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产业链上什么最好
扩展阅读
玻璃炉重启需要多少费用 2025-02-07 14:44:53
哪些费用不是必须交 2025-02-07 14:24:56

石油产业链上什么最好

发布时间: 2023-09-04 22:29:01

① 油价下跌对哪些行业是利好

油价下跌会影响股市、金市和汇市。对除石油开采之外的企业来说,油价下降都是利好,尤其是这将为交通、汽车、航空、石化四大耗油最高的行业个股带来机会,还有石化行业下游产品。

1.航空板块。如油价出现周期性转折,交通运输业也将进入成本大降、利润大升的发展周期。

2.汽车板块。油价的下跌,必然刺激新一轮购车狂潮,从而使汽车类上市公司收益看涨。

3.航运行业,油价下降将使航运公司大大受益。

4.石化板块。去年不少化工公司都发表公告称,因相关石化原料的上涨,预计其利润将下降。但随着油价的下跌,可以预见,这些公司利润将大幅回升。

5.石化行业下游产品,分析师指出,原油价格下跌,短期内会给部分石化行业下游产品带来成本利空,加速相关产品价格下行。不过,中期随着原油价格企稳,将有助于下游行业降低成本,部分需求稳定和库存处于低位的子行业有望从成本下降中率先受益。

石油化工哪个方向以后最有前景

从行业生命周期看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石油时代已过 100
年,原油带来我们的不仅仅是能源,还有基于原油的各类化工产品,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胶粘剂、有机玻璃、医药等。在这 100
多年中,许多企业抓紧行业发展的先机,利用技术或资源优势,成为化工行业的开创者,又在全球化时代下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兼并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产品线,进行新的市场和新的行业,逐渐成为综合性的化工生产企业。
我们认为行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一体化和平台化,还是集聚化和高端化,都是企业为了保持健康发展,维持公司产品线盈利能力,降低产业链风险和行业波动风险所做的有益措施。
高端化进军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首当其位
目前我国许多高端化工产品都
依赖进口,许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处于成熟期的行业,在我国上属于萌芽期和成长期,并且自主品牌和产品竞争能力较弱。化工新材料主要为了与基础化工品进行区别,在我国化工新材料细分行业首推电子化学品和碳纤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原油产量 仍然保持稳步增长 。根据 BP 能源统计数据,2016
年全球原油产量 43.82亿吨,同比增长 0.53%,近 5 年复合增速 1.80%,近 10 年复合增速 1.01%,近 50 年复合增速
1.91%,从产量增速来看,全球原油产量近 5 年依然保持较高增速。从产量来源结构上看,2016 年 OPEC 组织原油产量达到 18.64 亿吨,占比
42.5%,俄罗斯和美国是 OPEC 外产油量最大的两个国家,2016 年原油产量分别是 5.54 亿吨和 5.43 亿吨,分别占比 12.6%和
12.4%。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市场约占其中的三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需求疲软、美元走强以及市场趋势和周期性等因素的叠加,而中国区是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地区,2015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7.7%。从产业链看,不同于全球 5:3:2 结构,我国封装测试业仍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占比最大的环节。

③ 哪些物品的原材料来源于石油,说的最全的可再追加200分

由于石油的衍生品实在是太多,所以有些是从其他网站下的,有些是我贡献的,请楼主见谅。
这是动力类的: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205°C,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号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

喷气燃料: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

煤油:沸点范围为180~310℃ 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不大。

柴油: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两类。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故上述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温度,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68。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燃料油: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

石油溶剂: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

石蜡油:包括石蜡(占总消耗量的10%)、地蜡、石油脂等。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做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

润滑油: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产量最大的是内燃机油(占40%),其余为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合计占40%。商品润滑油按粘度分级,负荷大,速度低的机械用高粘度油,否则用低粘度油。炼油装置生产的是采取各种精制工艺制成的基础油,再加多种添加剂,因此具有专用功能,附加产值高。

润滑脂 :俗称黄油,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部位。

石油沥青:主要供道路、建筑用。

石油焦: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

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个炼油装置还得到一些在常温下是气体的产物,总称炼厂气,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压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气,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 炼油厂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种很多,是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基地,各种油、炼厂气都可按不同生产目的、生产工艺选用。常压下的气态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氢气、乙炔、碳黑。液态原料(液化石油气、轻汽油、轻柴油、重柴油)经裂解可制成发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绝大部分基础原料(乙炔除外),是发展石油化工的基础。目前,原油因高温结焦严重,还不能直接生产基本有机原料。炼油厂还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烃的提供者。最后应当指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中或多或少加有添加剂以改进使用、储存性能。各个炼油装置生产的产物都需按商品标准加入添加剂和不同装置的油进行调和方能作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剂用量少,功效大,属化学合成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发展高档产品所必需的,应大力发展。
这是塑料产品; EVA、PE、PP、ABS、PC。。。。。

