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普京怎么买中东石油
扩展阅读
月末销售费用怎么处理 2025-02-12 17:55:18
电脑如何用铅笔工具画圆 2025-02-12 17:29:14

普京怎么买中东石油

发布时间: 2023-08-12 19:24:27

① 时隔12年普京访问沙特,计划在沙特建石油工厂,普京这是有何目的

时隔1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沙特基袭誉,计划在沙特建石油工厂。普京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为了促进和沙特之间的经济关系。上个星期14号的时候,俄罗斯总统访问的沙特阿拉伯和沙特的领导人一起讨论他们的合作关系,这是时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整整12年,普京再次访问沙特和普京透露说俄罗斯计划在沙特建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石油工厂,以此来促进和沙特之间的经济关系。


之前九月发生了沙特石油设施被不明人员袭击了,俄罗斯的总统普京说如果有其他的人认为做这些恶劣的事情,或者以其他的任何方式任何形式来影响俄罗斯和沙特,甚至俄罗斯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恶劣事件发生,追根究底,一定不会要其他的人继续去破坏,相反的他们将会建立更加紧密更加密切的禅蠢关系,来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同样繁荣来维护全球的能源石油市场。

② 俄罗斯与美国的石油天然气贸易

20世纪20~40年代,北美墨西哥湾的美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石油出口的主要基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国,石油总蕴藏量占世界的2.9%,天然气总蕴藏量占世界的3.3%。美国又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一次能源的消费量超过了20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4%。如今委内瑞拉、墨西哥的大量原油流向美国,从而开始改变了世界石油贸易的地理分布。

迄今,每年除自产外,美国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靠进口,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北非和几内亚湾地区,约占石油进口量的2/3,另外,也从拉美和加拿大进口一部分。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气以其独具的优势,正在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能源。美国《油气杂志》曾报道,市场分析家们预测,2010年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从目前的5800亿立方米,增加到8000亿立方米以上。

从波斯湾、拉丁美洲国家进口能源是美国对外能源政策优先发展的方向,在其单边世界指导下,为了石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后,动荡的海湾,风云变幻的拉美,促使美国能源外交呈多元化趋势。美国能源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全球能源安全体系的同时,提高美国的能源安全;其次是保存美国的能源。”美国将“保障相应的能源生产基地”仅排在防止核武器扩散下,可见美国对能源的重视。美国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口能源方面有共同的利益,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协调能源政策的领袖人物。2002年俄美峰会发表了《关于新一轮能源对话的声明》,标志着俄美能源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一、美国在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的政策及与俄罗斯的较量

美国将环里海地区视为与波斯湾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将环里海与波斯湾一起划入其战略利益范围。里海石油储量超过200亿吨,天然气储量18万亿立方米,成为仅次于波斯湾的第二大油气产区,美国将环里海地区油气视为能够保持21世纪上半叶世界石油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都是该地区重要国家。美国认为阿塞拜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美国拟引阿塞拜疆天然气入欧,向欧洲供应天然气,打破俄罗斯的垄断地位。此外,美国还欲打破俄罗斯在供欧天然气的垄断地位,计划修建穿越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将阿塞拜疆的天然气引入南欧和中欧。美国利用当地的新老盟友: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与波斯湾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将两大油气区连成一片,与俄罗斯既合作又较量。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表示,伊朗和俄罗斯两个天然气大国可以建立一个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天然气输出国组织。伊朗提出创建“天然气欧佩克”的倡议,得到普京的回应。2007年普京访问卡塔尔时表示,目前天然气出口国必须协调彼此的行动,不反对建立一个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天然气欧佩克”。“天然气欧佩克”目前暂时没成立,但决定成立高级委员会,协调论坛成员国今后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针对俄罗斯近来欲垄断能源,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授权政府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类似组织的价格操纵行为提起诉讼的新议案。俄罗斯外交部立即对该议案予以抨击,称其违反了国际法准则。

美国在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有自己的能源利益、地缘战略利益,更有支持协助该地区独联体国家摆脱俄罗斯控制,阻止由俄罗斯垄断世界油气的价格及油气管道的走向。该地区集中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第一大和第二大产油气区,所以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是俄美能源争霸最重要的地区,该地区的争霸将一直持续下去。“9·11”事件后美国在该地区处于优势,在协助独联体国家反对派发动的“颜色革命”方面也取得了成功的优势,但目前俄罗斯充分利用手中的油气展开能源外交攻势,不但暂时没有挑战欧佩克的地位,反而利用与这些国家拥有油气资源的共同利益与这些国家结盟,加上该地区独联体国家经济困难,急欲出口能源缓解经济困境。苏联时期建成的油气管道成就了今日俄罗斯能源霸国的地位,也使该地区独联体国家暂时很难摆脱俄罗斯的控制。

