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玉门石油挖了多少年
扩展阅读
柴汽油哪里价格便宜 2025-02-13 06:30:06
老外怎么制造工具 2025-02-13 06:21:44

玉门石油挖了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3-08-08 14:57:51

❶ 中国的第一个油田叫什么名字是在哪里发现的

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是1937年在甘肃酒泉发现的玉门油田。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是1955年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区东开始开采的克拉玛依油田。

玉门油田发展史:

1938底,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爱国学者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来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庙旁,1939年,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

1939年3月,位于老君庙北15米处的1号井人工挖掘方井见油;8月11日,老一井探明K油层,由此揭开了玉门油矿工业开发的序幕。1940年5月,中国有杆泵采油技术开始用于玉门老君庙油田。

1941年,甘肃油矿局成立。同年10月,四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L层,玉门油田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25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玉门石油挖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克拉玛依油田现代状况:

迄今为止,克拉玛依累计发现油气田25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29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66.6亿立方米;2004年生产原油 1111万吨,生产天然气25.5亿立方米,分别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

今天的克拉玛依油田,已不再是原来十几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为基点,向南、北、东三方辐射的千里油区。

随着油气资源的加快开发,克拉玛依石油炼制及化学工业蓬勃发展。在半个世纪以前只有7万吨炼油能力的基础上,建成拥有50多套先进生产装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000多万吨的石化企业,石油化工产品已达220多种,其中一批主导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现在,克拉玛依-独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对象准噶尔盆地,发育着巨厚生油岩层,蕴藏着86亿吨石油资源和2.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目前探明率分别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❷ 中国哪年开始开采石油

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
1937年,中央地质调查所与顾维钧的“中国煤油勘探公司”合作发现了玉门油田。
193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新中国的第一个工业油田是克拉玛依油田。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黑油山1号井完钻出油,

❸ 中国内陆已开采油田和未开采油田有几个

中国内陆已开采油田:(1)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地处松辽拗陷带中心部位,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在油田外围又发现新的油气资源。1959年9月 26日当地第3号钻井喷油,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因此命名为大庆油田。油田面积达1000多平方千米,探明可采储量10.8亿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大油田之一。1976年以来,原油年产量均在500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原油产量的一半,居全国之首。1995年产原油5600万吨,天然气22.9亿立方米。十多年里连续稳产高产,这在世界石油史上是罕见的。所产原油除就地加工外,通过大庆—铁岭—秦皇岛—北京、大庆—铁岭—大连两条输油管和铁路网,运往东北、华北及全国许多大炼油厂、石化企业加工利用,并有部分通过秦皇岛和大连港出口。

(2)胜利油田。在山东省黄河入海口东营市。是仅次于大庆油田的我国第二大油田,探明可采储量7亿吨。1995年生产原油3000万吨,天然气 12.85亿立方米。原油一部分在淄博市加工,大部分通过鲁宁输油管运往南京及长江沿岸城市加工。部分通过输油管直达青岛市黄岛油港外运出口。

(3)华北油田。在河北省中部,又称任丘油田,是首次在元古代震旦系地层发现的大油田。1995年原油产量达466万吨,有输油管通往北京、沧州。

(4)大港油田。勘察范围包括天津和河北沧州、唐山地区濒临渤海地带的陆地、海滩和极浅海(0~0.5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5亿吨,1995年年产原油430万吨。

(5)中原油田。在河南省濮阳和山东省东明等12个县市间,又名东濮油田。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油气富集,储量大,1979年投产,1995年年产石油410万吨。

(6)辽河油田。在辽宁省辽河下游的大型油气田。面积174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1552万吨,天然气17.51亿立方米。供应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工业区。

(7)吉林油田。原名扶余油田,在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原名扶余市)。1995年年产340万吨,是东北地区重要原油生产基地。

(8)克拉玛依油田。在北疆准噶尔盆地西缘的戈壁荒原上。“克拉”意为黑,“玛依”意为油,因产石油而得名。1955年发现,1956年开始油田建设。沉积层厚达13000米,含油面积大、储油构造多、油质好,为我国内陆大油田之一。新疆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790万吨左右,建有炼油厂,输油管已通乌鲁木齐,大量原油通过兰新铁路东运兰州加工利用。

