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庆采油四厂盐碱地概况
大庆采油三厂?大庆采油四厂盐碱地概况?
鲜花、绿树、银桥、金黄色的抽油机,这如诗如画的景观,就是大庆采油四厂占地82公顷的绿化园地。
这是一道空中栈桥,九曲回环,离地2米,宽2米,雪白色的钢管护栏,蜿蜒2400米,穿行在绿树浓阴中。人行桥上,绿杨拂面,18万株绿树,50多个种类的各色花卉,掩盖面积为2.5万平方米。
在人造森林中,27口油水井宛若活动着的雕塑。大庆在贡献丰厚石油的同时,也把一个荒草甸交给了大庆人。加上几十年的开采,盐碱地、渣滓堆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风来恶臭扑鼻,雪后烂泥四溅……
1998年年底,采油四厂把生态环境的管理归入可持续开展的大框架统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庆主要指导3次来调查,评价绿化园地“是大庆生态建立的一个崭新亮点,是大庆肉体、铁人肉体的缩影,是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详细表现,是大庆可持续开展十分具有压服力的好典型。”
8月26日,记者在绿化园地采访,对疑虑中的6个问题作了探询。
一、绿化园地的资金从哪里来?
82公顷的绿化园地,花掉几钱?答案是,假如是“花”钱,应该在1.2亿元至1.5亿元之间,但实践是1000多万元。
园地的总设计师和施工担任人李树森引见说:“首先,这个园地绝对不能称为工程,一个造价1亿元的工程,设计费就要1000万元,另外税收和工程管理费是2700万元,所谓1亿元,只要6300万元是资料人工费。”
绿化园地至今不被各方称为“工程”,不只有税收、管理费方面的经济要素,更主要的是,园地自始至终就没有按工程的程序去建,而是按大庆肉体在搞内部环境管理。
根据企业政策,像采油四厂这样的范围(年产632万吨原油,正式员工8000多人),每年有200多万元绿化费进入本钱。5年下来就是1000多万元。
园地没有请专业设计人员,没有发作设计费;园地靠7000多名员工,均匀每人10多个土方的义务劳动,没有发作人工费;园地建立根本是应用油田的废旧物资。空中栈桥的钢材是废弃的输油管线,桥面的水泥板是拆迁楼房时捡回的“渣滓”,园中的各种健身器,从商店买回一个样品,回来工人们应用废弃的油管本人做,再刷上油漆……
总之,作为中油股份公司的下属企业,四厂的绿化园地除了允许的1000多万元以外,没给企业增加本钱。
二、建绿化园地的初衷是什么?
在采访普通员工和退休员工后,这个问题最后交给采油四厂厂长杜国民。园地建了4年时间,杜国民这是第一次承受采访。
对“初衷”的概括,杜国民只要6个字:依照民意干事。
采油四厂地处杏树岗油田北部,位于大庆长垣中部,有着38年油田开发建立的历史。这个地域的植被不好,草原的沙化和碱化对消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多年来搅扰着历届指导班子。现任中油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苏树林在当四厂厂长时就做了细致的调查和设计,还做了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1998年大洪水,这里是重灾区,人们又一次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洪水过后,指导班子下决计改动员工生存条件,稳定员工队伍,加强企业凝聚力。
三、绿化园地怎样激起大众的热情?
依照民意干事,但怎样把好事办成?艰难多,财力、物力有限。厂党政指导班子决议用老方法,发扬大庆肉体、铁人肉体,发起大众搞会战。依据楼区东面的土地低洼不平的状况,发起员工平整土地,每人义务贡献10立方米土,恢复地表植被和黑土层。1999年上半年,这块土地栽上了第一批树。
绿化园地边建立边开放边设计,随时听取大众意见。盐碱地栽不活树,这是个科学上的难题。园地采用“酒糟压碱”植树法,是老员工王曰军出的主见;园地开放初期,有些员工提出上一些健身器材,施工者马上制造了200多件运动器材;园地运用的渣滓桶,是大众从6个预选款式中挑出来的;就连“绿化园地”用什么字体,组织者也群策群力,打印出32种字样让大众选。思索到园地大,大众冬天到这里活动时间长可能要冻脚,就建了一个“地火龙”式的阅览休息室,老年人大多喜欢盘腿坐着,就在室内依墙制造了两排宽大的条形椅;看到经常有老员工来园里溜鸟,就在树阴下建了一排鸟笼架;管理者还在湖边建了一条鹅卵石路,人们在漫步的同时还能按摩按摩脚。
四、绿化园地靠什么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起?