俄罗斯经济虽然继续增长,但资金短缺是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困难。因此,在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俄罗斯也需要美国的资金投资油气开发及管道建设。总之,俄美在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既体现能源争霸的一面,又体现合作的一面。世界能源政治格局的走向也由该地区能源争霸的结果决定,既决定着世界能源政治格局的走向,也决定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走向。

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策及与俄罗斯的合作

美国的能源政策自始至终强调对象国的内部稳定和民主发展,天然气产量前三位的国家是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其中,俄罗斯天然气产量6121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1.4%;美国天然气产量5241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8.3%;加拿大天然气产量187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6.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消费量占世界的1/4强,达7亿多吨。迄今,每年除自产外,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靠进口,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05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达27496亿立方米,俄罗斯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消费量达4051亿立方米,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4.7%。保存能源是美国主要能源政策之一。俄罗斯特别重视发展与亚太国家的能源合作。一方面,亚太地区的能源需求稳步增长;另一方面,亚太地区又是新兴的资本市场,世界地缘战略中心向此转移,该地区聚集了中、美、日等重要国家。

与欧洲市场相比,俄罗斯出口到亚太市场的石油数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2004年,俄罗斯出口到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石油消费国的原油分别为:美国443.26万吨、日本709.73万吨、中国772.23万吨。其中向日本输出的石油比2003年还略有减少;向中、美输出的石油比2003年虽稍有增加,但显然增幅与需求远不相称。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说,俄罗斯将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预计到2020年俄罗斯对亚太地区的油气出口在俄罗斯油气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3%和5%提高至30%和25%。在未来的15年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将在占领传统欧洲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向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亚太地区的出口。到2020年前,俄罗斯石油与天然气的对外出口前景,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亚太国家将成为主要供应国家。但这一切将取决于俄罗斯的管道进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

成立于1989年的亚太经合组织,是与俄罗斯能源对话的组织之一,集中了亚太地区近20个国家,中、俄、美、日、加、澳、墨、智等国家都是其成员。此外,日本与俄罗斯都提出了构建能源共同体的设想。

③ 20年前普京为了收拾国内资本巨鳄,都采用了哪些霹雳手段

众所周知,韩国的财阀势力非常嚣张,一个三星就贡献了约20%的GDP,美国杂志直接打出了“韩国三星共和国”的标题。

一个国家一旦被财阀控制,其结果多半都是失去独立性,沦为欧美附庸。


原因非常简单,美国是金融帝国,想通过金融手段控制各国财阀并不困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韩国十大财阀的欧美股份都不超过5%,但是危机之后, 韩国三星55%的普通股和89%的优先股被西方资皮让本占领,其中美国资本占了80%以上。


可见,美国是最希望见到其他国家的财阀发展壮大的,因为他们可以利用金融手段深度控制这个国家,这可比驻军打仗什么的高效多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听信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萨克斯的建议,搞什么“休克疗法”,导致大量兆闭国有资本落到了资本家手中,这帮人支持叶利钦在1996年成功连任,俄罗斯的财阀与权利开始勾结,形成了非常恶劣的寡头趋势。


比如俄罗斯七寡头之一的波塔宁直接当上了副总理,而寡头代言人丘拜斯则当上了财政部长,叶利钦靠寡头支持站稳脚跟,因而也没法独立行驶总统权威。


俄罗斯人天性崇拜强权,这么一个唯唯诺诺的总统显然无法令他们满意。


眼看支持率就要垮掉,叶利钦慌了。


1998年8月,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俄罗斯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叶利钦任命铁杆心腹普里马科夫为政府总理,开始着手解决寡头与国家权利之间的严重问题。

普里马科夫作为资深情报专家,对打击经济犯罪很有一套。他上任后,打算拿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开刀,此人在1997年被《福布斯》评选为“世界第九大富豪”,被美国人誉为“克里姆林宫的红色教父”,对权利的贪婪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普里马科夫上任后,从债务问题入手调查别列佐夫斯基的经济问题,发现了他窃听总统家人通话的重要证据。 但是作为美国人热捧的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有恃无恐,反而通过旗下媒体反戈一击,通过舆论手段导致俄罗斯总检察长被解职。


90年代的俄罗斯政坛非常混乱,没人能经得起资本与媒体的刨根问底,眼看这位金融巨头放出了鱼死网破的大招,相关政府官员都慌了,于是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金融危机前后,俄罗斯寡头越来越不受控制,依靠寡头上位的叶利钦又无力掌控局面,造成俄罗斯贫富分化加剧,经济面临崩溃,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