(9)冷湖油田。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又称青海油田。地质上属新生代凹陷,多储油构造,面积大、油层多、埋藏浅。1959年发现,1995年年产原油121万吨,石油产品供应青海及西藏地区需要。

(10)玉门油田。在河西走廊西部的石油河畔,位处祁连山北麓的老君庙油田,又名玉门油矿,1939年始建玉门油矿局,是我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1995年年产原油40万吨,所产原油大量东运至兰州等地加工。

(11)南阳油田。在河南省南阳盆地,又称河南油田,1977年开发,1995年年产191万吨。

(12)塔里木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253万吨。

(13)吐哈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220万吨。

(14)长庆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220万吨。

(15)江苏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101万吨。

(16)江汉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85万吨。

(17)延长油田。 1995年年产原油73万吨。中国内陆未开采油田: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

❹ 关于新疆的油田!

新疆主要有三大油田(主要介绍中石油的油田,中石化的太小了就不详细介绍了) 克拉玛依油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北) 克拉玛依油田:克拉玛依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在独山子油矿北约130千米处,有一座“沥青丘”,这里像山泉一样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黑色的油。当地人把这里叫做“黑油山”,维吾尔语即“克拉玛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石油工业十分落后,最大的玉门油田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虽然经过三年恢复期,但到1953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也只有43.5万吨,这个产量仅仅能满足社会生产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苏联专家乌瓦洛夫为队长,地质师张恺、实习生宋汉良、朱瑞明等十人组成地质调查队,对新疆黑油山——马尔禾地区完成1:10万的地质普查后,明确提出该地区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议进行地球物理详查和探井钻探。 1955年1月,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举行,把新疆确定为重点勘探地区之一。经过半年的准备,技师陆铭宝任队长的1219青年钻井队由独山子开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侧1号井开钻; 10月29日完钻,次日喷油。从此,“克拉玛依”这个象征着吉祥富饶的名字传遍了五湖四海。1955年获工业油气流。1956年投入试采,年产原油1.6万吨。至1960年达163.6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的39%。是大庆油田投入开发之前全国最大的油田。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面积290平方千米;克拉玛依——马尔禾油田先后发现克拉玛依、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等多个油田,整个轮廓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玛依已经建设成为一个依托石油立体发展的工业城市。1998年,以它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产原油871万吨,天然气4.7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大事记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黑油山1号井完钻出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 ◎1957年9月,克拉玛依油田在二中区开辟生产试验区,74口油井相继投产。12月底,克拉玛依油田生产原油70271吨。 ◎1958年1月15日,乌尔禾132井出油,发现乌尔禾油田。6月4日,独山子炼油厂第一批运往内地的成品油启运。 ◎1959年1月10日,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线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线正式投产,全长147.2公里,年输油能力53万吨。 ◎1966年,克拉玛依油田高产区七中区投入开发 。 ◎1967年,生产原油112.67万吨,克拉玛依油田二东区、七东区正式投入开发,独山子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20万吨。 ◎1968年,石油勘探在克拉玛依油田的二、五、八区和黑油山地区及乌尔禾取得突破,石油地质储量登上3亿吨台阶,全年生产原油114.9万吨,加工原油61.325万吨。 ◎1977年5月17日,位于叶城县境内的柯参一井喷出高产油气流,标志着柯克亚油气田的发现。 ◎1984年11月初,克拉玛依炼油厂试炼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稠油 (重油)成功,产出7个品种,其中10号沥青填补了高速公路专用沥青生产在我国的空白。 ◎1985年3月,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一个稠油(重油)热采试验区——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开始建设。 ◎1986年6月21日,准噶尔盆地东部台3井出油,发现北三台油田。 ◎1987年8月1日,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台10井日喷天然气9.4万立方米,发现马庄气田。 ◎1991年11月9日,北疆地区第一个气田——马庄气田投入开发,开始向三台电厂和北三台油田输送天然气。 ◎1992年9月3日,彩南油田开发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我国第一个整装沙漠油田正式投入开发。 ◎1995年3月,石西油田投入试验开发。该油田是继彩南油田之后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第二个沙漠油田。 ◎1996年8月6日,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呼图壁背斜顶部的呼2井发生强烈井喷。该井的出油,是盆地南缘40年勘探中最重大的突破。 ◎1997年1月19日,石西油田第三口水平井——SHW0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8毫米油嘴日产原油360吨、天然气12万立方米。 ◎1997年1月24日,克拉玛依石化厂生产出首批合格工业白油,填补了新疆的一项空白。 ◎1998年2月13日,独山子乙烯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审批。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1.28亿元,将乙烯装置年生产能力由14万吨扩大到20万吨,聚乙烯装置由12万吨扩大到17万吨,聚丙烯装置由7万吨扩大到10万吨,顺丁橡胶由2万吨扩大到3万吨,丁二烯装置由2.7万吨扩大到3万吨。 ◎1999年3月2日,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84井在二叠系试出工业油气流,发现新油气藏。 ◎2000年3月22日,百口泉油田百重7井区正式投入开发,这是新疆油田公司开发的第二个稠油油田。 ◎2001年5月23日,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得出结论: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量达到102.59亿吨,比上一次资源评价得出的资源量增加29.5%。 ◎2002年12月24日,新疆油田公司召开原油突破1000万吨祝捷大会,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宣告诞生。 ◎2003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811万吨,探明石油可开采储量1533.7万吨,新增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470.77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399.71立方米。 ◎2004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385.7万吨,天然气储量99.6亿立方米;新增探明石油可开采储量1405万吨,天然气可开采储量30.46亿立方米。 克拉玛依油田公司主页http://www.cnpc.com.cn/cnpc/cyqy/gfgs/yqt/xjyt.htm 吐哈油田(吐鲁番与哈密两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东)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成立于1991年2月, 是一个以油气钻井、 录井、井下作业、工程建设、油气化工等多业并举、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技术、人才密集、装备实力雄厚,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古丝绸之路重镇、亚欧大陆桥的咽 喉--新疆哈密。现有员工22800人,二级单位32个,资产总额76.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30.64亿元。工程技术服务区域涉及西北各油田,同时,进入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埃及、苏丹等国市场。指挥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哈密石油基地获国家文明示范住宅小区和全国绿化400佳单位称号。 多元开发是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三个专业板块之一,经历重组、资源整合,形成了油田和社会两个市场并举的经营格局,有了一批完全按市场运作、营销渠道稳定、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市场亲和度、较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 与奥地利合资的密封件厂 通过全面进入市场,参于竞争,树立"质量卓越、服务一流"的市场理念,内外市场开拓取得新的突破。目前业务涉及顺酐生产、成品油和液化气销售、油田技术服务、溶剂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酒店和旅行社经营等业务。 多元开发系统将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再造辉煌。 吐哈油田主页:http://zgsytrqt.cn.china.cn/ 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南) 塔里木油田:塔里木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组建于1989年4月,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公司。 塔里木油公司现有员工12400人,资产总量313亿元。总部位于新疆库尔勒市,作业区域及塔里木盆地及周边5地州20多个县市。油田党工委是新疆自治区党委的派出机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面积56万平方千米,盆地中部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千米。 据最新资源评价,塔里木盆地最终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为160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80亿吨、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被中外地质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 1989年以来,在中国石油的领导下,塔里木油田公司借鉴国际油公司的成功经验,采用“两新两高”工作方针,在塔里木盆地开展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十多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发现了一系列优质油气田,特别是找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资源,促成并加快了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形成了现代化的油气生产基地。发现中国最大的沙漠油田——塔中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130万吨,可采储量2036万吨。发现中国第一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哈得油田,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2亿吨。发现中国最大、特高压、特高产、特高丰度优质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探明储量284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290亿立方米。找到了中国最大的凝析油气聚集带——牙哈-英买力油气田群。发现了中国第一个亿吨级礁滩相油气田——塔中Ⅰ气田。 截至2005年底,塔里木油田公司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亿吨、 天然气地质储量7241亿立方米,三级油气储量当量达到24.1亿吨。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可以确保西气东输工程塔里木年输20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20年以上。2005年,生产原油600万吨、 天然气57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亿元、上交税费35亿元。近20年的奋斗使塔里木油田进入了油气并举、规模化加快发展的新阶。展望新时期,塔里木油田正在以建设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快发展。到2010年,原油年产量将达到800万吨,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200亿立方,油气产量当量将突破2500万吨。 塔里木油田主页:http://www.cnpc.com.cn/tlmyt/