今天,绿化园地已成为油田一景。每当人们提起初始,参与过绿地会战的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冲动人心的画面。那是1999年春寒料峭的初春,每当双休日,家眷区旁的涝洼塘里,红旗招展,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从厂指导到基层员工,不分男女老少,几千人挥锹铲土,几十台设备来交往往,清算渣滓,削高填坑,改进土壤,全厂上万人整整会战了一个春天。4年来,他们组织员工应用业余时间组织大型会战十几次,处理了大量人工投入。
园地建立需求大量砖石、钢材等资料。“发扬大庆会战‘回收队’、‘补缀厂’肉体,回收旧料。变废为宝是绿化园地建立第一法宝。”一位参与绿化园地建立的基层干部对来参观的客人说:“整个园地共应用旧钢材248吨、水泥盖板2000多块、毛石料4350立方米、条石1万多块、路牙石近5000块、旧砖20多万块。这一切全靠捡废料。”
过去污水站用的滤料需求定期改换扔掉,既糜费人工又污染环境,员工们组织专业队伍担任改换,并把改换下来的几百立方米的滤料(大小不等的河流石)作为修建园中进井场砂石路的混合料,既节约一大笔本钱,又减少环境污染;他们把人们废弃的混凝土块捡回来,粉碎成大小不等的颗粒和块状,用作筑路用的猫爪石和填充料。仅去年就回收应用1.2万多立方米,相当于节约资金几百万元。
意想不到的是,园地建立的担任人———四厂消费准备大队大队长兼总支书记李树森,从粉碎混凝土中发现了一个新产业。采访时,李树森开车到四厂各地找“宝”:一处处的旧砖瓦场、石灰窑,本是寸草不长、乱石堆积的穷山恶水,李树森却说:“这都是宝、是钱。我们要逐个搜集起来,粉碎后铺进井场路。井场路一下雨就烂泥,车进不去。在大庆买土铺路很费钱。四厂有7000多口井,大庆有10万多口井,铺井场路要几土?几钱?我把这些旧石、废土挖走后,在土地上栽树、种草、种花,能布置几人就业?”
这就是说,绿化园地建立带来了一个产业的兴起。在消费准备大队的石料场,各种废弃水泥块,堆放划一,混凝土砼块堆积如山。李树森自得地对记者说:“这是我的财富,是用不尽的资源!”
五、绿化园地为什么能对稳定作奉献?
绿化园地建成后,大庆红岗地域的几万居民有了休闲健身处,生态改善,这自不待言。园地对这一地域的稳定作出了奉献,四厂的指导开端也没想到。
由于历史缘由,大庆油田的一切厂、处单位原先都有自办养猪场,范围普通数千头。同时,有些单位还有酒厂、食品加工厂等等。改制重组后,员工生活补贴货币化,各单位养猪场纷繁崩溃“黄摊”。采油四厂的养猪场作为存续企业,生存遭到很大要挟。但四厂厂长杜国民劝他们把养猪场不断办下去:“分立了,员工总还要吃肉。养猪场的肉我们继续用,条件只要一个,把猪粪给我们。”
过去,猪粪都用水冲走,又糜费水,又污染环境。一年数万吨猪粪,如今被四厂用于种树。大庆数十个千头养猪场,至今没“黄”的仅此一家。
同样,用酒糟改造盐碱地,四厂使农工商的酒厂没有后顾之忧。酒厂也没有“黄”。
大庆是缺水地域,栽树、种草、养花都需求水。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水源,他们把养鱼池左近的芦苇塘修成一个人工湖,把人工湖和养鱼池连起来,恒温库运用后的循环水在人工湖晒好用于养鱼,养鱼池的肥水灌溉花草苗木,一水四用,能够节约一大笔水费。他们应用特制的排水系统,将自然雨水蓄进人工湖,构成合理水系统。天旱了,还能够直接用养鱼池的水灌溉。绿化园地坚持了水土、修养了水源,但地不与人争水。这在缺水的大庆地域,其作用不可低估。
六、绿化园地为什么能启示变革思绪?