照这么下去,俄罗斯就会变成一个寡头横行的国家,类似于贫困版的韩国。这也是西方世界最愿意看到的结局。


在俄罗斯即将踏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危急时刻,1999年12月31日,20世纪的最后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正式宣布辞职,“俄罗斯天选之子”普京走马上任。

在这个极具象征感的日子,俄罗斯人开展了绝境自救。普京的上任,仿佛为整个国家重新注入了灵魂。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就是 众多欧美扶持的寡头代理人、在三五年之内就被铲除殆尽。


这位克格勃出身的铁血硬汉,曾挥着拳头庄重承诺,要“消灭作为一个阶级的寡头”。


普京与叶利钦相比,除了强大的个人魅力,还有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普京是俄罗斯人的普京,而叶利钦只燃猜局是叶利钦家族的叶利钦。


普京深深明白, 叶利钦家族才是俄罗斯最大的寡头,想要治好俄罗斯经济,必须先把这个前任的问题给解决了。


历来,解决“第一家族”在任何国家都是件伤筋动骨的事情。令人惊讶的是,在俄罗斯那样复杂的局势中,普京竟然通过谈话的方式、成功让叶利钦家族退出了 历史 舞台。

普京上任后,第一时间签署了保障叶利钦家族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法案,然后先后说服叶利钦女儿季亚琴科、核心代理人沃洛申退出政坛。


在后来普京与寡头的对抗中,叶利钦家族从未站出来反对普京,可见,这位新总统确实是让这个风光一时的超级家族心服口服了。


成功制服了寡头的权利靠山,普京开始重拳出击,用雷霆手段收拾国内这些资本的走卒。


2000年5月9日,普京上任后的第一个阅兵仪式,“俄罗斯七寡头”之一的古辛斯基想给普京一个下马威,通过旗下的《今日报》恶意攻击阅兵方针排序,猛烈抨击普京,言辞相当肆无忌惮。

普京二话没说,直接在2天后下令强行搜查古辛斯基旗下传媒集团,并在一个月后以侵吞国有资产的罪名将这位寡头逮捕。 此人在俄罗斯混不下去了,后来跑到了以色列定居。


2000年7月9日,前文提到的“世界第九大富豪”、超级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公开反抗普京的打压政策,当场辞去议员职务,并扬言要创办反对派和新政府长期对抗。


普京冷笑一声,命令税务总局调查这个人的逃税案,掌握充分证据后,在当年11月2日开始传讯审问, 别列佐夫斯基自知屁股不干净,吓得赶紧逃到英国避难,并在2013年病死在伦敦。


这两大寡头被收拾之后都在第一时间逃到了西方,并且受到了极好的保护,这让俄罗斯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帮人果然是西方资本的走狗,对普京更加崇拜。


2000年7月,普京收拾别列佐夫斯基之时,他的支持率上升到72%。要知道俄罗斯当时一团乱麻,这样的支持率,简直惊掉了西方看客的下巴。


寡头连遭打击,欧美国家通过金融手段控制俄罗斯的计划眼看就要破产。有些资本家着急了,他们也没时间演戏了,想直接摊牌,把俄罗斯核心资产卖给美国。


2004年,能源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试图将他的尤科斯公司40%的股份卖给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 当年的尤科斯是俄罗斯最大石油企业,而俄罗斯又是能源输出大国,这操作简直就是在卖国了。

普京对此心知肚明,为了捍卫国有资产,他决定由政府出面收回对能源的控制权。

2004年底,俄政府控股的俄罗斯石油公司收购了尤科斯的核心能源资产,并在第二年的8月1日直接宣布尤科斯破产。


这项举动得罪了西方利益,引得西方媒体“破口大骂”,但是俄罗斯人民却拍手称快。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普京的这一套雷霆手段,现在俄罗斯能源就很有可能掌握在美国手里,这样的话,俄罗斯就失去了制衡西欧的最重要筹码。


普京任期内,俄罗斯基本走出了西方设计的道路, 探索 出了一条较为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脱坑之后,俄罗斯经济得到了快速修复。 普京的前两个任期,8年内俄罗斯经济总量增长了70%,居民实际收入增加了1倍,贫富差距也从叶利钦时代的24倍下降到14倍。虽然饱受西方制裁,但总算能看到点希望了。


