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东石油美元有多少
扩展阅读
身上有钻石是怎么回事 2025-02-12 05:18:33

中东石油美元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8-17 00:15:59

A. 为什么说中东的石油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从蒸汽时代的走向了电气化时代,燃料从以煤为主到以石油为主。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石油,可以说离开了石油世界经济将瞬间崩溃。而石油资源的分布极度的不均衡,世界石油的近3分之2在中东地区,而石油消费的百分之95以上在中东以外的地区。这就造成大量需要石油的消费国需要从中东地区进口大量的石油。所以中东地区对于那些石油消费大国来说,一个有保障的中东石油地区是事关他们国家利益的事情。上世界50年代到70年代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是这个发展进程却在73年戛然而止,因为中东石油国家为了抗议西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宣布石油禁运和暂停出口,造成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从不到3美元涨到了13美元。西方国家的经济陷入停顿,以致后来除了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再也没有恢复到73年之前的黄金时期。由此可见中东石油的巨大威力。

B.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

这次石油危机对美国等少数依靠廉价石油起家的国家产生极大冲击,加深了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1974年的经济增长率,英国为-0.5%,美国为-1.75%,日本为-3.25%。但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数百亿石油美元流向中东据统计,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自从发现石油以来,中东人的命运就开始改变了。特别是经过这次石油危机之后,巨额财富潮水般涌入中东,仿佛一夜间,中东产油国就从赤贫过渡到了暴富。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政府财政收入,1971年只有14亿美元,而石油危机爆发后已超过1000亿美元。随着石油美元滚滚而来,中东产油国过去几十年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资金投入和超过寻常的建设规模,开始了全方位的经济大开发,大幅增加国家福利待遇。这一地区现代工业初具规模,沙漠农业搞得有声有色,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由于财政收入增加,中东产油国纷纷把财政盈余用于偿还国内债务和建设基础设施。在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外国企业参加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开工,项目融资的资金需求十分庞大。在沙特阿拉伯,单是电力项目,十余年就需要1000亿美元资金。富裕的海湾国家是其它阿拉伯国家出口商的最大市场,也是其它阿拉伯国家资本和投资的主要来源。
这次危机之所以影响大,有多种原因。一是大大出乎美、欧、日政治家的预料。二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过于依赖石油,过于依赖中东石油,经不起风浪。三是时机问题,正赶上战后又一次西方经济衰退的来临,石油禁运、涨价,经济衰退产生了“复合效应”。
这次危机也使阿拉伯产油国本身受很大损失。减产禁运使他们大大减少石油出口,减少了市场份额。可见,石油武器也是双刃剑,不可多用。

C. 会成为下一个迪拜吗甘肃小城发现78.8亿吨大油田

现如今,石油代表的就是财富,拥有丰富石油储量的国家和地区,无疑是坐拥在金山之上,比如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的迪拜。在许多人的眼中,迪拜个个都是土豪,而纵观迪拜的发展,石油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原本只有4000平方公里的小渔村,最后却凭借着强劲的石油出口贸易和宽松的金融投资政策,渐渐成为了着名的财富之城,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其实我国也有这么一个城市,一点也不逊于迪拜,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高达78.8亿吨,这个储存量到底有多牛呢?这个总量直接占据了我们整个国家的1/5,能让我国用十年还绰绰有余,那么这个城市能否成为下一个迪拜?

2022年3月,一项重大的能源勘探结果在 社会 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通过过去一段时间的探测挖掘,在我国甘肃省内发现一座特大油田,在相关专家初步的判定中。这座油田储量就已达40亿吨以上,随后在工作人员不断 探索 中,油田实际储量数据还在不断更新上涨,据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有78亿吨以上。如果这块油田得到良好的开发利用,不仅能给当地的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还能成为第二个迪拜。

