略石油储备,即由能源部负责购买并储备原油,一是石油产地的储备,在阿拉斯加北坡重要产油区,划出大片含油土地储备起来,只探不采,找到石油储量后就地封存,以备急需。

一、战略石油储备

战略石油储备(储备原油)是美国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美国能源保障政策的基石。

1、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缘由。1973-74年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使美国政府认识到对石油进行战略储备的必要性。1975年12月22日,福特总统正式签发能源政策和保护法,宣布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政策中拟定的储备目标是相当于90天的进口量。

早在1944年,时任内政部长伊克斯就鼓吹建立应急石油储备。1952年杜鲁门总统的矿产政策委员会也建议考虑战略石油供应。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国会建议建立石油储备。1970年的内阁石油进口控制委员会也提出如是建议。但在这30年间,主要是国会讨论并仅在国防部的战略物资储备计划中适当考虑了储备原油,真正大规模储备的建立仍是福特总统任职期间的事情。

从经济上讲,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也有其必然性。美国仅拥有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3%,但消费量却占全球的28%。目前美国石油50%靠进口,预计到2010年70%将靠进口。而进入世界市场的原油,2/3来自中东和非洲这些政治军事不安定地区。所以,储备石油也有保障供应、平抑油价的因素在里面。

2、储备对象与储存场地。储备对象是原油而非精炼油品。原因有:原油可按要求随时制成各类产品;原油容易保存。战略储备原油,均存放在墨西哥湾沿岸的盐丘中。这里有500个大盐丘。选择盐丘作为储存场地的原因是:建设和经营成本低;不渗漏,自封闭能力强;安全可靠,对环境危害小。一个典型的盐丘呈圆柱形,直径200英尺,深2000英尺,可存放1000万桶原油。

3、目前储备数量。1998年12月31日的储备数量为5.611亿桶,相当于美国60天的净进口量,即在非常时期,外国石油供应中断2个月对美国经济和国防安全不会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储备量最多时高达118天的进口量,1985年)。

主要储存在5个地方:得克萨斯州的Bryan mound(储存能力2.26亿桶,目前储备2.17亿桶)、Big Hill(储存能力1.6亿桶,目前储备4100万桶),路易斯安纳州的West Hackberry(储存能力2.19亿桶,现储备2.05亿桶)、Bayou Choctaw(储存能力7500万桶,现存5200万桶)、Weeks岛(储存能力7200万桶,已满)。总储存能力为7.5亿桶。

4、管理与预算。战略石油储备由能源部的一名副部长主管,副部长助理直接负责,下设的化石能源办公室具体管理。该办公室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按总统指示迅速将储备油抛售出去。有相对固定的承包商。能源部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在2025年前保证石油储备的易得性,一旦有事,可迅速作出反应。能源部还负责定期审查储备情况,并就相关问题直接向总统提出意见建议。

储备目标、预算等,均需由总统提出,由国会批准。国会批准动用财政资金、设专门帐户建立石油储备。迄今为止,美国共为战略石油储备支出了210亿美元。

5、储备的动用情况。法律规定,只有在非常时期,紧急情况下,由总统亲自签署命令,方可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动用储备要符合竞争性销售原则。这里对“非常时期”、“紧急情况”,也有明确的定义,即:“事件的范围和持久性具有危机的特征;对国家安全或国家经济可能有重大不利影响;事件可能会造成石油供应中断”,符合这三个特征之一就可动用储备。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人的所谓“沙漠风暴”行动)中,首次动用了该储备。1991年1月16日,布什总统签署命令,为平抑油价,动用储备。能源部立即作出反应,抛售3375万桶原油(后由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油价很快趋稳,故美国实际仅动用1730万桶储备),供油始于2月5日,结束于3月31日。在1994年的“美国石油供应中断政策声明”中明确支出,通过沙漠风暴行动中抛售的实践说明,此石油储备是“极具价值的,有效的”。

事实上,在1979年伊朗革命及随后的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已想动用储备,但当时美国人自己认为,储备数量尚嫌不足(当时全部储备只有9170万桶),未必能发挥关键作用,且会影响与石油输出国的关系,故最终未动用储备。