谁是人民的功臣,谁是国家的罪人,俄罗斯老百姓心中自有答案。

④ 普京已经和美国撕破脸了,为什么还要卖石油给美国

俄罗斯并没有卖给美国石油,而是美国从印度和土耳其购买已经加价的俄罗斯石油。

俄罗斯的油价低,商人逐利只要有供需关系就肯定不愁卖不出去,自俄乌争端开始国际油价一路升高,而俄罗斯因为美国政府,欧盟,北约的联合制裁很多国家没有办法直接从俄罗斯直接购买,现在的俄罗斯石油大部分出口到了亚洲国家,而实际购买者使用者则是欧洲国家。

现在全球粮食较为紧张,大多数的国家包括印度前段时间也发声明禁止印度粮食出口,粮食能源就是国家的命脉,产粮大国都不出口粮食了现在。

⑤ 能源成普京最大杀手锏,断气+断油双管齐下,欧洲还怎么过冬

我认为欧洲国家只能够选择从中国以及美国进口高价石油,这样做才能够应对欧洲严寒的冬天。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本世纪最重要的矿产桐指模资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并且社会各个行业都是离不开石油和天然气的,离开了石油和天然气,社会各个行业的正常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绝大部分国家都需要依靠进口,才能够勉强维持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供给逗缺。

能源成普京最大杀手锏,断气+断油双管齐下。

由于欧洲爆发了非常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欧洲国家都会选择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这在以往当然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办法,但是现如今而言完全是不可能的。毕竟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欧洲国家一直在支持乌克兰,并且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以及军事人员。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非常恶劣的地步,所以石油的出口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影响才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要超过位于战争中心的乌克兰以及俄罗斯。

⑥ 俄罗斯作为一个出口石油大国,为什么还要购买伊朗石油

俄罗斯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他不需要伊朗的一滴石油,之所以愿意购买伊朗石油,其实是帮伊朗搭桥规避美国的经济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天然气公司与伊朗达成的协议是投资协议,投资500亿美元的回报是分得部分原油。这样还是伊朗油田出产的原油,还从伊朗的港口出口,但是一转手就变成了俄罗斯货,俄罗斯人把它们卖给其他国家,自然就没有被美国制裁的问题了。

普京

俄罗斯与伊朗的巨额石油换商品计划,事实上已经摧毁了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封锁。现在摆在美国人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样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和银行系统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应该会放弃帮助伊朗出口石油。如果这样做美国坚持了四年的对俄制裁就彻底失败了。另一条路则是恢复与伊朗的谈判,通过谈判解决美国和伊朗之间存在的问题。如果这样做就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搞了两个多月的极限施压政策彻底失败,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将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特朗普也将在美国国内承受重大的政治影响。

⑦ 油价低,沙特在流血,美国担心页岩油企业生存,俄罗斯在经历什么

事情远比新闻里报道的要复杂,不到最后一刻,谁都很难真正知道油价这个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油价暴跌,表面上是沙特和俄罗斯增产,疫情导致石油需求量下跌,导致供应过剩导致油价下跌,但实际上可能不止于此。

很多人都说沙特和俄罗斯增产,油价下跌,最受伤的是美国页岩油产业,表面上看确实如此。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至少在40美元以上,有人说大约是52美元,也有人说是45美元,不管怎么说,都远高于当前油价。再加上美国页岩油企业债台高筑,财务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整个页岩油行业开采成本必然水涨船高。

但是美国的页岩油,即使不开采,也会躺在地底下等着被开采,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可能随着技术的升级和普及,开采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从债务角度来说,即使债务重组,有人出局,同样会不断有新的资金进入页岩油行业。只不过经历不停的债务重组之后,损失可能比较大。投资于页岩油行业的资金既包括投资资金,也包括投机资金,他们早就做好了承担风险的准备,华尔街会通过各种手段降低、转嫁风险,对美国来说并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实际损失。

油价下跌除了产油国增产,受疫情影响,看淡全球经济发展前景,需求量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关键看低油价会持续多久,如果只是几周,毫无疑问,低油价对产油国造成的损失并不大,如果持续数月,受损失的是所有产油国。沙特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受伤最重的可能是俄罗斯,据说俄罗斯的财政预算是以油价42美元为基础编制的,这个数字不知道是否准确,但俄罗斯财政收入过度依赖石油是不争的事实。

2020年1月沙特和俄罗斯外汇储备量。对俄罗斯和沙特来说,这些钱真的不禁花,石油收入的减少,对两国和其它产油国损失都很大。截至2月28日,俄罗斯外汇储备达5700亿美元,而截至2020年1月,沙特外汇储备为5018.36亿美元,沙特的债务水平约为GDP的25%,俄罗斯大约是16%左右,两国均低于警戒线。两国均有拼下去的实力和手段,但勇气就未必,也最难预测。