大庆油田公司有10万多名员工,从1999年开端,公司每两年评选一次勋绩员工。稳产和可持续开展,是勋绩员工评选的当然规范。2003年,大庆油田公司在10万名员工中评选出3名勋绩员工,其中就有李树森,他的业绩是:以大庆肉体组织施行了绿化园地的建立。
把一个不直接从事油田中心业务的二线基层干部推选为勋绩员工,阐明大庆把可持续开展已进步到了更深远的视野。采油四厂的绿化园地让油井走进园林,在铁人拼命拿下大油田后,人们看到了全力美化大油田,为稳定和可持续开展献谋献智的新一代大庆人!
4年多过去了,大庆市委、市政府组成结合调查组到四厂调查。报告称:“绿化园位置于采油四厂中心村东侧,园地由西向东依次是42公顷的绿化区,20公顷的优秀水面和20公顷的湿地,周边居民7000多户、3万多人。这里层林叠障,生气勃勃,银中杨挺拔玉立,西湖柳倒映水中,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处处弥漫着怡人芳香;在绿树和花草掩映下,内环、中环、外环3条小路曲径通幽,架在林中的栈桥若隐若现,风筝园、篮球场、秋千场、秧歌园、门球场、阅览室等装点其间,似乎置身北国江南;鸟儿在林间歌唱,人们在园中徜徉,这里曾经成为当地员工大众休闲文娱、学习健身的好去处。”
② 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
写大庆,怎么能不提到“铁人”王进喜?
松辽平原地形像个脸盆,大庆处于盆底,历史上曾是泄洪区。1960年大庆雨水非常多。4月下旬到9月底,三两天就一场阴雨。有的地方水深齐胸,车辆行走困难,各种设备和建筑材料不能及时运到现场。而没有房子住,一度是会战大军最头痛的事情。大庆地处高寒地区,一年半年冬,最低温度零下40多度。仅靠板房和帐篷,会战大军难以过冬。如果建最普通的砖房,一平方米也得200元,没有施工队伍、大量的建筑材料一时也无法解决,资金更不允许。工人们有的住进了牧场废弃的牛棚、马厩,有的支起帐篷和板房,搭“马架子”、挖地窨子,有的几十个人一起,地上铺草,用篷布盖在身上睡觉。
缺粮少菜也是个大问题。因为缺少营养,4595人得了浮肿病。会战职工挖野菜,搞代食品,同时发扬南泥湾精神,人人开荒种地,像革命战争时期那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连独臂将军余秋里都亲自拉犁。1961年黑龙江省在北安特批10万亩荒地,职工们披荆斩棘,建起了大型农业基地。到1963年累计开荒17万亩,产粮2700万斤,彻底度过了粮荒,实现了蔬菜基本自给。
通过学习毛主席的“两论”,会战队伍中涌现出不少突击标兵。王进喜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代表。他曾多次对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他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和工友们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着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王进喜日夜吃住在井场,仅5天零4小时就打完了第一口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被当地的老大娘称为“铁人”。
余秋里及时抓住这个典型,在1960年4月初油田第一次技术座谈会上正式提出要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为大会战树立了第一个标杆。4月29日,在“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上,铁人向万人明誓:“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扔太平洋去!”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极大地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会战职工夏季站在没膝深的雨水中施工,严冬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野外坚持生产。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 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天高我们攀,地厚我们钻,钢铁意志英雄胆,不拿下油田心不甘!”
