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战略储备是多少天
扩展阅读
中国一件产品收多少税 2025-02-12 03:01:52

石油战略储备是多少天

发布时间: 2023-08-16 22:21:03

㈠ 战略油气储备比例

不同的战略油气储备类型有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在满足应急程度、安全状态、供应成本等要求上是不同的。异地储备往往以成品油和原油两种物资形态出现,矿产地开采储备和矿产地封存储备是以原油物资形态出现。不同的油品使用对象对其储备也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如有研究者认为要根据油气资源的品种和军队等的需要,进行储备方式、方法的选择。这是根据储备品的使用对象来区别对待,但是中国战略油气储备有着基本需求满足特征。战略油气储备管理是通过储备原则来指导确定储备方式和储备数量,无论是国家一方,还是储备和使用一方都会关心各自的储量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解决表7-6中所列的各种类型的比例。

1.他国储备比例概况

从收集的资料看,研究最多的内容是根据储备主体和储备形式分类来说明储备比例。即国家储备和企业储备或机构储备在油品和原油上各占多少比例。

不同的国家对于成品油和原油的储备比例各不相同。最早开始战略油气储备的法国是以成品油为主、原油为辅。据资料显示,英国的成品油占到总储备量的53%,德国成品油和原油各为50%。

还由于不同的国家储备主体也有差别(表7-14)。如欧美、日、韩等国的石油储备都有民间组织机构的参与,并占据着很大的份额。德国施行“联盟储备”机制,官民联盟储备量为90天、政府储备17天、企业储备15天[136]。法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在1993年颁布的新石油法规中规定企业要相当于前一年消费量26%的储备,约为95天的储备量[2]。日本民间石油储备达到77天,占据国家总储量的46.4%。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高达7.27亿桶,商业原油库存有3.5亿桶;其全国石油储备相当于150天的进口量,其中政府为53天进口量,仅占1/3[134]。日本在2000年国家储备474.1×108L,占总储备52%;民间储备434.0×108L,占总量48%;2002年国储483.6×108L原油、89天;民储418.7×108L、77天消费水平[179]。到2004年176天,约9398×104m³的总储备量,其中政府91天、约5099×104m³;企业85天、约4554×104m³[141]。韩国2002年石油总储备为74.5天,其中国家储备29.7天、民间储备44.8天[134]。可以从表7-12中看出,不同国家在对储备对象的比例要求上差别也很大。

中国油气战略储备研究

由此可见,当战略油气储备动用时,供应时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当总储备量确定以后,可以根据以上(7—1)至(7-10)公式计算出开采储备、封存储备的比例值。

㈡ 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战略石油储备各能够维持多少天

实际上这个储备是不好统计的.

有好几种版本
西方国家有一些情报数据显示,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维持100天,欧洲能够维持一个月,中国只能维持三、到四天,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数字。日本虽然是一个石油非常缺乏的国家,但是日本1973年搞了一个“战略石油储备法”,日本目前政府的储备和民间的储备加起来一共有170天,也就是超过六个月的时间。
http://www.hispeed.com.cn/Forum/ReadPost.asp?PostID=645436

欧盟各国储备了至少可供消费111天的战略石油储备,比欧盟所规定的至少90天的储备多21天
http://www.oilnews.com.cn/gb/jingji/2001-09/24/content_17154.htm

中国目前战略石油储备只可以供国家正常使用40天。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3/27/20071223/14569838.html

㈢ 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是什么

我国能源发展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能源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发展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国内能源的稳定增长,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促进世界能源的共同发展。我国能源的发展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将给国际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世界能源安全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1、中国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格局,自1993年起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使得中国接入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

由于中国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的相对不足,未来中国能源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

2、国际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价格有可能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改善而趋于稳定,但也有可能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而波动。

3、今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油价波动都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石油供给,对经济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4、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对减少中国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中国能源、经济安全。

5、此外,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环境污染少。

㈣ 2022中国石油储备够用多少天

70天。里昂证券分析师此前预计,中国2022年的举郑储备是约为70天,中国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占世界石油行桐需求增长的正带颂44%。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