谈到油价,永远离不开美国这只黑手,如果油价持续数月,对美国页岩油确实有损害,可能导致页岩油行业部分企业破产,打击整个页岩油产业。美国页岩油行业2020年预计将有400亿美元到期债务,远期债务则更高,至少在2000亿美元以上。前文说过了,债务到期无法偿还,可以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处理到期债务,损失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少损失。

低油价持续数月,受伤的产油国不止俄罗斯和沙特,俄罗斯受伤是必然的,乌东问题、叙利亚问题、伊朗问题等诸多地缘政治、军控问题都有俄罗斯参与,美国不打压俄罗斯才怪。

有消息称沙特将以25美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将石油销售给欧洲。与石油相关的还有天然气,美国一直想搅黄北溪二线项目,堵住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沙特这时候抢占欧洲市场意欲何为?是否配合美国封堵北溪二线?之前美国想把页岩油销售给欧洲,但遭到拒绝,沙特石油品质更好,如果价格低于俄罗斯,能在多大程度上限制、甚至扼杀俄罗斯石油出口?欧盟从石油安全角度考虑,是否会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量?

可是沙特配合美国压低油价,打压俄罗斯,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现在不是冷战时期,美国无法给沙特提供全面的政治、军事等保护,实际上沙特对美国的依赖在逐步降低。美国能在也门、伊朗、以色列、叙利亚等一系列问题上维护沙特利益吗,美国有这个能力吗,即使有,会出多大力?沙特会相信美国吗?沙特的石油美元与美国的捆绑还会那么密切吗?问题上沙特的财政盈余还能保证沙特维持原有的幸福生活吗?

另一条消息是沙特阿美拒绝我国国内两家石油炼化企业4月份增加进口量的要求,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增产抢市场吗?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官网3月18日一则消息指出,近期中国已经有84艘超大巨型油轮船队前往沙特购买石油,但是能买到低价原油吗,如果成交价高于期货价格,那只能说明低油价只是一场骗局。同时还要看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价格是否与期货价格一致,如果一致,只能说明美沙玩的好,如果一致,那只能暂时看空页岩油。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价格是长期协议确定的,当时略低于国际油价,现在国际油价这么低,俄罗斯石油价格到底什么样,恐怕市场并不了解。

84艘VLCC预计将运回1680-2520万吨原油,国内石油战略储备和炼化企业多久才能容得下这些石油也是个问题。同时有分析称美国或趁着此次低油价在国际市场上一举买下9200万桶的原油,这条消息同样无法确定真假和可行性,但是美国舍弃国内页岩油,购入低价石油这种事不是不可能,只是不知道有多大量。

低油价,受伤的产油国中,俄罗斯与我国关系最为亲密。如果俄罗斯财政出现困难,在乌东、叙利亚、伊朗等问题上必定捉襟见肘,必定会有所妥协,会牺牲哪部分利益,就要看俄罗斯取舍了。如果俄罗斯妥协,美国是否会把全部注意力全面转向东亚,转到我国身上,到时候可不只是对华加征关税,那么简单,TPP、岛屿争端、军舰巡航是否会卷土重来,尚未可知?所以得支持俄罗斯,虽然它也不是什么好鸟。

低油价对我国的好处不言而喻,降低国内运输行业成本,降低制造业成本,减少外汇支撑,扩大贸易顺差(过大的贸易顺差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也会影响电动 汽车 产业发展。总的说,低油价利大于弊。

与其关系俄罗斯,沙特,我更关心的是我国在这次油价暴跌中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如果俄罗斯扛不住了,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北京肯定会支援莫斯科。中东那边,就让他乱去吧,反正是无能为力,谁有能力谁去管好了。

低油价对所有产油国都没有好处,最终的结果只能说大家重新坐到谈判桌前重新开始谈判。到时候油价又会涨回去,至于具体是多少,就不好说了,我感觉不会太高,极有可能会在页岩油成本附近震荡,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大幅上涨的可能。

个人妄言,纯属胡诌,切莫当真。

这完全符合俄罗斯的行事风格!

自3月初沙特与俄罗斯就“减产协议”谈崩以后,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40美元/桶一下徘徊。 谈崩以后沙特扬言继续扩产,完全不给俄罗斯“台阶下”,俄罗斯也毫不示弱,一个字:跟!至此, 外界猜测的沙特与俄罗斯将很快就“减产协议”再次会谈,但最终也没能实现。

沙特和俄罗斯的互不让步让原油价格大跌,原油价格大跌使得众多原油进口大国和消耗大国受益,比如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等。 而作为石油出口大国的沙特和俄罗斯双双受损。

