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油的“古代生物成油说”,一个油田上亿吨,古代有那么多生物吗
关于石油的“古代生物成油说”,这个说法已经说了几十年了,有相关研究机构估算了一下,按照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以及产量最大的沙特来说,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363.5亿吨,并且沙特在每天的石油产出数量大概在1200多万桶,根据每7桶石油就等于1吨的算法来计算,也就是说沙特相当于每天要抽大约170多万吨的石油,照这样的说法,沙特的地下埋了多少古生物啊,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石油不是由古生物尸体演变而来,而且是可再生的,石油是古生物演变而来的说法就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实际上石油的产生原因很复杂,目前科学界也没有定论,任何假说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否定其他的假说, 所以不论石油是不是因为古代生物而成油的两种说法是否对错,但是石油作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基础,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但是日常经济生活,工业生产,航天军工的重要的能源和原料,更是保障现代生活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石油的复杂形成有了更深认知,因此石油形成的说法出还有待于以后的研究。所以我们只有坚持发展可控核聚变技术,才能掌握新时代的能源。
B. 中国石油产量历史
4.1.2.1 原油产量
明朝和清朝以来,由于封建社会体制和“海禁”的对外政策的影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十分缓慢,石油工业同样停滞不前,落后于西方国家。1877年中国购买美国蒸汽顿钻钻机,聘请了美国钻井技师,到台湾苗栗钻探石油。1878年第一口现代钻机钻井成功,获得1.5吨的石油,标志着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开始。但是,第二口钻井失利,这个开始也随之结束。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出于掠夺资源的目的,在台湾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石油地质调查和钻探,发现了出磺坑油田和绵水、竹东等4个气田,到1927年达到年产石油高峰1.94万吨,随后逐渐下降(图4.10)。
1905年清朝政府在陕北延长试办油矿,聘请日本人进行地质勘察。1907年又购买日本蒸汽钻机,聘请日本技师和工人,在延长城外开钻延1井,在81米深处发现石油,每日产1~1.5吨,证实了延长有油。随后在自己钻探的同时,引入美浮石油公司合作钻探,但收效甚微。1941年延长油矿在七里村打出两口高产油井,延长油矿产量开始上升,到1943年达到年产1279吨的高峰,随后由于内战和投入不足,产量开始下降。
玉门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在中国近代石油工业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20年代,有多名中外地质家考察过玉门地区的石油地质,都认为具有开发前景。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石油和油品进口被切断,国民党政府开始重视国内石油勘探和开发。1938年国民党政府设置甘肃油矿筹备处,勘察玉门石油地质。1939年在老君庙构造上打出了高产油井,每日产油105吨,发现了老君庙油田,成为近代中国石油工业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随着玉门油田投入开发,玉门成为全国石油生产的重要基地。1941年玉门石油年产量就上到了1万吨,1948年达到了最高年产量7.8万吨,全国石油年产量也达到了8.26万吨的高峰。玉门油田的开发,有力地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为中国现代石油工业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干部和石油产业工人,为现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4.10 新中国成立前原油产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石油工业十分落后,1949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仅7万吨,主要靠进口“洋油”维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玉门油田通过扩边勘探开发,油田面积迅速扩大,石油产量不断提高。新疆成立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发现并开发了独山子油田。延长油矿也先后发现和开发了永坪油田和延长油田,全国石油产量迅速回升,到1959年全国石油产量达到了373万吨(图4.11),基本满足了国内40%的油品需求,缓解了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
1955年开始的全国范围的石油普查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1959年在松辽盆地发现了大庆特大型油田,经过三年勘探开发会战,1963年大庆油田投入生产,当年生产石油439万吨,全国石油产量也达到了647万吨。到1965年全国石油产量达到了1131万吨,突破了千万吨大关,使中国实现了原油完全自给。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又在渤海湾盆地相继发现和开发了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大港油田,1973年原油产量5400多万吨。其后又发现了华北油田以及南方地区的几大油田,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突破了1亿吨,成为世界第八大石油生产国。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稳定东部地区石油生产的同时,重新加强了西部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相继发现了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和焉耆油田。与此同时,对外国公司开放了中国近海石油勘探开发权,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石油产量的增长。1995年中国石油产量达到了1.5亿吨,2005年达到了1.8亿吨,成为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
表4.1 中国已开发油田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分布 单位:%