二、阿拉斯加国家油储

阿拉斯加国家油储(封存含油土地,只探不采,以备急需)是美国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1、建立阿拉斯加国家油储的缘由。1923年2月27日,时任总统哈丁的第3797A号行政命令宣布:“有鉴于阿拉斯加北冰洋沿岸有大油苗,具产出有价值油田的条件…有鉴于未来海军的石油供应始终是国家关心的问题,因此,我,W.G.哈丁,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凭借法律授予我的权利,把目前尚未依法登记、承租或使用的下述地区……,从公有土地中划分出来,作为海军油储”。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海军油储4号的地区,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在这些地区,只探不采,仅在紧急情况下采出供海军之用。1942年第82号公共土地法,又扩大了储备地区的面积,将整个阿拉斯加北部地区均划出来留给海军,“仅供战争之用”。

1976年4月5日通过了海军油储生产法(公法94-258),将海军油储4号更名为阿拉斯加国家油储,并由海军部交由内政部负责管理(内政部的土地管理局负责管理,地调所负责勘查,仍是只探不采)。

2、勘查工作。1944-53年,海军部对油储4号进行了10年的勘查,圈定了一批油苗。1972-77年间,受欧佩克石油禁运的刺激,又进行了一轮勘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976年由内政部接管后,内政部的地调所又对油储区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调查评价。

国家油储地区内的石油储量情况,最近未予以正式公布。但仅其东北角1/4的地区(460万英亩),据美国地调所报道,就蕴藏有21亿桶石油(内政部矿产管理局则称石油可采储量为30亿桶、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

3、储备地区范围。从阿拉斯加州的Brooks岭一直到北冰洋,总面积为2350万英亩(一个对比的数据是,整个阿拉斯加州已授予矿业权的地区的面积总共才1600万英亩),远大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地区的总和。

⑨ 美国与日本战略石油储备方法.经验.政策.基地数量

构想始于二战 旨在维护经济安全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酝酿到最终建立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艰苦磨练”。这一构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美国当时的内政部长哈诺德·伊克斯提出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构想。1952年,美国国家矿产资源政策委员会也提出了类似建议。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的爆发使艾森豪威尔总统认识到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再一次提议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由于种种原因,上述建议始终未能在政府和国会间达成一致并付诸实施。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实行全面石油禁运,导致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美国政府遂下决心建立战略石油储备。1975年12月22日,福特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能源政策与储备法》,该法授权美国政府建立高达10亿桶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美国政府从1977年7月21日正式开始储备石油,后来最终形成的储备能力为7亿桶。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布什政府认为战略石油储备对维护美国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提出了扩大石油战略储备容量的建议。2003年4月,国会正式批准了布什政府的建议,并批准拨款15亿美元用于扩建储油设施,使之达到10亿桶容量的要求。

地点选在沿海 方便安全成本低廉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地点几乎全部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主要选在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两个州的沿海地区,其原因有三:

一是运输和加工方便。墨西哥湾是美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加工基地。由于紧靠油品生产和加工企业,不仅大大提高了战略石油储备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还降低了释放储备时的运输成本。
二是安全性较高。美国的战略石油均储藏在该地区地下610米至1200多米深的巨型盐矿洞穴中,这些盐洞足够容下原来的纽约世贸双塔。如此深度几乎可以防御任何人为和战争的破坏。

三是有利于储藏,且成本较低。墨西哥湾沿岸有500多个盐质洞穴,采用简单的“水溶技术”,即用清水将盐溶解便可将盐洞加工成巨型圆柱状“地下储油罐”。由于盐洞很深,地层压力将封闭任何裂缝。此外,盐洞的上下几千英尺落差所形成的自然温差,可使原油保持循环流动,有利于保持油品质量。据能源部介绍,采用盐洞储油,建造和维护费用很低,平均每桶容积建造成本只有1.5美元,每桶储备石油每年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为25美分,是采用地上罐储方式的1/10,是采用岩石矿洞储存方式的1/20。

政策多次调整 惟有总统有权动用

从1977年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持续增加。此后,克林顿政府的战略石油储备政策发生了一些改变,几次动用这一储备以调控石油市场油价。到2000年底,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降至5.41亿桶,为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布什总统上台以来,特别是“9·11”恐怖袭击后,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政策又明显调整。2001年11月中旬,布什下令能源部迅速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目标是2005年增加到7亿桶。到2002年底,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升到5.99亿桶,2004年3月又增至6.59亿桶,创历史最高水平。