其实,原油价格即使跌倒了40美元以下,沙特和俄罗斯还是赚钱的,只不过比起之前赚的少了而已。 因为沙特原油成本价9美元/桶,俄罗斯大概16美元/桶。

而原油价格战最吃不消的是美国国内的页岩油开采企业。 美国同样是原油出口大国,但是出口的石油以页岩油为主,开采成本维持在50美元/桶,比起40美元/桶的出口价,显然美国页岩油一点优势都不占。 估计原油价格再升不上去,加之疫情的影响,美国国内页岩油开采企业都有破产的可能。估计现在全靠财政补贴在维持。

原油价格大跌对于美国来说是相当矛盾的,因为美国既是原油出口大国,又是原油进口大国和消耗大国。 趁着国际原油价格低,美当局正好多储备原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 只不过苦了美国国内的页岩油开采商,长此以往,页岩油市场份额也丢的差不多了。

当前局势下,沙特和俄罗斯互不相让,美国忙于国内疫情和对抗美股暴跌,似乎大家都要把油价忘记了。

其实三个国家对原油的态度也能猜出, 沙特维护扩产的目的是“誓死捍卫”石油霸权,俄罗斯跟着扩产的目的是占有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而美国态度左右摇摆是因为美当局收益而损失的是美国页岩油开采商而已,在疫情和股市面前,美国有点应接不暇了。

页岩油革命带来石油储藏量和产能双爆发,供过于求是目前的现实。

美国通过页岩油页岩气实现了能源独立,这是几代美国人梦寐以求的,有了独立的能源供应美国可以应对更大的挑战,因此美国不会因为竞争而放弃能源独立。美国从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变成石油出口国,是在特朗普执政这几年完成的;按照有些国人的思维,要归根特朗普正确领导,但这是市场的力量 科技 的力量。

沙特是价格战始作俑者,凭借几美元一桶石油成本,所向无敌。但如此大张旗鼓叫板俄美,真的不用求助他们吗?多一点耐心不行吗?穆罕默德王储如此行事,那种侵犯主权在民原则的政体不会被诟病吗?沙特人民不想被统治。沙特价格竞争力强,但整体漏洞百出。

俄罗斯既然拒绝沙特代表欧佩克提出的限产保价建议,明显是有备而来,它能预料拒绝可能造成的后果。石油暴跌后,俄罗斯表示预计25~30美元价格会维持几年,但俄罗斯有1500亿美元的准备金可以动用。

特朗普指示能源部低价买油充实国家石油储备,不知道油库还有多大空间。他还可以号召盟友一起增加储备。

价格这么便宜中国、印度自然也会增加石油储备水平。

好在沙特石油产能和蕴藏量充沛,俄罗斯管道运输方便同样双充沛。这是千载难逢大红包,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补偿,企业降低能源成本、个人降低交通花费。

谢谢沙特慷慨解囊!谢谢俄罗斯当仁不让!谢谢美国页岩油革命!

任何 科技 进步都增加了人类选择的丰富性,增加了人类应付困难的手段。

现在沙特和俄罗斯在打石油价格战,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储量都非常丰富,唯一的不同是沙特的石油质量好于俄罗斯的,如果沙特方面价格降低8美元每桶,将会对俄罗斯的石油造成重大冲击,但是这两个国家打价格战,受冲击最大的是美国的页岩气石油。油价底部的一个重要考量是页岩气石油的成本线,在2014年沙特和俄罗斯就大幅增产,目的是通过拉低油价让美国的页岩气石油破产,但是美国政府通过扶持政策最终让页岩气石油活了过来。这次美国的页岩气石油面临的压力是更大的。

美国页岩气石油的开采成本大概是55美元每桶,除掉投资之后的成本大概是30美元每桶,和沙特的石油价格差距很大,因为沙特的成本价还不到10美元每桶,沙特这次美其名曰把俄罗斯逼回谈判桌前,一起提高石油的价格,但俄罗斯并不会妥协,实际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国方面造出比较大的损失。

这次油价价格偏低将会加速美国页岩气市场的整合并购速度,在2019年美国页岩气石油市场并购活动非常频繁,那么这次将会优胜劣汰的更厉害,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沙特国王通过电话,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石油价格下跌有利于消费者,现在美国还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国内医疗物资储备不足,石油不仅仅能够提供燃料,而且还是造口罩和防护服的一个重要原材料,美国现在的防疫压力很大,所以并不希望价格升得太高。

当然俄罗斯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俄罗斯方面的股市下跌了10%,在某种层面上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不过俄罗斯国内的新冠肺炎患者比较少,而且还和欧洲合作的天然气项目,所以相对于美国来说,俄罗斯受到的冲击比较小。

