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资源的作用
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 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 各种燃料产量最大, 约占总产量的90%; 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 产量约占5%。 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 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
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 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 ~ 205°C, 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号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
喷气燃料
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 煤油 沸点范围为180 ~ 310℃ 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不大。
柴油
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两类。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故上述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温度,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68。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燃料油
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
石油溶剂
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
润滑油
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产量最大的是内燃机油(占40%),其余为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合计占40%。商品润滑油按粘度分级,负荷大,速度低的机械用高粘度油,否则用低粘度油。炼油装置生产的是采取各种精制工艺制成的基础油,再加多种添加剂,因此具有专用功能,附加产值高。
润滑脂
俗称黄油,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部位。
石蜡油
包括石蜡(占总消耗量的10%)、地蜡、石油脂等。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做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
石油沥青
主要供道路、建筑用。
石油焦
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
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个炼油装置还得到一些在常温下是气体的产物,总称炼厂气,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压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气,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 炼油厂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种很多,是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基地,各种油、炼厂气都可按不同生产目的、生产工艺选用。常压下的气态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氢气、乙炔、碳黑。液态原料(液化石油气、轻汽油、轻柴油、重柴油)经裂解可制成发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绝大部分基础原料(乙炔除外),是发展石油化工的基础。目前,原油因高温结焦严重,还不能直接生产基本有机原料。炼油厂还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烃的提供者。 最后应当指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中或多或少加有添加剂以改进使用、储存性能。各个炼油装置生产的产物都需按商品标准加入添加剂和不同装置的油进行调和方能作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剂用量少,功效大,属化学合成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发展高档产品所必需的,应大力发展。
‘贰’ 为什么开采石油时要在油田上点火
在开采石油的时候经常会伴随一些特殊的气体产生,这个气体的具体组成部分,我们并不是特别的清楚,也正是因为不清楚,所以才会选择燃烧的方式,直接消耗掉。因为一旦散播到空气当中的时候,也许就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或者伤害其他的植物或者动物,这样的话,造成的损失就会更大,因此,采取燃烧的方式是最恰当的处理方式。
并且在燃烧的过程中,还会伴随有许多的数据产生,这也可以为以后的开采进行一个数据的统计和整理,让之后的开采能够有所借鉴,那么,有的人会说,这样的处理方式够环保吗?其实,衡量很多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得出这样的方式才是最好的,也是最省事的处理方式,因为有的时候有毒气体的排放要比燃烧产生的物质有毒,会造成更坏的污染,因此,人们经过衡量之后才会采用了现在的方式。
‘叁’ 开采石油 目的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肆’ 石油为什么那么重要
因为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石油也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
‘伍’ 石油开采小常识
1. 关于石油的知识(简单一些的)
石油知识———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油田------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含闷油藏的组合。
