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战后,在美国,美国是如何将美元、美债、美股、美国军火、石油等大宗商品买
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以自身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美国借助当时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美元与黄金挂钩,世界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金本位)。这使得美元取代了英镑的统治地位,成为与黄金等值的硬通货。
在这之后,大宗商品(石油、军火等)的交易都以美元为标准,并一直延续至今。我国现在较高的美国国债持有量就来源于此
B. 关于美国石油出口
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并不一定就表明美国在走下坡路,当经济不景气肯定是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之一。我们还应该考虑美国国内能源形势的新变化。
由于美国经济是传统的面向世界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当自给有余时大量出口;在国内石油不能满足供应且总体成本越来越高时,就大规模地将投资和经营向国外转移,以获得利润并满足国内供给。这就是你所谓的下坡路。
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直接反映了美国能源供应格局发生了变化,间接反映了美国能源消费格局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技术有关。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加上多数气田离用户并不太远,美国天然气的利用率较高。同时,美国把减少对国外石油依赖相当大的期望寄予石油替代品上。早在2006 年的国情咨文中就强调了这一点。“摆脱对石油依赖的最好方法是依靠科学技术⋯⋯通过开展乙醇、燃煤电厂、太阳能、风能技术以及核能领域的研究。这也侧面说明资源不是战略武器的唯一形式,科学技术也能提供战略武器。
美国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仍然放慢,对石油产品需求不足,必然影响美国对石油产品的消耗,降低了石油的进口。同时,美国炼厂剩余的炼油产能只能进一步地依赖出口市场,这样必然会对世界能源市场供应产生影响。当然,美国目前的出口状况仅反映了美国短期的能源市场变化。未来15年到20 年,美国的原油处于净进口国量地位,这一根本格局仍将难以得到改变。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很大,而其国内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量。
受影响是肯定的,但是否落空短期内还不好判断。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想通过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进而控制东石油以及中东石油运输线。满足自身的石油需要,还主导了国际石油价格。美国控制中东石油,就是想把欧盟、日本等盟国的能源需求操控在自己手上,然后可以抑制它们的经济发展,以保住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利用伊拉克战争打击欧元,以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
我国高调支持欧元低位一方面是希望欧元能与美元抗衡,同时希望加强中国同欧盟国的合作。
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打破了美国伊拉克战争的利好局势。此次危机已波及全球,并且对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影响极其严重,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世界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危机;从影响的深度来看,已造成三大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并且预计衰退将持续。从发生的原因来看,这是第一次源自金融体系内部的危机,由于金融体系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此次对于金融体系的摧毁性打击,将导致市场化融资和信用体系的重新建立;危机将重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话语权之争,世界经济、政治、金融、货币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C. 美国是怎样控制世界的石油的啊
第一是政治上,美国大力扶持以色列和伊斯兰和阿拉伯国家对着干,犹太人也不愧世界上最聪明的国度,几次战争都是以阿拉伯联军失败收场,中东国家必须寻求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庇护同时期望他来遏制以色列,你求人家肯定要付出代价的,比如驻军啊开放石油贸易啊之类的。
第二是经济因素,大量的西方公司进入中东和当地人合资开发,别看油田是人家的,可是开采的都是美孚壳牌之类的西方公司,所以实际上决定权并不全在中东国家手里。在伊拉克,西方国家通过向新政府提供军事或者经济援助换取石油开采权,当然要付一部分费用给政府,但是我们都知道贪污腐败侵吞国家财产之类的问题这些钱很少能用到实处,此外在国际贸易中石油是用美元结算的,谁控制美元呢?当然是美国政府,所以美国在这的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另外就是技术优势,这些中东国家都是出口原油,而众所周知原油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必须经过提炼,而这些提炼厂往往不在产油国当地(这么做的目的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最典型的是伊朗,这个国家出产原油但同时大量进口汽油等经过精炼的产品,此外俄罗斯、南美、东南亚、中亚、非洲都有不小的石油储量,如果一味对着干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几年内由于市场刺激就能全力开发从而代替现有的主要产油国地位,欧美经过石油危机在原油来源的多样性上狠下了功夫,现在靠这个已经不能从根本上威胁他们了。真正支撑美元的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经济严重依靠外贸所以必须保证美元的坚挺以使自己的产品有价格优势,同时这两个国家是美元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持有最多的两个国家,拥有这样干预市场的能力。
D. 美债危机,美国又增发国债,造成美元过剩和美元的贬值,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有关系吗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
当人们发现国际经济的带头大哥美国的出现问题,就会对未来全球经济前景的信心打上问号,
石油的工业需求量的预期会减少,造成价格下跌。
由于石油不是硬通货,他的供求与价格均衡是与现代工业息息相关的。
国际大宗商品用美元定价,美元下跌的确是会使其价格有助涨的作用,但是大宗商品,尤其工业用品等还与经济活跃度、工业开工指数等有关。不是单凭美元决定。
E. 美元是怎么和石油挂钩的怎样从中获利的
