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国进口石油什么时候恢复
扩展阅读
加工大葱要多少成本 2025-02-05 02:23:28

中国进口石油什么时候恢复

发布时间: 2023-09-26 09:41:46

㈠ 中国石油进口放缓,石油进口放缓的原因是啥

近些日子,中国石油进口不断放缓,引进的进口石油量越来越少,这是为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数据。前阵子,国家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亚洲7月份的石油进口需求,已经连续第二个月放缓,这很大决定因素是因为,中国跟美国的贸易争端升级,开始逐渐造成国家经济增长不断减速。在过去两个月,能源巨擘BP租用的四艘超级油轮在中国东部海岸遭遇搁置或延迟,而且在中国独立炼厂需求放缓的情况下,无法完全卸载原油,所以以上种种因素,就是中国石油不断放缓的主要原因了。

㈡ 沙特石油遇袭造成油价动荡,谁是最后赢家

这次沙特被袭击,我认为最后的赢家应该是美国。从各个角度看,这次石油动荡不安涨价最后的受益者都是美国。


古云:从高处受益的人是可疑的。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设施遭到袭击,最大的利润不是胡塞武装,而是欧佩克成员国和美国。欧佩克成员国可以抓住机会增加产量,抢占国际市场,换取大量外汇。美国可以利用伊朗与胡塞武装的关系,将肮脏的水泼在伊朗头上,同时也可以利用试图绕过美元的盟友来开发一个新的结算系统,以加强对美国的依赖。因此,对沙特的袭击很可能有美国的影子在背后。

㈢ 今年8月,沙特重新成为中国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石油格局有何变化

在全球能源格局调整、国内外宏观环境巨变的大趋势下,中国石油深知,国有企业要承担起抵御宏观风险的托底作用。

㈣ 新疆柴油什么时候恢复正常

公告未指出。

中石化新疆石油分公司即日起到11月30日每天向中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供应1100吨柴油,合计2万吨,缓解近期新疆柴油供应紧张状况。

此前,新疆商务厅已经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函,请求给中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追加5万吨0号柴油计划,同时采取多项措施解决新疆当前0号柴油供应紧张的形势。

为减少中间环节和防止油品外流出疆,新疆商务厅已经要求中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和中石化新疆石油分公司在目前0号柴油紧张的情况下,停止向社会成品油批发企业供应柴油,直接供应全疆各加油站。

并且协调中石油西北销售公司新疆分公司和中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调整月度供应计划,在油品不够的情况下,将12月份的低凝柴油计划提前使用,保证市场柴油不断档脱销。

同时,新疆经信委保证管内铁路运输优先安排,随时安排油品的铁路运输。

以上内容参考:联盟中国-新疆停向成品油批发企业供应柴油 缓解"柴油荒"

㈤ 国内油价将上调,成为年内第五涨,油价何时才能恢复正常价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当代的人们都能够感受到物价逐渐的上涨,这带给人们更多的生活压力了。我们看到最近的油价逐渐上涨,这让人们对生活产生了更多的担忧以及很多的惆怅。因为油价太贵了,人们都不敢继续加满油箱,所以网上出现了很多95号油加满的梗。国内油价将上调,成为年内第五涨,或许等到油量正常供应的时候,油价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价格了。

所有人都期待油价可以恢复到正常价格,因为我们实在支付不起当前的油价。或许是因为油量的供应不足,所以导致油价即将上调。所以我们只有等到流量可以足够供应时,或许油价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价格了。

㈥ 我国跨境油气进口管网初见端倪,解困马六甲尚需时日

泰纳石油管线(泰舍特—纳霍德卡)驶入快车道。相比于迟迟未破土的中缅管道和中巴管道,中国“能源突围”的北方管线铺设,已经驶入了“快车道”。2007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石油管道(泰纳石油管线)将先通向中国(图3.6)。泰纳石油管线一期工程全长2800km,预计于2008年底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年输油能力3000万t,原油供应由西西伯利亚地区油田保障。而二期工程预计在2015年完成,年输油能力5000万t,原油供应由东西伯利亚地区油田保障。理论上,泰纳石油管线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缓解中国目前原油进口的压力和风险。日本介入竞争和俄方开价过高的风险趋于消除,中国也将摆脱泰纳石油管线建设初期的被动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乐观预期在近日也蒙上了一层阴影:俄罗斯自然资源部2008年4月10日宣布,泰纳石油管线面临原油供应短缺问题,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公司不愿投入更多资金开发新油田。从现行开发力度来看,今后10~15年内使泰纳石油管线输油能力由3000万t增至8000万t的目标难以实现。不过,该部门也表示会敦促各石油企业加大勘探力度,并且可能会在2009年将对欧洲供应的部分石油调到泰纳石油管线,以保障每年对华出口3000万t原油的计划。

图3.6 世界主要油气运输管道

(据国新图库)

中哈油气管线(阿塔苏—阿拉山口)成功贯通,但运力有限。我国西部已投入使用的第一条跨境油气补给线——中哈石油管线,西起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东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全长962km(见图3.6)。中哈石油管道向我国输送的原油中,50%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扎纳诺尔油田和阿克纠宾油田,50%来自里海地区的俄罗斯油田。但这条管道目前的输送能力仅为1000万t,即使在2010年二期工程竣工后,其输油能力也仅达到2000万t,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中国原油供应体系大部分依靠海运的局面。