到2005年,中国已累计采出原油44.9亿吨,结合中国最新一轮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中间值(198亿吨),目前全国的原油累计采出率为22.67%。在累计原油产量基础上加上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中国到2005年已探明原油可采储量69.2亿吨,储采比为13.4。
4.1.2.2 中国的油田开发技术
目前,中国已经掌握的油田开发技术主要包括:
(1)陆相砂岩油藏注水保持能量分层开采、高含水期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细分沉积微相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常规测井水淹层处理解释技术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内的剩余油分布预测配套技术;发展了以层系调整、钻高效加密调整井及“控水、稳油”为目标的分层调整工艺技术。
(2)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形成一套滚动勘探开发科学程序和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为主的低幅度构造和小短距识别的断块油藏精细描述和石油勘探开发综合软件平台技术。
(3)化学驱油技术,主要为聚合物驱油工业化技术,包括室内实验评价、高分子聚合物驱油剂国产化技术和现场注入设备研制等配套技术。
(4)低渗透油藏高效开采技术,包括低渗透油藏描述技术,“注、压、抽”配套采油技术,压裂开发井网优化设计技术和注气保持压力技术以及小井眼钻采技术。
(5)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技术。注蒸汽吞吐已形成工业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适用性筛选技术、油藏工程设计技术、大型整齐发生器应用技术、井筒隔热技术、注采参数优选技术、大排量抽油技术、前期防砂技术及稠油集输技术等。
(6)分层注水、分层开采技术;区块整体堵水调剖技术;酸化压裂、重复压裂、限流压裂、整体压裂工艺技术;有杆泵、电潜泵、无杆泵抽油及气举采油等人工举升技术等专项采油工艺技术。
(7)密闭注水、采油地面集输工艺流程、轻烃回收、凝析气循环注气和混相驱油及化学驱油等一套地面油气开采集输流程设计建设技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钻井技术主要依靠国产化装备,从喷射钻井、定向井和丛式井钻井到水平井钻井,基本实现每隔5年上一个新的台阶,钻井效率大大提高。丛式井、定向井钻井技术现已成为普遍应用的常规技术,并掌握了长中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
4.1.2.3 中国原油产量历史阶段
从中国原油产量增长历史来看,根据1949年以来原油年度产量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的政策和开发技术条件,可以把中国的原油产量增长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64年的起步阶段;1965~1985年的快速增长阶段;1986~2005年的稳定增长阶段(图4.12)。
图4.12 中国原油产量增长阶段
(1)起步阶段(1949~1964年)。1949年初期,中国的全国原油产量仅有7万吨,其中6.92万吨来自玉门油田。随着石油工业的逐步恢复,中国的原油产量逐步上升。1949~1964年,中国的原油产量从1949年的7万吨增长至1964年的794万吨。以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部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的可采资源量均值198亿吨为基数,本阶段结束时中国的原油采出率为0.18%。从开发理论与技术水平来看,中国在本时期内的钻井理论与开发技术与国外相比略显滞后,正在对喷射钻井和定向井技术展开研究试验,而国外已经开始应用这些技术;从国家能源政策来看,中国在此阶段开始有计划地实施鼓励石油资源开发的政策,通过有重点的勘探开发促进了石油产量的增长。
(2)快速增长阶段(1965~1985年)。1965年之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相继开发,中国的原油产量开始超过1000万吨,实现了自给自足。在1965~1985年期间,中国原油产量从1076万吨增长至1.25亿吨,产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2.9%。1981~1982年,中国石油工业由于投资不足,产量有所下降。本阶段内,中国的原油累计采出率从0.24%增至7.38%。从开发理论与技术水平来看,中国在本阶段内的钻井理论与开发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1976~1980年期间,通过对喷射钻井技术的攻关研究,机械速度翻了一番,降低了钻井费用。中国政府为促进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从1982年起实施原油产量1亿吨包干等三项政策,不仅促进了产量的增长,还为迅速提高石油工业的技术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3)稳定增长阶段(1986~2005年)。1986~2005年期间,中国的原油产量从1.3亿吨增至1.8亿吨。本阶段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与上一阶段相比,产量虽然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原油累计采出率从1986年的8%增至2005年的22.67%。
在此阶段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中国油气开发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理论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陆相油气田开发地质应用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开发技术上,中国在注水开发、低渗油藏开发、稠油开采、油藏描述、数值模拟、压裂、水平井和三次采油等多项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
从国家政策来看,“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是国务院根据全国陆上原油生产格局,油气勘探和后备资源接替状况,以及国家未来对油气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后做出的战略性决策。这也是1986年以后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发展上的一个最显着特点。
C. 1.5万亿桶石油等于多少吨
1.5亿桶石油是10.5亿吨。一亿吨石油等于7亿桶。在国际上,石油通常以升或桶表示,在国内,通常以吨表示
D. 纳粹开战前有多少石油储备他们战前进行了几年的战略石油储备开战后历年产量有多少(包括合成)
