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麻烦大家谈谈对中石油的看法··尤其是职工待遇方面。。谢了。。。
1、领导干部整体薪资超高。以中石油下属企业华北油田(这还是中石油比较穷的单位)为例,普通科级干部一年的工资、福利、年终奖加在一起,基本都在10万以上。而他们的学历大多是油田内部的技校、中专、大专毕业,然后到社会上弄个文凭。再以华北油田第一综合服务处为例,这个服务处的职工不到3000人,但科级干部有近却近200个。这个处还只是油田内部的后勤部门,一线生产单位发的钱大家就可以想象的出来了。 2、中石油驻北京各单位福利好更是超乎想象。前一阶段中石油整体为北京工作5年以上的职工购买太阳星城的房子,那么好的位置才7000多一个平米,为怕职工买不起,每个职工还要补贴20万左右,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严禁福利分房的政策下一次明目张胆的暗渡陈仓式的动作,请问你们对的起被套牢的中石油中小股民吗。中石油在北京有个叫什么长城钻井公司的,大多是一些中专毕业生,完全不符合北京引进高人才引进策划,但却也给一部份员工办理北京户口,不是用高价买能用什么?最可气的是,有些中石油驻京单位,还给一些不上班的家属和在别的单位上班的家属发什么生活补助,每月至少2000元。这还是我们国家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吗? 3、劳动分配方面。在中石油研究总院廊坊分院,如果你去那个豪华的院子里,可以有些小头头或者家属都开着高级私家车,最夸张是的其中居然会有宝马7系、大众途锐这种进口高档车。科技人员的收入是应该增加了,但这也太离谱点了吧。 4、内部管理层的不良现象。各种工程投标中的事就不多说了,中石油为了提高所谓竞争机制,内部进行了进行了多次业务重组,结果越重组领导越多,人为在内部制造甲乙方,有的乙方单位请甲方单位一顿吃个几万块都是小意思。在各个地方的油企,下班后,各类中档饭店中,单位下级请上级,单位请单位,吃喝无数。其实都是一伙人,请什么客啊。这些钱都是我们的钱,不允许你们这样。 5、中石油虽然名为企业,其实内部还是与政府一样的设置。机关员工要向公务员看齐,职位上什么处长了、科长了,靠这算什么狗屁企业啊。还有一个中石油下属的什么华北炼油厂,在一个狗屁大的加起来没有几亩地大的地方,所有领导都发放车补,科级3000都以上,然后公车还一样要用。 6、工作效率低下。国有大企业为国家养了很多人,维护社会稳定是好事。但效率也不能太低了啊,油田内部的通讯公司效益是比较好的,很多人一天工作6个小时,一周上个4天班。有的采油厂职工一个白天夜班可以连休息3天。这也太过份了。 7、油企员工整体素质过低。绝大多数都是高中、技术、中专毕业,并且重复着并不复杂的劳动,但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薪资是你无法想象的。就是这样,很多油企还要雇一些农民外雇工来做更简单的工作。 油价涨了,我们的生活成本更高了,商品的流通靠什么?靠物流!物流靠什么?当然是要靠车和油!这就是连带反应,现在连出租车都要我们多加一块钱的附加税,以后还会有什么?
除此之外,一般后勤办公室的大概2000-3000元/月,也有一千多的但是这种基本是不干事类型的,比如让你抄抄水表之类一月一次。要想钱多就得上井队,一般内地工资是4000-6000元,如果出国比如到巴勒斯坦,巴基斯坦之类一般一万多/月。以上都是指在编的,因为我家里还没有不在编的所以不太清楚不在编工资,听说低很多。还有就是福利好,过节必发钱和物,要不然就是提货卡,工作稳定不会辞退人。 不过如果和专业不合的话就是一入此门深似海,一辈子就在里面呆着了,这里面生活太安定了让人没有什么拼搏的干劲了,有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总之是看楼主的追求是什么,如果只是要找一份稳定高收入的工作,恭喜你找到了!如果赖不住寂寞的话还是考虑一下,因为在井队上真的挺寂寞,没有什么娱乐远离都市,出国的话更是几个月才回来一次,找女朋友都没时间。这叫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说法十:你是油田的待遇应该是不错的哦。中石油的销售工资不行,其他还都可以,你才刚毕业到中石油美死了。我们单位效益不好,乱七八糟5W的样子吧,还是最不好的哦 说法十一:中石油下属的产业很多,油田上井的工人确实蛮苦的,国内打井还算好,国外的更累,海上的也很难,不过也没有说饿肚子的,你们不用这么恶意的诽谤。我就是从井队上出来的,苦是苦了点,主要是要耐得住寂寞,其他的也没什么,安全意识到位,不会出现大的危险事故,工资也是根据各个油田和各个钻井公司的不同而不同,不敢多说,但是2,3千块还是有的,你不能拿这些工资跟上海,北京的白领比较,没有可比性。在说石油系统众所周知的,大锅饭,就是福利好,工作服,生活用品,等等一般都给解决,逢年过节发放礼品,餐劵也是比一般别的公司强。 如上所示,中石油职工待遇好孬参半,主要是要看你是在什么部门、什么岗位,还不能一概而论。
‘贰’ 了解一下华北油田30年的变化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的30年,是艰苦创业的30年,也是不断改革创新的30年。
1975年7月,随着任4井日喷千吨高产油流,发现了任丘古潜山油田,拉开了华北石油大会战的帷幕。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广大职工的艰苦努力,华北石油会战1976年首战告捷:弄清了任丘油田基本情况并高速度、高水平建成了年产油1000万吨的生产规模及相应的输油能力,当年生产原油597万吨,做到当年勘探开发、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收回全部投资。其后,通过钻探,在任丘外围一些古潜山上也相继获得工业油流,有的是日产油上千吨的高产井;同时还在十多个构造上发现了第三系油藏。这些会战成果奠定了日后华北油田的发展基础。
