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延长石油矿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延长石油矿业有限公司挺好的。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是延长石油集团按照“油气煤化电”耦合发展新模式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煤矿、煤电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煤炭销售物流、兰炭生产等业务。公司注册资本金66.45亿元,总资产304亿元,在册职工2371人。
B. 延长石油集团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吗
是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隶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是中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也是集石油、天然气、煤炭、岩盐等多种资源一体化综合开发、深度转化、循环利用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2013年以营业收入253.42亿美元排名世界企业500强第464位,成为陕西乃至我国西部地区首家世界500强企业。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865亿元、利税费555亿元,财政贡献连续多年保持陕西省第一和全国地方企业前列。
C. 请陌路尘沉详细介绍一下中原油田信息
中原油田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中心地区在河南省濮阳市。总部生活基地位于濮阳市城区东部。各二级单位生活基地分布在濮阳市的华龙区、濮阳县、清丰县、范县以及开封市的兰考县、山东省聊城市的莘县、菏泽市的东明县。其中以兰考境内的钻井三公司生活基地最大,有居民2万人左右。是中国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1975年开始大规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开发,其地质构造属渤海湾沉降带的一部分,是一个由地质断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点的盆地,地质上称之为东濮凹陷。盆地北起山东莘县,南到河南兰考,呈东北-西南走向,面积约5300平方公里,从地质图上看,恰似一把斜挂的琵琶。主要开发区域东濮凹陷横跨河南、山东两省的6地市12个县区,面积5300平方千米。除东濮凹陷外,国内还有内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三个探区,登记地质调查面积6.99万平方千米,登记探矿面积1.76万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000亿立方米;生产原油9281万吨、天然气181亿立方米,外供商品气91.9亿立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551.5亿元,上交各种税费52亿元。原油、天然气年生产能力分别为375万吨和12亿立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76亿元,净值51亿元,员工3.5万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质部门就开始了对这块宝地的探测工作,运用重力、磁力、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质普查,用了十几年时间,初步查明了区域地质构造的特点。此后,胜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后在这里进行了地震勘察和钻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于濮阳县文留乡境内的濮参1井在钻探过程中喷出工业油流,从此拉开了中原油田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
濮参1井喷油,是我国东部地区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决定从胜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单位调集力量,于1975年10月成立了东濮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隶属胜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为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经过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数量可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油田大规模的开发准备了条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区的第一个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产,当年生产原油23万吨。1981年8月,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改变隶属关系,成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的独立石油企业,1982年3月改称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后,坚持勘探开发并重的方针,探明了石油地质储量大幅度增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东濮凹陷上这里先后发现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状、马厂等14个油气田,一举挤身于全国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精神的一曲凯歌,在勘探开发初期,无数人舍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宁肯到这茫茫荒原睡帐篷,啃干粮。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钢铁为伍,同风沙作伴。20年征尘滚滚,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原大地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原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六五”、“七五”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从1983年,油田针对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开发难度大等实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年科技攻关会战”,攻克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00多万吨,到1988年产量高达722万吨,随后两年,仍保持在630万吨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八五”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发展。面对储量不足、开发难度大、债务沉重、人员富余等矛盾,中原油田坚持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一方面认真实施“油气领先、多业并举、科技兴业、择优发展”的战略方针;一方面按照国家“三改一加强”的总体改革要求,以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对企业内部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运作模式进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节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形成了生产专业化、管理系统化、服务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的新格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形势逐年好转。1997年实现盈利5180万元,被中宣部、国家经贸委列为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十个先进典型之一。之后两年,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势头。中原油田这几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举措,得到了国家、河南省及中国石油、石化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务院领导朱 容基、邹家华、吴邦国等都对油田的改革与发展作过重要批示。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适应中原油田地质特点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相继建立起来。