先提供二战期间(1939—1945)德国的基本产能数据:钢铁1亿9000万吨、石油4800万吨、煤炭35亿吨、粮食1亿8000万吨、发电量4140亿千瓦时;
再具体说说石油。1939年9月德国发动战争时,只储备了240万吨成品油和少量石油。战前德国所需石油大部份靠进口,1939年进口量达到517万吨的历史最高峰。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开始对德进行海上封锁,德国只能就近从欧洲进口,进口量大减。1940年进口石油207万吨,1941年德国进口石油237万吨,其中从罗马尼亚进口209万吨。上半年从苏联进口28万吨,从1941年下半年起,罗马尼亚成为德国唯一的石油进口来源地。罗马尼亚是当时欧洲仅次于苏联的第2大产油国,1941年石油产量558万吨,除德国外,意大利和匈牙利也从罗马尼亚进口石油。罗马尼亚参加对苏作战后自身消耗增加,对德石油供应减少,1942年向德国提供了100多万吨石油。1943年意大利向美英投降后罗马尼亚可以集中力量向德国供油,1943年向德国提供了240万吨石油。1944年6月美英的轰炸严重破坏了罗马尼亚油田,8月份油田被苏军攻占,对德石油供应被切断,1944年罗马尼亚只向德国提供了约100万吨石油。
另外,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德国闪电战击败波丹挪荷比卢法七国,从这些国家缴获了880万吨的石油储备。从表面上看收获颇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国家被德国占领后同样成为被英国的封锁对象,无法进口石油。德国要维持占领区最低限度的民用油供应,此后几年这些国家在石油消耗方面只能是坐吃山空,因而这批缴获的油德国净赚得并不多。不过这些问题最初还未表现出来,至少就当时而言,德国手上的石油储备大增,成为发动对苏战争的重要资本。1943年意大利向美英投降,德军又趁机缴获了意大利北部的几十万吨石油储备。
下面是德国历年油料获得量(石油产量包括奥地利,石油进口量和缴获量均包括成品油在内)
1939年:石油产量约90万吨,进口石油517万吨。
1940年:石油产量约160万吨,进口石油207万吨,缴获石油880万吨(包括1939年缴获波兰);
1941年:石油产量约180万吨,进口石油237万吨。
1942年:石油产量约20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420万吨,进口石油100多万吨。
1943年:石油产量约20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500万吨,进口石油240万吨,缴获石油几十万吨。
1944年:石油产量约17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200万吨,进口石油约100万吨。
PS:德国战争初期的石油消耗
1939年9月,德国陆军和空军突袭波兰。因为作战迅速,战事较短,共消耗石油约15.5万吨,其中10万吨消耗在波兰战场,低耗能地实现了占领该国的目标。次年,德军进攻挪威、丹麦和发动西欧战役,只用了不到50万吨石油,加上该年度头四个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万吨,德国从发动战争至法国投降,消耗总量不足150万吨,只是其估计必须花费的500万吨石油的四分之一。这还不包括德军从欧洲各处掠夺到的不少于150万吨的石油,单是这些石油就已经足以弥补此前的战争消耗。
E. 没有技术和设备的清朝,是怎样凿出史上第一口石油井的呢
尽管我国史书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地理志就已经记载延安一带发现了能燃烧的水,也就是石油,但我国历史上第一口经过科学开采的石油井直到清朝晚期才出现,此时洛克菲勒早已成为了享誉全世界的石油大亨和世界首富。同治以后,西方从石油中提炼出来了可以燃烧照明的性价比更高的煤油,大量倾销中国,每年可以卖上几百万担,清政府每年光买这些煤油就得花掉1,500万两白银,当时日薄西山的清廷国库存银都不到3000万两,解决老百姓烧油照明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大清必须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掘出油井。
阿布正治郎还带着石油技师佐藤弥之郎来到了延长县进行石油勘探和开矿准备。1907年,在中日双方的密切配合下,延长县西门外凿出了中国陆地上的第一口油井。该油井深度为240多尺,日产原油接近500斤。之后中日在石油开采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日本石油技师来到了延长县,在此地又相继开掘出了第2口和第3口油井,日产油量达到了700多桶,彻底结束了旧中国没有石油的历史。
F. 原油一桶多少吨
问题一:原油一桶是多少吨 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4.546升。
知道体积在加上密度就可以计算了,
假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也就是0.15739吨。
问题二:一桶原油是多少吨? 吨和桶之间的转换关系是:1吨(原油)= 7.33桶(原油),它是约136公斤多一点。虽然有吨和桶之间的固定转换,但由于t是质量单位,桶是单位体积,和原油的密度范围和相对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如果按照不同的单位计算的,会有不同的效果。你也可以关注石油投资网。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50多美元/桶,换算成吨的话,每吨原油大概在350-400美元之间。
问题三:一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原油 品名 桶/吨
中国原油 米纳斯原油 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纳原油 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 汉迪尔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 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972 7.89
*** 轻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 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 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轻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轻油 0.8559 7.35 英国原油
巴士拉中油 0.8698 7.23 不伦特原油 0.8348 7.53
中原文留油 0.8321 7.56 俄罗斯原油
辽河外输油 0.930 6.76 原苏联出口原油 0.8659 7.26
胜利孤岛油 0.946 6.65 美国原油
江苏真武油 0.8403 7.49 西得克萨斯中质油 0.8251 7.03
华北任邱油 0.8410 7.48 北坡原油 0.8944 7.03
南海惠州油 0.8380 7.51 澳大利亚原油
南海绥中油 0.972 6.47 吉普斯兰油 0.8017 7.085
印尼原油 贾比鲁油 0.8156 7.71
基本在130KG左右
大约7桶多一点
问题四:石油一桶等于多少吨? 135
一桶石油等于多少呢?