④ 石油装备产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石油消耗已占到一次性能源结构的40%,天然气则占了23%。未来数十年内,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在全球能源中仍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稳定增长带来了石油勘探开发投资额的持续攀升,也使石油装备制造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业内权威分析,未来世界石油装备每年需求增长率可达20%以上。高端石油装备制造正成为一个高投资、高回报、低风险的行业。
一、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1019家快速增至2023家,翻了近一番,全行业资产总额从674亿元增长到2006亿元。5年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均增长了3倍以上,而新产品产值、出口交货值、利润总额等指标的增长均在两倍以上。
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国石油装备业依然面临严峻形势。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装备技术研发与制造企业几乎都集中在美国的休斯顿,其占据了石油装备领域85%以上的市场份额。休斯顿年营业额超过百亿美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之多,而中国2003年以前在高端石油装备领域尚属于纯进口国,至今无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实施“走出去”能源战略,到海外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中国几大石油公司已经累计在海外获得了一百多个油田项目,但这些项目70%以上的设备和服务都有西方公司提供,尤其是海洋项目的产品和服务更是被西方公司垄断。据统计,2010年我国石油装备行业出口额137亿美元,还不及美国哈利伯顿公司全年营业额的三分之一,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不足2%。
造成这种不利局面的原因:一是起步晚,底子薄。我国的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才开始起步,而西方国家相关行业已有百年历史。二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我国石油装备企业资金、技术力量分散,核心竞争力难以提高。三是过多依赖低附加值环节。由于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导致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只从事一些低端产品加工,极大降低了回报率和附加值。以一艘中国制造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由于只实现了24%的国产化率,中国企业只能获得全部利润的20%。
尽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业逐渐积累起自己的优势。
(一)门类齐全。目前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产品规格、品种基本能满足陆上石油勘探开发需求,从生产能力、产量、产值、生产的品种规格和从业人员等方面衡量,我国已经是一个生产石油装备的大国。
(二)高性价比。石油装备制造作为一个高成本行业,中国具有西方国家难以实现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产品具有很高的性价比,这对世界各产油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已经有很多国家石油公司在中国设立了长期采办机构。
(三)国家扶持。“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石油勘探、钻采设备制造行业作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十二五”开局,我国又确立了能源装备产业新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要把能源装备制造业培育成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而近期即将出台的《“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则标志着国家将加大对海工装备产业的扶持力度。
具有战略高度的政策频繁出台,彰显出我国大力发展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决心,推动了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和布局调整。近年来,国际石油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产业能已经开始向我国转移。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内我国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将会迎来蓬勃发展。只要抓住机遇,业内将成长起一批具备和西方石油装备“大鳄”抗衡实力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二、东营做大做强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优势
山东省石油装备销售收入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80%以上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集中在东营。2010年,东营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石油装备企业达五十余家,5亿元以上的企业20多家。目前,东营的石油装备总产值已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主导产品陆地石油钻机占国内市场的比重达到26%,抽油机达到60%,石油专用管达到30%,抽油(电)泵达到50%,抽油杆达到25%,燃气发电机组达到80%,油田特种车辆达到30%。钻机、管具、采油装备大量出口中亚和东欧,石油管具大量出口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
作为中国做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东营初步具备了承接国际石油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转移的优势:
(一)产品种类齐全。经过多年积累,东营的石油装备产业已经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头雁”。东营市已经形成了以钻机、钻杆、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油气集输管道、油田特种车辆等成套设备为重点,涵盖物探、钻井、测井、固井、采油、井下作业、地面工程、管道运输等各领域的产品体系。庞大的产业规模,完整的产品种类使得东营具备了成为“东方休斯顿”和世界石油之都的实力。
(二)产业关联度较高。东营石油装备产业体系较为完整,集研发、制造、服务、内外贸易于一体,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分工,在技术信息、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建立起共生、互补、竞争的发展模式,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开发由低端向高端、公司主营业务有制造向工程服务不断转变。
(三)创业及展示载体丰富。依托胜利油田和石油大学,东营的石油装备专业人才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目前,东营市已经拥有一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四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并建成了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一年一度的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是国内唯一在石油产区和石油装备基地举办的国际石油盛会。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石油装备向世界展示形象和宣示实力的平台和窗口。
(四)交通网络发达。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设施,为东营市搭建了发达的交通网络。尤其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2020年将跨入具备亿吨吞吐能力大港的行列,使得东营具备了与世界能源之都美国休斯顿类似的优势,是我国其他主要石油装备制造地区所不具备的。
