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的石油储量还有多少
国土资源部网站发布2013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成果,中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1085亿吨、可采资源量268亿吨。中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大于石油,截至2014年底,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分别累计采出62亿吨、1.5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资源量分别为206亿吨、38.5万亿立方米。
详情请移步小散庄
❷ 中国汽油自给率
中国的石油自给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七左右。
去年中国进口石油5.42亿吨,自产石油1.95亿吨。石油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工农业国防,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因此我国要大力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加大战略石油储备,确保石油供应,决不能让别人卡脖子。
中国的石油资源很稀缺,只有256亿桶(一桶约159升)排到了世界的第十三位。目前世界的平均价格35美元/桶,而我国开采难度大,每一桶原油的成本大约在50美元左右,海上开采成本更大,大约要60美元/桶。
既然开采成本高于油价,我国就直接依靠进口了,所以一直以来中国被称作“进口原油大国”。
❸ 中国在那一年实现石油自给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仅有甘肃玉门老君庙、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等几个小规模油田,年产不足12万吨,国内消费的石油基本上依靠进口。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发建设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和青海冷湖油田及四川油、气田,扩大了玉门油田,初步形成了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几个大盆地进行的区域勘探取得新的进展。
(3)石油自给率怎么算扩展阅读:
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但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60年代初,我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严重困难和巨大压力,大庆石油会战就是在这个时期打响的。
经过3年多的奋战,到1963年,我国高速度、高水平地探明和建设了大庆油田,形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对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64年1月21日,石油工业部党组向中共中央报告,提出要在天津以南、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组织华北石油会战。
到1965年,在山东建成的胜利油田、在天津建成的大港油田都开始出油。华北石油会战打开了渤海湾地区的勘探局面,在中国东部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石油生产基地。
经过大庆石油会战和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底,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131万吨,实现了国内消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人民网-新中国峥嵘岁月|1963年:石油基本自给
❹ 多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这意味着什么将产生哪些影响
多国宣布石油减产,主要是为了稳定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抑高郑卜制油价下跌。这意味着,减产的国家将会削减石油的产量,从而减缓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局面。
具体来说,石油减产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情况可能会特别严峻,因为他们往往比较依赖进口石油,并且通常有较低的收入水平。
对全球能源结构的影响
石油减产可能会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现在全球正在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
如果石油价格上涨,那么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相对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从而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总之,多国宣布石油减戚穗产旨在稳定全球原油市场供需平衡,抑制油价下跌,但也可能对石油生产国、进口国和全球能源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未来,全球的能源政策可能会更加偏向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石油产业也将面临转型和适应的挑战。
❺ 中石化和中石油是不是大部分原油都是从外国进口、
中国每年消耗越3亿吨原油。应当说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原油依赖进口,近几年更是有一半左右要靠进口,三大石油公司中,中石化进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