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勘探怎么解说
扩展阅读
如何计算千人千面的成本 2025-02-09 00:05:15
炒板栗工具怎么做 2025-02-08 23:57:18

石油勘探怎么解说

发布时间: 2023-08-25 15:45:52

Ⅰ 什么是石油物探

石油物探
根据地下岩层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量测量,对地质构造或岩层性质进行研究,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石油物探。
在石油勘探中,对于被表土、沙漠和海水覆盖没有岩层直接出露的地区,主要依靠物探方法间接了解地质构造和岩层性质,以寻找油气藏。目前,石油物探已成为覆盖区勘探石油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简史:石油物探是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最早使用的物探方法是重力勘探。1922年,首次成功地应用扭秤在墨西哥湾沿岸探测到和盐丘构造有关的油藏。1935年,重力仪开始用于石油物探。
1919年,德国人明特罗普 (L.Mintrop)提出了地震折射法。用此法在墨西哥湾沿岸寻找盐丘构造,并获得了成功。1927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使用地震反射法也成功地发现了毛德油田。
中国的石油物探工作,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到发展,并取得很大成绩。1959年,应用物探方法与石油地质、石油钻探相结合,找到了大庆油田,以后又陆续发现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等油田。
勘探阶段:
石油物探工作大致可划分为区域普查和构造带勘探两大阶段。
区域普查阶段
这个阶段在有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进行重力法和磁法普查,其成果图比例尺为1:500000~1:1000000,在油气勘探有利的地区进一步进行重力法和磁法详查,其成果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1:200000。配合电测深、大地电流法和少量地震法普查工作,划分盆地内的区域构造单元,确定沉积凹陷,并进一步评价沉积凹陷和圈定二级构造带,为进一步开展石油物探工作提供有利的地区和构造带。
构造带勘探阶段 :
在区域普查阶段提供的有利地区和构造带上,开展地震法普查和详查工作,确定可能的含油气构造和油气圈闭,为石油钻探工作提供井位。中国已发现的油气田中,多数是根据地震勘探资料进一步进行钻探发现的。
勘探方法:
石油物探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反射法和地震折射法等,也可包括地球物理测井。
重力勘探
用于了解地壳深部结构和基底表面起伏,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在有利条件下,也可用来了解沉积岩层内部构造,寻找可能的含油气构造。重力勘探是根据地下岩层密度的差异,测量地球重力场的相对变化,了解地下地质构造的。重力勘探比较简便、成本较低,但勘探精度较差并具有多解性,一般用于区域普查阶段。
磁法勘探
用于了解基底表面起伏,估计沉积岩层的厚度,划分区域构造单元。磁法勘探是根据地下岩石磁性的差异测量地磁场的相对变化,了解地质构造的。根据磁异常所计算出来的磁性体埋藏深度,可以了解基底表面起伏和基底内部结构,也可反映沉积岩中的火成岩侵入或喷发的情况。磁法勘探与重力勘探相似,它的勘探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勘探精度较差,一般只适用于区域普查阶段。
电法勘探
用于了解基底表面起伏,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在条件有利的地区,还可了解沉积岩层内部构造;在适当条件下,也可利用它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电法勘探是根据地下岩层的电阻率等电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质的差异,了解地质构造和寻找油气藏。在石油勘探中,电测深法、大地电流法和大地电磁法以及激发极化法应用较多,其设备比重力法和磁法复杂,成本也较高,但探测精度优于重力法和磁法,一般也适用于区域普查阶段。
地震勘探
在石油物探中是探测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地震反射法,但勘探成本高于其他石油物探方法。由于它的勘探效果较好,已成为石油物探中最有力的勘探手段,应用最广。地震勘探方法主要分为反射法和折射法两大类。
1 地震反射法 用此法可以了解地壳深部结构和基底表面起伏,研究地壳内部结构和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寻找和勘探各种可能的含油气构造,通过钻探寻找构造,圈闭油气藏;还可以了解沉积岩层的岩性和岩相变化,与地质和钻探相结合,寻找岩性圈闭或岩性与构造复合圈闭油气藏;在条件有利的地区,还可能直接找矿。
地震反射法的基础是地下岩层的波阻抗的差异。沉积岩层的岩相变化及岩石孔隙中所含流体(油、气、水)性质的不同,使岩层的波阻抗发生变化,影响地震反射波的振幅。根据地震反射法所记录的反射波走时,可以计算出波的速度和反射界面的埋藏深度,从而了解基底表面起伏和沉积岩内部构造。根据记录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等特点,以及所计算出来的地震波速度等资料,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岩性、岩相变化和岩石孔隙中所含流体的性质。
用地震反射法通常可以观测到界面深度达6000米左右或更深的反射。因而,使用地震反射法可在几公里深的整个沉积剖面中,了解各种不同深度的地质构造,寻找与背斜、断层、断块和盐丘构造等有关的构造圈闭油气藏。地震反射法提供的地下地质构造精度很高,在理想条件下,得到的地质构造起伏的误差在3~6米范围内,确定断层落差的精度可达10米左右。地震反射法虽然能作出具有明显波阻抗差异的任何反射层的构造图,但没有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是不能确定各反射层的地质层位的。因此在对地震反射法资料进行解释时,必须同地质资料和钻井资料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差错。
地震反射法还用来研究地下岩层的岩性和岩相变化情况,试验寻找与地层遮挡、岩性尖灭、礁块和古潜山等有关的岩性圈闭油气藏,或构造与岩性复合圈闭油气藏。从地震反射法资料可以得到沉积岩层变薄的趋势,或岩性变化的显示。但是,单纯利用地震反射法资料,目前还不能解决与岩相变化有关的地层圈闭油气藏的勘探问题,必须将地震反射法资料同测井资料、物性资料、地质资料和钻探资料密切结合进行综合解释。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增强及其他和油气有关的地震波标志,可以直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在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寻找较浅的砂岩贮气层,这种勘探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古老的沉积盆地中寻找较深的含油层,则受到较大的限制。
2地震折射法 此法可以用来了解基底表面起伏,划分区域构造单元,了解沉积岩层内部构造,寻找可能的含油气构造;利用所求出的界面速度研究地层的岩性。根据所记录下来的地震折射波走时,可以求出地下高速界面如基底、盐丘、炭酸盐岩的埋藏深度和起伏形态,并且可以计算出地震波沿高速岩层传播的界面速度,了解地下高速岩层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在有利条件下,还可用来确定高速岩层断层的落差。但它不如反射法能同时了解地下多个岩层界面的详细构造情况,而且勘探精度也低于反射法。

