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植物中含有石油
能源危机是当代世界四大危机之一,人类目前正在享用的地下燃料矿藏:煤、石油、天然气,再过成百上千年就将消耗殆尽!
从植物中提取石油,是许多国家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
据报道,现在已发现大量可直接生产燃料油的植物,主要属于大戟科,如绿玉树、三角大戟、续随子等。这些石油植物能生产低分子量氢化物,加工后可合成汽油和柴油的代用品,有些植物的油无需加工,能直接用作燃料油,与柴油相似。
澳大利亚有两种野草叫按叶腾和牛角瓜,用溶解法从其茎叶中提取白色汁液,然后再制取石油。
在菲律宾发现了一种叫“邦伊伦邦”的果树,它每年开花结果3次,每棵树1年可采120~140粒果实,这种果实碰上火种,就会像汽油那样燃烧起来,每个果实可燃烧约15分钟,常常被当地居民用来点灯。科学家们对这种果实进行了化验,发现果内含有16%的纯酒精。这个消息顿时轰动菲律宾和全世界,菲律宾政府立即展开了广泛的扩种和繁殖。生化学家们也在研究这种树木的潜力,准备用此树烧炼出油液代替石油。
美国化学家卡尔文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发现一种树,它分泌的汁液可直接用作汽车燃料油,因此可将它直接注入汽车油箱,车子就可启动了。据估计,1英亩土地如果种上100棵香胶树,可年产石油25桶。这对贫油国来说,真是一个福音,这种树叫香胶树,此树在巴西已有种植场。目前香胶树是大自然中能够直接提供“生物石油”的比较理想的能源植物。
在巴西还有一种名叫“苦配巴”的大树,只要在树干钻孔,即可出油,1昼夜可获20~25公升,每隔40天取1次,此树亦称柴油树。
巴拿马也有一种“蜡烛树”,果实里含60%的油脂,可用此照明。
我国海南岛也有能产“柴油”的油楠树,高度可达30多米,将树伐倒后,油从锯面汩汩流出,每株可收流液10~25公斤,最多可产50公斤以上,这种油与柴油相似。
美国加州大学已成功地栽培了“石油树”,此树切割后流出的乳液,经脱水后可制成原油,再炼制加工可得汽油,此树已在美国3个州栽培,每英亩年产10桶油。
能源植物的发现,为人类寻找新的财源,又开辟了一条新路,目前科学家正在为寻找在质量上、数量上以及“生产速度”上足以代替珍贵的煤、石油、天然气的能源植物而孜孜以求不懈努力。
⑵ 什么植物能提炼石油
澳大利亚生物能源专家,从桉叶藤和牛角瓜的茎叶中,提炼出能制取石油的白色乳汁液。经过调查,这两种野草大量生长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生长速度很快,每周可长高约30厘米,如果人工栽培,每年能收割几次。据估计,每公顷野草每年能生产65桶石油。如果这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话,就可以满足澳大利亚石油需要量的一半。
美国亚利桑那州植物生理学家皮帕尔斯,也从一种叫“黄鼠草”的杂草中提炼出了石油,每公顷的野生黄鼠草可提炼出1000升石油。人工培植的杂交黄鼠草,每公顷可提炼出石油6000升。为此,亚利桑那大学还设计了提炼植物石油的工厂雏形。从事这方面研究且比较有成就的,要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梅尔温·卡尔文教授,他不但成功地从大戟科植物乳状汁液中提炼出了汽油,还从巴西热带丛林中找到了一种香胶树,只要在树干上打一个5厘米深的洞,半年之内每棵香胶树可分泌23~30升的胶汁,胶汁的化学成分同石油极其相似,不必经过任何提炼,就可直接当做柴油使用。据估计,1亩土地上种上60棵香胶树,可年产“石油”15桶。
我国科学家在向植物要油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在海南岛找到了一种能产柴油的树种叫油楠树,只要把树干砍伤或钻洞后,油就会源源而来。通常每株油楠树可收“柴油”34千克左右。当地居民习惯用这种油代替煤油点灯照明。
⑶ 能产石油的植物是哪种
有一天,卡达文发现了一种小灌木。他用刀子划破树皮后,一种像橡胶的白色乳汁便流了出来。然后,他对这种乳汁进行化验,发现它的成分和石油很相似,就把这种小灌木叫做“石油树”。
接着,卡达文便忙碌起来,既选种,又育种,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试种了约6亩地的“石油树”。结果,一年中竟收获了50吨石油,引起了人们对“种石油”的兴趣。