气田------单一构造控制几个或十几个汽藏的总和。 石油------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
暗绿色或黑色液体。 天燃气----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汽体组成的可燃混和气体。
生油层----在古代曾经生成过石油的岩层。 油气运移--在压力差和浓度差存在的条件下,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任意移动的过程。
垂直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垂直的上下移动。 测向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平行的横向移动。
储集层-----能使石油和天然气在其孔隙和裂缝中流动,聚集和储存的岩层。 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
圈闭----凡是能够阻止石油和天然气在储集层中流动并将其聚集起来的场所。 盖层----紧邻储集层上下阻止油气扩散的不渗透岩层。
隔层----夹在两个相邻储集层之间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渗透岩层。 遮挡----阻止油气运移的条件或物体。
含油面积----由含油内边界所圈闭的面积。 油水边界----石油和水的接触边界。
储油面积-----储油构造中,含油边界以内的平面面积。 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由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移位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油气藏-----由地层因素造成的遮挡条件的圈闭。
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而造成圈闭。 储油构造-----凡是能够聚集油,气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沉积相----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特征的总和。
沉积环境-----指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 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要条件。 单纯介质-----只存在一种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单纯介质。
如孔隙介质、裂缝介质等。 多重介质----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多重介质。
均质油藏-----整个油藏具有相同的性质。 非均质油藏-----具有不同性质的油藏,包括双重介质油藏;裂缝西个油藏;多层油藏 弹性趋动-----油井开井后压力下降,油层中液体会发生弹性膨账,体积增大,而把原油推向井底。
水压趋动----靠油藏边水。底水或注入水的压力作用把原油推向井底。
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所储原油总量。 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剩余可采储量----油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计采出量之差。 采收率-----油田采出的油量与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最终采收率----油田开发解束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采出程度---油田在某时间的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采油速度----年采出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原油密度----指在标准条件下(20度,0.1MPa)每立方米原油质量。
原油相对密度----指在地面标准条件(20度,0.1MPa)下原油密度与4度纯水密度的比值。 原油凝固点----在一定条件下失去了流动的最高温度。
原油粘度----原油流动时,分子间相互产生的摩檫阻力。 原油体积系数----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汽体积比值。
原油压缩系数----单位体积地层原油在压力改变0。1兆帕时的体积的变化率。
溶解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压力每争加0。1兆帕时单位体积原油中溶解天燃汽的多少。
孔隙度----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绝扮老册对孔隙度----岩石中全部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有效孔隙度-----岩石中互相连通的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含油饱和度-----在油层中,原油所占的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孔隙体积之比。
含水饱和度-----在油层中,水所占的孔隙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之比。 稳定渗流-----在渗流过程中,如果各运动要素与(如压力及流速)时间无关,称为稳定。
不稳定渗流-----在渗流过程中,若各运动要素与时间有关,则为不稳定渗流厅宏。 等压线----地层中压力相等的各个点的连接线称为等压线。
流线-----与等压线正交的线称为流线。 流场图----由一组等压线和一组流线构成的图形为流场图。
单相流动-----只有一种流体的流动叫单相流动。 多相流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同时流动叫两相或多相流动。
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液体通过的能力称渗透性,渗透率的大小用渗透率表示。 绝对渗透率----用空汽测定的油层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用二种以上流体通过岩石时,所测出的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水包油----细小的油滴在水介质中存在的形式。 油包水----细小的油滴在水介质中存在的形式。