Ⅱ 你知道如何勘探、采集位于海洋中的油田吗

石油勘探,就是考证地质历史,研究地质规律,寻找石油天然气田。主要要经过四大步骤,即:确定古代的湖泊和海洋(古盆地)的范围;然后从中查出可能生成石油的深凹陷来;第三步是在可能生油的凹陷周围寻找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质圈闭;最后对评价最好的圈闭进行钻探,查证是否有石油或天然气,并搞清它有多少储量。下面对这四个步骤的工作内容作一介绍。(具体的石油勘探技术方法后面有专题论述) 前面已经讲到了,石油是在古代的湖泊或海洋的沉积物中生成的,油田也是在这里形成的。因此,确定古湖古海(即古盆地)所在及其范围当属是首要的。
确定古湖古海的地质依据,主要是研究岩石和化石(古代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印模、痕迹等)。通过地质家们的研究,地球上的岩石种类极多,但最基本的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火成岩(亦叫岩浆岩),它是由地球深部的岩浆喷发到浅处或地面后,凝固而成的。电视中曾多次报导过现代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因此对这种岩石的来源与形成是好理解的。二是沉积岩,前面在油气形成问题时,已谈到了它的来源与形成过程了,它就是确定古湖古海最主要的物质依据。也就是说,哪里有沉积岩,哪里就是古代湖泊或海洋,这是毫无疑问的。三是变质岩,这主要是各种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在地壳的变迁过程中因经受高温高压而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变成了既坚硬又致密的另一类岩石。
古湖泊和古海洋又怎样区别呢?这主要是通过化石来确定和区分的。因为湖泊与海洋的生物特征是大不一样的。另外,即使同样的沉积岩,湖泊和海洋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是以当时水的咸淡来分的,淡水为湖,咸水为海……。古湖古海的保存状况对找油找气的影响十分重要,在后来的地质变迁中,或遭受过风化剥蚀,造成残缺不全;或遭到火成岩的侵入破坏;或经过严重的变质过程等等,这些情况也都要通过对岩石性质和地层保存的完整程度等方面考证其发育过程。 寻找地质圈闭是寻找油田的中心环节。任何一个找油部门对这一工作都是十分重视的。地质圈闭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形态各异。例如大庆油田的大庆长垣,其圈闭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我国找到的最大储油圈闭。当然也有小到不足一个平方公里的,有的单独的含油圈闭只有一口油井。地质圈闭有的可以部分地露出地面,甚至一座高山即为一个完整的地质圈闭;有的埋藏很深,地表完全看不出来。我国有能力探测到的圈闭埋深,大约在五、六千米深左右,在这个深度以内,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可以查得比较准确,钻井也能够得着。寻找圈闭自然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大到小的过程,对于深而小的圈闭,找到它当然是很困难的,它要求的技术精度、难度要比一般情况下高的多。找到地质圈闭以后,还要对圈闭进行是否具备储油条件的研究和评价工作。一般来说,在靠近生油凹陷的地质圈闭,有利于油气运移进去,成为有希望的油田,而对其他地方的圈闭,评价就要低一些。再则各个圈闭本身的保存是否完整,可储藏油量的大小等情况也需要进行研究和评价。 对所找到的地质圈闭,里面是否储藏着石油或天然气,在没有对它进行钻井验证之前,一般是很难给以定论的。因此,对地质圈闭进行钻探,这是寻找油田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其重要性及关键性在于,这个步骤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和手段,它都关系到一个油田能否顺利诞生以及它的实际命运问题。