石油体积与重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1.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每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依此类推。表1列出了国内外常规油品及常见的原油的吨与桶的换算系数。
美国市场的汽、煤、柴油价格以美分/加仑为单位,同样可用上述公式换算为以美元/吨为单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国旧金山93号无铅汽油价格为54.0美分/加仑,其换算方法推导如下:
93#无铅汽油价格=54.0美分/加仑;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仑),54.0*0.01*42*8.5美元/吨(1吨汽油约和8.5桶),54.0*3.57*(3.57即为汽油由美分/加仑换算美元/吨的换算系数)=192.78美元/吨
表1.原油和油品体积与重量单位换算表
一、油品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航空汽油 0.701 8.97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车用汽油 0.725 8.67 减压渣油(大庆) 0.941 6.68
航空煤油 0.775 8.12 道路沥青 1.01 6.23
轻柴油 0.825 7.62 润滑油基础油150SN 0.8427 7.46
轻石脑油(44-100。c) 0.674 9.33 润滑油基础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脑油(102-143。c) 0.742 8.48 润滑油基础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中国原油 米纳斯原油 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纳原油 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 汉迪尔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 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972 7.89
*** 轻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 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 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轻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轻油 0.85......>>
问题五:一桶石油是多少公斤,一吨石油是多少桶 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 桶或7.3桶。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 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假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 157.3902公斤
问题六:原油吨和桶怎么换算? 桶和吨是常见的两个原油数量单位,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1吨=7桶(差不多的样子),因此,一桶原油是0.1368吨。(这个是一个约数)
问题七:一桶原油有多少升 国际上的一桶油是42加仑
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 桶或7.3桶。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 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假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 157.3902公斤
问题八:原油的一桶有多少 桶的全称US BARREL,美制桶,是液体容积计量单位。国际通用的油品计量与交易,一般是以60华氏度下的容积以美制桶为单位的数量来表示合同量,即俗称的一桶原油。
桶和吨都是我们常见的原油数量单位。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常用桶,而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家则常用吨。由于吨桶分别为质量和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只有固定的换算方法,而没有固定的换算比率。
吨和桶之间一般换算关系是:1吨约等于7桶,如果是布伦特、沙超轻、塔皮斯等轻质原油,则1吨约可等于7.35―7.5桶;而若是乌拉尔、杜里等中重质原油,则桶吨比可在7.0或者更低。
加仑和升是两个比较小的成品油计量单位。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而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假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换算关系:
1桶(bbl)=42加仑(美制)=159升(l)=0.159立方米(m3)
1桶(bbl)=0.137吨(t)=137公斤(kg)(全球平均)
1吨(t)=7.35桶(bbl)(全球平均)=1174升
1升(l)=0.246加仑(Gal)
1公斤=0.3055加仑(美)/0.2545加仑(英)
问题九:国际油价上计量单位一桶是多少公斤呢? 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G. 什么地方曾被清朝放弃,面积是全国的六分之一,现勘探到200亿吨石油
新疆曾被清朝放弃,面积是湖南的六个,先日进勘测到200亿吨石油。
说起新疆和石油,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清朝时期的左宗棠,在新疆的收腹问题上,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新疆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新疆的面积不仅辽阔,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这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当我们去新疆游玩时,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当时为收复新疆做出贡献的左宗棠,因为了有了他的付出,才有了现在的新疆。
在左宗棠率领的清军大破敌军,而且绝不给敌人任何喘气的机会,经过残酷的战争之后,左宗棠终于收复了新疆法,所以,左宗棠之功,利在千秋。时至如今新疆对于我们的意义也是很深远的。这不仅仅是新疆面积很大(相当于六个湖南或四个日本),而且还有许多自然资源(宝贵的石油及天然气等),倘若不是左宗棠亲自收复了新疆,让这个曾被清朝放弃的地方重新回到中华的版块当中,也许这些宝贵的资源还未被我国利用。
H. 清代产石油吗
产了,我们国家在北宋时就有用是有的记载了,见沈括《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