供油半径-----把油井供油面积转换成圆形面积后的圆形半径。 地层系数----地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
流动系数----地层系数与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表示流体在岩层中流动的难易程度。 导压系数-----表示油层传递压力性能好坏的参数。
续流-----油井地面关井后,井下仍有油流从地层中继续流入井眼,这种现象称为续流。 井筒储存效应-----油井刚关井时所出现的现象。
折算半径----把实际井的各个因素(不完善或超完善)对压力的影响,变成一个由于某井径引起对。
2. 石油开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石油开采是即地震勘探、钻井完井交井以后,将原油从地层中开采出来进入油气集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的资源能源行业。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国现有油田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不具备充足的天然能量补给条件,而且油田本身的能量不足以长期维持采油的需要。
在工业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的今天,保持科学的较高的采油速度和较高的原油采收率尤为重要。 石油开采受着区域地质条件的控制,并分布在含油气盆地之内,含油气盆地是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受同一构造格局控制的,具有共同发展历史的统一沉降区。
原油开采是集采油、井下作业、注水、集输为一体的工艺过程。建国前我国仅有以玉门油矿为代表的工艺比较落后的一些小油区。
对石油大规模勘探开发是从建国后六十年代大庆、大港、胜利、辽新等大的油气田。油气田遍布全国,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生产能力,无论是生产工艺和石油开采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但是,由于四十多年的原油开采,造成老油区资源能量的严重不足,给地面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这些矛盾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引起了我们对石油开采过程中特别的关注。
因此节约和利用资源、能源、降低消耗,在石油开采过程保护好环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简单的工艺过程 石油开采方式有自喷采油和机械采油,自喷采油是由于地下含油层压力较高,凭其自身压力就可以使原油从井口喷出的采油方式。
机械采油则是利用各种类型的泵把原油从井中抽出,目前我国石油开采以机械采油为主。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油品性质采用不同的机械开采方式。
对粘度小于50毫帕斯卡.秒,密度小于0.934的原油(称为稀油),一般用常规开采。对粘度大于50毫帕斯卡.秒,密度大于0.934的原油(称为稠油),一般用热力采油,即采用热蒸汽吞吐、掺稀油及伴热的采油方式。
以辽河油田为例,气候寒冷是北方冬季的特征。油质除一部分稀油外,大部分油质为稠油和特稠油,由于原油重质成份多,粘度大,相对密度大,在油藏条件下原油几乎不能流动,无法用常规的方法开采,给生产和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油田采用热力采油、稀释、乳化降粘方式开采。 稀释开采:即将一定量粘度小的稀油加入稠油中,降低粘度。
热力采油:即蒸汽吞吐、蒸气驱,就是对油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气,加热油层里的原油,使原油的升高,粘度降低,增加原油的流动性,推动油层里的原油流向生产井。另外注入蒸气对油层加热后,蒸气变成热水流动,置换油层里原油滞流空隙。
原油受注入蒸汽加热,其中轻质成分将气化,烃体积膨胀也会将原油推流到生产井。 乳化降粘:即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入稠油中,并在油管和抽油管表面上形成亲水的润湿表面。
大大降低油流时的阻力,使油能够正常开采出来。 二、塬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分析 由于石油开采是一个从地下获取资源的过程,地质条件及地下的情况是石油开采中的决定因素。
虽然石油开采是最终获取资源的活动,但是各种相关工艺如钻井。各种井下作业等对石油开采的地下地质情况。
地面有直接的联系的影响。因此在考虑环境时也应做为石油开采的环境因素一并考虑。
同时考虑了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个方面。 1. 石油开采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正常异常紧急情况)。
2. 资源能源的使用在工艺的各个环节中都会涉及到,为方便分析,作为总的环境因素来考虑。 3. 原油做为石油开采的特征污染物在每个工艺中也都会涉及到,因而也作为总的环境因素来考虑。
三、主要生产过程的一些说明 1. 石油开采企业应对采油生产之前的钻井和采油生产中的各种油井作业的相关方提出的管理要求,在各种设计中应了解施工中的基本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国家对它的法律法规要求。并在预以充分的注意,采取事先预防。
由于石油开采涉及地面环境和地下地质情况,从钻井到采油,井下作业,外输都存在泥浆处理、油品泄漏、原油落地。原油脱后水回注、烃类挥发,化学品药剂使用,有害固废处理、井喷、火灾等重要环境因素,如果逢值讯期控制不好,一旦事故发生就会导致大气、水体、土地、养殖业等的污染,伴随而来的就是环保纠纷经济赔偿,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遵守法律法规等。 2. 在原辅材料的选择上、施工的设计上,都要求符合清洁生产,尽一切努力考虑清洁的工艺技术,使用无毒无害的清洁原材料,清洁的工艺流程、清洁的节能设备,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损害。
应该预防在先,作为污染预防不能只采用末端治理,应在生产的源头考虑预防污染的问题,并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各个环节都应考虑清洁生产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全过程控制。 3. 对有毒有害化学品等,在钻井、采油、井下、集输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要求按照MSDS的要求分类存放,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尽量采用危害小的化学品,以免造成对人员损害和环境的污染。
