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数字世界的新石油是什么
扩展阅读
做粉蒸肉用什么工具蒸 2025-01-15 23:49:53
金融工具保险包括哪些 2025-01-15 23:37:42

数字世界的新石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2-25 17:45:32

⑴ 全世界石油储备还有多少,全世界每天消耗多少石油

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中国750万桶.全球保有储量还可开采大约41年.

⑵ 全球石油消费趋势是什么

2007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大约为8520万桶/日,比2006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50万桶,2008年比2007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60万桶,约为8680万桶/日。2008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占到了全球石油总消费量的25%以上,是美国同期增长量的一倍之多。2000年,全球石油的日均需求量为7540万桶/日,这是连续11年接连攀升后达到的高值,到2007年,则可能达到第12个高值。这种持续的增长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需求量呈平行状态,但却与20世纪80年代的状况呈尖锐的对比。在80年代开始之际,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导致了全球油价的高攀。在此期间,发生了举世闻名的第二次石油价格动荡,受油价高攀和随后发生的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石油需求量发生突然下跌。到80年代,这种颓势得到了遏止,当时的石油需求量高于前期(1979年)的水准。对能源的需求量呈连续增长的趋势。化石燃料将继续在全球商业性能源需求量中占到90%的份额,到2030年所增加的能源需求量中,化石燃料将占到93%的份额。在过去的40年中,石油一直在全球能源需求量中独占鳌头,显然这种状态将一直持续下去。在当前的能源需求量中,石油占到了39%的份额,在未来的20年中,这一比例可能会略有下降,到2030年占到36.5%(见下表及直方图所示)。

2005—2030年世界各国的年平均石油需求增长量资料来源:《IFR2007》《经济学家2008》。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东北亚和南亚的能源需求量占到了发展中国家的68%,是全球能源需求总增长量的58%。近30年来,全球的石油生产始终像一个骑在过山车上的醉汉一样起伏。然而,达到峰值的时间与经济周期的低谷期并不总是对应出现。比如在1999年,全球的石油需求量持续增加,但在1997年与1998年间出现了存货积压的情况,当时的能源生产量远大于需求量,迫使生产者们不得不减产至1998年的水平之下。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几年中,这种情况也曾出现过,1986年油气产量增加,其价格仅为第三次石油价格冲击时的一半左右。这些显然背离了正常的经济学规律,反映出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一种长期发展趋势——在绝大多数上游项目中的高投入与低操作费用趋势以及欧佩克(OPEC)即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于1960年,发起国有伊拉克、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在开始阶段,该组织的主要目标在于调节石油生产国与石油公司之间的收入缺口,更侧重于前者。该组织成员的兴趣在于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石油价格的一种重要平衡角色并在今天依然起到此类作用。而且,毫无疑义,该组织早在成立之初就强调要在管理地球的油气资源方面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欧佩克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各自的油气储量向其各成员配给限额(限定最高产量)并以此对油气进行限产。根据产—供规律和一些特别协商,可以对上述配额进行调控,同时也将参考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对油气的需求情况。直到今天,至少当该组织的成员在进行配额调控时,这套体系会允许欧佩克为全世界油价指定一个浮动的范围,因此就可保持全球油价的稳定。当然,这种稳定有益于整个世界。但是,自2004年以来,欧佩克成员一直在致力于满负荷生产并力求进一步增加石油产量(即所谓的超产能力)的行为受到了限制。结果,欧佩克实质上已失去了控制油价的能力,导致2004年以后的油价暴涨。过往成员包括印度尼西亚和加蓬。的存在。

⑶ 数字世界的大脑是什么

数字世界的大脑是人工智能。

21世纪,科技生态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脑特征,各种前沿科技概念和技术正在形成一个世界规模的数字大脑。

元宇宙也是组成这个世界数字大脑的一部分,承担了它意识和梦境的构造,主要特征是大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数字空间开始从二维向三维进化,能够将现实世界映射到数字空间,也可以将人类的幻想具象化,带给人类梦境般真实体验。

但由于人类的脑和眼对元宇宙还存在不适应以及眩晕等问题,一种判断是,在未来数字空间二维和三维的时间使用分配上,人类大量的信息交流和分享活动应该还是在二维数字空间完成,一部分需要深度体验的场景才需要进入三维的元宇宙中。