沙特阿美一位高管表示,即使油价保持在每桶30美元,沙特阿美仍能“舒适地”履行股东承诺,并支付股息。

沙特阿美负责金融、战略和发展的高级副总裁达巴格周一对投资者表示:“布伦特油价在30美元,我们非常放心……我们能够实现股息和承诺,我们也非常放心,我们能够在30美元甚至更低的水平上满足股东的预期。”

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周日公布,作为上市公司,该国第一个全年财报显示,净收入下降21%。但高管们表示,尽管油价承压,但阿美石油今年仍承诺向股东派息750亿美元。

达巴格表示:“我们将继续承诺,在2020年以及2020年起的五年内,至少派发750亿美元的股息。我们对目前的市场价格非常满意,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公众股东,我们都将能够履行对股东的承诺。”

在本月早些时候,欧佩克+未能就深化现有减产达成共识后,沙特改变了战略。沙特早些时候曾支持减产,以应对全球高库存。

尽管沙特这样说,但其实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

国外的冠状病毒影响持续上升,石油需求将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复苏速度。如果6月份需求仍然低迷,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可能更倾向于达成协议。

这次石油战争就像一个朋友屏住呼吸,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美国经济学家表示:“俄罗斯错误地认为它可能以任何实际方式惩罚美国,但我认为最终会实现,从美国的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这最终是一件好事。”

现在沙特和俄罗斯在打石油价格战,因为前段时间沙特希望和俄罗斯一起减产,从而提高石油的价格,自然是遭到俄罗斯的拒绝。因此沙特方面决定把原油产量提高到每天1300万桶,这个数量在沙特 历史 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而且沙特还决定降价,每桶原油降价在7美元左右,如果降价8美元对俄罗斯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沙特的石油品质要比俄罗斯的好。

现在沙特为了和俄罗斯打价格战,甚至动用了国家能源储备,沙特的阿美石油公司是沙特的国有石油公司,现在开始动用石油储备。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沙特的原油成本只有几美元每桶,可以说是暴力行业。而且沙特是世界上能源储备最多的国家,不过与俄罗斯相比,美国受到的影响更大,因为美国的页岩气石油现在正在出口,沙特这么低的价格,可能会直接封死美国的能源出口。

因为俄罗斯和沙特在打石油价格战,直接导致美国股市暴跌,美国页岩气石油曾经差点倒闭,美国政府用政策扶持了这种石油。现在美国已经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甚至去年开始出口,为了获得更多的出口市场,封锁了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原油。但是现在两个国家打价格战,让美国的页岩气石油市场面临洗牌。也就是说美国的页岩气石油公司非常多,这次的价格战会让很多企业倒闭,因此会展开新一轮的兼并重组。

其实沙特现在并没有在流血,就算是沙特每桶降低7美元沙特仍然有利润,这次受到影响比较大的是美国,当然还有伊朗和委内瑞拉。俄罗斯现在能源开始多元化发展,不仅出口石油,还出口天然气,去年和德国方面合作了天然气管道项目,和我国也有天然气合作,所以受到的影响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但是俄罗斯的股市仍然下跌了10%。

俄罗斯不同意继续减产,沙特开打价格战,对俄罗斯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卢布贬值、乌拉尔油价下跌、股市下跌,这都是负面影响。但是俄罗斯既然敢于不减产,这些负面影响它在短期内还是能够承受住的,因为在金融市场,俄罗斯可能提前对冲了部分风险。


一、俄罗斯卢布在贬值


仅从3月8日周一到现在3月18日,卢布贬值超过10%。


二、俄罗斯油价也在下跌


俄罗斯油价(乌拉尔油价)目前跌幅小于国际油价的跌幅,这使得俄罗斯原油在价格上的竞争力被迅速拉平。



三、俄罗斯股市在下跌



上面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但是正如开头时提到的,俄罗斯对这些负面影响是提前有预判的,它可能提前已经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看空油价对冲了部分风险。

那为什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俄罗斯也要这么干呢?这就是大国战略了。大国战略要着眼于长远,而不是当前的这“仨瓜俩枣”的事儿(虽然远不止“仨瓜俩枣”的事儿)。

俄罗斯的战略意图很清晰:

(1)在没有增量的石油市场上,只剩竞争,不再有之前的合作。全球经济增速本来就不稳,又赶上疫情,2020年经济增速会成为2008年以来最差的一年,之前最差的一年是2019年(呵呵)。2020年石油需求会怎样大家都在猜,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是2020年石油需求要低于2019年。因此,石油市场已经没有增量市场,只剩下两大巨头的厮杀了。

