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原油的供需面有哪些
目前,由于原油储备的不均衡,国际上原油价格受到美国和欧美等地区影响较大,在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中,供求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是投资者们需要关注的其中之一。供需关系怎样影响原油价格?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化都会影响石油价格的变化,同时也受其他能源和及节能技术的发展影响。不仅全球经济增长会造成,而且超预期增长也会牵动国际原油的市场价格出现上涨。这也表明,全球石油消费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正相关。
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也使得对原油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原油价格震荡走高。其中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带动了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1/3。而反过来,异常高的油价势必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又会影响石油需求的增加。
替代能源的成本将决定石油价格的上限。当石油价格高于替代能源成本时,消费者将倾向于使用替代能源。而节能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这势必将对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经济增长是影响原油需求的主要因素,要对原油消费的增长作出规划,就要对消费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作出预测。
影响原油价格的供给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储量,石油供给结构以及石油生产成本。为较为充分的需求数据相比,原油的供应数据显得较为缺乏。主要原因在于,与需求方相比,原油的供应相对集中,这让投资者在判断未来原油的供应状况时心存疑虑。
原油供给主要来自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国家,相关数据可以通过多个机构提供的数据整理获得,最重要的是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部公布的工序数据。石油输出国的13个成员国大约占全球石油供给的40%。欧佩克的任务就是调节“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进而影响原油价格。而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始终处于最大化的状态,较难估算。
另外,原油供应中,剩余产能和炼制瓶颈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美欧跨国石油公司在世纪之交通过资本运作发起的新一轮兼并联合使得世界石化产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石化巨头对全球石油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控制力的进一步增强,世界石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以及石油价格的波动带来了深刻影响。
此外,石油生产成本也将对石油供给产生影响。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成本会影响生产者跨时期的产量配置决策,进而影响到市场供给量,间接地引起石油价格波动。世界石油价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区的石油生产决定,而低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幅度。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成本会对生产者不同时期的生产量造成影响,也影响其决策,同时还会影响到市场供给量,从而间接地引起价格波动。世界石油价格最低水平由高成本地区的石油生产决定,而低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幅度。
全球石油消费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正相关。全球经济增长或超预期增长都会牵动国际原油的市场价格出现上涨。而反过来,异常高的油价势必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又会影响石油需求的增加。替代能源的成本将决定石油价格的上限。当石油价格高于替代能源成本时,消费者将倾向于使用替代能源。而节能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缓和。
‘贰’ 资源问题--全球一天要消耗多少升汽油
简单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论
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么时候枯竭呢?这个问题的议论历来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开采年数因研究数据来源而异。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而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则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采,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历经年月后也会有增加的情况。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石油量大概为1.15亿桶,这比前两年的估计数字增长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飙至每桶133美元,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原因二:供需失衡论
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它之后,依次为日本、中国、俄国、德国与韩国。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在国际油气投资顾问徐小杰眼中,石油的供需关系是基本面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基本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决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世界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石油供应设施又十分脆弱,且鲜有特大型新油田发现。此外,在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不足、产能递减或增长滞后、供应源衰减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贬值论
除了资源缺稀外,人为炒作也致使油价在近期飙涨。其中,美元贬值论是最热门的一个因素。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
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赞同。他同样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无关,是美元贬值和市场投机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续贬值为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和黄金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油价和黄金价格不断攀高。
原因四:投机炒作论
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指出,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种短期消息只不过是炒作油价的一个由头而已。由于资金的介入,市场会把任何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意外下降,明天则有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他的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据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了近40%,仅5月份纽约市场油价涨幅就达到17%。5月16日纽约油价127美元,虽为当日价格,交易的却是7月石油期货。这与1月2日油价“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样,“期货”这样的投资形式显然已对油价造成巨大影响。