世界数字大脑的意义:

世界数字大脑(系统)可以看做是互联网大脑模型与智慧社会结合的产物,是在世界范围的网络应用层形成的一个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

在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参与下,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云机器人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将是世界数字大脑建设的重点。

世界数字大脑的作用是提高人类社会的运行效率,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不同需求。世界数字大脑在系统演化上将通过城市大脑向省级大脑、国家大脑扩展并最终全球化逐步完成。

⑷ 世界上共有多少石油

世界石油储量究竟有多少?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世界(也即OPEC)的石油储量夸大了多少?根据前文①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前勘探和生产主管所说世界探明石油储量有3000亿桶应被视作投机性(推测性)资源,②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资深专家估计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把它们的石油储量夸大了3200-3900亿桶,③20世纪80年代,欧佩克国家在没有大的储量发现的情况下其储量增长了3000亿桶,④笔者根据前文科威特石油储量夸大了一倍推断,假如OPEC都把石油储量夸大了一倍,那么OPEC十国的储量是8107亿桶,其一半约是4000亿桶,如果只有中东OPEC国家把石油储量夸大了一倍,那么中东OPEC国家的储量约为7500亿桶,其一半是3700亿桶。综合这些数据,我认为可以判断OPEC把其石油储量至少夸大了3000亿桶,也即世界石油储量至少夸大了3000亿桶。那么世界剩余探明石油储量将不再是12000亿桶,而是只有9000亿桶,储采比也不再是40年,而降为只有30年,如果再考虑到石油消费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世界石油储采比可能会远远低于30年. 那么未来世界石油储量会增长多少呢?USGS在2000年发布的报告对未来石油储量增长做了极为乐观的预测,可是事实与此相去甚远,该报告刚出笼时遭到了许多业界人士的批评,果不其然,2005年USGS对其2000年报告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估计石油量(至2025年,10亿桶)1996-2003实现量(10亿桶)估计天然气量(万亿立方英尺)10亿桶油当量1996-2003天然气实现量(万亿立方英尺)10亿桶油当量>从表中可知,从1996年到2003年,时间过了预测时段的约四分之一,原有油田的储量增长也基本实现了估计量的四分之一,但新油田的发现不及预期的十分之一,这表明新油田发现远没有原来估计的那么乐观。天然气的情况与此类似,储量增长远远超过四分之一,而新气田的发现却不足十分之一,这说明储量发现远没有原来估计的那么乐观。后来,美国地质调查局还将其对格陵兰岛附近未来新探明油田的估计储量下调了380亿桶,对北极地区的估计与2000年的估计相比也有所下降。在USGS修正其数据后,国际能源组织(IEA)也决定下调其全球石油储量预期我们不应该忘记里海石油储量大幅缩水的事实,这个事实也说明官方的数据常常是不可靠的,说明我们对石油储量与产量抱有的过分乐观的态度在很多时候都是非常盲目的。苏联解体后,人们对里海地区的石油抱有极大的兴趣,一度认为里海地区是第二个中东。日本《每日新闻》1997年10月7日报道说中亚有6000亿桶石油可采储量,美国能源部1997年的报告指出中亚有2000亿桶。2000年,国际地质勘探界组织了一支多国地质队对里海地区的石油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2002年,这支多国地质调查队提交了最终报告,大幅下调了里海地区的石油储量,里海的剩余可采储量只有70多亿桶,与日本《每日新闻》的估计差不多相差100倍,与美国能源部的估计相差30倍!而且里海石油70%的储量都在哈萨克境内。前几年还有报道夸大北极地区的石油储量,认为北极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在1000亿至2000亿桶之间,2008年USGS对北极地区的调查显示这里有900亿桶未发现的、技术上可开采的石油,尽管数量也不小,但与此前的有关报道相比,已大幅缩水,而且这900亿桶的数据也不一定准确。不断地希望,接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失望,事实不断地提醒我们,再找到堪与中东相比的大油田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低了。最近不断有人在夸大中国南海和巴西沿海的石油储量,我认为: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对此应抱谨慎的态度据业内人士估计,石油储量的90%都已经发现,由于人类到2004年底已经消费了1.224万亿桶,2005年至2008年底又大致消费了1200亿桶,人类目前总共消费了约13500亿桶石油,根据前边的估计,已经明确的剩余探明储量有9000亿桶,可以计算出人类未发现的剩余储量大概还有2000亿桶。这样,得出的世界石油总储量约为25000亿桶。当然还有一个储量增长的问题,由于储量增长是个动态的数据,当石油价格上升的时候,储量增长的就快些,而当石油价格下降的时候,储量增长就慢些甚至负增长,而且还应该认识到现有油田的储量增长是有限度的,越到后来,储量增长的幅度会越小。前几年,油价大幅上涨,随之而来的是现有油田储量增长的大幅上升,从USGS的评估报告就可以看出来,而从2007年到2008年探明储量出现下降表明储量增长的可能性正在下降,假设从2004年至2008年延续了1996年至2003的储量增长的趋势,那么2004年至2008年储量大致又增长了1000亿桶,根据USGS6120亿桶的储量增长估计值,可以得出以后还会有3350亿桶左右的储量增长,把这一储量增长数值与刚才得出的世界石油总储量25000亿桶相加,为28350亿桶,这与国际能源机构估计的世界石油总储量为2.5万亿至2.9万亿桶之间基本吻合。如果我们假设这样的数据是正确的,那么通过各方面数据的相互印证,可以大致得出与世界石油储量有关的如下数据已经开采出来的石油总量为13500亿桶剩余探明储量9000亿桶>有待发现的石油储量约为2000亿桶现有油田储量增长还大约有3000亿桶当前每年的石油消费量为300亿桶。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大致判断:1、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主要是OPEC石油探明储量并没有各国公布的那么多;2、当前石油的储采比只有30年,即便考虑到未来石油储量发现和储量增长,由于储量进一步增长的可能性已经不会太大,再考虑到石油消费需求的持续上升,石油储采比应该不会比30年高太多;3、即便把未来储量发现和储量增长都计算在内,人类未来可采剩余石油储量大致也只有14000亿桶,考虑到目前每年300亿桶的消费量,可以这么认为:人类已经消费了世界石油总可采储量的一半,因而目前已经处于赫伯特钟形曲线的顶点。</

