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为什么石油能流动
扩展阅读
种红薯成本多少 2025-02-05 01:55:42
球员租借费用怎么算 2025-02-05 01:46:24
如何检测自己的广告费用 2025-02-05 01:30:52

为什么石油能流动

发布时间: 2023-10-05 05:51:43

Ⅰ 石油是什么东西它为什么能让汽车动起来

有关石油您可以登入:http://ke..com/view/16263.htm 石油加入车内后,通过“电喷”环节,使“油”和“空气”混合,再把混合气送入汽缸,通过汽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产生巨大的压力的同时,混合气被火花塞点燃,产生的压力输出汽缸,使汽车运动。

Ⅱ 原油跟石油你需要了解的那些事

石油是工业社会重要的动力燃料,它的许多优点是其他燃料无法比拟的。如在物理性质上,石油是可以流动的液体,比重小于水,容易开采、占有的容积小,容易运输。

一、为什么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石油是工业社会重要的动力燃料,它的许多优点是其他燃料无法比拟的。如在物理性质上,石油是可以流动的液体,比重小于水,容易开采、占有的容积小,容易运输。从原油中提炼的汽油和柴油是目前所有液体燃料中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最高的,虽然天然气、氢燃料单位质量所释放出的热量比汽油和柴油大,但是往往意味着需要更大的空间容量,因此在储运便利性上不如汽油、柴油,此外汽油、柴油燃烧充分、无灰烬的特点满足内燃机的要求(见图巧核1-1)。所以,在陆地、海上和空中交通方面以及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石油都是重要的动力燃料。在现代国防方面,新型武器、超音速飞机、导弹和火箭所用的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图1-1几种典型燃料的能量密度对比(以汽油能量密度为1进行比较)资料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中信期货研究部。石油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现代有机化学工业就必须综合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从石油中可提取几百种有用物质,其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作为燃料燃烧的经济意义。石油化工可生产出成百上千种化工产品,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染料、医药、农药、炸药和化肥等等。石油及石油产品不仅是民生必需品,更是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国防的重要物资。现代工业离不开石油,就像人体离不开血液一样,因此,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正是石油的这一特性,导致20世纪早期以“七姐妹”为核心的欧美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石油争夺。

二、什么是原油?

原油(Crude oil)也被称为“黑金”,是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与煤、穗巧天然气一样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是世界上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它是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含油质(烃类)、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胶质和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原油的物理性质因产地而异,因油层而异,没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因此也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一般而言,原油的密度为0.8~1.0g/cm3,黏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也很大(-60℃~32℃),沸点范围为常温500℃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原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原油中碳元素比重占83%~87%,氢元素为11%~14%,其余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微量非金属元素(磷、氯、碘等)以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锑)等杂质。

虽然组成原油的基本元素类似,但在不同产地和不同地层,出产的原油品种纷繁众多。产地不同的原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其中直链烷烃、孝族掘环烷烃、芳香烃这三大烃类为主要成分,通常比重达到90%以上。但不同烃类的含量往往相差较大,非烃化合物即含硫、氮和氧的化合物所占成分极少。原油开采出来时也含有金属盐分,主要是钠、钙、镁等氯化物的混合物,含盐量通常为0.02%~0.055%,因此原油从地下开采出来后需要脱水脱盐才能进行加工。

原油是一种异质化的商品,不同产地的原油品质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原油也很难像金属以及其他工业品一样被标准化,而原油品质多样化的特点也体现在原油生产、贸易、加工及定价等环节。

小贴士

石油的颜色

三、原油和石油的区别是什么?

人们习惯上将石油等同于原油,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严谨的说法,1983年第11届世界石油大会正式对石油等名词进行了定义:

石油(Petroleum):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产状。

原油(Crude Oil):石油的基本类型之一,储存于地下储层中,常压下呈液态,其中也包括一些液态非烃类组分。一般来说,原油在油藏状态下黏度不超过10mPas。

天然气(Natural Gas):石油的基本类型之一,在地层条件下呈气态或溶解于原油中,开采后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天然气中也可能含有少部分非烃类组分。

天然气液(Natural Gas Liquids):指天然气的一部分,在天然气处理装置中呈液态回收,主要包括天然气汽油和凝析油,也可能含有少量C1~C4烷烃和非烃组分。