(五)国家战略支撑。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上升为国家开发战略,东营分别成为“黄”、“蓝”战略的核心城市和前沿城市。“黄”、“蓝”战略分别明确了东营建立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区以及石油产业聚焦区的目标,加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叠加,使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
三、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广阔前景,以及国际石油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产能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使东营高端石油装备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作为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领头雁”,东营石油装备产业在拥有显着优势的同时,自身发展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一)面临国内兄弟省份的激烈挑战。尽管东营石油装备产业在国内已经建立起了领先优势,但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很多地方十分重视石油装备制造业所蕴含的巨大商机,纷纷将打造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
辽宁盘锦市和黑龙江大庆市先后确定了建设世界石油装备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盘锦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产值占国内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1/5,占世界石油装备年需求量的3%,2020年产值占国内行业的1/4,占世界需求量的5%-6%,成为闻名世界的石油装备制造中心。大庆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建立起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近年来,江汉油田也确立了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的战略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销售过百亿。上海建立了石油化工装备产业基地,其发展目标是建成具备世界影响力,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今年初,克拉玛依油田也定下了打造国家级石油装备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此外,四川广汉、江苏建湖等地也启动了石油装备基地建设工程。
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各地纷纷确立了石油装备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其中大庆、盘锦的发展尤为迅速,计划建设总投资额均在百亿元以上。未来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将形成群雄并起的格局,激烈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
(二)需解决制约自身发展的深层问题。目前,制约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深层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东营的石油装备企业虽然总体看数量较多,但有半数以上的企业未达到规模经济。这使得企业资金、产能规模、技术力量等资源相对分散,区域性综合竞争力难以提高。二是产品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由于各自为战,东营石油装备企业难以形成竞争合力,造成了产能的浪费和行业间的无序竞争,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产品技术含量低,低端产品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少,一些关键技术和产品还需引进或直接到国外采购,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化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四是海外市场开发力度弱。东营的石油装备是靠胜利油田的带动发展起来,由于对胜利油田等国内油田的依赖,许多企业在对海外市场的开发上畏首畏尾。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海外市场营销体系,尚未具备与哈里伯顿等世界巨头竞争的能力。
(三)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东营石油装备产业的发展首先离不开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东营企业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形象地比喻为“护住脖子”和“伸出拳头“。所谓“护住脖子”,就是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的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彻底摆脱国外公司在关键技术上的“卡脖子”现象。所谓“伸出拳头”,就是苦练内功,拿出技术先进、质量过硬的拳头产品,树立良好品牌,形成广泛影响力。只有具备过硬的拳头产品,才能拥有和西方大公司过招的资本,才能真正在市场博弈中抢占先机。
未来的发展中,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面临着“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要保持并扩大领先优势,在企业自身努力的同时,还必须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企业希望政府:一是尽快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细则。包括技术研发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通过优惠政策的支持,鼓励企业走自主研发与技术合作、技术引进相结合的道路,引导企业尽快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加速产品高端化进程。二是加快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有效整合资源,以点带面,使东营石油装备产业走上高端项目带动低端项目,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发展道路。同时,通过发挥引导作用,调整产业格局,优化产品结构,从而形成良好的区域竞争合力。此外,还应当加大监管力度,避免恶性竞争,使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协同作战,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三是加大对海外市场开发的支持力度。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政府应出台海外市场开发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市场战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占领海外市场。四是实行大项目和高端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对大项目和高端项目的政策倾斜力度,通过项目带动,在做大的基础上,把石油装备产业做精、做高端。
面对机遇与挑战,只有企业努力,政府重视,多方配合,聚力突破,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才能够保持并扩大自己的领先优势。只要运作得当,抢占先机,东营石油装备产业有可能在未来10-15年内形成数千亿元的产值和销售规模。届时东营将实现石油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发展,并真正成为“东方休斯顿”和世界石油之都,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强大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⑤ 石油贸易与加工板块特征

