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植物色素的色谱分离大多采用含石油醚提取液,而不直接用丙酮提取液
分离原理是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不同,如果采用丙酮作为层析液的话各种色素分子在其中溶解度差别不大,扩散速度也不存在明显差异那么就没有办法达到分离各种色素的目的。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不同,层析液的主要成分是石油醚,石油醚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最高的是胡萝卜素,它随石油醚在滤纸上扩散得最快;叶黄素和叶绿素a的溶解度次之;叶绿素b的溶解度最低,扩散得最慢。这样,几分钟后,四种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2. 叶绿素提取中,其原理的详细解答,详细的呀!
一、目的 学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了解叶绿体色素的性质。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1) 层析液配方:石油醚20ml+丙酮2ml+苯1ml(2)天平、研钵、烧杯、量筒、滤纸、表面皿、剪刀、90-95%乙醇、汽油、漏斗、滴管(3)菠菜、木茨等叶子 三、原理叶绿体含有叶绿体色素,叶绿体色素主要包括有Chla、Chl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可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将它们提取出来。纸层析法是分离叶绿体色素最简单的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混合色素中各个成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分别以不同程度分布于两相中(即固定相和流动相)。由于它们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叶绿体色素容易受光的破坏,变成褐色。叶绿体色素具有荧光现象。叶绿素分子的镁可被铜替代,形成铜代叶绿素。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吸收作用。 四、方法 1、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方法1)(1) 称取新鲜叶片(木茨、菜心、菠菜等叶均可)1克,剪碎,放在研钵中,加乙醇5m1,共研磨成匀浆,静置5分钟。(2) 用滴管吸取上面的色素提取液4~5滴。一滴一滴地滴在滤纸的中央(滤纸要平放在表面皿或培养皿上)。待色素点风干后,向该色素点上慢慢滴加汽油,使四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在滤纸上分离出来,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方法2) (1) 称2克新鲜绿色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5ml乙醇,共研磨成匀浆,过滤,该滤液即为色素提取液。(2)取一块预先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它剪成长约10cm ,宽约1cm的滤纸条。(3)用毛细管吸取色素提取液。在滤纸条的一端(约距这一端的1cm处)划出一条滤液细线,等滤液干燥后,再重复划4~5次。(4)将滤纸条的另一端(约距这一端1cm处)拆成“V”字形,并将它挂在放有层析液的烧杯壁上(注意:色素线要略高于层析液面,且滤纸条下端最好不要碰到烧杯壁),盖上培养皿。(5)经几分钟后,观察色素带的分布,最上端为胡萝卜素,其次是叶黄素,再次是叶绿素a,最后是叶绿素b。3、叶绿体色素的性质鉴定(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取菠菜(或其他植物)叶子2g,加石英砂和碳酸钙少许,乙醇约5ml,研磨成匀浆,再加乙醇15ml,用漏斗过滤,即为色素提取液。(2)叶绿素的荧光现象取上述色素乙醇提取液少许于试管中,在反射光和透射光下观察色素提取液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反射光下观察到的溶液颜色,即为叶绿素产生的荧光现象。(3)光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取上述色素乙醇提取液少许,分装在2支试管中,1支试管放在暗处(或用黑纸包裹),另1支试管放在强光下(太阳光),经2—3小时后,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有何不同?(4)铜在叶绿素分子中的替代作用取上述色素乙醇提取液少许于试管中,1滴1滴地加入盐酸,直至溶液出现褐绿色,此时叶绿素分子已遭破坏,形成去镁叶绿素。然后加醋酸铜晶体1小粒,慢慢地在酒精灯上加热溶液,使溶液又产生亮绿色,此即表明铜已在叶绿素分子中替代了原来镁的位置。(5)黄色素和绿色素的分离将叶绿体色素的酒精提取液10毫升倒入分液漏斗中,倾斜漏斗,并沿其壁慢慢加入15毫升汽油(或乙醚),轻轻摇动5分钟,静置片刻后,溶液即分为两层,上层为绿色的汽油层,主要含有叶绿素。为使色素分离完全,从分液漏斗放出下层酒精溶液,将之盛于干燥的试管(A)中,再往留在分液漏斗中的汽油层色素溶液加入95%酒精5ml,轻轻摇动之,弃去下层黄色溶液,并将上层绿色的叶绿素汽油层提取液放入试管(B)中,用棉花塞住试管口。同样将试管(A)所盛的黄色酒精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汽油5ml,轻轻摇动分液漏斗,将下层黄色溶液放入试管(C)中,塞以棉花。最后用分光镜观察绿色溶液和黄色溶液的吸收光谱。(6)黄色和绿色溶液的吸收光谱的观察用手持分光镜观察黄色溶液和绿色溶液的吸收光谱。五、实验报告 1、将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贴在实验报告纸上,并给予分析。2、解释叶绿体色素的光学性质。