这座城市就是甘肃省的庆阳市,很多人没听说过庆阳这个名字,但是对甘肃省却很熟悉,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地图上也不起眼。其实黄土高原并非只有黄土,随着千万年的累积,黄土之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很多煤炭和石油都是在黄土高原发现的,而庆阳这个城市本身就处于黄土高原腹地。据专业人士的 探索 评估,庆阳这块油田内的石油储量高达78.8亿吨。大家对这个数字的概念可能不是很直观,只能想象出很多很多石油。为了丰富大家的想象,很多网友特意做出了恰当的比较,这70多亿吨的石油约等于575亿桶,这么多桶石油如果让一个人在那数,恐怕这辈子是难数完了。如此庞大的石油储量,直接让他一跃成为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油田。除了石油资源外,在庆阳地区还发现了很多天然气资源,这些天然气同样也是以亿为单位的。

很多人看到庆阳有如此多的能源,认为这个城市一定很发达。其实不然,庆阳作为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不仅位置偏僻,而且经济发展也很一般,城市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耕地,在发现油田之前,庆阳依靠自身的土地资源丰富以及当地气候降水量多,在农业种植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农业发展在这座城市深深扎根,但仅凭农业职称总是缺少些活力。庆阳的瓶颈很明显,就是经济产业单一。然而这次特大油田的发现,庆阳可以凭借石油打个翻身仗,之后的经济发展也让很多人看好。

油田是发现了,但随后的石油开采又面临着一个尴尬问题,面对庆阳油田接近80亿的储存量,很多人欢欣鼓舞,以我国现有的开采技术,开采他简直是小菜一碟,可是成本却让人沉默。我国油田开采成本一直是居高不下,有时甚至会超过石油本身的成本,这也让很多专家头疼。一项技术如果无法控制好。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发展,石油也不例外。现在我国每开采一桶石油的成本大约是50美元,如果是海上开采,则成本再增加十美元。我们再对比国际石油价格,很多时候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也就50至60美元,成本等于售价。那么为什么国外的开采成本这么低廉呢?对于中东石油大国来说,开采的成本都在三至五美元之间。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的地质条件与我国不同。中东和美国多是海相沉积,而我国多为陆相沉积。打个比方来说,他们的油田就像一瓶汽水,轻轻一拧就自己往外喷,可中国的油田却像碎成渣的饼干,弄一块少一块的,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恶劣的,但也属于困难模式了。

中国缺少石油, 历史 悠久,按照传统的石油地质理论,石油仅仅由海洋生物生成,这也就是海相生油理论。1913年,美孚石油公司组织了一个调查团,到中国的山东、陕西、河南、河北、甘肃、东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进行勘探,调查结果一无所获。据此,美国的一些专家教授给我们下了结论,我们没有中心生态海相沉积。换句话说,因为中国的地质地貌构成多为陆相,大家都认为是产不出石油的。

但是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地质学家和石油勘探专家就是不信这个邪。所以,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是一个足以载入 历史 的时刻,大家喜悦、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标志着当时的中国已经可以开始实现石油基本自给自足,用当时人们的一句话就是要把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中国的高速发展对于石油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看看我们周围的衣食住行,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石油及其副产品。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两难境地,一方面储藏量不算高,一方面消耗量非常高,所以能源方面的危机让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如今庆阳油田的发现也让作为石油消耗大国的我们在能源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下面我们来看看迪拜和庆阳相比,它的成功经验又是什么呢?面向波斯湾的迪拜给人以十分华丽的感觉,我们经常会在手机上看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各种奇形建筑令人惊叹,老百姓也富得流油,开大奔的可能都是穷人,这些迪拜人平时在家养老虎成风,甚至当乞丐可能都要月入数万元人民币。这座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地处中东的中央地带,是在沙漠中盖起来的城市。在迪拜早期发展过程中,石油的开采与销售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后来的迪拜逐渐进行自身的经济转型,从依赖石油到现在的全球重要 旅游 城市、贸易之都和中东金融中心,可以说迪拜的强大已经不再依靠石油,现在的石油产业在迪拜的GDP占比已经到了5%以下,人民传统印象中的靠石油换钱的迪拜已经渐行渐远。面向大海,拥有海岸贸易,处于中东的中央地带、便捷的海上交通枢纽,这些是庆阳所没有的劣势。

