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挖不完抽不尽,大庆油田真的不会枯竭吗石油短缺是骗局吗
我认为大庆油田是会枯竭的,毕竟石油是不可胜的,资源并不会无穷无尽;石油短缺我觉得并不是骗局.
② 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普遍认为石油的形成有两种机理:
(1)生物成油理论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中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
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虽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为四至六千米。由于石油形成后还会渗透到其它岩层中去,因此实际的油田可能要浅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个条件:丰富的源岩,渗透通道和一个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层构造。
(2)非生物成油理论
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这些碳有些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
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非生物成油理论无法解释世界99%以上的石油都储存在沉积岩中,而那些非沉积岩中的石油也可被解释为从别处沉积岩中运移而来。同样,非生物成油理论无法解释石油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如甾烷,伽马蜡烷,植烷,藿烷,萜类以及同位素偏轻等现象。
拓展资料:
开采石油是非常昂贵的,也可能对环境带来破坏。海上探油和开采会打扰海洋环境。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坏环境最大。油轮事故后泄漏的原油或提炼过的油在阿拉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岛、西班牙和许多其它地区脆弱的海岸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石油燃烧时向大气层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每能量单位石油释放的二氧化碳低于煤,但是高于天然气。但是作为交通用燃料要减少焚油导致的二氧化碳的释放尤其棘手。一般只有大的发电厂才能够装配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单个车辆无法装配这样的装置。
虽然现在也有可再生能源作为选择,但是可再生能源能够取代多少石油以及可再生能源本身可能导致的环境破坏还不肯定和有争议。阳光、风、地热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无法取代石油作为高能量密度的运输能源。要取代石油这些可再生能源必须转换为电(以蓄电池的形式)或者氢(通过燃料电池或内燃)来驱动运输工具。另一个方案是使用生物质能产生的液体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来驱动运输工具,但是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让生质燃料够环保。总而言之要取代石油作为主要运输能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③ 关于石油的问题 帮帮忙 谢谢了!
首先是能源需求和安全,中国国内石油产量长期低下,几大油田一直减产,以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为例,一吨油,九成是水,最近中石油、中石化投入巨资,提高了油田的回采率,但是,由于石油的地质构造中国与外国不同,导致中国产油成本大增。有句话:外国挖石油,是大盆里面抓大鱼;中国挖石油,是小盆里抓小鱼。这也是中国石油产业为何一直处于一个自成一体的集中型产业的原因——小企业根本搞不了。就那么多油,小企业这钻口井、那钻口井,时间长了就像煤炭一样,毁了一个地质构造带。石油是液态的,在底下,需要根据底下的分布和压力进行开采,比如:如果一个油田东西分部,东边开采西边也开采,压力减小,那这个油田用不了几天就废了。所以中国的石油产业必须是大型企业,又因为时又是能源经济命脉,就要集中到国有资本手中。
近年来,中国石油的主产区正在向西北转移,新疆估计总储量高达200多亿吨,但只是估计,目前勘探出来的可开采的油田,只有一两成,真正投产的也不多。其他的都因为地层太深,或者油田太小,或者处于地震带上不易开采而作罢。
中东的油田大多规模巨大,产量高、持续。是石油开采的天堂。中亚、俄罗斯、次之,东南亚、南美再次之。进口原油多元化的主因,是因为中国石油需求极大,每年都在飞速增长,而石油的定价权却是欧美与欧佩克国家争夺的结果,几乎没有中国什么事儿。所以很多人说石油企业垄断,根子不在这,而是再定价权的问题,这一点上,铁矿石定价权中国也吃亏。
但是从中东进口原油有很多隐患,就是:要经过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等地,运到中国沿海。波斯湾受制于美国,印度洋受制于美国、印度,马六甲海峡是东盟和美国、南海争端一直存在,又是东盟和美国,台海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东海是日本、美国。一路都受制于人,随便哪个地方出问题,石油供应就受大影响。最近中国通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和伊朗等国都加大了石油贸易的力度,但是中东问题复杂,美国势力介入太多。而且伊朗与美国的冲突随时可能激化。
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自苏联解体后,中国一直想要进入,但是屡屡受制于俄国,尤其是普京上台俄罗斯逐渐强大,问题更加突出。2001年以来,美国进攻阿富汗,至今仍然驻军,问题更加复杂。
东南亚国家中,缅甸一直是我们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可以修建管道,将波斯湾的原油运到缅甸,然后通过管道直接送到中国云南(现在就是这样做的),但是欧美国家一直在推动缅甸和平演变,极力推行西方民主制度,如果不是中国近几年强大了,搞不好缅甸就是下一个伊拉克。
