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废水属于什么
扩展阅读
冷却塔怎么算成本 2025-02-14 08:27:16
石油焦a和v代表什么指标 2025-02-14 08:18:24

石油废水属于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8-01 18:07:15

‘壹’ 石油废水(油田采气废水)如何处理

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但是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到周围的环境,环境污染己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含油废水处理也是一大难题,这类废水对整个生态系统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含油污水处理问题己成为当今油气田的环境保护必修课。

通的陆地油田污水主要是在石油的开发过程中,通过钻井、采油等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污水。一般包括有采油污水、钻井污水、洗井污水等。含油污水中有大量的悬浮物、油类、重金属等物质。如果任意排放或回注但是不加以污水处理,对土壤和水环境还有动植物的危害极大。

目前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有:气浮处理法、沉降法和微生物处理法。气浮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污水处理技术。气浮工艺较复杂,必须控制好每个影响因素才可以更好的利用。

气浮技术

气浮技术是在待处理的水中通入大量的、高度分散的微气泡,让其作为载体与杂质粘附,然后密度小于水就会上浮。最终完成水中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

2.1气浮法的分类

溶气气浮工艺:水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溶解度不同,向水加压或者负压,使气体在水中产生微气泡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气泡析出于水时的压力情况不同,又分压力溶气气浮法和溶气真空气浮法两种。

诱导气浮法:也叫布气气浮法,利用机械剪切刀,将混合在水里的空气粉碎,通常采用微孔、扩散板或微孔竹向气浮池通压缩空气或采用水泵吸水管吸气、水力喷射器、心速叶轮等向水中充气等。

电解气浮法:在水中设置正负电极,当加上一定电流后,废水被电解出H2,O2等微小气泡,将吸附在水中微小的悬浮物上浮去除。

生物气浮法:利用微生物来产生气体,与水中的悬浮物充分接触后,随气泡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刮去浮渣,达到废水处理净化水质。

化学气浮:利用某些化含物在废水中会产生气体的特点除杂,反应生成的气体在释放过程中形成微小气泡,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使固体顺粒向浪面浮大,从而使固液分离。

其他浮选法的产气原理还有很多,其中非常典型的是涡凹气浮,它使用的是涡凹曝气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输送管底部散气叶轮的高速运转动作形成一个真空区,液面上的空气通过曝气机输入水中,填补真空,微气泡随之产生并螺旋型地上升到水面,空气中的氧气也随之溶入水中。

‘贰’ 水质标准的石油类是包括什么

矿物油类化学物质,是各种烃类的混合物。石油类可以溶解态、乳化态和分散态存在于废水中。石油类进入水环境后,其含量超过0.1~0.4mg/L,即可在水面形成油膜,影响水体的复氧过程,造成水体缺氧,危害水生物的生活和有机污染物的好氧降解。

水体油类污染是海洋污染中最普遍、最严重的污染。石油是一种很复杂的自然的有机混合物,具有一定毒性。在极微量浓度下也可使鱼肉带有石油味。大量石油在海面形成油膜,会影响水中氧的补充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油污染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多种复杂的影响。工业废水中的油类也可使地表水体遭受污染。

(2)石油废水属于什么扩展阅读:

一、主要来源

油类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水体环境形成含油污水. 含油污水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危害严重的污水. 全世界每年有500 ~ 1 000 万T石油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 约占8%) 和人类活动来源( 约92%) 。

自然来源主要海底、大陆架渗漏,含油沉积岩缺损等。人类活动来源主要有油轮事故和海上石油开采的泄漏与井喷事故,港口和船舶的作业含油污水排放、石油工业的废水及餐饮业、食品加工业、洗车业排放的含油废水等。

二、油类污染物对渔业的影响

石油污染破坏水体环境给渔业带来的损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石油污染能破坏渔场,沾污鱼网、养殖器材和渔获物,水体污染可直接引起鱼类死亡,造成渔获量的直接减产。

其次表现为产值损失,油污染能使鱼虾类生物产生特殊的气味和味道,而且这些气味和味道无论采取怎样的加工方法都无法消除,因此可降低水产品的食用价值,严重影响其经济利用价值。当海水中的石油含量为0.01 mg/L 时,在24 h内即可使鱼、虾、贝类产生异味。

人们在食用受石油烃衍生出的致癌物质特别是多环芳烃污染的水产品时,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及人体的健康和安全。另外,水体石油污染还会造成相当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如影响到旅游和娱乐。

‘叁’ 石油污染防治问题

石油经济目前是生态经济区内的主体经济,石油工业也是造成区内水土体污染的主要因素,采油与炼化两大部门是最主要的工业污染行业。挥发酚、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是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石油工业废水的排放。区内的挑河、神仙沟、支脉河、广利河、溢洪河、小清河、渤海湾7个主要水系的11条河流是主要的纳污水系,土壤污染源由钻井污染、采油污染及采油废水污染三部分构成。在试油、修井、洗井过程中进入土壤环境及油井喷溢、管道泄漏等落地之原油,是油气田开发建设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根据前面的叙述,挥发酚是区内地表水体第一位污染物,其余依次是石油类、化学需氧量。从地面分析资料看,各河流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石油类。但实际上挥发酚虽然由排污口外排是含量很高,但进入地面水后,由于稀释挥发物化等作用,在较短一段流程中削减较大,从而达到地面水国家标准。故应该把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定为地面水控制的污染物。因此治理时主要应该以这两项目标,削减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的排放量。

自1986年以来,油田浅海海水污染有所加重,污染区域也有扩大的趋势,神仙沟口及广利河口的潮间带污染较严重。因尽快采取措施控制入海河流及排涝站的水质,防止浅海海水的进一步恶化。

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污染元素含量超过家饮用水标准。据监测,主要污染物是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石油类、COD和氨氮,其中以大肠菌群、石油类和总磷最为严重。污染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排污河道沿岸、城镇和工业集中区,其他地区污染轻微。控制污染的根本途径还是减少企业的排污量。

区内土壤污染较大的地区为东营市东侧和南侧一带、滨州北侧、河口西侧、北侧一带,均达到轻度污染程度,污染面积约占全区24%。石油类是最大的污染指标,严重污染区域土壤含油量达40mg/kg以上,一般污染区域土壤含油量为20mg/kg左右,轻度污染区域土壤含油量为10mg/kg左右,而非污染区域土壤含油量为0.04mg/kg左右。从污染的深度上看,落地原油的70%~90%处于0~40cm的土壤深度上。

各项工业生产应按常规把其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工艺,并把污染控制逐步从未治理、或治理不达标为主转到污染过程与生产全过程控制。首先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石油化工企业特别是污染大户,大力改进工艺、设备和生产操作技术,把工业“三废”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三废”研究,实现“三废”资源化,实现清洁生产,最终实现以点带面,推动整个石油化工行业的清洁生产。

‘肆’ 什么是石油类污染物

所有烃类进入水中都是石油类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