在油田发现史上有不少这样的情况:一个圈闭本来是充满了石油的,但因钻探技术及方法不当,而没有发现其中的油气,直到若干年后,人们再次认识,再次钻探时才证实是个油田;还有的在首次钻探中就发现了油层,但其中油气就是出不来或油气产量很低、结果评价为没有工业开采价值而弃置一旁,可是以后的重新钻探或经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又喷出了高产油气流。可见,钻探是发现油气田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与前面的工作关系,如同十月怀胎与一朝分娩那样,所以必须十分认真对待。
在盆地内或一个圈闭上第一口或第一批探井应该打在什么位置,这是要综合考虑多种资料以后才能确定的。其实,第一口井就找出油田来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新疆克拉玛依因为旁边有黑油山可以看得见,它就是第一号探井生油的。至于我国东部在覆盖区找油田,就不那么容易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松基3井,说明在此以前至少已有了两口空井;胜利油田的第一口出油探井是华8井,说明在此之前曾经至少打了7口干井;大港油田是在打了近20口探井以后才发现的;任丘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任4井,在它以前,曾经有5口以上的井落了空。当然,确定探井井位也不是无章可循、完全盲目的,简单而言,以找油为目的的探井(另有以探明地层为目的的井称之为基准井或参数井)总是尽可能定在圈闭的最高位置,其理由就是油和气总是浮在水的上面。这里的所谓高是指含油层的“高”。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因而“高”也不是绝对的高,形象地比喻:如果要钻探的圈闭象个反扣着的碗或盆,第一口探井就定在拱起的碗或盆底上;如果这个圈闭象一条竖放着的大鱼,第一口井位就定在其脊背的高处;如果圈闭象一块倾斜的板(克拉玛依),探井就定在它的上方。也有极少的例外,比如一般人的头发都在头顶上最密,但秃顶者却在头部的周围才有头发,如果一定要在头顶去剪发,只会徒劳无益,新疆准噶尔盆地就有这样的实例,五十年代在其最高处打成了一口探井,一无所获,到了八十年代又在四周较低处打井,却出了油,用“秃顶”周围的头发来比喻,确有相似之处。也有确实在“盆底”找到油的,犹如炒菜的锅里放点油,它不可能停在锅沿上,这是因为这里的地层里几乎没有水,石油不占密度差的优势浮起来,只好“沉底”了,这种实例很少,所以“高处找油”仍然是首先应当遵循的准则。
当一个地质圈闭经钻探后,有一口井获得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流,这就算是找到了一个油田。但是,还必须进一步把这个油田的具体范围和出油能力搞清楚。因此,在钻探过程中发现油气之后,就应立即查清油层的层数、深度、厚度,并要搞清油层的岩性和其他物理性质,还要对油层进行油气生产能力的测试和原油性质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扩大钻探,进一步探明圈闭含油气情况,算出地下的油气储藏量有多少。这样,对单独个油田来说,它的初步勘探工作就算结束了。
最后这里还需加以说明的是,在实际寻找油田的工作中,这个步骤不可能绝然分开进行,而总是相互联系、交错进行的。找有利生油凹陷的过程中,往往也同时就找到了地质圈闭;在找地质圈闭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沉积地层或新的生油凹陷;在钻探圈闭时,也会发现新的生油层和储集层,以致给人们增加许多新的认识。总的来说,寻找油田的过程,一方面是人们对地下情况不断积累资料、深化认识的过程,一方面又是找油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

Ⅲ 石油物探的介绍

石油物探是指根据地下岩层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量测量﹐对地质构造或岩层性质进行研究﹐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球物理勘探。在石油勘探中﹐对于被表土﹑沙漠和海水覆盖没有岩层直接出露的地区﹐主要依靠物探方法间接了解地质构造和岩层性质﹐以寻找油气藏。目前﹐石油物探已成为覆盖区勘探石油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Ⅳ 石油勘探有几种方法。