“大庆精神”震撼民魂
为甩掉贫油国帽子,会战职工以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创业干劲推动石油大会战迅速开展起来。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会战工人,以一种撼天动地的壮观和金戈铁马的气势,充分体现了毛主席提出的“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的思想——这正是大会战最需要的革命精神。
1964年年底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的时候,王进喜代表全国工人发言。他的讲话以大庆会战为背景,以1205队和钻井二大队工作为主线,重点汇报了大庆工人阶级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与各种困难斗,终于取得了会战的伟大胜利。当他在大会堂朗诵起自己的那一首短诗:“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整个大会堂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另外一个很经典的场面:跃入泥浆池里,奋力挥动着双臂。
这是一些很经典的话语:“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这一切一切的“经典”,使王进喜成为那个时代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千千万万个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那手扶刹把的英姿,至今看来依然很“酷”。这一切一切的“经典”,逐渐地凝聚升华成了一种“铁人精神”。
“爱国、敬业、求实、奉献”,就是这个“精神能源”的全部成分,它先是溶进了大庆人红色的血液里,继而溶进了石油这个黑色的“工业血液”中,接着就源源不断地输入共和国强健的躯体———民族精神的意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灵中,并见诸于人民群众的行动上。大庆精神的意义尤为如此。
有人这样比喻:在共和国建设的天平上,大庆是只举足轻重的砝码。在大庆开发建设史中截取三个时段就可以一目了然。
———十年动乱期间,大庆人统一的“革命思想”是:这乱、那乱,唯有大庆不能乱。与其对应的“革命行动”是:始终坚持生产一天都不停,产量逐年递增并且几乎就是在动乱结束那一年,原油年产量跃上了5000万吨大关。
———改革开放20年,也是大庆油田稳产高产的20年。大庆油田连续27年在5000万吨以上的稳产高产,无疑是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新纪录。高产稳产的大庆———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和“中国精神能源”合成的强大驱动力,助推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3年,大庆油田提出了“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展开的第一项战略行动就是对原油产量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年产量首次下调到5000万吨以下。
经测算,如果在高含水后期继续维持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以上,不仅地面设施将无法适应,还需要大量增加新的投入,原油操作成本也将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效益下滑。更重要和更严峻的局面则是:无法保持与国家的大发展同步,无法保证与国家的大目标一致。
对大庆来说,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就体现在科学的大局观。
与国家的大发展同步,与国家的大目标一致,这就是大庆人在新世纪赋予“铁人精神”的新内涵。
减下去的是当前,加上去的是长远;减下去的是高成本产量,加上来的是低成本效益,这是大庆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破解这个重大课题?大庆人早已胸有成竹———打一场“技术换资源”的大战役。
准确的表述该是,大庆人的技术换资源的行动与理论齐头并进,更有一支2万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庞大的队伍结伴而行,从而迅速创建了一个新的科技创新体系,从而迅速形成了“买不来、带不走、拆不开、偷不去、溜不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样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做大、做强,还要考虑“做久、做长”。
今天,当你在互联网上检索一下,当把中东、伊拉克、里海、马六甲、欧佩克、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中石油收购斯拉夫、泰纳线等等这些关键词输入进去,显示在你眼前的一切可能就是一个国际能源安全严峻形势的新坐标。这时,不知你会不会这样想:拥有大庆,是中国人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幸福的事。
说起“大庆”,我们整理出若干个“链接”:
大庆油田的诞生,使中国石油工业从此走进了历史的新纪元。1963年12月4日,新华社播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首次向世界宣告:“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石油工业彻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从1976年,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进入世界特大型油田的行列。1978年,全国原油年总产量突破1亿吨,从此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从此开始的改革开放,有了立足的“血液”保障。年产5000万吨的纪录,大庆人奇迹般地保持了27年。
大庆油田实现持续稳产高产的骄人业绩,有力地保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开发西部”战略目标的实施。与大庆的稳产相对应的,是国家建设的稳固;与大庆高产相对应的,是国家发展的高速度。