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勘探技术、连片三维地震处理解释技术、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技术、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砂岩气田高效开发技术、井况预防及治理技术、油层改造工艺技术、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挖潜技术、深抽配套技术、气举采油配套技术、深井压裂配套技术、油气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油田生产防腐配套技术等一批特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结出的硕果。20年来,中原油田重视科技,广揽人才,特别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展了三年生产建设技术攻关会战,使油田在科学技术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原油田所辖探区多、范围广、资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广阔。按二次资源评价结果,东濮凹陷剩余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6.77亿吨和2463亿立方米,探明程度仅为41.7%和29.1%,勘探潜力很大。通过老油田深入挖潜、滚动增储和新探区的突破,油田开发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后三年原油、天然气产量可以分别稳定在350万吨和12亿立方米。2004年,三次采油技术推广应用和新探区投入开发后,原油产量将逐步回升。
随着集团公司重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将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丰富勘探开发的技术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勘探突破和油田稳产增产;继续实施低成本战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空间,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岁月飞逝,物换星移。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原油田已发展成为包括地质勘探、炼油、炼制加工和石油化工,并且提供包括物探、钻井、泥浆、固井、录井、测井、试油、完井、修井、作业、酸化、压裂、油气集输、科研设计、地面工程建设等工程技术服务,同时还从事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
她在东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状集等4个油汽田, 目前年产原油400万吨、天然气12 亿立方米。形成了一个容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以及机械制造、维修为—体的油气生产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国内取得了新疆伊犁、内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开发权,在苏丹取得了一个区块的风险勘探开发权,并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饿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进行工程技术服务。
她拥有—支专业化施工队伍和科研队伍。在复杂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方面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她与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数百家公司进行了成功的合作。
她承揽完成和正在进行着多项国内国际工程项目、享有良好的声誉。
她的多种经营产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畅销十几个省市,并远销美国、香港、南亚、 非洲等国家地区,为了充分发挥特大型国有企业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中原 油田愿意招商引资、与国内外友好人士合作,进一步推动多种经营产业发展。
她愿以信誉和实力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共同创造世界石油事业的美好未来!
业务信息
油气勘探是中原油田发展的龙头,在业务上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配套的体系。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中原油田造就了一支装备精良、技术先进、作风过硬的勘探队伍,专门从事中原油田中长期油气勘探战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规划;国内外新盆地、新探区石油地质调查、技术经济评价及勘探选区登记;年度勘探部署落实、勘探工程项目的实施完成及储量计算、投资效果分析;对勘探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设计、科研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现场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中原油田勘探系统积极贯彻石化集团公司“储量、产量、效益”三统一的要求,坚持“立足东濮,突破外围,打出中原,开拓国际”的勘探方针,以寻找规模储量和接替领域为目的,解放思想,大胆采用新理论和新技术,加大新盆地和新领域的勘探力度,力争取得勘探重大突破。
油气开发是中原油田的支柱产业。开发系统担负着油田滚动勘探开发、新老区产能建设、油气生产、老油田开发管理、基础地质研究、采油工艺技术研究等任务。中原油田公司在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及调整挖潜治理手段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研究人员。近年来,中原油田依靠老油田挖潜和滚动勘探开发增加探明储量和动用储量,实现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
油气加工储运及公用系统工程是油田生产建设的命脉。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中原油田建成了以柳屯地区为中心的原油及天然气集输、原油及轻烃加工、天然气处理系统,主要装置从西欧发达国家引进。油田拥有1座储备能力为36×104m3的原油库,现运行的原油外输管线中洛线,年外输原油能力400×104m3,;天然气外输工业配气站2座,运行外销天然气长输管线5条,主要用户为沧州、安阳、济南市、郑州、开封、濮阳等。油田电力系统有110kV变电所8座,自备燃气发电厂(文留)1座。
中原油田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中心地区在河南省濮阳市。是中国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1975年开始大规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开发,其地质构造属渤海湾沉降带的一部分,是一个由地质断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点的盆地,地质上称之为东濮凹陷。盆地北起山东莘县,南到河南南考,呈东北-西南走向,面积约5300平方公里,从地质图上看,恰似一把斜挂的琵琶。主要开发区域东濮凹陷横跨河南、山东两省的6地市12个县区,面积5300平方千米。除东濮凹陷外,国内还有内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三个探区,登记地质调查面积6.99万平方千米,登记探矿面积1.76万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000亿立方米;生产原油9281万吨、天然气181亿立方米,外供商品气91.9亿立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551.5亿元,上交各种税费52亿元。原油、天然气年生产能力分别为375万吨和12亿立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76亿元,净值51亿元,员工3.5万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质部门就开始了对这块宝地的探测工作,运用重力、磁力、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质普查,用了十几年时间,初步查明了区域地质构造的特点。此后,胜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后在这里进行了地震勘察和钻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于濮阳县文留乡境内的濮参1井在钻探过程中喷出工业油流,从此拉开了中原油田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