4. 工艺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在石油开采中,由于特定的地。
3. 石油基础知识
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锑等)。由碳和氢 化合而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
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
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更新原料,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的后果。 生成生成生成生成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氧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石油和天然气。
历史起源历史起源历史起源历史起源 现代石油历史始于1846年,当时生活在加拿大大西洋省区 的亚布拉罕·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1852年波兰人依格纳茨·卢卡西维茨发明了使用更易获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
次年波兰南部克洛斯诺附近开辟了第一座现代的油矿。这些发明很快就在全世界普及开来了。
1861年在巴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炼油厂。当时巴库出产世界上90%的石油。
后来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为夺取巴库油田而展开的。 19世纪石油工业的发展缓慢,提炼的石油主要是用来作为油灯的燃料。
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的发明情况骤变,至今为止石油是最重要的内燃机燃料。尤其在美国在德克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油田发现导致“淘金热”一般的形势。
1910年在加拿大(尤其是在艾伯塔)、荷属东印度、波斯、秘鲁、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发现了新的油田。这些油田全部被工业化开发。
直到1950年代中为止,煤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但石油的消耗量增长迅速。1973年能源危机和1979年能源危机爆发后媒介开始注重对石油提供程度进行报道。
这也使人们意识到石油是一种有限的原料,最后会耗尽。不过至今为止所有预言石油即将用尽的试图都没有实现,所以也有人对这个讨论表示不以为然。
石油的未来至今还无定论。2004年一份《今日美国》的新闻报道说地下的石油还够用40年。
有些人认为,由于石油的总量是有限的,因此1970年代预言的耗尽今 天虽然没有发生,但是这不过是被迟缓而已。也有人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总是能够找到足够的便宜的碳氢化合物的来源的。
地球上还有大量焦油砂、沥青和油母页岩等石油储藏,它们足以提供未来的石油来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加拿大的焦油砂和美国的油母页岩就含有相当于所有目前已知的油田的石油。
今天90%的运输能量是依靠石油获得的。石油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
此外它是许多工业化学产品的原料,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在许多军事冲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海湾战争)中占据石油来源是一个重要因素。
今天约80%可以开采的石油储藏位于中东,其中62.5%位于沙特 *** (12.5%)、 *** 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卡塔尔和科威特。
4. 石油怎么开采
1、用钻井机钻个井眼到储藏有石油的地层(也叫目的层)。
2、钻到目的层后,下一层套管(直径较大的钢管),通过在管外与井壁之间注入水泥封固,防止不同深度的地层之间的液体互相流窜,也是防止油气从其他地方泄漏,以上两个步骤叫作钻井。 3、在目的层下射孔枪,将套管射穿,并射进地层内,形成通道,使地层中的原油流入套管内(也就是油井内)。
4、如果井底的石油压力够大,石油就会从地下直接喷出井口,这种井叫做自喷井;如果压力不足以使石油流到地面,就下深井泵将石油从井底抽出地面。
‘陆’ 石油属于易燃品,为什么开采时,还会在油井的上方点燃一把火
因为在石油开采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可燃性气体。为了防止可燃气体爆炸,这些气体需要就地烧掉。它燃烧是天然气和有害气体,在工业上被称为“火炬放空燃烧”。它被称为火炬,是重要油田、海上钻井平台、炼油厂、化工厂、天然气厂等的辅助工艺设施。采油工程是一种将石油和天然气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工艺技术。油气的上升可以依靠地层能量的自注入,也可以依靠人工补充能量。各种有效的修井措施可以消除油井经常出现的结蜡、出水、出砂等问题,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这主要由石油相关性来解释:
然而,中国起步较晚,火炬重建项目进展缓慢。并非所有的火炬全年都点燃。通过修改,正常生产时不允许点火,但只有在事故为空时才允许点火。
‘柒’ 燃油和原油的关系
1 、油品家族的成员是什么?
成品油主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等。
2 、燃料油与其他油品的关系如何?
一般来说,在原油的加工过程中,较轻的组分总是最先被分离出来,燃料油( Fuel Oil )作为成品油的一种,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
3 、燃料油主要用途是什么?
燃料油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根据用途,燃料油可以分为船用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及其他燃料油。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燃料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发电、交通运输、冶金、化工、轻工等行业。
4 、燃料油的品种特性如何?
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
5 、燃料油期货的交割基准品是什么?