大庆开发46年间,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相当于为全国人民每人生产原油近1.4吨,累计向国家上缴各种资金(包括承担原油差价)总计超过1万亿元。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新闻背景有些繁杂和遥远,那就看一份最新的资料———“9月10日,中国纳税500强揭晓。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278.90亿元的纳税额第五次荣登榜首。”
我特别注意了与此相关的报道,几乎都是这般寥寥数语。而大庆人早已习惯了默默的钻探、默默的采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无怨无悔。
问题是,大庆人可以默默奉献,但默默奉献绝不等同于默默无闻。无论对于谁,对这一段不该遗忘不能遗忘的历史的“大面积”的淡忘,都是一件值得认真反思的事。就这一点探索下去,这其中一定涉及到信仰、信念、价值观、方向感等等,这是不容小视的一个大课题。
二十世纪是石油世纪,二十世纪的战争中大多数人的血都是为石油流淌的。这些话早已不新鲜了。当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近几年,世界各国即使是普通的人也已经真正地意识到了石油沉甸甸的分量。
为了帮助思考,不妨再引用两组数字: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进口量为930万吨,对外依存度仅为6%;12年以后的2004年,国内生产原油1.7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5.7%。在这12年间,国内石油年产量增长不足250万吨,而石油消费年增长却在1000万吨以上。
根据有关研究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达4.5亿吨以上,国内可能产出1.8到2亿吨原油,预计缺口2.52.7亿吨。
尽管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4.3亿吨,居世界第11位,但人均只有1.89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25吨)的7.6%。
这些枯燥的数字意味着,早已被我们甩进了太平洋的“缺油大国”的帽子,我们不得不重新戴上。
2013年9月10日,大庆油田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举行生产基地大楼奠基仪式。市长罗志虎,市委常委、副市长白志远,市政府秘书长陈立新及大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王广昀,大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指挥董焕忠等出席。
白志远在讲话中指出,大庆油田公司进入我市以来,在有效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勘探开发,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地区就业。至2013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上缴各种税费逾17.12亿元。希望油田公司能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形成更大产能。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海塔会战的快速发展,一体化、一条心、全身心、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地为企业搞好服务。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有删节,标题为本报所加)
大庆油田所属二级单位51个,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钻井、基建、科研设计、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矿区服务以及水电信服务保障等业务;现有基层党委(总支)802个,基层党支部5487个;现有职工225923人,党员93277人(其中非在职党员37988人),团员35434人,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83731人,占职工总数的37.1%。此外,油田还有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70658人,离退休人员59062人,退养家属36359人。
③ 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南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分别在什么省区
搜索词条
大庆油田
[dà qìng yóu tián]
更多图片(70张)
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落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美孚、亚细亚、德士古三大石油公司迅速进入中国。洋油“以空前的规模在中国各地倾销,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民族石油工业又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1949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破败摊子。1949年,全国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基本靠国外提供,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石油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大庆油田是我国1959年9月26日发现的第一大油田,世界十大油田,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大庆市。于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23万平方公里。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
公司名称:大庆油田
总部地点:黑龙江省大庆市
成立时间:1960
经营范围: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公司性质: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
员工数:225923
分享
企业简介
大庆油田的诞生,离不开全国上下要把贫油国家的帽子甩掉的决心和斗志,以及为发现大庆油田付出辛勤汗水的科学工作者和来自祖国各地千千万万支援油田建设者们的努力工作,其中就包括“铁人”——王进喜。