(一) 有一个名词叫做石油美元,它是指上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由于历史原因,现如今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所以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美元。目前的石油美元估计有8000亿到1万亿美元,未来还在增长,其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支举世瞩目的巨大经济力量,然而由于现如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遇到瓶颈,我们需要打破局限,就要打破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随之美元石油也将逐步随着时代的洪流消失。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没有拥有世界上70%的黄金,当时正值工业发展的时期,沙特作为世界上石油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只认准黄金作为交换石油的筹码,许多国家把本国货币兑换成美元,再用美元换取黄金,利用黄金去沙特兑换石油,这让美国的黄金越来越少,到1971年,美国宣布黄金脱销。这时,美国为了保住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与沙特谈判建交,最后成为合作伙伴,美国和沙特达成共识,美国同意向沙特提供军火和设备,然而规定以后美元成为石油的交通货币,其他国家如果想买石油,必须拿着美元去买石油,由此,美元石油体系由此确定。
(三) 美国利用美元是通用货币的便利,在全世界掠夺各种资源。在美国,可以随意印美元,拿着这些美元去世界各地买资源,这也就是美国的财政已经是赤字了,却依然可以保持强盛的原因。
拓展资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结构急需转变,各国从大量石油煤炭能源转向开发利用电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这削弱了石油的利用,从而削弱了美元的地位。这也正是人民币崛起的机会,我国现如今正在加快建设碳交易视场,未来,中国将越来越强盛。
F. 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国原油的关系
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一般而言是正相关的关系。
在市场中,通常原油和美元成负相关的关系。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如果原油价格出现了上涨就会给美国经济带来负担,从而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会导致美元汇率出现下跌波动。而且,如果原油价格较高,会影响美国的工业发展的成本提高。因此,原油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
所以美国国债收益率与原油价格一般而言也是负相关的关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6-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G. 为什么国家的外汇不用来购买石油或技术而购买美国国债呢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与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获得的高额回报相比,中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取得的收益显得颇低。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对此,央行解决方案是,加紧研究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合理的用汇要求,降低国内资金净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所获回报的高低。投资美国国债虽牺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够规避风险。由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处理风险的能力较低,这里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相交换的问题。美国国债风险低,变现能力强,且与欧元区和日元区相比,美元区经济仍处于强势地位。在此背景下,购买美国债就不难理解了。
买与不买陷入两难
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
由于中国购入了大量美债,假如美元贬值的话,持有国债在账面上已输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债汇价格定会再进一步下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中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如果美国利率再上升2%,中国就再损失三百亿到五百亿美元,结果总共损失八百亿到1000亿美元,当然以上还没有计算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做出的选择非常少。
不稳定的平衡
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虽然美国人每天仍能吃喝玩乐,但这样的平衡是令人担心的。美国的经常赤字不断膨胀,2005年经常账目赤字,已创纪录升至8000亿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国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亿元,才能填补这个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中日拿上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不断购买美元资产来资助美国利率,然后美国人将已超买的资产拿来再抵押,来买中国及日本生产的电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给一个债仔,由于借出去的钱实在太多了,于是自己每天要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拿给债仔享用,并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乐,不要有些微伤风感冒,否则便会同归于尽!因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这个债仔的话,美国政府将在极短时间内破产,带来的灾害将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
H. 美国为什么要减产石油
石油减产是美国为了更好的从他国“吸血”的一种手段,也是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重要方法,但是现在却实现不了,所以美迹物国才会气急的!
4、油价减产会影响到美国利益游州丛
石油对于每个国家都很重要,在很多的生产方面都是需要用到的,所以如果石油价格降低,可以让各种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达到本国物价稳定,经济稳定的目的,但是美国在中间动动嘴,然后对各国加息,好处都让美国拿走了,然后让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国家去承担这个损失,那么只要不傻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5、美国的“控制力”降低
本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国家就一直希望石油价格能够提高,现在美国又让欧佩克国家也跟着去少赚钱,所以两大影响全球石油价格的股东统一了意见,决定减少石油的生产,其实也是对美国的一种回应,同时也代表的美国的影响力降低,控制不了石油的产出了,地位的下降,对于美国来讲肯定是非常气愤的,而且要进行反制措施!
其实我们也能感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动,前段时间的油加得连涨,到现在的价格连降其实都是有原因的,而之后的油价的波动肯定还是会出现的,想要稳定其实是很难的,毕竟涉及了太多人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