美国一民主党参议员称,投机力量行为在期货市场上极其放纵,期货市场日成交量已超过实际需求的20多倍。这也是投机者翻炒期货的有力证据之一。
原因五:季节规律论
有环境学家认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进入夏季,生产、生活用油都将进入增长时期。每年的5月到11月为美国的飓风多发季节,一旦有飓风到来的消息都将影响油价上涨,这已成为一个定势。专家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油价的飙涨有所影响。
原因六:地缘政治论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奥恩日前发表言论表示,世界主要产油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是推动近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奥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讯社采访时说,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尔爾利亚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这种局面刺激了油价上涨。
石油资源储量分布极为不平衡,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地区国家石油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60%以上,而亚太地区石油储量则不足2%。从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的情况来看,高油价将进一步加重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如1978年的两伊战争和1990的海湾战争,其根本目标依然是对石油资源的争夺。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地缘政治不稳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价。
原因七:长短阴谋论
此外,西方学界出现了一种阴谋论,也成为了对油价高涨的一种解释。据分析,阴谋论有两种,一个是长期阴谋论,一个是短期阴谋论。长期阴谋论是指美国石油巨头实际上已经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术,量产后该技术也十分廉价。事实上,当油价在50美元一桶的时候,该技术就可以完成产业化了,但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美国石油巨头并不着急推出新技术。
短期阴谋论就是指美国总统布什本人就是美国石油集团推出来的宠儿,布什为了“报恩”,因此美国政府有意推动油价上涨。该论点分析师认为,到目前为止,石油并没有出现绝对的短缺,但油价却成倍上涨,这与近年来很奇怪的“美国现象”有关:在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美国政府一定扩大石油储备,石油价格低的时候却出售储备。而且,在石油价格高涨之时,美国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什政府
‘叁’ 世界石油供需现状与趋势
1、全球石油储量充足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十分有限。当前,全球石油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根据BP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2012-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储量变化并不明显。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324亿桶,与2012年相比仅上升了2.81%,但总体来说储量较为充足。
综合来看,全球石油储量充足,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量、消费量均有下降。预计未来随着全球疫情好转,全球石油产销量将恢复增长。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肆’ 为什么油价下跌 分析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
油价下跌通常是由全球原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其中供求关系是影响原油价格波动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分析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供应方面:原油产量的增加或减少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全球原油供应持续超过供需,那么石油存储容量会逐渐饱和,原油耐袭山价格就会随之走低;反之,如果供应不足,那么原油价格就会上升。该情况还受到国际市场政策从上游的矿物资源采集、生产加工、管道运输以及仓储物流等复杂可控因素的共同影响。
需求方面:需求量对原油价格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全球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和运输行业等能源消费大户需求量极禅凳高,使得原油市场供不应求,那么必然会产生供给短缺,推高原油价格;与此相反,如果经济放缓或者某个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那么需求量减少,原油价格就会跟随下降。
地缘政治因素: 地缘政治事件、战争等原因也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例如,中东国家为了主售原油可能形成联合卡特尔,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上调油价;又或者某些国家由于外交冲突而停止购买原油,导致供给过剩、油价大幅下降。
总的来说,当全球经济增长遭遇下滑期,同时产出过剩、需求不振、地缘政治风昌中险等比较大的负面因素共同作用,就可能导致全球原油市场供应超过需求,引发油价大幅下跌。反之,则可能导致原油价格上涨。
‘伍’ 世界油气供求状况
20世纪60年代,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世界岁磨石油消费量迅速增长。可以说,从1970—2005年,世界石油消费量稳定快速增长,而且每10年就有一次跨越式的发展。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197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为22亿多吨,2005年增至38亿搭祥多吨,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增长速度。
世界油气供求状况1
世界油气供求状况2
从世界石油产量与消费量的对比情况来看,由于世界石油产量的稳步增长,全球石油的供求基本平衡,产量略大于消费量。
但由于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造成了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局部供需不平衡。欧洲、亚太和北美地区始终是石油资源的主要进口地区,表现为产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当然,随着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对于天然气资源的利用,以及俄罗斯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其需求缺口有所缓和。而亚太和北美地区需求缺口在总量上不断增加,亚太地区由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更造成了近年间该地区石油需求的增长。
需求因素在石油供需格局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局部供需不平衡,再加上地缘政治、突发事件、投机与消费者心理等因素,造成了历史上数次油价的大幅波动。
天然气市场全球化趋势开始显现。一直以来,世界天然气市场呈明显的区域化市场特征。从消费上看,世界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在北美和欧洲,其消费量约占70%以上,主要为管道天然气。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只占1.4%,主要为液化天然气(LNG)。从供应上看,北美和欧洲地区乎枝斗的天然气基本能自给,而亚太地区的天然气供需存在较大缺口。不过,最近几年来一些跨洲、跨海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建设呈现出加速态势,LNG生产与运输成本下降,天然气价格上升,全球LNG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美国、欧洲出于对能源供应多元化的考虑,越来越重视LNG的引进,LNG正在成为世界油气工业的一个亮点。这将有利于天然气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提高天然气特别是LNG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