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最大的油区,位于松辽平原中央部分
大庆油田
,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其中大庆油田为大型背斜构造油藏,自北而南有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等高点。油层为中生代陆相白垩纪砂岩,深度900米~1200米,中等渗透率。原油为石蜡基,具有含蜡量高(20%~30%),凝固点高(25℃~30℃),粘度高(地面粘度35),含硫低(在0.1%以下)的特点。原油比重0.83~0.86。1959年,在高台子油田钻出第一口油井,1960年3月,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1976年以来,年产原油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1983年产油5235万吨。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历史变革
大庆油田自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48.2亿立方米,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特别是原油55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大庆油田采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1999年底,大庆油田重组改制、分开分立。2000年1月1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并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和香港上市。注册资本475亿元,现资产总额1089亿元,员工总数90427人。公司自2000年成立六年来,累计生产原油2.94亿吨,天然气130亿立方米,年均油气当量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840亿元,利税总额4795亿元,连年荣登中国纳税百强企业榜首。
大庆油田景色
图册 26张
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 ”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
当时正值国庆10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欧阳钦提议将大同改为大庆,将大庆油田作为一份特殊的厚礼献给成立10周年的新中国。
“大庆”,这个源于石油、取自国庆的名字,从此叫响全国,传扬世界。
成员单位
大庆油田所属二级单位51个,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钻井、基建、科研设计、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矿区服务以及水电信服务保障等业务;现有基层党委(总支)802个,基层党支部5487个;现有职工225923人,党员93277人(其中非在职党员37988人),团员35434人,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83731人,占职工总数的37.1%。此外,油田还有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70658人,离退休人员59062人,退养家属36359人。
企业机关
总经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人事部(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机关党委
工会
团委
政策研究室
勘探部
油藏评价部
规划计划一部
规划计划二部
财务资产一部
财务资产二部
生产运行部
土地资源管理部
安全环保部
资产设备管理部
技术发展部
质量节能部
审计部
纪检监察部
市场开发部
外事管理部
企业法规部
综合经济管理部
④ 大庆共有多少个采油厂,每个厂有采油井多少口,每个厂有多少个矿,每个厂有职工
采油一厂到采油十厂 外加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头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共十二个。
第一采油厂位于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中部,也称萨中油田。始建于1960年,所辖萨中油田开发区面积161.25平方公里。管理油水井11656口,有联合站(库)10座、中转站82座、计量间610座、注水站39座、污水处理站43座、变电所42座、配电所12座。厂下设12个机关部室,23个矿(大队)级单位,265个小队级单位。共有员工14659人。
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成立于1964年11月,是以生产原油天然气为主的企业,油田开发面积182.85平方公里,管理油水井9200多口。现有员工10000多人, 其中管理、技术人员2185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925人。截止2007年底,累计生产原油3.76亿吨,原油产量16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成立于1966年5月,所辖萨北开发区位于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的北部,南与萨中开发区相接,北、东到油田过渡带,西到喇、萨油田储量分界线。全区东西平均长12.7公里,南北宽9.5公里,管理油田面积118.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129亿吨,可采储量2.728亿吨,是大庆油田重要油气生产基地之一。从1972年开始第三采油厂已连续32年实现原油生产500万吨以上,1984年原油年产量跃升到830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成立于1966年5月,所辖萨北开发区位于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的北部,南与萨中开发区相接,北、东到油田过渡带,西到喇、萨油田储量分界线。全区东西平均长12.7公里,南北宽9.5公里,管理油田面积118.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129亿吨,可采储量2.728亿吨,是大庆油田重要油气生产基地之一。从1972年开始第三采油厂已连续32年实现原油生产500万吨以上,1984年原油年产量跃升到830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位于大庆长垣杏树岗油田北部,1966年10月24日投入开发,油田面积197.9平方公里,原始地质储量53460万吨。目前,全厂现有员工8701人,共管理油水井8266口、各类站库518座,下设矿(大队)级单位14个,机关部室14个。