此后,美国便成立了一个石油植物研究所,专门从事“种石油”的研究试验。这个研究所人员发现,在加利福尼亚州有一种黄鼠草中就含有石油成分,他们从一公顷这种野生杂草中提炼出约一吨的石油来。后来,研究人员对这种草进行人工培育杂交,提高了草中的石油含量,每公顷可提炼出6吨石油。
在巴西,有一种高达30多米、直径约1米的乔木,只要在这种树身上打个洞,一小时就能流出7千克的石油来。
菲律宾有一种能产石油的胡桃,每年可收获两季。有一位种石油树的能手,种了6棵这样的胡桃树,一年就收获石油300升。
人们不仅在陆地上“种”石油,而且还扩大到海洋上去“种”石油,因为大海里的收获量更大。
美国能源部和太阳能研究所利用生长在美国西海岸的巨型海藻,已成功地提炼出优质的“柴油”。据统计,每平方米海面平均每天可采收50克海藻,海藻中类脂物含量达6%,每年可提炼出燃料油150升以上。
加拿大科学家对海上“种”石油也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成功的试验。他们在一些生长很快的海藻上放入特殊的细菌,经过化学方法处理后,便生长出了“石油”。这和细菌在漫长的岁月中分解生物体中的有机物质而形成石油的过程基本相似,但科学家只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就代替了几百万年的漫长时光。
英国科学家更为独特,他们不是种海藻提炼石油,而是利用海藻直接发电,而且已研制成一套功率为25千瓦的海藻发电系统。研究海藻发电的科学家们将干燥后的海藻碾磨成直径约50微米的细小颗粒,再将小颗粒加压到300千帕,变成类似普通燃料的雾状剂,最后送到特别的发电机组中,就可发出电来。
目前,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正在海洋上建造“海藻园”新能源基地,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人工种植栽培,形成大面积的海藻养殖,以满足海藻发电的需要。
利用海藻代替石油发电,具有两个优点:1.海藻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光合作用再循环用于海藻的生长,因而不会向空中释放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利于保护环境。2.海藻发电的成本比核能发电便宜得多,基本上与用煤炭、石油发电的成本相当。据计算,如果用一块56平方千米的“海藻园”种植海藻,其产生的电力即可满足英国全国的供电需要。这是因为海藻储备的有机物约等于陆地植物的4~5倍。由此可以看出,利用海藻发电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当前,各国科学家都在积极地进行海藻培植,并将海藻精炼成类似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用于发电,从而开辟了向植物要能源的新途径。
⑷ 什么植物会产石油
卡尔文在巴西热带丛林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能长石油的树,这种树就是香胶树。树干里含有大量的树液,树液可不用提炼直接当柴油用。
人们只要在香胶树上打个洞,在洞口插进一根管子,油液便会溢出来。
一棵直径1米,高30米的香胶树,2个小时就可收获10升至20升的树液。取树液后用塞子将洞口塞住,6个月后还可以再次采油。据估计,1公顷土地种上90棵香胶树,可年产石油225桶。目前,巴西、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正在种植这种“柴油树”。
除了香胶树,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些其他能产“油”的植物。我国的海南省尖峰岭林区有一种油楠树,它的树干被砍伤以后,会流出淡黄色油状液体来,这种液体可以像油那样燃烧,当地的人用它来点灯照明。
油楠树的木质内含有丰富的油脂,其可燃性能与柴油相似,故称“柴油树”。当削开它的韧皮部或砍断枝丫时,油脂就会自行溢出,尤其是砍倒大树时,油溢如泉涌。它是一种珍贵的能源树种。
广东省怀集、台山及海南省等地,生长着一种竹柏。它高达20至30米,每年都开花结果,果实含油量达51%,加工后既可以食用,又可作为工业用油。
美国有一种杏槐,它的胶汁经过简单加工,可以成为一种燃料油。有人发现12种大戟科植物,都可生出类似石油的燃油。如产在北美、西欧、非洲的含油大戟,高1.5米至2米,它的胶汁状树液可以制成类似石油的燃料。
