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油美元的形成
“石油美元”的运作机制,其实是一个循环过程。
产油国“狗大户”油卖出去,换成美元。拿到绿票子之后,得花出去,于是就正袭铅去买美债或通过其他手段把美元投给美国,美国拿到这些美元之后,又去狗大户家买油。石油变成美元,美元变成美债,美债又变成石油,即所谓“美元—石油—美元计价金融资举好产”循环。
石油美元是主要石油输出国自1973年石油大幅度提价以来,历年国际收支顺差所禅哪积累的石油盈余资金,因美元所占比重最大,故称石油美元。
B. 美元和原油价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目前国际原油交易中几乎全部采用美元进行结算,虽然伊朗等一些国家尝试着采用欧元进行计价,但无疑都受到了艰难的阻挠。因为,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达成了一项“不可动摇协议”,双方决定把美元作为唯一的定价货币,并得到了OPEC其他成员国的同意。从此以后,美元与石油就紧密挂钩,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般来说,长期以来美元和原油都是负相关的关系。
由于长期以来石油交易价格主要以美元来计价,美元贬值说明了美元的实际价值在下降,所以要想买到同等的石油,那就需要支付更多的美元,表面上看就直接导致石油了价格的上涨,如果不涨就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价格下降了。
C. 美元如果不再跟石油挂钩,会出现什么情况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作为世界政治经济霸主地位的美国,某些情况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元与石油挂钩的经济体系,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寻找新的石油结算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旦新的交易石油方式得以确立,那么美元与石油的挂钩关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美元与石油的脱钩,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会有何等影响呢?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明白美元与石油挂钩是怎么一回事,以及美元与石油挂钩时代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同时因其在战争中受损较小得以大发战争财,故占有了世界上百分之七十五的黄金储备。战后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美元成为经济霸主。但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这一体系最终在1971年崩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后,美国积极寻找新的锚定物,让美元继续成为储备货币,保住自己的经济霸主地位,因此,石油美元计划应运而生。
石油美元体系,即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与沙特阿拉伯签订协议,为沙特提供武器装备和保护,但其条件是沙特所有的石油贸易必须用美元结算,而沙特作为最大产油国和最大石油出口国,在此协议下世界上其他国家也纷纷使用美元进行石油贸易,石油美元体系自此得以建立起来。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于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石油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对于石油资源的占有主动权在战略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金本位时代终结后,为了工业化的需要,石油对于世界各国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1973年爆发了中东战争,因中东产油国密布,受战争影响,油价翻倍,1973到1980年间,油价从每桶3.01美元涨到32美元,而这样的涨幅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这种顺差所导致的巨额美元的产生,即为石油美元。
这种巨额石油美元的产生,就是美元与石油挂钩后所产生的直接结果,石油生产和出口国获得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国内市场难以消费,因此只能投放于海外市场;而其他工业国因为对石油的迫切需求,即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油价,但是对于石油的高额需求使得他们即使处于贸易逆差也必须继续进口石油,且不能采取限制性紧缩措施,因为限制石油的进口会对国内经济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因此,广大石油进口国都迫切希望这笔巨额的石油美元回流至工业国家而不是储蓄,即从石油出口国流回进口石油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然而石油美元不同于传统的黄金储备,它是一种短期资金,资本在国际市场的回流很可能引起经济动荡,凡此种种都是美元与石油挂钩的直接后果。
除了石油美元对于国际市场的影响之外,因为美元与石油挂钩,所以世界各国想要大量进口美元,那么购买美元就是最直接的途径,因此,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多或少都会购买美国的国债,通过大量发行国债,美国在发展经济上获得了极高的优势,同时因为世界各国都拥有大量美国国债,所以在美国国内一旦爆发经济危机,美国即可通过大量印刷货币的方式改变汇率,将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