濮参1井喷油,是我国东部地区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决定从胜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单位调集力量,于1975年10月成立了东濮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隶属胜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为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经过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数量可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油田大规模的开发准备了条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区的第一个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产,当年生产原油23万吨。1981年8月,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改变隶属关系,成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的独立石油企业,1982年3月改称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后,坚持勘探开发并重的方针,探明了石油地质储量大幅度增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东濮凹陷上这里先后发现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状、马厂等14个油气田,一举挤身于全国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精神的一曲凯歌,在勘探开发初期,无数人舍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宁肯到这茫茫荒原睡帐篷,啃干粮。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钢铁为伍,同风沙作伴。20年征尘滚滚,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原大地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原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六五”、“七五”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从1983年,油田针对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开发难度大等实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年科技攻关会战”,攻克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00多万吨,到1988年产量高达722万吨,随后两年,仍保持在630万吨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八五”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发展。面对储量不足、开发难度大、债务沉重、人员富余等矛盾,中原油田坚持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一方面认真实施“油气领先、多业并举、科技兴业、择优发展”的战略方针;一方面按照国家“三改一加强”的总体改革要求,以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对企业内部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运作模式进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节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形成了生产专业化、管理系统化、服务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的新格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形势逐年好转。1997年实现盈利5180万元,被中宣部、国家经贸委列为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十个先进典型之一。之后两年,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势头。中原油田这几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举措,得到了国家、河南省及中国石油、石化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务院领导朱 容基、邹家华、吴邦国等都对油田的改革与发展作过重要批示。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适应中原油田地质特点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相继建立起来。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勘探技术、连片三维地震处理解释技术、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技术、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砂岩气田高效开发技术、井况预防及治理技术、油层改造工艺技术、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挖潜技术、深抽配套技术、气举采油配套技术、深井压裂配套技术、油气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油田生产防腐配套技术等一批特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结出的硕果。20年来,中原油田重视科技,广揽人才,特别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展了三年生产建设技术攻关会战,使油田在科学技术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原油田所辖探区多、范围广、资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广阔。按二次资源评价结果,东濮凹陷剩余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6.77亿吨和2463亿立方米,探明程度仅为41.7%和29.1%,勘探潜力很大。通过老油田深入挖潜、滚动增储和新探区的突破,油田开发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后三年原油、天然气产量可以分别稳定在350万吨和12亿立方米。2004年,三次采油技术推广应用和新探区投入开发后,原油产量将逐步回升。
随着集团公司重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将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丰富勘探开发的技术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勘探突破和油田稳产增产;继续实施低成本战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空间,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岁月飞逝,物换星移。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原油田已发展成为包括地质勘探、炼油、炼制加工和石油化工,并且提供包括物探、钻井、泥浆、固井、录井、测井、试油、完井、修井、作业、酸化、压裂、油气集输、科研设计、地面工程建设等工程技术服务,同时还从事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
她在东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状集等4个油汽田, 目前年产原油400万吨、天然气12 亿立方米。形成了一个容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以及机械制造、维修为—体的油气生产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国内取得了新疆伊犁、内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开发权,在苏丹取得了一个区块的风险勘探开发权,并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饿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进行工程技术服务。
她拥有—支专业化施工队伍和科研队伍。在复杂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方面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她与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数百家公司进行了成功的合作。
她承揽完成和正在进行着多项国内国际工程项目、享有良好的声誉。
她的多种经营产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畅销十几个省市,并远销美国、香港、南亚、 非洲等国家地区,为了充分发挥特大型国有企业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中原 油田愿意招商引资、与国内外友好人士合作,进一步推动多种经营产业发展。
她愿以信誉和实力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共同创造世界石油事业的美好未来!