❺ 玉门油田的历史沿革

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省玉门市境内,南依祁连山,北靠戈壁滩,东邻万里长城“边陲锁钥”嘉峪关,西通“东方艺术明珠”敦煌莫高窟。是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田作业 、供水供电、机械制造、建筑安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石油企业。先后获得甘肃省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中华老字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首批“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以及国家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下设20个基层单位,现有在职员工12000余人,固定资产原值78亿元,净值38.8亿元,主要从事勘探开发、炼油加工、规划设计、水电供应、井下作业、机械制造、建安筑路、物资采供、通讯信息、交通运输、消防保卫、物业管理、医疗卫生、离退休管理等业务。
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开发于1939年,已走过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先后投入开发的有老君庙、鸭儿峡、石油沟、白杨河、单北、青西六个油田。解放前10年,累计生产原油52万吨,占当时全国原油产量的95%,玉门生产的油品,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特殊贡献。1959年,生产原油14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从六十年代起,玉门油田担负起“三大四出”(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重任,先后会战大庆,南下四川,跑步上长庆,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曾先后向全国各油田输送骨干力量10万多人、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从玉门油田走出并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两院院士的就有22人,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铁人”王进喜就是从石油河畔奔赴大庆、享誉全国的。着名诗人李季曾赋诗盛赞玉门:“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从七十年代开始,玉门油田先后经历了60万吨稳产10年、50万吨稳产11年、40万吨以上稳产10年,期间老君庙油田依靠传统工艺的创新运用,做到了综合含水32年保持基本不升和原油产量相对稳定,创世界同类油田开发高水平,曾四次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效开发油田”荣誉称号。1997年,油田重上酒西展开勘探,第一口探井——柳102井于1998年8月获得126m3/d的高产油气流,揭开了玉门油田储量和产量增长的序幕,现已建成50万吨/年的青西油田。伴随着青西油田的开发建设,全油田原油年产量持续上升。炼油化工伴随着油田的发展,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主要生产装置达到了国内中上水平,综合配套加工能力300万吨/年,可生产燃料油、润滑油、溶剂油、润滑脂、石蜡、聚丙烯、工艺用油、电器用油、真空油脂、液压油等13大类、160多种石油产品,其中15号航空液压油、3号耐醇脂、2号低温脂等10多个特油产品均为全国独家产品,在国内享有良好信誉。
玉门油田工程技术及保障业务在长期的油田服务中逐步成长,提供电力供应、机械加工、工程建设、操作维护和物资供应的能力逐步增强。目前,油田井下作业拥有集团公司认证的甲级井下作业队伍12个、乙级25个,热电装机容量达到123MW,机械加工区的 API资质认证和挪威船级社质量体系认证,建筑安装具备防腐保温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和石油化工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具有良好的生产建设和服务保障能力。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玉门油田生活基地于2005年在酒泉建成并搬迁投运,极大地改善了油田职工的生活状况,进一步促进了玉门油田的和谐发展。
展望未来,玉门油田正处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油田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两大主题,以油气勘探、油田开发、炼油化工为重点,以水电供应、工程技术服务和综合业务为保障,推动勘探突破、开发上产、炼化增效、工程技术保障业务加快成长,早日实现原油产量攻上100万吨/年、建成300万吨/年特色精品炼厂等发展目标,使油田又好又快的整体步入和谐发展轨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❻ 人类什么时候发现石油的什么时候开始利用石油的

说起石油,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被称之为“黑色黄金”的珍贵资源,在如今现代化的社会当中,很多东西都需要倚靠着石油进行运转。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人类最早是什么时候发现石油的呢?其实人类发现石油的时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如今的一些证据都是通过考古研究才发现的,然后利用这些发现来推测人类发现石油的大概时间,因为人类发现和利用自然能源的历史实在太悠久。
关于石油的记载
据考古显示,印度河流域发掘出一个最早使用沥青的宗教澡堂,大约在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三千年前,古埃及等国已采集天然沥青并能估算石油量。