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发的燃料油期货的交割基准品是 180CST 燃料油,该品种是国际上燃料油定价的基准品。
‘捌’ 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中,为何要点燃油井,将石油倒入海中
海湾战争,是指由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合法政权而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作为中东强国的伊拉克,虽然是主场作战,且占有兵力优势,但却遭遇惨败,而萨达姆更是下令向海中倾倒原油,并点燃了科威特油井。
4、破坏产油设备。除了以上军事用途之外,伊军的破坏还抱着一种“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到”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伊拉克军队先后点燃了700多口科威特境内的油井,而为了增加灭火的难度,伊军还在油井周围埋下了大量的地雷。1991年2月底,当联军地面部队发动进攻后,被点燃的油井数量更是猛增到了一个巅峰。当联军重新夺回科威特后,私人承包商总共花费了约15亿美元来扑灭油井大火,直到1991年11月,最后一口燃烧的油井才熄灭。
伊军的这种“焦土政策”虽然对多国部队的进攻造成了一定阻碍,但实际效果极为有限,根本无法扭转伊军战败的结果,却造成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污染,使得海湾地区国家深受影响。
‘玖’ 开采石油时,为何要在油井上方“点火”“伴生气”了解一下
自从石油的 不可再生性 和 利用价值 得到肯定之后,世界范围内关于石油的争端就变得越来越多,像海湾战争、中东战争都是典型代表。
石油似乎真的有一种魔力,使得世界各国都为之疯狂。一切真的如基辛格所言,在现今世界格局下, 石油与权力、货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
可以说,石油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近又很远,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石油及其衍生加工产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 开采石油的油田大多地处荒漠,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鲜少有机会可以看到 。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石油开采过程的,其中却有个迷惑行为使人不解,那就是 开采石油时,人们往往要在油井的上方点火 。
石油是 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资源之一 ,可以说它作为一种 战略储备 关系到了 国家的生存发展的“命脉” 。虽然它在政治、经济当中充当着“神”一样的角色,但实质上它只是一种 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烃类混合物 而已。
我们理解中的石油,大多是加油站里油箱里的粘稠液体,这种理解过于片面,因为石油可以分为很多种形式,比如 原油、天然气液、天然气和天然焦油 等等,它们都属于石油。这种黑色的液体黄金也被叫做 “工业的血液” ,其主要构成成分是环烷烃、芳香烃和烷烃等等。
石油的颜色其实有很多种 ,比如金黄、墨绿、深褐色、黒褐𫚉等等,大家经常看到的只是其中一类。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石油其实很早就被人类发现并且使用了,最早可以追溯到 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时期 。那时的人类就已经能够开采和利用石油了,十分神奇。
值得一提的是,统计石油的单位有很多种,比如加仑、升、吨等等,最常用的还是 桶 。 一桶等于42加仑 ,也就是等于158.99升,而 一吨则约等于7桶 。
石油的密度大约为 0.8到1.0g/cm³ ,其 凝固点的差异 很大,在 30 到-60 之间不等 ,沸点的范围则在常温到500 以上的范围内。大家在生活当中见到的多为加工过的石油,而 油井开采的是原油 。原油就是石油埋藏在地底时本来的样子,保持着原有的化学和物理形态,属于 初级产品 。
因石油埋藏在地下的缘故,人类想要开采它就和开采地下水的方式类似,简单来说就是 “钻井” 。当勘探考察完某地的石油储备之后,再经过综合考量和部署后就会展开钻井工作,可以说 钻井是开采石油当中最为重要的手段 。钻井的次数根据地层情况的不同有所变化, 钻井工程的耗资常常占到总投入的50%以上 。
通过以上我们对石油及其开采有了大致的认识,那么为什么在开采石油时,一定要在油井上方点火?那些燃烧的火炬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诚然,作为没有石油及勘探专业知识的普通人,我们看不懂油井上方的点火操作也是正常的。为此,不少专家和油田工人专门出面进行了解答,表示 大家不用担心这种行为会造成爆炸或者有什么危险性,一切操作都是有科学依据、安全可靠的 。
还记得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石油的定义吗?它并非是单纯的“液体”,而是一种 气态、液态和固态共同构成的混合物 ,油井从地底开采出的原油更是保持了其原有的性质。
因此,在油井上方点火并不是为了燃烧石油液态或者固态的部分,而是要 燃烧伴随着它一起出现的气体 。专家称,这种气体在专业上被称为 “伴生气” ,这种伴生气往往会随着石油一起 从井口当中逸出 。
所以,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油田当中一直燃烧着的火炬实际上是在燃烧这些伴生气体,而在油井上方点火的操作也并不是什么迷惑行为。这种燃烧伴生气体的方法, 不仅确保了石油开采的安全,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
这些伴生气当中的成分十分多样,比如有甲烷、乙烷,此外 可能还含有液态烃、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各种杂质 。假如这些气体直接排入到空气当中,才是真正的隐患,因为它们在上空 一旦遇见一点儿小火星就能立即燃烧发生爆炸 ,从而 威胁到采油工人的生命安全 。所以,点火的操作恰恰是“防患于未然”,防止它们直接进入大气。
此外,这种行为也从侧面为开采省下了不少钱。可能会有人想, 为什么不将这些气体收集起来呢? 毕竟里面还有天然气呢,如果将其收集开发不是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吗?