业务信息
油气勘探是中原油田发展的龙头,在业务上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配套的体系。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中原油田造就了一支装备精良、技术先进、作风过硬的勘探队伍,专门从事中原油田中长期油气勘探战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规划;国内外新盆地、新探区石油地质调查、技术经济评价及勘探选区登记;年度勘探部署落实、勘探工程项目的实施完成及储量计算、投资效果分析;对勘探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设计、科研攻关、新技术推
广应用、现场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中原油田勘探系统积极贯彻石化集团公司“储量、产量、效益”三统一的要求,坚持“立足东濮,突破外围,打出中原,开拓国际”的勘探方针,以寻找规模储量和接替领域为目的,解放思想,大胆采用新理论和新技术,加大新盆地和新领域的勘探力度,力争取得勘探重大突破。
油气开发是中原油田的支柱产业。开发系统担负着油田滚动勘探开发、新老区产能建设、油气生产、老油田开发管理、基础地质研究、采油工艺技术研究等任务。中原油田公司在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及调整挖潜治理手段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研究人员。近年来,中原油田依靠老油田挖潜和滚动勘探开发增加探明储量和动用储量,实现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
油气加工储运及公用系统工程是油田生产建设的命脉。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中原油田建成了以柳屯地区为中心的原油及天然气集输、原油及轻烃加工、天然气处理系统,主要装置从西欧发达国家引进。油田拥有1座储备能力为36×104m3的原油库,现运行的原油外输管线中洛线,年外输原油能力400×104m3,;天然气外输工业配气站2座,运行外销天然气长输管线5条,主要用户为沧州、安阳、济南市、郑州、开封、濮阳等。油田电力系统有110kV变电所8座,自备燃气发电厂(文留)1座。
D. 有谁了解陕西延长石油的发展史
陕西延长石油驰名中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而陕西省延长县又是中国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地方。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延长县城西石油希望小学操场,延长油矿的前身“延长石油官厂”,创建于1905年,是中国陆上开发最早的油田.20世纪初,清朝政府腐败贫弱,民族工业得不到发展,又少得可怜,石油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据光绪三十一、三十二两年(1905~1906年)的海关贸易资料统计,每年要支付1500万两以上的巨额白银,从欧美各国进口“洋油”,为国家大漏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德国人来延长调查石油,1903年发生德帝国主义企图开采未遂事件后,延长石油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光绪三十年(1904年)11月,陕西巡抚曹鸿勋秦请试办延长石油厂,得旨允准,1905年拨地方官款银八万一千两为开办资本,派候补知县洪寅为“总办”,自此,创办了“延长石油官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聘请日本技师佐藤弥市郎在延长县西门处勘定延一并,获得工业油流,是为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延安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延长油矿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延长油矿已经成为全国500强企业之一。2000年,延长石油工业集团公司实现年 原油104万吨,年加工原油349万吨,年销售收入76.76亿元,年实现税利16.46亿元。
E.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大概有多少人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隶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注册地在延安市。截止2010年底,集团总资产1448亿元,从业人员9.7万人,排名2010中国企业500强第72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69位、纳税200佳第16位。
F. 陕北是不是很穷延长,子洲,子长,富县哪个最穷哪个最富延长石油有多大规模何时投产的
延长,子洲,子长,富县,最富如果是指地方财政收入和县城的繁华程度的话,那么子长是老大,富县、子洲垫底。延长石油的规模可以说覆盖了整个陕西,尤其是陕北地区,目前有员工7万多人,陕西的第一纳税大户,几乎每年上缴利税费都在200多亿元。具体可以登陆延长石油的网站
G. 延长石油YCPC什么意思
延长石油的商标。
YCPC该商标是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06-02申请。
延长石油源远流长,1905年经清政府批准在陕西延长县创建“延长石油厂”,1907年钻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延长石油曾为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1944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延长石油迈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原油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2013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19年完成油气当量1523万吨,加工原油1352万吨,生产化工品575万吨,年末总资产达到4035亿元,营业收入、财政贡献连续多年保持陕西省第一和全国地方企业前列,曾荣获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陕西省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等多项殊荣。
H.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简介
1905年创建“延长石油厂”,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1944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埋头苦干”;改革开放后,坚持以油养油、采炼结合、滚动发展;经历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显现集团整体优势; 2009年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87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27位、纳税200佳第39位;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期。
2008年,全年生穗前唯产原油1089.73万吨、加工原油1112.79万吨、销售各类油品105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22.18亿元、利润100亿元,上缴各级悔瞎财政20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年末总资产904亿元,从业人员8.7万人。
“十一五”末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跨入中国企业50强,“十二五”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型石油、煤、化工企业集团。
公司实行一业主导,多元支撑油气并重,油化并举;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产业发展与资本运作相结合。依托陕北油气煤盐资源综合优势,持续发展油气主业,加快发展油气煤盐化工产业和相关装备制造业,形成油气煤盐一体化优势互补、深度转化的产业格局。
从发展目标来看,公司立足陕北老区,抢抓全省发展机遇,为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做贡献;坚持节约、环保、生态、安全原则,开猜培创陕北生态脆弱地区发展新型工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