在六千年前的楔形文字中,也有死海沿岸采集天然石油的记载。这些石油及衍生物主要粘结城墙,还有用来密封诺亚方舟和摩西筐篓等物,用于防水。

从历史遗迹中可以发现,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曾使用沥青进行雕刻,时间大约距今五千年前。在埃及的古墓中,发现有不少木乃伊是用石油衍生物保持的。

在中东的古墓中发现了象形文字,记载了死海石油的开采情况。在伊朗西南部,曾发掘出波斯帝国时期的石油井,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
最早将石油利用于战争
将石油用于战争的最早记载,也是出自波斯帝国之手。公元7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将石油与石灰的混合物点燃用于战争,还有用于动物治病的记载。

1837年,阿塞拜疆一带发现五十多个人工挖掘的采油坑,产量很小。自中世纪以来,欧洲就有关于石油渗出地面的记载,最早的煤油灯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

关于第一口现代油井的开采时间和地点,美苏有不同的见解。美国人认为,第一口现代油井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由德雷克在1859年开采。

前苏联则认为,第一口现代油井是由俄国人谢苗诺夫在1848年开凿的,谢苗诺夫也被俄国人称为“石油工业之父”。而世界公认的现代石油是始于1846年。

加拿大人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被认为是现代石油的标志。六年后,波兰人卢卡西维茨发明了更易从石油中提取煤油的方法。

1861年,阿塞拜疆的巴库建立了世界上首座炼油厂,当时世界上90%的石油出自这一地区。之后的石油工业发展缓慢,直到内燃机的出现才得到改观。

1910年,在加拿大、波斯、秘鲁等地相继发现了新的油田,随后被大规模开发。上世纪七十年代爆发的能源危机,促使石油的消耗量出现井喷式爆发。
最早利用石油记载
关于石油最早的用途,就是六千年前人类对沥青的应用。之后,有关石油被当作燃料的用途开始出现,我国也是世界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易经》中记载的“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是说石油蒸气在湖泊水面上起火的一种现象。这是我国发现石油的最早记载,距今约有三千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利用石油的记载
《汉书》中记载的“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是说现今延安一带的延河洧水支流的水面上有燃烧现象。这是我国文献中首次出现关于石油产地的记载。

《后汉书》中记载的“县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是说现今玉门一带有 “石漆”,“石漆”指的就是现代的石油。

在玉门的地方志中,这种“石漆”被用于“膏车”,就是用来润滑车轴。这时的国人已经对石油的用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已经开始开采和利用了。

到了唐代,石油被用于照明和燃料。在唐书《酉阳杂俎》一书中,石油被称之为“石脂水”,当时已被当作灯油来使用,有“ 燃灯极明”的记载。

宋代时,石油已经能被加工成照明用的石烛。除此之外,石油还被当作药物来使用。明朝李时珍认为石油可治疗小儿惊风,与其它药混合可治疮癣。

此外,沥青在我国古代被用在火药配方中,用以控制火药的燃烧速度。虽然国外有更早的文献记载沥青的使用,但这一技术要比国外早一千年左右。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第一次给“石油”定名,并对其做了详细的论述。石油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沈括给出了石油日后“必大行于世”的论断。

沈括曾担任过两年的延路经略使,对陕北一带的石油资源作了详尽的考察,还首次用石油制成石油炭黑颜料,并建议用石油炭黑取代松木等炭黑制墨。

这是九百年前,我国人民对石油的认识。对于石油的开采,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了四川一带,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开始凿井取油气煮盐的情况。

最开始的凿井都是靠人工挖掘,之后钻井工具和方法得到改进,效率也有所提高。到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对石油开采进行了详尽的记载。

该书在十六世纪传到日本,十八世纪传到欧洲,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陆续出现了外文译本。国外不少文献记载了我国早在一千年前就钻成了千米油井。

综上,人类首次发现石油的时间,早已无法考证。人们在自然状态下发现和采集到了石油及其衍生物,石油的普通用途很早就被发现,其它用途则是现代冶炼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