⑸ 为什么说二十一世纪最大的骗局就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的形成周期较为的漫长,需要上亿多年,原则上来讲,石油确实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人类文明的尺度之上,它确实是越用越少,只不过地球上到底还有多少未被探明的石油田,这个没有具体的数字,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一处新的油田。

石油是远古动物死亡后埋于大地深处,经过长时间的反应生成石油,又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聚集在了一起生成了石油矿;石油是地球内部的原始物质形成的,并没有动物的参与,属于一种可以不断生成的物质。如果是第一种观点,那么石油的形成周期实在是太长了,长到我们可以认为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是第二种观点,那石油或许可以源源不断由地球提供,因而属于一种可再生资源。

⑹ 什么是世界石油未来展望

人类有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石油天然气也有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书用相当篇幅,展现了石油天然气的过去和现在,这里再对其未来做一点展望。

⑺ 未来的10至20年的全球能源是什么请标明相关的网站出处

警惕需求上涨 储量难测

国际能源署(IEA)今年发布的《展望》预测了到2030年以前世界的能源需求情况,并且详细描述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三大能源需求增长的具体情况。但在报告中,IEA并未给出一个关于2030年世界能源储量的准确数字,原因在于IEA对世界上各石油公司报告的储量数据的可靠性表示质疑。IEA呼吁各国政府重视储量数据的准确性问题,指出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建立一套全球普遍认可、透明一致、综合全面的油气储量数据报告系统,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长期的能源开发问题。
《展望》预测,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不断增长,届时石油仍将是世界的主要消耗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展望》同时警告各国政府,如果他们继续奉行2004年的能源政策的话,全球2030年的能源需求将比目前上升近60%。《展望》也善意地告诉中国政府,到那时中国的能源需求占全球能源需求的比例,将在现在的水平上增加4个百分点,达到16%。
到2030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达到1.21亿桶/日,预计年均增长率为1.6%。届时原油主要用于满足交通运输业的需求,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将占世界总需求量的2/3,欧佩克国家对世界能源的需求比例将从现在的52%降低到2030年的43%。
在今后10年内,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会超过煤炭。到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是现在的1倍左右,其中50%将以液化天然气的方式供应。
到2030年,煤炭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与现在的比例持平,仍为22%,但消耗的绝对量增加,煤炭新增需求量将几乎全部用于电力行业。亚洲是煤炭需求增长最大的地区,仅中国和印度两国,就将消耗2002年到2030年世界煤炭需求增量的68%。OECD国家的需求增长不大。
尽管能源需求不断上升,但《展望》强调,世界能源储量还远未陷入枯竭境地。在2030年以前,甚至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球上蕴藏的能源储量足以满足全球的能源需求。如果必要的投资到位,全球常规石油生产在2030年之前还不会达到顶峰,而天然气和煤炭的探明储量比石油还要充裕,未来发现更多油、气、煤资源的潜力还是很可观的。