(2)不愿再接受美国不减产逐渐做大的事实。这些年来(2016年以后),美国不但不减产,而且产量还在继续增加,终于在2019年9月成为了石油净出口国。美国在2017年已经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而且美国已经在欧洲市场对俄罗斯开刀,比如美国对俄罗斯北溪二线的制裁。俄罗斯不愿意再看到类似事件的重演。所以俄罗斯自损八百也要杀敌一千。这是俄罗斯的抱负和报复。

我们不用为俄罗斯担心,俄罗斯知道它自己在干什么。

俄罗斯始终在减产问题上态度模糊,一方面,该国大型油企普遍认为疫情对石油需求的影响极小,价格下跌是市场的情绪化反应,单独减产治标不治本。另一方面,俄罗斯方面希望对美国的制裁有所反击。因此不少机构的解读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决定是受到了俄罗斯石油公司等巨头的影响,并对美国制裁阻碍俄罗斯完成“北溪2号”管道的建设有所不满,这也让此前与OPEC+在减产问题上合作紧密的能源部长诺瓦克(Alaxander Novak)成为了此次欧佩克会议上的众矢之的。

国王和京哥舞剑意在老川头,如果你认为国王和京哥真的大打出手了,那就太幼稚了,其实是用假摔,暗度陈仓,现在看到石油的死敌—特斯拉和页岩气新能源巨头已经开始流血了吧。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此时此刻国王和京哥同时要射出毒箭呢,主要半路杀出个新冠爷,借力打力,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哥俩已经忍3年多了,说到这,还得重新起头。在老川头当家之初,国王送大礼祝贺(一千多亿),可是接下来老川头重重回报了国王的死敌犹太太,吃国王的白食,孰不可忍。再说京哥,当初为老川头当家做主费了不少心,出了不少力,可溪2妈的好事被老川头活生生的搅局了,孰不可忍。如今老川头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止血救人,让国王和京哥收手,但老川头已逝水难收,国王和京哥当然也不会就范,只剩最后唯一的选择了,坐等伤者鲜血流干,老川头时代玩完,京哥再玩16年,国王继续国王。这回把每个人的经历捋清楚了吧。

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很多国家生产停滞,必然导致对石油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因为过去10年页岩油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这意味着石油市场的传统格局基本上被颠覆,石油的供给量不断增加。

在供给增加,但需求减少的情况下,石油价格下跌也是必然。

石油价格下跌,沙特和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就希望通过减少石油的供应商来维持价格的稳定。但双方就减产的数量没法达成共识。因为,如果一减产,有可能就意味着国家石油收入的减少,影响国家利益。特别是俄罗斯,今年经济情况不佳。

两边没谈拢,沙特急了,就决定提高产量,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下挫。

沙特为啥这么有底气?原因很简单:沙特的石油生产成本可能不到10美元,俄罗斯的生产成本据信在30美元以下,美国页岩油的成本很可能高于俄罗斯。

说白了,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是20美元一桶,我沙特每桶石油还能赚10美金。俄罗斯和美国可受不了,每卖出一桶石油要亏损10美元。沙特打的主意很简单,来,看谁能耗得住。

石油价格暴跌,美国的页岩油产业肯定是损失很大的,支撑不了多久,也会对美国的经济形成重创。此前人们普遍认为美国高收益债市场存在泡沫,页岩油企业又是重要的债券发行人。在石油价格战和疫情的冲击下,这个泡沫可能正在破灭,市场的发行甚至一度冻结,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

俄罗斯的日子当然也不好过,不过战斗名族的称号也不是白叫的,不会轻易服软。

但是,在国际上,最终拼的还是国家实力。 在综合实力上,沙特在美国、俄罗斯面前毕竟是小兄弟。胳膊毕竟扳不过大腿。

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新的平衡将会形成。

不过,石油价格战注定将是一个持久进行的话题。

⑧ 中国跟俄罗斯那么近,为什么不全部原油依靠俄罗斯进口,反而还要远赴重洋到中东输入石油

因为人家俄罗斯也不傻,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会让你中国控制俄罗斯的出口市场的。所以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要出口欧洲、出口日本韩国,不可能全卖给中国的。

当年中国修筑“安大线”,希望把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油田的油全运输到中国,人家俄罗斯宁愿绕远路,也要优先铺设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安纳线)——因为安纳线的石油不仅可以出口中国,还可以出口日本和韩国。

可以看看安纳线比安大线绕了多远——但是俄罗斯宁愿多绕路,也不愿意只修安大线——就是对中国不信任,更不愿意把石油全卖给中国。

当然,这里面还有日本鬼子在捣鬼,日本人愿意把修安纳线的钱全出了,也绝不愿意俄罗斯修安大线。

所以,你想完全依靠俄罗斯市场来解决能源问题,实在是太一厢情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