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约相当于美国目前6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如果加上商业石油储备,可以替代160天的进口量。战略石油储备的最大释放能力为每天430万桶,可以连续提取155天左右。
当然,要动用这些深藏地下的战略石油储备,只有美国总统一人说了算。一旦总统决定动用,能源部将采取招标方式向市场公布投放数量,通过竞标最终决定中标购买石油的公司。从开始决策到投放市场只需13天。

美国国会1990年在重新修订《能源政策与储备法》时,放松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条件,理由是“战略石油储备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重要性有所降低”。根据新规定,除了“进口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的情况外,在国内石油产品供应出现中断或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总统也可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此外,在企业因突发事件导致其石油供应中断的情况下,能源部可有偿向这些企业借贷战略石油,但借贷期不能超过6个月,借贷总量不能超过500万桶。这样做既可解企业的燃眉之急,也给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带来一定收益。显然,布什政府此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并不属于“进口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的情况。

5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签署了兴建中俄原油管道的协议和600万吨原油的铁路购销合同。消息传出,日本朝野大为震动,虽然俄罗斯已经表示将暂时搁置日本提出的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港的管道建设方案,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仍不放弃努力,利用参加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的机会再次向普京游说。日本媒体评价,“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寻求稳定石油供给的心情是多么急切”。
日本将石油战略定为国策
记者亲身感受到日本社会对石油的重视程度:每天的经济新闻都会对美国道琼斯工业品中原油价格的变化进行详细报道,伊拉克战争期间,对世界原油价格的分析更是日本各大经济类报章的主题。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日本石油基本上依赖进口。
对于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使日本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吃了大亏,此后,日本政府便将石油战略定为国策,一方面在中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寻求稳定的石油供给,另一方面积极加强石油储备。
20世纪70年代,石油主要消费国对石油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高,为此创建了国际能源机构,各加盟国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90天石油储备和必要时互通有无的义务。在此框架下,日本全面推进民间石油储备,1975年制定了《石油储备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从事石油进口、精炼和销售业务的公司的责任义务关系。1978年,日本石油公团又开始推进国家储备,确立了日本现行的国家和民间两极储备体制的雏形。1981年,日本民间储备达到了90天的目标值,1988年,国家储备数量也达到了50天的使用量。在1994年之后,政府为降低相关石油企业的压力,将民间储备的义务额降至70天,同时将国家储备调高至5000万KL(千升)。
到1996年,日本相继建成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日本政府还从民间租借了21个石油储备设施,民间储备的石油则保存在各石油加工厂和销售网点。日本的国家储备全部是原油形式,民间储备中原油和成品油各占一半。根据日本政府最新的统计,今年4月的石油储备为8899万KL,可用169天,居世界第一。其中国家储备4844万KL,可用92天,民间储备4055万KL,可用77天。
储备库建在海上地下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要建设在储备费用低、安全程度高、地质条件适宜、运输方便的地方。日本是一个平原狭小、地形破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根据本国的石化工业布局,日本采取了地上半地上油罐方式、海上油罐方式和地下岩洞油库的多样化储备方式。
1983年建成的小川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是日本第一个石油储备基地,采取了地上半地上油罐方式储备。上五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九州长崎县,是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油罐储蓄基地。在防波堤包围下并列放置了5条储藏船。每条储藏船长390米、宽97米、高27.6米,可以储藏440万KL原油。串木野石油储备基地位于鹿儿岛县,采取地下岩洞油库方式储存,基地内现有3个储油设施,一个宽18米、高22米、长1100米,另两个宽度高度与上一个相同,但长度为2200米,这三个设施总共储存着175万KL石油。地下岩洞油库储油的优点是,能够稳定保持约9摄氏度的温度,具有较强的抗地震、抗雷击等防灾性能,借助地下水的压力可阻止石油外泄的危险。
愿意把储备基地借给中国
在激烈的国际石油市场变化中,日本政府认为本国的石油安全将越来越与亚洲石油供需休戚相关。在不久前的国际能源机构大会上,日本还提出了建立亚洲共同储备基地和东亚能源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议。
日本提出,东盟10国除拥有少量民间储备外均未建立国家储备;中国虽已着手建立国家储备,但储备能力还跟不上进口的增速。东亚这13个国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均高达50%以上,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亚洲各国石油供应都面临较高风险。而日本的储油设施尚有一定空闲,为此日本提议,首先将冲绳两处储油基地借给离其较近并愿意进行合作的东盟各国和中国,随后在经东盟同意的基础上,选择诸如菲律宾和泰国的合适地点,由日本提供技术,合作建设新储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