这种想法没错,但是 只适用于含硫量较大的油田 ,对于其他类型的油田以及规模较小的油田都不适用,因为 开发的效益远远低于直接燃烧获得的效益 。
毕竟如何收集气体并且开发利用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程序,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国家在综合考量之下,会 选择在适宜收集开发伴生气的油田进行实验 ,这类创新火炬项目目前在不少油田当中都有出现。
油田伴生气不仅具有燃烧性,还具有 腐蚀性、毒性 。伴生气的性质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
在大型油田当中的伴生气大多是 通过管网直接进入 ,这类伴生气的气体含量很大,还与附近的管网相连,经过处理之后比较 容易输送至别的地方 。还有一种伴生气则是从边远处零散的油井当中逸出的,这种伴生气 不仅分量少而且分布过于分散,附近也无连通管道,并不利于处理收集 。
总的来说, 伴生气能否开发利用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 边远井区的零散伴生气不属于收集开采范畴 ,因为这类气体不仅分量少还不稳定,并不具备经济效益。与之相对的另一种伴生气则可以收集开发,目前这类油田当中的伴生气开发正在进行当中。
比如说针对“井口套管气”这种类型,可以 在套管上面直接安装气体压力单向泄放装置 ,这类定压阀在西峰油田被广泛使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接转站、增压点等密闭型站点的伴生气则通过 不增压分输技术、油气混输技术 等方式进行收集利用。
至于产气量巨大的大型联合站,大多会使用 使用油罐抽气技术和原油稳定技术 ,像油罐抽气技术适用于大多数站场的油罐挥发气回收,不仅能够有效收集,还能够 减少油罐内壁腐蚀性 。
当通过以上各种技术将油田的伴生气收集以后,就要根据它们的性质来确定利用它们的途径了。目前来说,主要将这些伴生气用作于 燃料、发电 等领域。伴生气可以作为 燃料气 用于油田站点或者基地附近的 生活供气 ,其使用方式根据油田的伴生气含量大小而变化。
至于利用伴生气发电则是更常见的一类综合利用方式,不少油田为此装置了多台 燃气发电机组 ,通过发电机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如果油田的规模很大,还能 在附近建立发电站,利用伴生气进行发电,再将产生的电用于石油基地 ,做到真正的自给自足。
从相关的报道来看, 将油井伴生气从燃烧转化为电能的综合利用方式 已经在我国不少油田当中被 推广使用 。
比如长庆油田,这里采油一厂的负责人在采访中就介绍到,过去燃烧废气的火炬现在已经很少出现了,因为他们已经将废气 “变废为宝” 。这种变废为宝的方式就是 发电 ,自2007年时,这里就已经设置了 32个燃气发电井组 ,共拥有 燃气发电站11座 ,这样的综合利用使得采油一厂的 经济效益增加了3200万元 。
盘古梁油田同样也对油田伴生气进行了综合利用, 熄灭了这些烧钱的火炬之后,从前的废气变成了现在不可或缺的“宝贝” 。
不论是燃烧还是收集,都是专业人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商议之后作出的决定。我国现在正积极推广火炬的改建和油田伴生气的利用,因为根据不少油田的试点情况来看, 油田伴生气的开发利用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如果能够有效开发,能将其从废气变为清洁能源。
并且,从环保方面来说,收集肯定比直接燃烧的方式更高, 燃烧之后的部分气体还是有害的,长此以往这些气体进入大气会造成雾霾等空气污染现象 。所以将油田伴生气从直接燃烧转变为收集利用,是未来石油开发当中的关键事情。
大家都期待着一个个火炬能够逐渐熄灭,我国的石油开采必然能在科学的决策之下得到 创新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