第五采油厂成立于1972年5月4日,位于大庆市红岗区南部,大同区北部,北与第四采油厂相连,南与大同区大同镇接壤,东与安达市昌德镇交界,西与大同区兴隆泉乡毗邻。厂机关设在红岗区杏南中心村,负责管辖杏南、太北和高台子油田,全厂含油面积317.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33310万吨,可采储量16526万吨。
采油六厂位于大庆长垣北部边缘,含油面积100平方公里和气顶面积32.3平方公里的喇嘛甸油田,能强烈感觉到这个原油持续高产、经济初具规模、矿区功能配套、社会治安稳定、员工生活富足的现代化石油生产基地的生机和活力。
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以下简称:七厂)位于大庆油田长垣的最南端,于1975年6月开始筹建,1978年7月20日正式建厂。三十年来,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辛勤建设,现已开发了葡萄花、太南、敖包塔油田及台105、肇212、茂801、敖南等区块,辖区面积达1510.65平方公里。所辖油田动用含油面积449.77平方公里,动用地质储量2.033385亿吨,可采储量7177.29万吨。建厂以来,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原油生产任务。截止到2006年末,已累计生产原油4837.4万吨,累计注水21169.50万立方米,累积注采比1.39,地质储量采出程度23.79%,可采储量采出程度67.4%。目前,全厂有6座联合站、24座中转站、190座计量间、189座配水间,现有油水井4183口(采油井2947口,注水井1236口),油、水井数比2.38,井网密度9.3口/Km2,年产油量为145万吨。厂机关设14个部室,厂下属14个矿、大队级单位,现有员工4589人,其中管理人员811人、技术人员390人、操作人员3388人,有女工2070人;有基层党支部110个、党员1304名,团支部57个、团员449名。厂生活区位于大同区属地的庆葡村,面积约4.5平方公里,距市中心约100公里,所管理的井站分布在大同区和肇源县境内,处在9个乡(镇)、278个村(屯)地界中。厂区内驻有分属管理局和油田公司的7个单位及16个政府派出机构,居住人口1.4万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筹建于1983年,1986年正式建厂,负责宋芳屯、升平、徐家围子、永乐、肇州等五个油田和卫11区块的开发,探明含油面积938.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3亿吨;油区分布在大同区、安达市、肇州县、肇源县境内。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第八采油厂从一个小试验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年产百万吨原油生产规模的石油生产企业。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改革和重组,到2005年底,全厂共有油水井3915口,计量间180座,各类站库(所)82座,固定资产和油气资产94.74亿元,净值53.86亿元;全厂共有14个矿(大队)级单位,93个基层小队,机关12个部室,在册员工3749人。
大庆油田第九采油厂1983年3月筹建,1986年10月建厂,承担着大庆长垣西部外围油气田开发生产任务。厂部位于大庆市红岗区创业庄,现有员工3176人。共设机关部室13个、作业区(大队)16个、基层小队77个。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管辖的朝阳沟油田,位于肇州县、肇源县、肇东市交界处,距大庆市区150公里,距哈尔滨市区70公里。
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4日,由原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十一厂和树2公司合并重组后成立。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与黑龙江省肇东石油开发总公司合资经营。公司现有员工2211人,其中全民合同制员工666人,市场化用工28人,子女工38人,临时合同工1479人。注册资金人民币12.719亿元,其中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控股88.16%,黑龙江省肇东石油开发总公司占股11.84%。公司最高决策机构为股东会,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下设经理层12人,分管机关11个部室和24个基层单位。公司主要经营业务范围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天然气生产、石油及其产品销售、天然气加工及其销售等业务。
大庆头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头台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28日,是国内陆上石油企业实行股份制体制的第一块试验田;也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与地方合资合作开发边际低产油田的第一次尝试。公司总股本为51371万元,有4家股东组成。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08亿元,占79.45%;肇源县石油开发总公司投资1977万元,占3.85%;黑龙江省油田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482万元,占8.72%;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投资4099万元,占7.98%。截止目前,公司共有员工1200人。公司机关设置油藏管理部、生产协调部、工程管理部、经营管理部、财务资产部、人事监察部、经理办公室等“六部一室”,基层单位为采油一、二、三、四、五区、输油工区、维修工区、生活服务区、器材供应站和经保大队等10个单位以及一个子公司(黑帝庙稠油试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