石油工业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板块三个部分,油气是从上游流向下游。由于天然气和原油的物理性质不同,油气进入中游阶段就发生了分支,原油流向下游的炼油厂或石油化工厂,天然气经过处理加工之后,就直接流向消费市场。自从石油危机之后,天然气做为一种能源资源,逐渐地被重视起来,大量的开发利用,也让天然气工业形成了特有的经营。尤其是本世纪以来,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导致大量的天然气出产,需要开发更大的天然气市场,经营上出现了特有的价值产业链,把石油经营的上中下游一体化。通过液化天然气LNG的形式,把上游生产的天然气从井口处理加工,冷却运输之后再气化,直接把天然气做为消费商品,销售给工业用户或城市消费者居民。

LNG的经营是石油行业里的一种特殊经营,由于整个价值链的打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长时间的稳定运营,因此,LNG的商业模式往往是依靠签订商业合同来保障上游和下游的供需关系,通常是一个长期合同签订之后,一个气田才会投入开发建设。天然气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的远东地区,像中国、日本、韩国等,那里的天然气价格很高,可以吸引天然气生产商。不过,天然气生产商往往是先通过与消费市场商家协商一个长期价格和数量,再根据这个数据去评估经济开发方案,也就是说,是由下游来主导上游的开发生产,这是近二十年石油行业发展出的新经营模式。

这里要介绍的下游板块是传统的石油下游板块的经营,主要是原油的炼制加工及市场销售的环节。从四个方面介绍下游板块:经营特点、炼制产品及厂商、终极用户的消费,以及市场的销售经营。

下游板块的业务范围:

  • 石油工业的下游业务是把原油加工处理成为石油成品,再把石油成品运输和销售给用户及消费者;可以细分为四个环节,原油炼制、供给和贸易、产品市场营销,及批发和零售。

  • 下游板块每天为人们提供数以千计的产品给各种用户,比如:大家熟悉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沥青等,还有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化工产品,像油漆、润滑剂、橡胶塑料、化肥、杀虫剂等,总之,我们吃的、用的,以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离不开石油为原料生产出来的商品。

  • 下游板块的经营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差额经营;非常复杂和跨领域;具有全球市场观;终极用户消费。下游的经营是一种直接的差额盈利,可以用一个简单公式来表示:炼油差额利润= 成品的销售价格–原油的购入成本;下游经营包括许多的复杂及分散业务,比如:炼油、石油化工、运输分销、批发和零售市场经营;具有全球市场观和终极用户消费,下游板块的经营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无论是石油原料的供需平衡,还是石油炼制产品的价格起伏变化都会对下游板块经营产生影响,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影响,必须要有全球市场观。

    下游板块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石油的炼制,由于原油组分里含有多种碳氢分子,是一种碳氢混合的产物。每批出产的原油都有不同的组分,但是,所有类型的原油都可以通过温度不同,把原油中各种组分给分离,炼油就是利用温度和压力将原油里的不同碳氢组分分离成为各种成品油,行业里通常分为轻质、中质和重质产品。

  • 轻质产品有:液化石油气(LPG), 汽油、溶剂的石脑油等

  • 中质产品有:中组分的分离油、柴油、煤油和航空煤油等

  • 重质产品有:燃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石油焦炭等

  • 在美国的石油行业里主要有两种下游板块的经营公司,一种是一体化的国际大石油公司,比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BP和道达尔等;另一种是独立下游石油公司,这些公司有自己的炼油厂、加油站等设施,但没有上游的勘探生产的部门,他们的代表公司有VALERO, TESORO,SUNOCO等。

    下游板块的终极用户市场营销通常分为批发和零售两种形式,石油炼制成品用于燃油产品的比重最大,像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船舶燃油等是主要的运输燃料,目前世界上65%的原油转化成为了这些主要的运输燃料油品。石油公司通过批发或零售把这些油料从炼油厂运输到用户的油库或加油罐,最为常见的是车辆使用的加油站,其他不常见的是批发产品给大宗产品用户,像石油化工厂和工业制造厂、城市电力公司、卡车运输公司、机场的航空公司等。下游的市场销售就是开拓石油产品的批发及零售用户,并为他们提供石油产品的供给,这是石油工业的流程终端。成本控制和有效经营始终是下游板块的追求目标,只有石油产品不断地销售给用户消费,石油工业才能完成一个良性的商业循环。

    总结一下石油工业的下游板块。下游板块包含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新型的液化天然气LNG产业链的经营,另一种是传统的石油炼制加工和市场销售。LNG的价值产业链是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经营,但通常是以用户市场公司来主导,上游的生产商需要有一个长期的供销合同来做为投资生产的保障。传统的石油下游板块是通过把原油炼制加工成多种的石油产品,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其中最为重要的石油商品是运输燃油,像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这些商品是通过批发和零售输送到消费者手中。美国的下游经营基本上是国际大石油公司和美国的独立炼油销售公司所组成,他们是靠差额利润来维持经营,因此,成本控制和有效运营成为了下游板块的经营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