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如果中国没有石油了怎么办
扩展阅读
林区生活成本有多少 2025-02-13 05:08:40

如果中国没有石油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8-09 15:15:39

㈠ 如果石油资源枯竭了,又没有能替代了,人类该怎么办

首先是石油生成机制就很有争议,分有机生成和无机生成。有机生成就是课本里讲的。最近大家更是相信无机生成,也就是碳元素在地底与氢氧元素和部分水,在高压高温的状态下,演变形成的。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石油就不会枯竭。因为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石油。

再说了,随着光伏和风电的发展,恐怕再有二十年,成本的急剧下降就差不多逐步替代了化石能源了,以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我估计石油在耗尽之前,人类逐步摆脱化石能源的步伐可能已经走向正规了,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的作用会大于其作为燃料的作用的,石油消耗量在达到一个使用顶峰以后会是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在工业中的重要性应该不如现在。

㈡ 如果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用完了,中国怎么办

暂时是用不完的,到完的时候自然会有代替能源

㈢ 我国本身就是一个贫油国家原油储量少,面对外国在我国南海开采石油我们该如何对付

越南早在1978年就在南海开采石油,中国没有实际开采项目,最主要的原因是,南海特别是南沙的主权争议导致的不安全环境。

凤凰网:越南在南海岛屿有哪些具体开发项目?

李国强:越南最早在1978年就和日本达成协议,就开发南海海底石油进行合作。自此之后,越南与50多个外国石油公司,签订石油勘探和开发合同大约有30多个,越南还在西沙和南沙海域非法石油招标120多个。

1986年冠名为“白虎”的油田在南海正式投产,由此开始越南的原油产量逐年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仅仅这个“白虎”油田,已经累计生产原油2000多万吨,创汇250亿美元。2009年前后,越南冠名为“大熊”、“龙”和“青龙”三个油田也相继投产,这几个油田都是在我国南海断续线之内。

越南曾经是贫油国,现在的石油年产量高达将近2000多万吨,一跃成为了石油出口国。石油已经成为越南出口最多的产品之一,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

凤凰网:中国有没有实质性的油田开采项目?

李国强:没有。周边国家和国外石油公司,一共合作开采大约有1200多口油井,但是就是没有中国的一口油井。当然这1200多口油井是在整个南海的南部海域,有很多并没有进入我们所主张的管辖断续线之内。

凤凰网:为什么会这样?

李国强:我想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安全原因,直接跟南海,特别是南沙的主权争议相关,南海处于一种并不是十分安全的局面,风险过大,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致力于国内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还不是很强,受困于资金上的困扰。

第三个困境是来自于技术上的困境,也就是深海油气勘探和开采,所要求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并不具备在深海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的技术能力。中海油尝试过与国外公司合作,拿市场换技术,但是这样一个过程应该说很曲折,也并不是很顺利,国外的核心技术还是拿不到。

凤凰网:现在的情况呢?

李国强: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资金问题得到了解决,应该说资金已经不是问题。在技术上的困扰,特别是我们看到去年6月份、8月份的时候,“蛟龙”号载人深潜下水成功,实际上也是我们深海勘探和开采上的一个重大技术突破。基于这样的一些突破,今年年初,中海油公司提出向“海上大庆”进军的目标。

现在依然是安全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其实,早在1992年的时候,中国的石油公司和美国的克里斯公司,在万安滩这边,也签署了合同,要尝试进行南海的石油开采,这是中国和国外石油公司签署的第一个南海的海上石油合同,真正意义上的合同,但是很遗憾这个合同最后夭折了。核心就在于周边环境、安全环境和国家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四、中国对策

中国力争通过外交途径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坚持大海防战略,强化海上执法,做好实施收回被占岛礁的准备。

凤凰网:面对南海争端,中国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李国强:第一,坚持“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基本立场。

第二,进一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在争端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与周边国家探索出临时性的解决办法。比如在东海,和日本有渔业协定;在黄海,与韩国有共同的渔区;在北部湾划界后,也有共同的渔区、临时共管的一些地方。在南海会不会有这样的临时措施出来,我想是值得探讨的,政府也会做一些努力。