(1)地震勘探: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领域的新技术,采用人工方法引起地壳振动,如利用炸药爆炸产生人工地震。再用精密仪器记录下爆炸后地面上各点的震动情况,把记录下来的资料经过处理、解释。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目前,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中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方法。
(2)重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密度是不同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测量仪器,测量地面上各个部位的重力,排除区域性重力场的影响,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发现异常区,称做重力勘探。它就是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密度与重力场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研究地下的地质构造。
(3)磁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测定地面各部位的磁力强弱来研究地下岩石矿物的分布和地质构造,称做磁力勘探。在油气田区。由于烃类向地面渗漏而形成还原环境,可把岩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磁铁矿,用磁力仪可以测出这种异常,并与其它勘探手段配合,发现油气田。
(4)电法勘探:它实质是利用岩石和矿物(包括其中的流体)的电阻率不同,在地面测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层介质电性差异,以研究各层地质构造的方法,对高电阻率岩层如石灰岩等效果明显。
(5)地球化学勘探:根据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变晕”的特点,用化学的方法寻找这类异常区,就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

Ⅳ 油气田勘探方法简介是什么

目前,勘探油气田的方法有地质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学法和钻井法四类。

一、地质法

地质法是油气田勘探工作中贯彻始终的基本工作方法,主要包括通过观察、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古地层、岩石及油气显示,获取相关地质资料并进行分析、解释,判断一个地区有无生成油气和储存油气的地质条件,对该地区的地下含油气远景进行评价,确定有利的含油气区。在岩石出露的地区,该方法有可能直接发现地下油气藏。该方法还包括通过钻井获取地下岩心、岩屑等资料进行的地质录井工作和实验室分析工作,以及对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各种方法提供的大量间接资料进行地质解释。

地质法除了要研究地下岩石、地层、地质构造以及地球发展史等基础地质问题外,还着重研究地下区域和局部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如生油条件、储油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及保存条件等,以确定油气藏是否存在并进行含油气远景评价。

二、地球物理勘探法

地球物理勘探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领域的新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间接寻找油气的方法。它利用各种物理仪器在地面或空中观测地壳表面上的各种物理现象,根据物理现象的变化推断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储气构造。

地球物理勘探法主要用于近代沉积发育的覆盖地区、海湖地区,这些地区没有地层和岩石出露,地质法受到很大限制,用大量钻井取岩心的办法了解地下地质情况,不仅成本高,效率也低。

地球物理勘探法主要包括重力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方法。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是地震勘探方法。

(一)地震勘探方法

在地下或水下浅层安置炸药,炸药爆炸引起的冲击会产生巨大的震动,在压力作用下,地下岩石发生压缩和膨胀,从而产生岩石质点的震动,形成地震波。当地震波遇到不同密度岩层的分界面时,会产生三种现象:第一种是部分地震波从分界面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波叫反射波。第二种是部分地震波透过界面向下传播,这部分波叫透射波;透射波再遇到分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第三种是部分地震波透过界面并沿着岩层分界面滑行一段再折射回来,折射回来的波叫折射波。根据接收和研究波的类型,地震勘探又可分为反射法和折射法。目前,反射法应用最为广泛。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岩石性质有关。通常,致密坚硬的岩石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疏松的岩石地震波传播速度慢(见表3-1)。

图3-2陆上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x—地震测线;t—地震波传播时间

(三)电法勘探

地下不同岩石存在着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的差异,在地面测量由这些差异引起的电场的变化,进而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矿藏的方法,称为电法勘探。按电场的成因,电法勘探可以分为天然场法和人工场法两类。天然场法包括大地电磁法、声频电磁法,人工场法包括电阻率法、人工电磁法、激发激化法。

电法勘探在金属勘探领域应用最广泛,其次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探方面也有较多应用。对石油勘探来说,主要用其中的电阻率法、大地电磁法、人工电磁法来测量地下地层界面深度,它可以研究区域地质情况和局部地质构造。

(四)磁法勘探

地下不同岩石存在着磁性的差异,在地面测量由地下磁性差异引起的地面磁场的变化(磁异常),进而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矿藏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磁法勘探可以研究大地构造单元、基底构造和沉积盖层等。该方法可以在地面和空中进行,分别称为地面磁力测量和航空磁力测量。

