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泄露的油料会造成严重污染吗
1月6日,隶属于伊朗海运公司的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与中国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碰撞发生以后,“桑吉”轮失火,截至目前,32名船员已被伊朗方面证实全部死亡。同时,该船因为船体破损进水而向右倾斜,船内装载的油料也发生泄露。
对于石油泄漏,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先用围栏把泄露的石油围起来,然后再用吸附剂收集水中的石油,或者用分解剂让石油溶解到水中。
具体到本次泄露事件,又有一些特殊性。“桑吉”轮上装载的13.6万吨油料是凝析油,而不是普通的原油。这种油料是从凝析气田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气凝析出来的液体成分,特点接近于汽油,即挥发性很强。烟台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曾经做过模拟,结果发现,凝析油泄漏5小时后,海面残存油量低于1%。24小时之内,几乎完全挥发,在海面上残留的油污量非常少。对于后续处理来说,这可以算是个好消息,由于挥发性强,这些油料不会长时间在水面形成油膜,这一点从检测结果也能显示出来:在1月11日的媒体报道中,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表示,最新的海水水质检测表明,距“桑吉”轮1.3海里到19海里范围内,未发现油花,油含量较低,水质在国家海洋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范围内。1月13日,监测人员在事故船舶附近海域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显示,海水中石油类物质浓度高值为25μg/L,低于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有害影响的浓度。这样一来,也就减少了被动植物沾染或者吸收的可能性,减少了对该处海洋生态的影响。
但同时也有不利影响。因为凝析油挥发性强,漏油水域接近海面的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就会很高,很容易引起爆燃,威胁到抢救和后续处理人员与设备的安全,这也是凝析油泄露最大的风险点所在。1988年的英国北海阿尔法平台爆炸事故是由于凝析油泄漏形成的天然气云团遇明火发生爆炸。平台上的226人中,165人死亡,61人生还,英国北海油田减产12%。事实上,从事故发生至今的一周多时间里,“桑吉”轮就发生过多次爆燃,迫使现场搜救船只不得不后撤。14日中午的剧烈爆燃甚至直接导致该船沉没。
另一个特殊性在于,“桑吉”轮装载的凝析油来自伊朗南帕斯气田,该气田出产的油料含硫量较高,其中的硫化氢等气体成分是有毒的。而含硫量高的油料燃烧时又会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进一步增加对搜救处理人员的威胁。因此,在工作时必须做好对有毒气体的防护。
此外,由于“桑吉”轮已于14日中午沉没,船上携带的油料有很大一部分随船沉入了海底,这就在该处形成了一个长期的漏油点,从而对该处海洋生态形成持续性的影响。而且由于凝析油挥发性强、易爆燃的特点,未来泄露出来的油料还对周边的船只会有一定的威胁。因此,未来对于“桑吉”轮的后续处理和长期监控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