在另一方面,因为美元与石油直接挂钩,除了以本币兑换美元的方法外,向美国出口商品也是获得美元的重要途径,简要来说,假设多个国家向美国出口同一性质的商品,美国就会开展议价手段,降低商品价格,而商品出口国为了获得美元购买石油,不得不降低出口价,这样,美国在国际商品贸易中同样占据了主导地位。逐渐地,因为美国的强大政治军事实力的间接影响,除了石油以外,更多的大宗商品贸易通过美元结算,美元在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和储备货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石油是如此重要,而与石油挂钩的美元更为重要。美国通过两种结算美元的方式,不仅保住了经济霸主地位,还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命脉,其他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行,不得不屈服于石油美元体系之下,而美国凭借着石油美元体系,大量获利,积累财富,维持自身的地位,同时通过金融手段转嫁经济危机,甚至发起贸易战制裁影响自身利益的国家。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近几年来中美之间愈演愈烈不断摩擦升温的贸易战,以及伊朗被美国的强力制裁。我们对于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无可奈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石油美元体系,无法脱离这个体系的情况下只能忍气吞声,韬光养晦,很难作出实质性的反击。
因此,想要彻底脱出石油美元体系的漩涡,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石油结算货币。简要来说,因为石油与美元挂钩,使得美国更容易借到钱,而且美元的价值远高于其他货币。
近些年来,俄罗斯开始使用新的货币,如欧元来结算石油,中国也开始积极推进人民币结算石油的步伐,而中俄两国在石油贸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中俄两国的行动对于美国无疑来说会造成重大打击。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石油出口国,正在积极 探索 “去美元化”的方法,而中国目前的石油贸易量取代美国成为沙特最大的石油贸易伙伴,使得沙特对于人民币结算石油的方法饶有兴趣,而目前俄罗斯、伊朗、阿联酋等石油出口国已经同意用人民币进行石油的结算。石油结算和国际贸易去美元化的趋势对于美国经济将会造成巨大影响,其最终结局将会是美元与石油甚至国际贸易链的脱钩。
美元与石油脱钩,这是美国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如果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受到重创的将会是美国经济,同时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将会被严重冲击。因为美元的价值在脱钩之后随之降低,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也会随之一落千丈,自此造成的连锁反应甚至会击垮美国经济,以至于引发经济危机。
其一是通货膨胀率的大幅上升,因为石油美元体系崩溃,所以会直接影响到美元的价值,进一步影响到美国对于商品进口的价格,因为美元价值下降,同时对美元需求度降低,那么对于美国进口的商品,其价格将会大幅上涨,美国将会支付更多美元,从而大大提高了通货膨胀率,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其二是债务成本提高,美元与石油脱钩直接导致美元的“含金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利率上升,对于美国国内经济一个显着影响就是美国国内消费者收入不变但是支出增加,从而需要偿还更多债务,逐渐对于美国国债产生不利影响,在另一层面上降低了美国大多数家庭的购买力,对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地产生负面影响。
而对于世界上其他的大部分石油进口国,如中国,美元与石油脱钩将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局面。一方面,石油与美元脱钩之后,将会带来结算方式的多元化,从而产生石油贸易的多元化,石油价格不再是被一方所操控,将会因多元化交易逐渐趋于稳定。而另一方面,如人民币等其他货币加入石油结算方式中,是非常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将得到更多的贸易机会,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地位,从而实现双赢局面。
自从二战之后,美元一直是世界上重要的储备货币,若美元与石油脱钩,其储备货币的地位必然会受到冲击,不妨大胆预测一下,美元与石油脱钩的未来,对于储备货币的影响。
其一,因为积重难返以及经济的惯性作用,在美元与石油脱钩的一段时间内,美元依然在储备货币地位上站稳脚跟,并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经济形势的变化把美元的影响力侵蚀殆尽,美元也自此退出储备货币的角逐。这种情况是大有可能的,其原因在于美国在世界政治军事舞台上的巨大影响力,通过干预他国内政的手段来继续提高自身影响力,同时通过干涉甚至战争的方式继续维持美元的高价值地位,然而这种做法不仅对经济多元化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破坏原本的世界多元化格局进程。