3. 高中生物实验 绿叶色素的提取
叶绿素提取的准备工作是在一个半暗的房间里,室温保持在25℃。
提取步骤如下:
(1) 取1000克新鲜的绿叶,在韦氏搅切器中粉碎。
(2)将粉碎的1000克绿叶放进加有少量的碳酸钙的丙酮中旦陵(温度20℃)进行萃取,直到过滤、清洗后的叶子碎片为无色。
(3)将过滤后的丙酮提取液放到盛有1升石油醚和100ml丙酮的漏斗中,然后轻轻地旋转,同时加放蒸馏水直到分层为止。水层的大部分丙酮和水溶杂质被丢弃,只剩石油醚溶液。
(4)将石油醚溶液用蒸馏水再次净化后,用含有石油醚和0.01克草酸的200ml80%的甲醇溶液清洗5次以上,最后得到黄绿色悬浮液。
(5)用无水硫酸钠对悬浮液进行干燥,并将其渗入到3cm厚的蔗糖粉末制成柱中,然后用石油醚清洗沉淀的色素去掉类胡萝卜素,使之只含有天然的叶绿素。
(6)含有天然叶绿素的蔗糖柱分两层,绿层有4-10mm的叶绿素b层,另一蓝层为2-6mm的叶绿素a层。
(7)将位于蓝层正中的部分(约占蓝层的一半) 放入醚中,对此悬浮液进行过滤、洗提,用蒸馏水清洗,用硫酸钠干燥,再用器皿进行过滤后,得到叶绿素a。
(8)将(6)中的绿层中模码戚间部分移出,迅速放入醚中过滤、洗提,制成叶绿素b醚溶液。
(3)叶绿素为什么要放石油扩展阅读:
叶绿素的分离
色谱法是一种很好的分离纯化、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微量分析中应用的更是广泛。果蔬中色素主要包括脂溶性的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和水溶性的花青素。
在提取实验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把水溶性的花青素滤掉,继而可以利用薄模悄层色谱、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叶绿素进行分离。
由于这三种色素的极性依次减弱,可以适当地选择单一的有机溶剂或者不同配比的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和洗脱剂,确定最佳的优化分离条件。
叶绿素-网络
4. 萃取绿叶色素时为什么先用乙醇再用石油醚
叶绿素a和b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配合物,尽管它们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大的烷基结构使它们易溶于丙酮、乙醇、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溶剂。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是脂溶性的四萜化合物。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较小。根据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特性,可将它们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出来。植物叶绿体色素通常可用丙酮、乙醇、乙醚、丙酮-乙醚、甲醇-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提取。
5. 为什么叶绿素的提取用无水乙醇而胡萝卜素用石油醚
胡萝卜素可溶于丙酮、氯仿、石油醚、苯和植物油,不溶于水、丙二醇和甘油,难溶于甲醇和乙醇。
叶绿素可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等
他们的溶解性不同导致需要用不同物质提取
6. 提取与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原理是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在碱的作用下,可使其酯键发生皂化作用,生成叶绿酸的盐,能溶于水。
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原理是类胡萝卜素中,胡萝卜素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β—胡萝卜素水解可生成2分子维生素A,叶黄素是由胡萝卜素衍生的二元醇,不能与碱发生皂化反应,根据这一点,可以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开。
(6)叶绿素为什么要放石油扩展阅读:
纸层析法一般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将叶片碾碎,浸出绿色液体,将液体与层析液(石油醚)混合,将滤纸一段进入混合液体。
四种色素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地快,反之则慢。最后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由此观查出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和种类。所以利用纸层析法能将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叶绿体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