华北油田的头10年,原油年产量均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最高年产量曾达到1733万吨,10年累计生产原油1.2367亿吨,向国家上缴利税554.3亿元,相当于国家投资的5.3倍。按当时油田产量排序,华北油田曾是我国石油战线的“油老三”。
在油田产量进入严重递减阶段后,华北油田干部员工经受了考验,为保稳产做了大量工作。除加强油田油井管理,狠上稳产增产措施外,还进一步甩开勘探,实行三个并举的勘探方针(即找油和找气并举,古潜山勘探和第三系勘探并举,深层勘探和浅层勘探并举),相继发现了一些油田。特别是在二连和冀中还发现了大型砂岩油藏。正是这些新油田的陆续投产,使华北油田踏上了稳产步子,年产油气当量保持在480万吨左右。
“九五”末期,华北油田开始了持续的重组分立改制,给油田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到2005年底,经过重组,华北油田形成了隶属关系不同的17个单位。重组后的华北石油管理局、华北油田公司、华北石化公司携手同心,共举“中国石油”一面大旗,开展有效合作,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其中华北局内部形成了主业突出、主辅清晰的工程技术服务、生产服务、物业管理、多种经营和社会服务5个业务板块。“十五”期间,华北局在挑战中奋进,在拼搏中发展,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明显增加,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安全环保形势有所好转,队伍素质不断提升,职工收入有所提高,职工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现在国内有5个钻井市场、国际有十多个国家都有华北油田的钻井队在进行工程技术服务。井下作业、测试、录井、固井等行业也渉足国内外。
“十五”期间,华北油田公司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了创新发展、稳定发展,作到油气勘探年年有新发现,油气生产年年完成计划指标。华北石化公司正抓紧扩建500万吨炼油厂,职工士气很高,形势很好。
在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30年来,华北油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82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72.24亿立方米,生产原油2.27亿吨,生产天然气78.17亿立方米,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
重组改制后,华北油田主要企业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逐步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对企业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
首先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华北油田的改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1999年前,围绕管理增效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9年10月以后进入重组分立改制。不管那个阶段和怎样改革,都是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在改革中抓住发展不放松。在狠抓发展的同时,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维护稳定。强调改革、发展都需要有稳定的环境,注意做好稳定工作;又以保持稳定来促进改革发展。
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并集中力量抓好这一要务。华北油田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做到了企业发展不只是体现在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高,不是速度优先,而是效益优先,坚持速度、规模、效益和安全环保相统一。
华北油田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构建和谐企业。重组改制以来,华北局会同油田公司、石化公司等,在资金十分紧张情况下,先后投入15.18亿元为职工群众办了10件实事,解决了职工生活上的一些突出问题,改善了矿区的生活环境。3家企业在工作岗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解决了一大批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比较和谐的环境。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重组改制后,华北局一手抓拓展市场,一手抓技术进步,加大对钻井装备的更新改造和技术配套的力度,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队伍素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十五”期间,这个局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每年上一个台阶,2005年收入达到83.24亿元,比2004年增收19.54亿元。油田公司深化地质研究,不断加强滚动勘探开发,连续在二连和冀中地区发现3个5000吨级岩性油藏区块;不断深化老油田的综合治理,使年自然递减和综合递减逐年减缓;开展精细油藏描述,不断提高最终采收率,为油田稳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