其二, 1971年重演,美国寻找新的美元锚定物,正如1971年美元从黄金脱钩而与石油挂钩,维持其储备货币地位,未来与石油脱钩后,重新选择新的锚定物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是分析经济形势与世界发展形势后,这种情况很难。首先因为美国的黄金储量不再占据决定性地位,因此重新选择黄金作为锚定物的 历史 倒车定不会发生;其次,在金融界,美国能操控的资本远不如从前,所以美元与其他物质挂钩的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在美国及其盟友等角度很难再找到像石油这样具有真正战略需求的物资,因此也不容易重新挂钩;最后,影响最大的是货币虚拟化,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虚拟化的程度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强,在那时,美元是否挂钩于锚定物,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都会日渐式微了。因此,新的美元锚定物可能很小。
其三,美元储备货币地位被取代,或是有其他货币与美元在储备货币地位上面形成有力竞争,甚至并驾齐驱。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做后盾,信用卓着,实力雄厚。人民币是世界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在国际享有盛誉。”昔日周总理的一番话无疑是今日人民币的最好注解,而自从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乐观预测,人民币很有可能取代美元成为第一大外汇储备,人民币信用良好,汇率稳定,在世界经济领域中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而当人民币真正在世界市场甚至储备货币上占有重要地位之时,那时一定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篇章。
总之,其实金融史上真正具有稳定性和决定性作用的锚定物和储备货币还是黄金,但是自从金本位崩溃后,世界经济逐渐充满了不稳定性和波动性,虽然美元和石油挂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种波动性,但是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未来美元与石油脱钩,是有利于营造一个经济多元化的局面。目前世界政治形势已经趋近于多元化,而日后美元不再与石油挂钩后,也许会出现一个多元的经济形势,从而更有利于经济持续 健康 发展吧。
D. 石油美元霸权原理
在“石油美元霸权”体系下,石油进口国为了获取石油,必须先兑换美元,持有美元储备,于是美国就以控制着石油交易的方式巩固着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继续享受着美元作为世界通用货币的益处。 至此,美国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黄金货币政策到“石油霸权体系”的石油货币政策的演变路径已经说明完毕。
【拓展资料】
石油人民币的启航,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走向深海,这必然带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这里有机遇也有风险,因此我对美元霸权的形成加以简练的梳理,以便于一些读者了解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便于逐步理解人民币的进化路线。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被美元霸权所垄断,全球主权货币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美元货币与非美元货币,非美元货币的主要代表为欧元,因此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话语权依然掌握在发达经济体手中。
近些年来,全球性的去美元化运动在不断升级,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有下滑趋势,但是全球化的央行体制决定了美元霸权还将长期存在,因此需要对美元霸权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做以了解,这样才能知己知彼,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才会更加清晰。
美元霸权的确立主要是由五个步骤与一个核心所组成的。
一、马歇尔计划;
二、美元与黄金脱钩;
三、建立石油美元体系;
四、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五、金融自由化。而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行独立的央行制度,是美元霸权建立具体机构和制度的基础。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美国在接受新的石油价格体制同时,迫使产油国以美元标价石油,石油美元体系自此建立,这令美元的国际占比进一步扩张。
石油美元体系令石油输出国获得了巨额贸易顺差,导致美元储备过剩,而这些过剩的美元又流向了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以高于美国国内的借贷利息借入石油美元,再由出口赚取美元偿还,这令石油美元进一步快速抢占国际市场。石油美元体系的确立令美元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不断增强,为确立美元霸权再次奠定基础。
E. 伊朗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千万桶石油存中国,2万亿美债被抛后,有变化
迹象表明,“石油-美元-美债”这半个世纪以来的有机商品货币组合正陷入被全球商家及买家不断摒弃的困境之中。
在石油美元层面,尽管美元过去数月以来,持续对石油国伊朗的石油出口加以限制,并切断其央行与SWIFT国际金融支付体系的联系,但伊朗的石油出口一直并没有停止,并且在这一过程用到了包括人民币,欧元等非美元货币。