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最为简单便利,但是俄罗斯也是一个大国,曾经的苏联是世界一极,俄罗斯无时无刻不梦想着成为恢复往日的荣光,对于中俄而言,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的共同利益,随时都受制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如果石油都从俄罗斯进口,那就等于让俄罗斯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对俄罗斯而言,如果主要的出口国变成了中国,那他的利益与中国交汇就越多,到时候两个国家绑到一起,中国发展这么快,对俄影响不见得是好事。所以中俄都不希望在石油这个问题上太单一。
中国的另一个石油进口区时非洲,不过非洲问题很复杂,中国大规模(小规模的很早就开始了)向非洲进军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儿,效果好于不好有待观察。还有一个是南美,不过南美一向被美国视为自己的后院,自然也不好处理。
总之,中国的石油能源安全,是隐患多、机会多、发展快、需求大。所以,问题很复杂,油价之所以一直提高,垄断恐怕不是主因,各种问题复杂,又受制于人,恐怕才是问题所在。
④ 油井怎么得minstry
油井的方法如下:
1、用机械泵或者回旋泵或者热能泵放到石油上,这种效率是最高的,因为是直接提取。
2、利用培养基配合孢子压缩机压榨出石油,不推荐使用,效率低费电。
3、利用石油钻井拉沙子和水到石油钻井,万能钻井,有沙子的地图就能用,推荐使用。
自己做石油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电>水>孢子夹>石油,另一种是石油钻井。无论哪种,产石油的工厂与煤厂的比例都是一比三。产出的煤通常会用来发电或者制作石墨,只要条件允许,建议使用油井来获取石油。
油井每秒只需要0.6个沙子,刚好等于气动钻头的产能,当钻头有水时,就能供两个钻井,这也是很多使用沙子发电蓝图的基础结构,油井与抽水机配比为2比3。
如果用孢子夹的方式, 抽水机每秒出7.8水。 培养机每秒用10.8水。建议三比二或者五比四。培养机配孢子压缩机6比1就足够了。因为并不常用,这里仅给出一个简单的油转煤蓝图,需要石墨后面接石墨蓝图就可以了。
minstry焦油田攻略:
首先准备阶段资源铜,铅,石墨,硅,以及钛要多带点大概3.5k每种,塑钢和玻璃不少于1k每种,初期直接去出怪点附近的遗迹挖煤弄电遗迹,自带的煤离心机和其它附件挖掉只留下水泵和一部分导管。在出怪点前拦钛墙位置如下图,第一波怪为飞机和尖刀栏完墙可以直接用自己来解决。
解决第一波后在遗迹位置往下一点开始建立发电机,前期只需要四台涡轮把电连到墙建立兰瑟或电弧以及治疗和电防空(注意兰瑟要多弄点还有治疗)。
第三波开始扩建发电机开采废料连一部分石油制造塑钢,前期可以把除钛以外的材料运回基地继续,用电防空来防后勤。
准备工作做好后基本到12波左右,把塑钢用容器来装开始建气旋炮,建成后不要直接连子弹,要知道用废料制作塑钢很慢大概25波时再通入子弹。
boos(在30波)基本进不来boos解决后就没有威胁了,注意在建立气旋炮之前先开采钛大概两个涡轮就够了。
⑤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样的地质更有可能藏有石油
为什么你家后院挖不到石油?石油的形成,地质对石油的影响
形成油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种富含碳氢化合物材料的烃源岩,其埋藏深度足以使地下热量将其煮成石油;
一个多孔和可渗透的储层岩石其中它可以累积;
一盖层(密封)或其它机构,以防止油漏出到表面上。在这些储层中,流体通常会像三层滤饼一样组织自身,在油层之下有一层水;在油层之上有一层气体,尽管不同层之间的大小不同。由于大多数碳氢化合物的密度低于岩石或水,因此它们通常向上移动穿过相邻的岩石层,直到到达地表或被上方的不可渗透岩石截留在多孔岩石(称为储层)中。但是,该过程受地下水流的影响,导致石油在被困在储层中之前,向水平方向迁移了数百公里甚至向下短距离迁移。当碳氢化合物在捕集阱中浓缩时,油田形式,可以通过钻井和抽水从中提取液体
这是一个时间极为漫长且形成条件苛刻的过程,所以石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挖到的。
⑥ 假设你所拥有的乡下十亩地发现了石油,你会怎么做
沿断层断裂疏导到地表的油苗是有的。但是不可能只有你家后院有,会在一定范围出露,就是说你知道了,别人也会知道,事情就瞒不住啦。开采石油要有矿权,我国的石油的探矿权,一般只有三桶油能够到国土资源部竞标。
如果是你家最先发现的话,我建议不要私自开采了,难度大,危险系数高,风险大。我建议先了解你们那个地方的探矿权有没有被哪个公司得到,然后以信息获利。最后,现在油价这么便宜,勘探开发成本高,世界上大的石油相关的公司基本上都在精简人员了。转一则微博上看到的消息:“今年石油勘探与生产支出将下降超过1160亿美元,降幅达17%。受此影响,整个油气行业已宣布的裁员超过3万人。 12月,哈里伯顿公司最近表示可能裁减更多员工。贝克休斯公司宣布将在全球范围裁员7000人。而斯伦贝谢公司也在全球各地裁减了9000个职位。 ”
⑦ 埋藏在地下千米的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石油是由古代生物(包括动物与植物,尤以浮游生物为主)生成的,既有机成因,这一点也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勘探难度的增加和人们对油田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现象用这种的理论无法解释,长期失宠的无机成油理论又重新受到世界石油地质家的普遍重视。
但是在地壳裂开以后,那里地幔的超高压状态被打破,原来的稳定结构被破坏,使之发生热膨胀,不断地释放内能而蜕变为岩浆。沿着裂缝上涌的岩浆由于发生热膨胀而不断耗散内能,在特定的压强和温度下,重新达到内和外力平衡,进而演化出100多种元素。石油就是地幔发生热膨胀时,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新物质形态。大家有别的看法吗?一起来交流呀。
⑧ 打石油井 有油抽不出油
钻井的时候,岩屑中能翻出油花,说明还是钻到油气层位了;但后续的固井、射孔之类的后续工作,还需要技术跟上,如果射错层位了,那么肯定不会见油的。而且楼主还没说产出水的时间为多久了,一般新井都有一段时间的反排时间。这个时间根据地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固井的质量和钻井液的密度等等因素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