安全与融资 两大主题

《展望》指出,尽管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全球能源供应足以满足需求,但能源安全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供给系统脆弱 由于目前与日俱增的石油需求仅仅由少数几个产油国来满足,如欧佩克(OPEC)的中东成员国和俄罗斯,《展望》预测,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将越来越强烈,跨地区的石油贸易将不断增长。《展望》称,目前在世界能源生产增长的情况下,非能源国家承担了世界能源加工量的95%,这说明从能源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贸易在增长。到2030年,世界原油贸易将达到6500万桶/日以上,略高于石油总产量的一半。现在每天有2600万桶的石油经过亚洲的马六甲海峡和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在未来30年内,通过以上和其他关键通道进行贸易的石油数量将翻番。
活跃的原油贸易加大了多数OECD国家、中国、印度等油气进口大国对进口能源的依存度。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从现在的每天200万桶增加到每天1000万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74%。对此,IEA长期合作和政策分析主任欧努·温和斯特认为:“一旦石油安全出现问题,例如石油运输关节点出现问题,由海盗、恐怖袭击或者事故等导致管线封闭、油轮停航,将对世界石油供应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维护石油运输节点即国际航道和管线的安全问题日益紧迫,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应对石油供应可能产生中断的风险。”
融资需求庞大 《展望》认为,要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新增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从2003到2030年,累计需要投资16万亿美元,年均投资达5680亿美元。与2000年全球能源领域实际投入的4130亿美元相比,IEA所做的这一预测值增加了37%(1550亿美元)。
《展望》指出,新增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对象是电力行业,将达10万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60%多。石油和天然气的投资额各为3万亿美元,约占总投资的18%。煤炭需投入约4000亿美元。
欧努·温和斯特说:“由于发展中国家将是产需增长的主力,近一半的全球能源投资将流向这些国家。但同时这些国家在融资方面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相对于他们的经济总量而言,投资需求较大,投资风险也较高。”
具体到中国,《展望》预测,从2003年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投资需要2.4万亿美元,占全球能源投资的15%,年均投资约为960亿美元。因此,IEA建议中国采取更严厉的机动车标准,建立更多使用清洁燃料的发电厂。

油价走高 OPEC难获利

对于让人捉摸不透的油价,《展望》称,未来的油价走势仍将保持不稳定状态,这也是导致世界石油供需不确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原油和成品油价格自1999年以来就急剧攀升,2004年年中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点。油价高企将造成未来石油日需求量的减少,从现在起到2030年,如果保持平均每桶35美元(根据2000年的价格计算)的高油价,到203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比基于低油价(每桶22美元至29美元)假设前提下低15%(1900万桶/日),减少量相当于目前美国的石油消费总量。
此外,《报告》还认为,从长期来看,欧佩克将不会从高油价中获利。因为高油价时期,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生产将显着增长,导致欧佩克成员国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在2003年至2030年期间,如果油价维持在平均每桶35美元的高位,欧佩克国家石油出口累计收入为7500亿美元,比基于低油价假设基础上的预计数字反而低了7个百分点。