但是庆阳如果发展 旅游 业可能不会比迪拜差,处于黄土高原风景最优地带之一和有着较久远庆阳完全有实力去开发 旅游 ,但是这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统筹,拿出魄力去实干。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如何利用好手中的资源去发展不同类型的经济,对于庆阳这个年轻的资源城市来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东北地区也有很多资源型城市,比如大庆油田、鞍山钢铁、抚顺煤矿、阜新煤矿等等,这些城市都曾经十分辉煌,有的在上世纪50年代还是直辖市,可是后来由于没有做好经济转型,有的变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比如抚顺和阜新,有的产业相对单一,甚至也面临坐吃山空的情况,比如大庆和鞍山。庆阳一定要合理的规划手中的石油和煤炭资源,有计划开采的同时,却合理的布局接替产业,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石油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不会大量的开采,比如美国的油田和铁矿都留有大量的储备。不去开采,以备不时之需。庆阳手里这78.8亿吨油田也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一定会被合理的利用。要想成为下一个迪拜,庆阳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D. 国际原油历史最高价是多少

已知的原油历史最高价格是在2008年7月11日,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导致市场担心全球原油供应不足,纽约油价盘中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拓展资料】
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原油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是在1867年。这一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迅速迈进,对能源的需求节节攀升。石油消费量从建国初的100多万吨猛增到2012年的4.9亿吨,后者是前者的近500倍,位列世界第二位。
油气资源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主要产油国美国和俄罗斯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在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据王亚栋的统计,到1929年石油贸易额已达到11.7亿美元。该时期国际石油货流的流向主要是从美国、委内瑞拉流向西欧。
同时,苏联的石油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

E. 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计量单位一般为“桶”。1桶约合159公升。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质原油计算,一吨约合7.33桶。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后的约一个世纪里,美国始终垄断蚂乎着国际石油市场。二战后,中东石油产量猛增,世界石油中心逐渐从北美转向中东。这一时期原油价格低且平稳,1945年原油标价为每桶1.05美元,1960年为1.90美元。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采取了减产等举措,使油价在不到3个月内从每桶约3美元猛升至约11美元,从而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这场危机导致全球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1978年底,伊朗政局剧变使其石油日产量从580万桶猛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34美元。

1980年,伊拉克对伊朗开战,油价涨至每桶38美元(按照实际购买力,这一价格相当于目前每桶100美元以上),从而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开始实施生产配额制,力求“乎物知限产保价”。但这种做法导致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岁消,油价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泻至每桶六七美元。

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其间国际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欧佩克由于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增产,导致油价暴跌。1998年底国际油价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

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回升,2000年3月回升至每桶34美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油价进一步攀升。2004年以后,油价涨势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1月2日,油价攀上每桶100美元高位。

F.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约1美元上升到最高147美元,2008年11月又回归到60多美元和2009年初的约40美元。从供求关系和油价变化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油价运动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59年,国际石油工业恢复发展,中东石油出口地位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波斯湾取代美国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的出口中心,世界原油定价体系改为以沙特阿拉伯轻油价格为基准。
第二个阶段:从1960年到197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初创,产油国团结维护油价。长期以来,俗称“七姊妹”的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低价攫取石油资源和垄断利润。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把标价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从1973年到1981年,产油国夺回石油主权,“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1971年8月至1973年6月,为弥补因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欧佩克与西方各石油公司谈判,先后达成两个日内瓦协议,夺回了油价决定权。1973年以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
第四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供大于求引发油价暴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建立协调机制。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初步形成协调机制。
第五个阶段:1991年至2002年,世界经济低迷,欧佩克重新主导石油市场。这个时期,世界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为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欧佩克国家达成了从2002 年1月1日起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一致意见。在这一时期,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六个阶段:2003年至今,供求关系脆弱,市场进入“亚临界”状态。2003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加快,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或面临失衡的“亚临界”状态。
回顾国际油价发展历史,石油价格大致可划分为15美元/桶以下的特低油价、15~20美元/桶的低油价、20~40美元/桶的常规油价、40~80美元/桶的高油价和80美元/桶以上的超高油价等五个区间。

