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储运原理
石油储存原理,我们以地下水封洞库储存油的原理进行讲解一下。
地下水封洞库储油原理:地下水封洞库处于稳定的地下水位线以下一定的深度(5m为宜),通过人工在地下岩石中开挖出一定容积的洞室,利用稳定地下水的水封作用密封储存在洞室内的石油。
洞室开挖前,地下水通过节理裂隙等渗透到岩层的深部并完全充满岩层空隙。当储油洞库开挖形成后,周围岩石中的裂隙水就向被挖空的洞室流动,并充满洞室。
在洞室中注入油品后,油品周围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差,因而在任一油面上,水压力都大于油压力,使油品不能从裂隙中漏走。同时利用油比水轻,以及油水不能混合的性质,流入洞内的水则沿洞壁汇集到洞底部形成水垫层,可由水泵抽出。
地下水封储油洞库作为地下储油库的一种,可以说是目前储存石油的最好形式,在未来的若干年里,我国将大力建设地下水封储油洞库,但是对于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建设,也是有很多困难的。
❷ 如何对油品进行储存
油库是用来储存、接收、发放和输转油品的仓库。根据油库的总容量,通常将油库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8-1。选择库址及工艺设计时,油库容量是采取不同技术标准和安全措施的依据。
为了便于管理,油库区一般可划分为储油区、装卸油作业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
序号名称图 例序号名称图 例1闸阀13电动离心泵2截止阀14管道泵3止回阀15电动往复泵4球阀16蒸汽往复泵5蝶阀17齿轮泵6旋塞阀18螺杆泵7电动阀19真空泵8安全阀20立式油罐9电磁阀21卧式油罐10过滤器22鹤管11流量计23胶管12消气器24卸油臂(快速接头)
❸ 世界原油存放多久会变质 原油能存放多久
1、原油一般能储存2~3年,露天储藏池只能部分保质一两个月。
2、目前储存原油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但大规模原油的提炼多采取散装储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各种储油罐的形式存油。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可采用地上储油库、半地下储油库和地下储油库,或者大型油轮上漂浮储油。
❹ 油气的储存及天然气的液化应用是什么
一、储油库
用于接收、储存、中转和发放原油或石油产品的企业和生产管理单位就是储油库。它是维系原油及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纽带,是调节油品供求平衡的杠杆,又是国家石油及其产品供应和储备的基地,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储油库的分类及作用
1.储油库的分类
(1)按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不同,可将储油库分为如图7-23所示的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两类。独立油库是专门从事接收、储存和发放油品作业的独立自主经营核算的企业和生产管理单位。企业附属油库是各企业为了满足本部门生产、经营需要而设置的油库,如油田的原油库(首站)等。
图7-34膨胀法制冷工艺流程
1,2—换热器;3—节流阀;4—储罐;5—压缩机;6—涡轮膨胀机
❺ 原油,汽油应采用哪种方式储存
原油和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又可分为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按照油库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装原油或油品还可采用地上储油、半地下储油和地下储油、水封石洞储油、水下储油等几种方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储存方式,原油特别是油品的储存都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防变质
在油品储存过程中,要保证油品的质量,必须注意:降低温度、 空气与水分、阳光、金属对油品的影响。
(2)降损耗
目前油库通常的做法是:选用浮顶油罐、内浮顶油罐;油罐呼吸阀下选用呼吸阀挡板;淋水降温。
(3)提高油品储存的安全性
由于油品火灾危险性和爆炸危险性较大,故必须降低油品的爆炸敏感性,并应用阻燃性能好的材料。
❻ 石油在地下是怎样储存的
生油岩大都是泥质岩,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比砂岩更容易压缩,里面的孔孔洞洞变小了,渗透性也变差,没有可供油气“安家”的条件。因此,生成的油气在外力的作用下只好离开它们的“出生地”,运移到砂质岩中(储集岩)集中,也可以在有裂缝的泥质岩、石灰岩甚至火山岩内集中,从而形成了工业油气藏。人们把油气生成以后的这种“流浪”叫做“油气运移”。
油气搬到自己的新“家”以后,还是以非常微小的油滴或体积很小的天然气体状态储存在岩石里。所以,石油在地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或者一些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是“油河”、“油湖”甚至“油海”,而是藏身在大大小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孔隙和微细裂缝里(图7)。是这些无数的微小的油滴,在地下聚集成了油藏。
图7岩石孔隙中的油和水
油气从生成到形成矿藏,一般需要经过两次“运移”才可完成。第一次是从生成的岩石中运移出来,第二次是在储集层内运移、聚集、成藏(图8)。由于与油气有关的沉积岩是在水域地带中形成的,油气从生成到形成矿藏,总是和水密切联系在一起。油气是在水的“托举”下进入油气藏的。油比水轻,天然气又比油轻,所以,在一个油气藏内,往往是水在最底层,往上是油,然后是天然气。
图8油气的一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❼ 石油在地下是如何储藏的
石油首先是形成分散的油滴,随着地层不断地下降,湿度不断地升高,加之地心的引力,分散的油滴就会活跃起来,并向地心的方向游移,越往深入温度就越高,油滴可能就越发活跃,由于地层的物质结构不同,而且越往深入物质的密度越大,但地层下的沉积物有时侯颗粒较粗,颗粒间空隙较大,便形成了砂岩、砾石;有时侯颗粒较细,就形成了页岩、泥岩。在地层的压力的作用下,这些分散的油滴就会不断地顺着它们可以通行的路线行进,最后被挤进多孔的砂岩层,成为储积石油的地层;而空隙很小的页岩层,由于油滴无法挤进去,储积不了石油,就成了防止石油跑掉的“隔离层”。
又由于地壳是由密度较大的页岩——玄武岩组成,而且凸凹不平,向上突起的叫背斜构造,向下弯曲的叫向斜构造;有的岩层像馒头一样的隆起,叫穹隆构造。集合的油滴就会沿着隆坡继续前行,不断向向斜构造或穹隆构造岩层的顶部汇集,这时石油位于上部,而处在中间、下部的则是水。进入凹陷的地壳区域,这里如同一个大的脸盆,把油流汇集起来,越集越多,这里就成为储藏石油的大“仓库”了,在地质学上管它叫做“储油构造”。分散的油滴到汇集成的油流,最后都进入到大的储油“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