㈤ 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储备油库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能源机构(IEA)吸取1973年石油危机的教训,于1974年规定各成员国有义务保有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达到90兆立方米,相当于157天的消费量。国家储备油库的任务是为国家或企业储存一定数量的备用油料,以保证企业生产、紧急情况下的用油以及控制油价,它的特点是品种单一,容量很大,储存时间长,周转缓慢,它所处的位置一般是根据国防发展和经济要求来确定的。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管理着2009年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建成的原油商业及生产储备库,它由多个10万立方米浮顶罐组成。
内浮顶罐的顶是拱顶与浮顶相结合,外部为拱顶,内部为浮顶。外部的拱顶可防止雨水、积雪、尘土等进入罐内,内部的浮顶可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有利于保证油品质量。这种罐主要是用来储存成品油和易挥发的轻质油。
国家相关标准根据油库储存油料总容量多少将油库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油库安全防火要求不同。由于油品以液态形式存在的特点,并且易燃、易爆、易挥发,还有一定的毒性,必须严格防火、防雷。储油容量越大、油品轻组分越多,挥发性越强,业务范围越广,其危险性越大,所以等级越高。因此,容量越大,防火安全要求也越严格,以保证油库安全运营。当人们准备进入油库时,必须穿戴防静电的工作衣服、裤子、鞋子,手机不能带入,打火机更不行,以杜绝一切火灾隐患。
那天然气又是怎样储存的呢?
(1)天然气气态储存。气态天然气的储罐,通常为地上或埋在地下的钢管,主要用于给汽车加气的加气站,属于临时性、周转性储存。
(2)天然气的液化储存。天然气在通常温度、压力条件下为气态,占有的体积大,不利于储存。而液化后体积只有气态的1/600,将天然气液化储存节省空间和费用,而且专用的大型液化天然气罐车可远距离运输。当需要供气时,用蒸发器(汽化器)可以将液化天然气重新转化为气态。新疆广汇集团公司在鄯善县使用吐哈油田的气,建有液化天然气厂,用罐车运到内地没有通天然气管道的地方。
(3)地下储气库。这是通过油气田的生产井往枯竭油气层中注入天然气进行储存的一种方法。当需要用气时,再从中采出所储存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与地上储气设施相比,具有容量大、适应性强、经济性好、安全度高、占地面积小、环境影响小等一系列优点。世界上大部分地下储气库都属于这种类型。它利用油田气田原有的生产井及地面集输设施,单井吞吐量高,特别适合于作为短期调峰型储气库使用。地下储气库通常建在用气中心附近,当供气量大于用气量时,多余的天然气注入地下储气库中储存起来;当供气量小于用气量时,提供应急气源,不足的气量由该储气库来补充。由于地下储气库的储气容量大,可以作为国家、地区或企业的天然气战略储备基地,用于在正常气源较长时间内不能保障供气的情况下维持供气。新疆油田公司正准备在呼图壁气田建设地下储气库。
当然,天然气储存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与油库的同样重要。

㈥ 石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石油给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国家早就意识到了石油的重要性,前几年建设的几个石油储存基地也已建好。但还远远不够,我国的原油储备只够45天,而美国是120天,连日本也有90天的战略储备。由于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对石油应当加大调控力度和监管力度。平抑物价,调节经济收入。

2.石油不仅关系到国济民生,还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稳定。石油在国家战略中是基石,是实现军事战略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国家的安全应是国内的稳定和领土的安全。国家在制定石油战略时,应当充分考虑人民生计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考虑石油在军事战略中对国家安全的支撑作用。

3.石油不在是一种单纯的产品,它还是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俄罗斯人就是这样做的。并且在普京的手里使用得非常有效。我国在使用石油这件武器时,还要考虑它的安全性,如石油的储存与储备,运输及运输路线,石油技术的的提升和开发。以及对石油产品的合理利用等。

㈦ 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排名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年消耗石油近3亿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占70%以上),因而对石油安全特别关注。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有关法律就规定了企业的石油储备义务。1974年日本加入国际能源总署,建立了政府石油储备。1983年,位于日本青森县的小川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开始了由国家储备基地储藏石油的时代。日本是个平原狭小、地形破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又缺乏地下盐穹或岩盐层的地质条件,因此采取了多种储备方式,如地面油罐、半地下油库、海上油船和油罐、地下岩洞油库等。到1996年,日本相继建成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每个规模为150~665万立方米。政府还从民间租借了21个石油储备设施,民间储备的石油则保存在各石油加工厂和销售网点。目前,日本石油储备量的规定是90天,实际储备91天,100%为原油储备。而民间石油企业的义务储备量规定为70天,其中成品油占55%,原油占45%。日本液化石油气的3/4靠国外进口,为此也建立了液化石油气国家战略储备,2010年建成液化石油气国家储备150万吨。

㈧ 联合国对石油危机的解决方法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当时,由于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搞石油禁运,发达国家联手成立了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主要是原油。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他们又规定增加到90天,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两种形式。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达到90天以上。战略储备的主要经济作用是通过向市场释放储备油来减轻市场心理压力,从而降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可能,达到减轻石油供应对整体经济冲击的程度。对石油进口国而言,战略储备是对付石油供应短缺而设置的头道防线,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于弥补损失的进口量,而在于抑制油价的上涨。此外,战略石油储备还有以下作用:一、可以给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能源消费方式争取时间。二、可以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使人为的供应冲击不至于发生或频繁发生。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交替实行“减产保价”和“增产抑价”的政策时,战略储备能够使进口国的经济和政治稳定,不会受到人为石油供应冲击的影响。
从1996年起,我国就已经成为石油和石油产品净进口国。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进口已占全部供应量的1/3。国家信息中心2008年9月22日发表了题为《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国内石油消费量到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增加到4.25亿吨和5.72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达到55%和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