例如,美媒前不久报道称,印度可能早已通过私密渠道,使用印度卢比支付系统支付大量的伊朗进口原油。再比如,受到美元限制的另一个石油国委内瑞拉在数周前向印度买家发出提议,用委内瑞拉的石油币(Petro)与印度交易石油,并给到印度买家市场价格7折的优惠,分析认为,这对于印度买家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而通过委内瑞拉油轮在过去一年多以来,有运往亚洲市场的现象上来看,印度买家很有可能已经完成了相关的交易,秘密购买了委内瑞拉石油。
不仅于此,在美元对伊朗开启金融限制之前,伊朗就将2000多万桶原油提前储存在大连的保税仓库中后,再决定这些原油是卖给哪个国家的买家。而根据路透社稍早前援引路孚特数据报道,伊朗将创纪录数量的石油运送到中国。截至今年3月的18个月间,伊朗的石油卖家已持续向中国市场运送了约2000万吨石油(请注意,外媒关于此处的计量单位与前面的不一样)。据报道,伊朗的上述石油交易也都是用人民币和欧元来完成的。
这些现象都表明,没有美元就没有石油的时代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而伴随美元在石油等大宗商品结算份额的自然减少,包括一系列石油国在内,开发主权加密货币,并替代美元的进程也不断加速。
事情的一个新变化是,委内瑞拉央行宣布将于10月开始推出委国自己的主权数字货币-数字玻利瓦尔。并且在原有玻利瓦尔中删除六个零。同时,数字玻利瓦尔将使用基于短信的系统在用户之间进行支付和转账。委内瑞拉央行认为,引入数字货币将有助于恢复委国经济。这也是委内瑞拉推出基于本国石油背书的石油币(Petro)之后,其中数字货币领域的又一个新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委内瑞拉已经与一些全球商家签署了一些销售石油,钢铁和铝的合同,成为美元的替代金融手段。此外,委内瑞拉在数周前就呼吁全球的石油国改用人民币计价,交易,结算石油,以替代美元对石油的垄断。而瑞士信贷预测,2021年委内瑞拉经济将增长4%,这将是自2013年以来的第一年增长。分析认为,这也是委内瑞拉经济在冲破美元限制后,或将迎来由穷变富的转变。
而与委内瑞拉大力发展本国主权加密货币相似的是,伊朗也在不断扳推进基于黄金背书的主权加密货币进程。截至目前,伊朗已经与德国,法国,英国,瑞士等多国签订了使用加密货币进行商品交易的意向性协议。这就意味着,德法英等多个发达国家,也在试图绕过美元,并交易石油等商品。这似乎也成为伊朗经济或实现由穷到富,并打破美元限制的又一个佐证。事实上,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等多国央行数月前就已联合成立了加密货币的小组,这也是发达国家集体发对美元的又一个关键信号。
不仅于此,在石油国伊朗不断开启去美元化进程中,数月前,伊朗央行旗下的外汇网站正式宣布将人民币和欧元列为主要外汇货币,以替代美元外汇地位。紧接着,伊朗就宣布变更国家货币,将里亚尔正式变更为土曼。有消息表明,土曼将锚定人民币汇率。这就不难理解,前面提及的,伊朗的许多石油交易都用到了人民币和欧元这一现象了。而在亚洲市场,日经亚洲评论分析认为,亚洲最好用人民币和日元交易石油。
显然,这都是石油美元面临冲击的明确信号。与此同时,据英国前央行行长马克.卡尼数周前就表示,原油人民币期货提供了新的商品交易货币选择。例如,俄卫星通讯社数周前报道,英国石油公司继2020年8月完成首笔原油人民币期货交易后,向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的交割仓库运送原油。这也是发达国家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参与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实物交割。
数据显示,人民币原油期货吸引了包括英国、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23个国家的市场参与者。已有68个国际经纪公司推出人民币原油交易服务。原油人民币期货已成为全球三大原油期货之一。并且中国的一个石油买家已于数周前就签署了首笔以原油人民币期货计价的中东原油进口协议。按路透社分析认为,接下去中国或将更大规模地采用人民币结算进口石油。
对此,哈佛大学Aditi Kumar教授认为,人民币原油期货已在亚洲拥有较多占有率和定价权初显的背景下,数字人民币最终可能使伊朗和其他国家更容易绕开之前的货币系统。全球越来越多的石油交易锚定原油人民币的东风可能会成为新的趋势。
事实上,用非美元货币交易石油,这也是包括阿联酋,俄罗斯等全球多个石油国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完成的事。不过,路透社称,他们对石油美元的挑战都失败了,而石油人民币做到了别人没有做成的事。
这也是石油美元地位面临陨落的信号之一,而在美元美债层面,其地位同样受到了冲击。自2018年以来,美债陷入了空前的抛售潮,全球主要央行已经累计抛售了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不仅俄罗斯,土耳其等受到美元限制的经济体央行近乎于清仓式地减持了美债,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美国的多个传统经济盟友也在不同月份不同程度抛售了美国国债。
值得一提的是,事情的另一个新变化是,根据美财政部8月16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报告(美债数据延后两个月惯例)截至今年6月,中国连续四个月减持美债,当月减持美债最多。目前持有量降至10619亿美元,创去年10月来新低。自2018年以来,已经累计抛售了规模高达2181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一数量远远高于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分别持有的美债量。
而按素有美国老债王之称的格罗斯认为,全球抛售美债潮还将持续,因为美国市场通胀太高,并且短时期内难以有效抑制。美元储备地位下降几乎不可避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美元储备份额已经意外地从2000年时的73%下降至25年来最低至59%。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稍早前援引专家分析称,随着风险加大,一些主要的美债持有者存在或将清零美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