厉行节约,持续发展

《展望》认为,如果世界各国能够采取相应的政策,加快高效清洁技术的使用和部署,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则2030年的全球能源需求要比上述推测低10%左右,化石燃料需求的下降幅度更大。
在采取新政策的前提下,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1280万桶/日,比上述推测低11%,减少的量相当于沙特、阿联酋和尼日尔爾利亚目前产量的总和。到2030年,如果OECD国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提高燃料经济性,发展中国家更快部署和使用节能机动车,由此而节约的石油量将占全球石油节约量的2/3。同时这也降低了OECD国家和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相对于石油而言,煤炭需求的相对下降幅度更大,到2030年将达到24%,节约的煤炭数量相当于目前中国和印度的消费量之和。届时世界天然气需求将降低10%,北美OECD成员国天然气进口需求量减少40%,欧洲天然气进口需求量降低10%,而中国在完成煤改气之后天然气进口则会增加。
据悉,为提高我国能源的使用效率,10月中旬,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建国以来能源领域的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该规划指出,未来10至20年中,节能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分别集中在重点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商用与民用领域等3大方面。《规划》提出了我国的节能目标,“十五”期间年均节能率为1.3%,“十一五”期间为2.8%;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到2010年达到或接近20世纪90年代初期时的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达到或接近目前的国际先进水平。

⑻ 石油是当今世界主要的什么矿产之一

石油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地下能源矿产之一。

⑼ 什么是新石油资源

当前世界,能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居于首位。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3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地球上这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仅为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2003年的开采速度,只能维持83年。人类可能面临煤炭、石油枯竭。同时使用煤炭、石油能源,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所以新能源的开发刻不容缓。在经历了生物质、煤炭和石油之后,新的能源时代即将到来。科学家们经过努力,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石油资源——植物。石油植物即含有天然烃油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及藻类等。如木屑生产的类石油转换率达70%;用蒸汽蒸馏技术处理桉树,每公顷桉树可提炼石油20多吨。

我国的海南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热带森林里的油楠,树高可达20米,胸径达0.6米,树体内含有丰富的油脂,1株油楠最多可年产油50千克。收集到的油脂可直接作为燃料用于柴油发动机。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蓝桉树,挥发性油的含量为树体重量的1.2%。澳大利亚的辐射桉含油率高达4.2%。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森林中的苦配巴树、三角大戟、牛奶树等,都是能提炼石油的树种。在苦配巴树上钻孔,流出的液体可用作柴油,1株苦配巴树一年可产石油20千克。

加拿大利用单净菌和单紫菌,使之产生石油产物。每2.6平方千米的盐水池里,每48小时收获一次,一年可收获1200万桶油。

东南亚地区的汉加树和我国的乌桕树的果实均可榨油。汉加树每株每年可获5千克石油。马来西亚是生产棕榈油最多的国家,年产量可达数百万吨。这些棕榈油稍经加工,就可作燃料油。

科学家发现300多种灌木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油。有些芳草植物也可提炼石油。美国学者对6000多种野草进行了研究和鉴定,发现其中的30多种含油丰富,如乳草等。每公顷野生的黄鼠草大约可提炼1000千克的石油。人工栽培的杂交黄鼠草,每公顷可以炼石油6000千克。科学家还发现一些藻类植物也含有石油。这些植物油类大量生产后,可以通过裂解或转脂作用等化学方法转变成燃料油。然而,提取石油最有希望的是硅藻,而最有用的是美国南部水塘或大面积淡水池里的藻类。科学家在美国西海岸的海域里已培育成功一种巨型海藻,一昼夜可长0.6米,这种海藻经过加工也能得到类似石油的液体燃料。

日本科研人员将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泵送到养殖绿藻的水池中,从而使绿藻迅速生长。这项研究工作在英国也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据美国一家科研单位的实验结果,某些海藻中类脂物含量可达67%。美国已大面积养殖巨藻以获得甲烷。

法国科学家发现,丛生藻(Botryococcus braunii)能够以液体形式排出大量类似于石油的碳氢化合物,现在法国已开始大规模养殖,并设法解决工业化养殖经常出现的细菌污染问题。

中国现已查明的油料植物(种子植物)种类为151科697属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但是,分布广,适应性强,可用作建立规模化生物质柴油原料基地的乔灌木物种不足30种。如漆树科的黄连木,无患子科的文冠果,大戟科的麻疯树,山茱萸科的光皮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