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 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1)石油中的固体是什么扩展阅读:
从60年代开始,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科学技术广泛用于油、气田开发为标志,开发技术迅速发展。
1、建立的各种油层的沉积相模型,提高了预测储油砂体的非均质性及其连续性的能力,从而能更经济有效地布置井位和开发工作;
2、把现代物理中的核技术应用到测井中,形成放射性测井技术,与原有的电测技术,加上新的生产测井系列,可以用来直接测定油藏中油、气、水的分布情况,在不同开发阶段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3、对油气藏内部在采油气过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现象及在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的规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这些现象由定性进入定量解释(见油藏数值模拟),试验和开发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技术;
4、以喷射钻井和平衡钻井为基础的优化钻井技术迅速发展。钻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种特殊类型的井,包括丛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优质泥浆,使钻井过程中油层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使很多过去没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特别是致密气藏,可以投入开发,大大增加了天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对油井的出砂、结蜡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见稠油开采,油井防蜡和清蜡,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层注蒸汽,热采技术的应用已经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开发;
7、油、气分离技术和气体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和电子监控,使矿场油、气集输中的损耗降到很低,并能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
② 石油工业产生哪些固体废弃物
石油工业从上游(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游(石油天然气的集输和储运)到下游(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都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生产工艺本身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等。钻井井场废弃泥浆的固结物、钻屑,固井作业遗留在井场的水泥等都是石油工业上游的固体废弃物。而在石油工业下游,石油的炼制工艺中几乎所有的生产装置都产生固体废弃物。2001年我国180个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共产生固体废弃物180万吨,其中综合利用的有104万吨(占57.1%);945个石油加工及炼焦企业共产生固体废弃物1106万吨,其中综合利用的有674万吨(占60.9%)。石油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废酸液、废碱液、废白土渣、废页岩渣、油罐底底油污泥、各种废弃催化剂以及污水处理场活性污泥等。在这些固体废弃物中,废催化剂和石油化工企业自备热电厂的粉煤灰占有很大比重。废催化剂上有大量金属污染物;而粉煤灰国内目前利用率较低,只有30%左右,大量储存在灰场,而大部分灰场堆放在耕地上。据统计,我国粉煤灰已累计堆存13亿多吨,占地33330万平方米。另外,还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灰场的筑坝维护,遇到有风天气,灰场的煤灰被扬起,还严重污染空气。灰分渗入地下,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所以,这些固体废弃物如不加以综合处理利用,既污染环境,又占用土地。
③ 石油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种烃,全都是煤气。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其余为硫、氮、氧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锑等)。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烃而二次加工产物中常含有数量不等的烯烃和炔烃。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 。
(3)石油中的固体是什么扩展阅读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甚红、金黄、墨绿、黑、褐红、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决定的,含的越高颜色越深。
我国重庆黄瓜山和华北大港油田有的井产无色石油,克拉玛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庆、胜利、玉门石油均为黑色。
无色石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原苏联巴库、罗马尼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均有产出。
石油沿着工艺顺序流经各装置,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流量、时间条件下,分解为不同馏分,完成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
一套装置可同时生产几种不同的产品,而同一产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装置来生产,产品品种多。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管理上需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恰当安排不同装置的生产。
④ 什么是固体石油——油页岩
有一种石头叫油页岩,是由生物的残体混同泥沙变成的,它同石油一样,所以可以用来炼油。
据调查,全世界油页岩的储量要比煤、石油或天然气多得多。我国是世界上油页岩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以吉林的农安与桦甸、广东的茂名和辽宁的抚顺为最多,广东茂名地区已探明的油页岩储量就有70多亿吨。
页岩油很像石油,除了液态的碳、氢物质外,还含有少量氧、氮和硫的化合物。页岩油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可以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液体燃料,具有与石油相同的作用。
在油页岩炼油过程中还能得到许多副产品:硫酸铵可制作肥料;酚类和吡啶可生产合成纤维、塑料、染料、药物等化工原料:排出的气体,如同煤气一样,是气体燃料;留下的页岩灰渣,可用来制造水泥熟料、陶瓷纤维、陶粒等建筑用材。油页岩可谓“全身是宝”。
⑤ 什么是固体石油
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大于33%,煤的灰分小于33%)可以燃烧的有机岩石,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它的颜色有灰白、黄棕、褐、黑灰以及黑等多种,一般颜色愈浅含油率愈高。
像千层糕似的页岩,含天然石油3.5~15%,个别高达20%以上,所以长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一般有机质含量在5%以上才有工业价值。每公斤油页岩的发热量为1000~4000大卡,只及煤发热量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含油率和发热量是评价油页岩的工业用途的重要工艺指标。国际上把每吨含油率大于0.25桶(相当于含油率3.5%以上)的页岩称为油页岩。
油页岩可以直接燃烧,用于发电。油页岩经低温干馏,可获得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蜡、沥青、氨水、硫化沥青等一系列化工原料。在没有找到大油田之前,我国四分之三的石油来自油页岩。
油页岸是由细粒矿物碎屑和低等动物及植物残体腐解的有机质同时沉积形成的。有机质是由藻类等低等生物遗体经凝胶化作用所形成。
油页岩的矿床类型,按形成油页岩的古地理环境分为近海型和内陆湖泊型两类。近海型油页岩往往与石灰岩等共生。矿床分布面积广,矿层层数多,每层厚度从十几厘米到一米多。有的含油率高达24%。中国广东省的茂名油页岩属近海型。
内陆湖泊型油页岩经常与煤共生,矿层较厚,但横向变化大,含油率较低。我国辽宁省号称“煤都”的抚顺,含煤地层最厚处达120米,上面覆盖着厚达110米的一层湖相褐色、深褐色致密薄层状油页岩,平均含油率大于5.3%。着名的美国科罗拉多绿河油页岩也属内陆湖泊型。该矿含有机质13.8%,矿物质86.2%。
⑥ 石油原油是固体还是液体
石油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凝固点,在不同状态下不一样,比如高凝油就是固态的,加温情况下变成液体开采出来,到地面之后又变成固态。有的凝析油,开采的时候是气态,到地面之后又变成液态。
但是常见的一般是液态的。粘度因含烃类和碳氢比的不同而不同~~
⑦ 石油的原油是固体还是液体
那要看它的物理性质而定,密度大、粘度高、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的原油可能会是固体,例如稠油,如果密度低、粘度低、含蜡量低、凝固点低的原油就是液体,例如轻质油和凝析油。具体你可以查找一下石油地质学方面的教材,或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站上的精品课程上,有相关讲解。
⑧ 石油到底是什么它都包含了什么物质
石油到底是什么?它都包含了什么物质?
美国休斯顿一家石油勘探公司提出一个新理论:所有的石油都是从古老的岩石中生成的,而并非通常认为的埋藏在地下的死亡动物或者植物等有机体在压力和热的作用下分解转化而成。这一观点得到3位俄罗斯同行的赞同,但相关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一发表,便引起广泛争议。该公司负责人肯尼认为,从岩层断裂处释放出 的地热,使埋藏于地底100公里深处的碳化无机物和水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了碳氢化合物,所有的石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而且现在还有大量的矿点未被发掘。
⑨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