哈萨克斯坦境内已经建成的石油运输管道有:萨马拉(俄)—阿特劳(哈)—黑海新罗西斯克(俄)输油线;奥尔斯克(俄)—阿特劳(哈)—黑海新罗西斯克(俄)输油线;阿斯塔纳—库尔泰输油线;鄂木斯克(俄)—巴甫洛达尔(哈)—阿塔苏(哈)—希姆肯特输油线。“中哈线”建成后,将使上述4条输油管线交织在一起。一旦实现对接,那么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3国的石油管道将构成一个整体。这使建立大中亚及里海石油管道网络,促进中—哈—俄在石油领域进一步合作成为可能。“中哈线”使里海石油和西伯利亚石油从西部流入中国市场变成了现实。

中巴石油管线(瓜达尔港—红其拉甫山口)悬而未决。近年来,有关修建中巴石油管线的争议不断,焦点主要集中在:耗费巨资修建中巴石油管线,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中国的石油进口多元化指数,降低石油进口运输风险。设计中的“中巴石油管线”的具体路径是,在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至新疆的红其拉甫山口之间修建一条石油管线。瓜达尔港距离石油输出大国伊朗边境只有72km。如果“中巴石油管线”计划实现,来自中亚的石油,将从这里直接输送至中国境内。从经济成本方面看,如果按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成本推算,中巴石油管线的总里程为7000km,总投资将起码需要60多亿美元。而通过海运将波斯湾石油运往广州、上海等港口,每吨运价大约10美元,一年2000万吨运量的运费也仅需2亿美元,相比之下,修建中巴石油管线经济上极不划算;从技术角度看,中巴之间横亘着终年地势险恶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山脉,在这样的地方铺设管道,而且要常年维护,中国还未有这方面的经验;最为重要的是,中巴石油管线并不能促使中国与沙特等中东国家签署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协议,而巴基斯坦有限的原油产量并不足以支付中巴石油管线的高昂建设费用。

2008年3月20日,举行了中国援建瓜达尔港工程的竣工仪式,一期工程中方提供了1.99亿美元的融资;二期工程,中方的援助预计将高达5亿美元,这也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援外工程。尽管决策层目前对巴方修建中巴石油管线的提议不置可否,但援建瓜达尔港的能源战略布局意图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上,修建中巴石油管线,短期内并不可行。但中长期来看,也不失为一个破解马六甲困局的办法。因此,从石油运输方式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开辟其他跨境输油管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缅输气管道(实兑—瑞丽—昆明)项目正式启动,输油管道项目呼之欲出。2008年6月26日,中石油宣布与缅甸联邦政府、大宇联合体签署《缅甸海上A 1,A3区块天然气销售和运输谅解备忘录》、《中缅韩印六家公司联合开展天然气陆上管道可研的合作协议》和《中缅韩印六家公司委托中石油规划总院开展天然气陆上管道可研的委托协议》。该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中缅天然气合作项目的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中缅跨境输气管道项目转入正式实施阶段。

缅甸政府同意通过跨境管道向昆明输送天然气,中缅跨境输气管道项目正式启动实施(见图3.6)。按中缅双方达成的共识,缅甸每年可向昆明输送65亿立方英尺

1英尺=0.3048m。天然气,政策维持30年不变。缅甸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10,已确定的天然气储量为25400亿m3,已确知的原油储量为32亿桶。近年缅甸每年生产原油4000多万桶和天然气80多亿m3,出口天然气50多亿m3。随着中缅天然气合作项目的全面展开,西北有中亚天然气管道,东有酝酿中的中俄天然气管道,再加上南线启动的海上天然气通道,中国在周边绘制的海外天然气网络就相对完整了。

随着中缅天然气项目的展开,运送原油的中缅石油管道到底何时启动,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中石油、中石化的有关中缅石油管道具体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投资计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这标志着讨论数年的“中缅输油管道”设想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缅石油管道主要是把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经远洋油轮从印度洋运至缅甸实兑港输送上岸,再通过长达900km的输油管线经过缅甸曼德勒、云南瑞丽,直达昆明,可能还会延伸至重庆。

在过去几年里,关于投资成本和经济回报的权衡,一直是中缅输油管道迟迟不能敲定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从能源供应安全的角度来看,修建中缅输油管道,再多的钱也值得,因为中缅石油管道是中国摆脱马六甲海峡油运困局的最好解决方案。因此,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有关降低进口石油海运风险、开辟陆路运输管道的呼声此起彼伏。

中缅输油管道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国进口石油渠道过于单一的风险。它开辟了中国油运“印度洋线路”,即中国从中东和非洲买来的石油可以直接从印度洋经缅甸过境,进入中国。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运抵广东的“太平洋线路”相比,要近1820海里,而且相对安全得多。中缅输油管道建成后,通往中国的油轮可以分流走印度洋路线,这不仅对中国有利,对很多东南亚国家也很有益。

通过对我国石油进口现状的系统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石油进口无论是进口来源的多元化还是运输方式的多样化,都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未来我国石油进口战略布局任重而道远。因此,开展中国油气进口运输风险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㈦ 中国2022年八月份进口石油国家为什么没有伊朗了

伊朗已经不是国家进口石油的主要渠道国。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缺吵,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1]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中国2022年八月份进口石油国家没有伊朗了是因为伊朗已经不是国家进口石油的主要渠道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核毕国家。伊朗是具有四、五改扮芹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