我国海南岛尖锋岭、吊罗山等地的热带森林中,有一种油楠树,这种乔木和“苦配巴”类似,也可产柴油,一棵树一年可收获多达50千克的柴油。
我国陕西省有一种白乳木,它也会流出一种白色的油,可以用来点灯和作为润滑油;南美有一种绿玉树,树皮可流出白色液汁,可直接燃烧,因为像牛奶,所以又称“牛奶树”;南美还有一种马利筋属的草,会分泌出白色可燃液汁,所以被称为“牛奶草”;墨西哥、美国和以色列等地,还生长一种叫“霍霍巴”的灌木,它的籽实含有50%的液体蜡,也可以作为燃料。
小知识大视野
西非有一种燃烧能力很强的“煤树”,高三四米,树身粗壮呈黑色,树皮有光泽。这种树含有一种油脂,非常易燃,其燃烧力比煤还大。据说,有一棵“煤树”失火,烧了3天后,那棵树只烧去了一些小枝丫,而树身仍完好无损。
⑸ 石油植物有哪些
地球上存在着不少的石油植物,它们所分泌出的液体,不需加工或稍经加工就可作为燃料使用。如澳大利亚有一种树,含油率高达4.2%,也就是说,一吨这种树可获取优质燃料5桶之多。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有一种被誉为石油树的银合欢树,这种树分泌的乳液中含石油量很高。
经专家测试,某些芳草也含有石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长一种粗生分布广泛的杂草,由于黄鼠等啮齿动物很害怕它的气味,故取名黄鼠草。
黄鼠草可以提炼石油,大约10000平方米这样的野草可提取石油l000千克。若经人工杂交种植,10000平方米可提炼石油6000千克。目前,美国学者已发现了30多种富含油的野草,如乳草、蒲公英等。此外,科学家还发现300多种灌木、400多种花卉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油。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石油植物及其栽种的研究,并通过引种栽培,建立起新的能源基地石油植物园、能源农场,专家预计在21世纪石油植物将成为人类能源的宝库。
⑹ 可以直接生产石油的植物被称为石油植物吗
生产石油。如巴西热带森林中的“香波树”,只要在树上挖个洞,油就会流出来,一棵树每天的出油量可高达25千克。美国的“黄鼠草”和澳大利亚的丛粒藻等,也都能提炼出石油,且产量不低。我国地大物博,也不乏石油植物,如海南省的油桶树,砍掉树干,油就会源源而来,一棵树每日能产“柴油”10~15千克。
石油植物的发展,为人类战胜能源危机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因为如此,目前“石油农业”已在全球悄然兴起。美国所种植的石油植物达几百万公亩之多,英国也已开发石油植物1000万公亩。菲律宾种植了120万公亩的银合欢树,据估算在6年后可收获石油1000万桶。瑞士打算种植10万公顷石油植物,他们希望以此来解决全国50%的石油需求量。
[我还想知道]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某些石油植物的深层次开发研究已进入实用阶段。例如:利用木屑来生产石油,其转换率已达70%;利用蒸汽蒸馏技术来处理桉树,每公顷桉树可提炼石油20多吨。
岩石中不仅有水,还有微生物,它们能吸收与石油伴生的气体做养料,因此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分析,也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到油田。例如,西伯利亚的石油就是用这一方法发现的。
⑺ 产油植物有哪几类
(1)大戟科植物,含油大戟可制成类似石油的燃料,大戟科的巴豆属制成的液体燃料可供柴油机使用。
(2)豆科植物,苦配巴是其中一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博士卡尔文在巴西发现,只要在苦配巴树干上钻个孔,就能流出油来。油可以直接在柴油机上使用。一辆丰田式小卡车用这种油已运行了12个月。据估计,104平方米的苦配巴植物每年可生产油50桶。在树干上钻一个小洞,每个洞流油3小时,就能得油20升。
(3)其他木本植物,如油棕榈树、南洋油桐树、澳大利亚的阔叶木棉等。美国科学家通过试种,种植104平方米含油大戟,1年至少可收获25桶生物石油,经改进,甚至可能收获125桶,成本低于天然石油。巴西试种油棕榈树,3年后开始结果产油,每公顷产油1万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