第三,我们会坚决贯彻中国的大海防战略,提升岛上、岸上和海上作战能力,继续保障健全的海防能力体系。南海问题涉及到我们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有没有一个完整的海防体系,对我们维护主权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大海防战略是要坚决去执行的。

第四,海上执法部门,包括海警、海监、渔政、海事等,要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不断地加大海上和空中巡视护航的力度,不间断的宣誓主权,显示我国在南海的存在。

凤凰网:刚才您提到,我们在开采能源方面主要面临安全环境差的困境,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李国强:最重要的还是发挥人民海军保驾护航的功能。随着我们的航母即将建造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我们在南海的军事防御格局,同时也会为我们在南海的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保障。

凤凰网:在我国控制的岛屿周围也经常发生争端,有什么办法吗?

李国强: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个人认为,一方面要加大所占岛礁的防卫能力和防卫功能,以及多方面的功能,即军用和民用的功能;另外一方面,希望能够做好实施收回被占岛礁的准备。

㈣ 如果在特殊时期,中国石油进口渠道被切断,该怎么办

因为国内承平太久,几乎没人记得全面战争是什么样子。等到战争开打的时候,就不是平时的状态了,进入战时状态、国家动员后,一切为军队服务:民用车辆对不起就别开了——民用烧油的车不知道会不会临时都改成烧气;限水限电限食物,除了空气不限其他的都要限制了,生活物资改用配给制;能征用的一切物资都给征用走;以前的化工业生产日用消费品的,能停掉的全停掉,一方面生产军用物资,一方面节省化石燃料,。国内石油产量还是不少的,当然维持大规模常规战争可能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但能切断中国全部能源进口的战争,那规模肯定是核战争级别了,估计打不了多久……

㈤ 如果石油没了 ,我们怎么办

石油”这个名字,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了,那是着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一文指出的,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果真,20世纪,石油大显身手。它不仅开动了数以万计的机器,交通工具,但也驱动了战争的丰轮。由于各方面的需要,人们盲目地开来,以至当现在科学家呼吁节约石油时,以为时过晚。目前全球每年石油开采量约30亿吨,但在1990年统计,世界石油储藏仅剩1300亿吨。按照这样的开采和消费速度,石油尺能开采几十年了!几十年!才短短几十年!几十年后,石油将在地球上消失,这多么可怕呀!
能源,是我们人类生存在美丽的家园––––地球上必不可少的东西,它的作用相当大。大家都知道能量吧!它有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本领,没有能量,就不会有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和运动,包括我们人类。而能源就是能产生能量的来源。所以,它和人类唇齿相依。没有了能源,工厂就会停工,交通就会瘫痪,甚至人类生活也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

㈥ 中国石油在2030年将会枯竭为何西亚产油国不紧张,他们没油了怎么活

石油是不会枯竭的,自从进入21世纪石油枯竭的论点就一直在出现,有的是50年,有的是70年。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只是一个开始,50年枯竭论指的是地球上的土地资源,而且局限于勘探技术的局限,现在地球上不断的有油田出现,近期阿富汗又报道发现大油田。

而地球占70%的是海水,地球几十亿的沧海桑田的变化,在海洋下边存在着多少大油田呢?不得而知!

我的论点:石油不会枯竭,只会被人类弃用,由于石油对空气的污染,即导致地球升温气候气候的变暖,人类会采用更加环保,绿色的能源。更加便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潮汐,还有海水里含有氢,等等很多能源都有可能替代煤和石油,氦-3是一种目前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

㈦ 中国石油告急!目前大部分地区缺油!问中国石化难到真的有那么穷世界真的油不够用吗拜托了各位 谢

不!中国虽然油少,但还没到缺的程度!只是没开采而已!,而且全球石油也在减少,还有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耗油的机器越来越多,所以导致油价高涨,货源供不应求,中国也是受影响的国家之一,而且一些大国强国都会大量的储存油,试问如果在第二种资源没开发出来广泛使用之前,一但打仗自己国家没油,那自家的飞机、坦克、军舰,也只是摆设了,就只能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