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战国时期石油叫什么
扩展阅读
平面纸钻石怎么做 2025-02-11 16:02:05
微信怎么扫酒价格 2025-02-11 15:49:29
创业人力资源怎么稳定 2025-02-11 15:46:03

战国时期石油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8-19 06:00:46

Ⅰ 石油在古代叫什么

在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石油是什么东西时,中国老百姓已经用这种黑色液体烧饭点灯了。这要归功于我国古代的一位读书人,是他经过反复研究,弄清了这种东西的性质和用途,动员老百姓推广使用。这位读书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石油”,这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这位读书人就是北宋时期的沈括(1031—1095)。

沈括是北宋年间钱塘(今杭州市)人,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改革家和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学科中都有重大成就。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沈括33岁到京城开封研究天文历法。王安石变法期间,被任命为负责观测天象、制订历法的司天监长官。他用自己制定的《奉元历》代替旧历,提出《十二气历》代替农历,《十二气历》比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还要合理,可惜未被采纳。

沈括在物理学方面建树很多。他通过实验找到了使用指南针的办法,使针总是精确的指向南方。这是世界上关于如何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此后,他在用指南针定向时,发现磁针常向东偏,不指正南,在历史上第一个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磁偏角,这比欧洲人要早400年。他对凹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的说明,对声音振动的实验,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沈括在地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他到浙江东部地区考察,提出雁荡山群峰是经过千万年流水的冲刷而成。他经过太行山麓,见山壁中间有一条由卵石螺壳组成的堆积层时,断定这里是古时的海边,并推论出“大陆都是混浊泥沙冲积形成”的。这些独到的见解,与现代科学结论有许多相通之处。

沈括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的梦溪园,专门从事着述,为后人留下了一部26卷的科学巨着《梦溪笔谈》,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库。像活字印刷、磁针装置四法、水法练钢等重要成果,就是由这本书记录留传下来的。

Ⅱ 石油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为什么,至少4个名称

1、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石油蒸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2、洧水
《汉书·地理志》.书中写道:“高奴县(今延安)有洧水可燃”

3、石漆
《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延寿县(今甘肃省玉门一带)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4、石脂水
唐朝《酉阳杂俎》记载:“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5、火油
《昨梦录》记载“皆掘地做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

Ⅲ 古人开采石油吗,都用作什么用途了

其实我国古人就已经知道石油这个东西了!

我国最早记述石油与石油开采的记载也来自于沈括的《梦溪笔谈》。那是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50岁,出任陕西延安府太守,在西北前线对抗强敌西夏的入侵。他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仍不忘考察民间开采石油的过程,在《梦溪笔谈》中他记录了石油的存在状态与开采过程。他是这样写的:“在鄜州、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就是过去说的高奴县脂水,脂水就是石油。石油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时断时续地流出来。当地居民用野鸡尾毛将其沾取上来,采集到瓦罐里。这种油很像清漆,燃起来像火炬,冒着很浓的烟,帐幕沾上了油烟都变成了黑色。

如此神奇武器,当时是谁用都说好,早在五代十国时代,初崛起漠北的辽国就曾不惜绕道,派使者远赴南吴国通好,就为求得大杀器“猛火油柜”。而王安石变法时代,北宋就设立了专门生产石油武器的作坊“猛火油作”,这款神器从此批量装备精锐禁军。宋军重创西夏数十万大军的两次平夏城战役,都是在关键时刻祭出石油武器火攻。

因此,可以输我国古人早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石油,不过那个时候往往是用来取暖,后来用于军事方面,作为武器来使用了!

Ⅳ 石油最早是谁发现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石油的国家之一。第一个为石油命名的人是沈括,他的肖像出现在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第五枚邮票上。参考资料 http://post..com/f?kz=137126188

Ⅳ 古代汽油叫什么

叫油烟墨。古代汽油叫油烟墨,石油的发现早已有之,沈括并不是第一人,最早可以见于史书的石油的记载是在《前汉书》中,称其“肥可燃”[8]。石油在中国古代的用途比较广,主要有五点:照明、做润滑剂、医亩氏治疥疮、制墨、用以作战[9]。沈括在出任北宋塶延路经略使的时候,非常重视石油可能给宋朝带来的益处,数次去石油产地益州做实地考察,甚敏耐蚂至结庐而居[10]。 我觉得沈括桥埋利用石油还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油烟墨”——他本人称之为“延川石液”。他将石油燃烧后得到了碳粒制得油烟墨,自己评价为“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10],苏轼也曾对之赞不绝口。后世仍不断为人称道,在谢在杭的《五杂俎》和潘赝祉的《墨评》中均有提及,且极受推崇。 不知对不对啊,自己看下

Ⅵ 古代人把石油称什么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已经用“石油”一词了
《梦溪笔谈》卷二十四 杂志一,原文:“……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

Ⅶ 古代打仗的火油是怎样来的

古代战争用的火油,前期基本都是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后期基本用的都是石油,当时被称为猛火油。

猛火油,是中国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以火为武器的燃烧物,发挥最大的时期是五代以及宋金辽元时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石油被称为“猛火油”。史载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一古国)曾在这一时期多次朝贡给中国皇帝猛火油。

在这一时期之前,中国战争中的火攻,多凭薪柴膏油之类,属于最初级的纵火手段。而猛火油的威力要大得多,且有水浇火愈炽的特点,更适合于火攻。

中国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汉高奴县在今陕西省延安东北,此处说的大约是水上有外溢石油漂浮。
南朝范晔之《后汉书·郡国志》则记载了古人采集和利用石油的情况:“(延寿)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文中所谓“石漆”,当时即指石油。
此外,晋代张华所着之《博物志》和北魏郦道元所着之《水经注》也有类似的记载。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北宋编着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的则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他(公元1031-1095)在所着《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由于石油有燃烧“遇水不灭”的性能,因此后来被大量用于军事方面。
《元和郡县志》中记载:北周宣政元年,突厥统治者派兵包围攻打甘肃酒泉,当地军民用“石脂水”烧毁了敌人的攻城工具,此火“得水愈明,酒泉赖以获济”。

Ⅷ 东汉时,人们称呼石油为什么

应该是叫“肥”或者“石漆”。

班固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但没提名字。西晋时,记载了“甘肃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水有肥,如肉汁,取着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燃极明,与膏无异,膏与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
西晋和汉朝不远,大概是差不多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