G. 美国如何控制石油价格

【 网络文库】: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石油价格最低跌至33.87美元/桶,而2009年初,石油上涨至70元/桶,国际石油翻番仅仅花了不到半年;更为稀奇的是,2011年石油价格最高到达127美元/桶,而2012的价格只有95美元左右。可想而知,石油价格的变动速度之快。

那你们认为石油价格的变动是由什么决定的? 经济学认为价格的变动是由供需决定,但是我们发现中东是最大的石油地区,那你们试想一下决定石油价格的主要应该是中东地区了,或者说是欧佩克,可是很遗憾的是他们根本没有价格的制定权,这还有个数据,2008年12月15号,欧佩克看到当时油价跌到40美元/桶,他们想拉抬油价,就一天联合减产420万桶,减产的当天,油价不涨反跌,跌到37美元/桶。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真正掌握这个价格控制权的是美国。
那美国又是如何掌握石油价格呢?

我们先看看我们国内要控制价格是怎么样控制的?我们就简单说说,“豆你玩”吧(图解) 第一, 建仓;第二,控制经销商;第三,舆论制造;第四,对敲。

当你明白我们国内炒家控制价格,你就很容易明白美国是怎么样控制石油的,美国同样具备了四个条件,第一,资金雄厚,石油存量巨大。第二,控制中东石油出口,甚至许多国家的出口,这方面是比较难做到的。第三,舆论制造。第四,通过期货市场又大赚一笔,在这点上中国,甚至俄罗斯,还有许多大国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石油的出口应该是有欧佩克来决定的,可是我们都错了,美国凭借他的霸权主义,控制了大部分的石油,相信大家都了解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吧,当然是为了石油,但是美国为什么不去打其他国家呢?很大一个原因是伊拉克在石油上不服从美国的管理,伊拉克生产大量石油他不按美国要求的出口,而是自己储存起来,所以美国就很不爽,找各种借口征服你,让你变得听话。2011年,中石油取得了伊拉克油田的一个大合同,可以有开采权。

但调研后发现,这一切都是美国在后面的主导。过去伊拉克开采油田都是拍卖,拿到之后可以随便开采,然后该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自从美国拿下伊拉克之后,不是这样了。中国、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想开采石油的话,必须和伊拉克的南方石油公司合作,而其背后就有美国。怎么合作呢?比如这次中石油去开采,他只给你加工费,壳牌要求7.98美圆一桶,南方拒绝;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合作提出3.99美圆一桶,南方照样拒绝;最后我们只有以开采一桶2美圆的价格接受。中石油变成了打工仔,也就是说你的利润不可能超过2美圆一桶,几毛钱了不起了。中国虽然拿到了开采权,但是最后等于是以2美圆一桶卖给南方石油公司,他们连开采成本都省了,然后美国再从南方手里卖,至于价格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迪拜危机,迪拜危机主要是迪拜还不起债务。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并且是第二大国家,他们关系就是国与省的关系,而阿联酋最大的省是阿布扎比,很有趣的是,美国制造迪拜危机只是项庄舞剑,意在阿布扎比,迪拜有个国企叫迪拜世界,在债务危机发生前,它被称为“日不落企业”,在2010年,资产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城市,到处买港口,在国际收购大量股权,但是,这个企业在2008年,总收入才30亿美国,纯利润只有两亿美元,可是迪拜世界却借了美国等银行的3000亿美元搞建设项目,并且还用了阿布扎比的大油田做为抵押,最后迪拜的虚假繁荣终于消失,还不起债,所以就把阿布扎比大油田拿去抵债。从而,美国就又控制了一大油田。这个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这也不多讲。

其实还有好多油田都是通过这些方法取得控制权,还有大部分的油田都是跟美国合作的,这就控制了石油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