磁异常值是用磁力仪来观测的。磁力仪分为垂直磁力仪和水平磁力仪两种。测量方法有相对测量和绝对测量两种。绝对测量主要用于正常磁场的测量,油气勘探中主要采用相对测量。

磁异常解释方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正问题研究,即已知地下地质体的形态,分析其在地面形成的磁异常特征,找出磁异常和地下地质体产状之间的关系,以指导磁异常的地质解释。二是对实测磁异常进行加工处理,消除干扰磁异常,突出地下地质因素引起的磁异常。三是反问题研究,即对实测磁异常进行地质分析,找出对应的地下地质特征和矿产。

三、地球化学法

地球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岩石、土壤、气体和水样本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地下油气的扩散所引起的各种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分析地下油气存在与分布情况。地球化学法又称为地球化学勘探法,主要包括气测法、沥青法、水化学法、细菌法等具体方法。

(一)气测法

气测法是利用灵敏的气体分析仪测定土壤、表层岩石或水中的碳氢化合物气体的含量。其原理是:当地下油气藏存在时,油气就会向地表扩散,使其上部的地表出现气体异常,碳氢化合物气体含量较其他地区高。

目前气测法还处于发展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够完善,效果不理想。但地球物理测井的气测法却是在钻井中判断油气层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沥青法

沥青法包括测定发光沥青、氯仿沥青“A”等方法。各种方法在地面和井下测得发光沥青、氯仿沥青“A”等异常时,说明本地区有着油气生成、运移、扩散和氧化的过程存在,用来评价该区、该层的含油气远景。

(三)水化学法

水化学法主要是研究水中所含盐类、微量元素、水型以及它们在地表的分布情况,用以进行含油气可能性的判断。

(四)细菌法

细菌法是一种间接的地球化学方法。由地下运移、扩散至地表的某些烃类(如甲烷、乙烷、丙烷)在油藏上方形成相对富集带,而某些细菌对某种烃类有特殊嗜好,常在这些地区大量繁殖。通过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可反映烃类异常区,用作寻找油气藏及评价含油气远景的重要指标。

四、钻井法

钻井是油气田勘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无论是地质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学法,对确定地下有利的含油气构造或油气藏,都属间接方法。通过钻井手段才能最后确定油气藏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具有工业油气流。但与其他方法比较,钻井法却是速度最慢、投资最多的一种方法。它必须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综合勘探的基础上进行。

Ⅵ 石油是通过什么手段发现的地质勘探的原理是什么 怎么勘探

石油勘探主要有:
1、地质法:通过露头、岩石、岩心携拆逗观察,来研究成矿辩卖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实现找矿的一种方法;
2、地化法(Geochemistry):取样、分析化验;
3、物探方法:根据地下岩石或矿体的物理性质差异所引起的某些异常物理现象的变化去判断地质构造、沉积等地质现象发现矿体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4、钻探法:为勘探地下含油气情况所钻的油气探井,有4大类(1)参数井;(2)预探井;(3)评价井;(4)资料井;
地震勘探:它的原理是由人工制造强烈的震动(一般是在地下不深处的爆炸)所引起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御基当遇着岩层的分界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时用高度灵敏的仪器记录下来,根据波的传播路线和时间,确定发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

Ⅶ 简述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特点+(2)+谈谈石油勘探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特点: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分布不均段肢吵:我国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和海域,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相对较少。

(2)勘探难度大: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着勘探难度大、饥胡勘探周期长、勘探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3)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4)环保要求高: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着环保要求高、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2. 石油勘探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握侍下几个方面:

(1)深海勘探技术:随着陆上油气资源逐渐枯竭,未来石油勘探的主要方向将转向深海勘探。深海勘探技术将成为未来石油勘探的重要方向之一。

(2)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包括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等勘探技术。未来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将成为未来石油勘探的重要方向之一。

(3)数字化勘探技术:数字化勘探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技术。未来数字化勘探技术将成为石油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高勘探效率、降低勘探成本。

(4)环保技术:未来环保技术将成为石油勘探的重要方向之一。环保技术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社会责任感。

Ⅷ 什么是石油勘探

石油的勘探从前是靠猜测和碰运气,现在则是建立在许多科学和技术原理之上。早期最有效的找油方法是寻找出露在地表上的油苗,然后在其邻近地区钻井。如今发现油气是以地面和地下地质的综合研究为基础。人们采用航摄相片、卫星成像及各种地球物理仪器收集资料,并据此确定探井的位置。钻井时收集岩屑、钻井取心及向井中下入特殊仪器进行测井等,对所获资料进行实验分析和计算机处理后,可以获得地下的重要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对比这些信息,就可以精确地确定地下构造以及其内是否含有可供开采的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