天然焦油(Natural Tar):指石油沉积物,呈半固态或固态,如加拿大油砂,常温常压下黏度大于10mPas,常含有少量硫、氮、氧、金属的非烃物质。

虽然行业层面对石油以及原油的定义较为统一,但各国在定义方面仍有一定分歧,关键问题在于天然气液以及凝析油(油田伴生)以及从天然焦油、沥青中提取的油流是否符合原油的定义。目前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主流官方机构都未把天然气凝析液包含在内,而只要凝析油可以从工业油流中分离出来,也应该被排除在外;但在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定义当中,也将部分矿场开采出的凝析油纳入原油的范畴。

小贴士

什么是凝析油?

凝析油是指从凝析气田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气凝析出来的液相组分,又称天然汽油。凝析油的特点是在地下以气相存在,叫凝析气,采出到池面后则呈液态。其主要成分是C5~C7烃类混合物,并含有少量的大于C8的烃类以及硫化物等杂质,其馏分多在20℃~200℃,挥发性好。凝析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也是炼油工业的优质原料,通常石脑油收率在60%~80%,柴油收率在20%~40%,API值在50度以上,其与超轻质原油的界限并不明显。

Ⅲ 石油在地底下是流动的么油田在地底下是相通的么

石油的分布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第一点,有些油是分布在裂缝中的,有些油是分布在平面上的。储油层有三个必须满足的条件: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其中盖层是防止油气外泄的。所以油田并不是完全连通的,而是有一定的范围。所以要想从中沙打井到南沙,有难度啊。
第二点,石油是靠地下压力和地面压力的压差来采出的,如果地质条件不成熟,完全靠人工采油,那么成本会非常高。
第三点,因为压力的分布影响着石油的采收,所以并不是井打得越多,采得就越多。要有合理的井网密度,才能采得很多的石油。
第四点,为什么我们不急着把油全部采出来呢,这是因为采油的技术还不成熟,如果我们在这时候就采油,那么很有可能就毁坏了地层,也不能把油全部采出,以后还想进行二次开采,那么成本就相当高了。

Ⅳ 石油怎么形成的石油里面都含有那些成分

1763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表明观点:石油起源于植物。
1876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碳化说”。他认为,地球上有丰富的铁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它们可能化合成大量碳化铁,以后又与过热的地下水作用,就生成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沿着地壳裂缝上升到适当的部位储存凝结,最终形成石油。但这一假说的不足之处是:地球深处的碳化铁含量极其微小,并且地球内部的高温也使地下水无法到达地球深处。

1866年,勒斯奎劳第一个提出了石油的有机成因说,认为石油可能是由古代海生的纤维状植物沉积到地层以后慢慢转化而成的。1888年,杰菲尔指出石油是海生动物的脂肪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的古勃金又提出了石油的“动植物混合成因说”;四、五十年代,有人还提出石油的“分子生油说”,即油烃类是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在成岩作用早期转变而成的。

19世纪末,俄国另一位科学家索科洛夫提出了“宇宙成因”假说。他认为,在地球还处在溶融的火球状态时,吸收了大量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随着原始地球不断冷却,这些碳氢化合物逐渐凝结埋藏,并在地壳中形成石油。

1951年,前苏联地质学家创立了“岩浆说”。他们认为,石油是在地球深部的岩浆作用中形成的。地球深处的岩浆里面,不仅有碳和氢,而且有氧、碳、氮等元素。在岩浆从高温到低温的变化过程中,这些元素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甲烷、碳氢化合物等一系列石油中的化合物。伴随着岩浆的侵入和喷发,这些石油化合物在地壳内部迁移、聚集、最终形成石油矿藏。

石油容易流动。人们找到石油的地方,往往不是它的“出生地”。在长距离的迁移过程中,石油原来的成分、性质都可能发生变化。这又为研究石油成因问题增添了不少困难。因此,石油形成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Ⅳ 输油管道中的原油和成品油靠什么流动

成品油非常容易理解,粘度小、距离短,就是用的正常的水泵;
原油粘度大,需要极高的压力才能在长距离管道中流动,据说油耗子在原油管道上用电钻钻一个钢笔粗细的小孔,一夜就能把八吨的罐车装大半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