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天2个10亿吨级油田被发现,欧美提出的“石油枯竭”难道是谎言
2021年对于中国石油勘探而言,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在6月份里,3天发现了两个10亿吨级的油田,他们分别是:
接连两个10亿吨级的大油田被发现,固然值得我们开心,但是在开心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这两个大油田,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除此之外,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一直在鼓吹的“石油枯竭论”,到底靠不靠谱?
在上个世纪时,美国矿务局预测石油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消耗殆尽,但现如今世界各国勘测到的石油储量却在不断增加。那么问题来了,都说石油要枯竭,为何储量越来越多了呢?这是西方国家的谎言吗?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时,物理学家马里恩·金·哈伯特,基于他的认识,绘制了 一幅 “全球石油的年产量”的图表,他认为,地球上的石油是会被开采殆尽的,尽管在最开始开采量会随着人类 科技 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在石油峰值之后,石油产量就会越来越少,直到枯竭。
根据他的预测, 1966年到1972年左右石油就会达到峰值 ,1972年之后,石油开采量会递减。
在该理论刚被提出的前几年,现实中的数据和预测结果非常相似,使得人们开始将该理论奉为经典,所以该理论也被大众所接受。
出人意料的是,1972年之后,石油产量并未像预测的那样下跌,甚至还比原来更高,而且在此之后的很多年里,石油产量均没有像他预测的那样大幅度减少,甚至一直在增加。
石油资源之所以没有枯竭,反而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因为石油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也就是有机物,由于含碳高可以燃烧,所以被当成是石油。虽然石油的起源和形成过程目前还有争议。但如果我们从元素的角度来看,它无非就是地球碳循环的一部分,地球的碳元素总量保持不变,这也就是意味着即便有朝一日,人类灭绝了,由于碳元素还存在,石油总是会有的,并不会完全消失。
除此之外,石油的开采并不是随意开采,而是要看开采难度的,如果开采的成本大于售价,那么即便是还有石油,也不会继续开采。由于价格体系的存在,这就使得所有的油田都不会不计成本地开采光。这主要是因为开采越多,难度就越大,成本也就越高, 当开采成本大于售价,就会停下来。 举个例子,中国油田的采收率只有的28%~35%,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因为成本太高而没有开采的必要。
从以上两点,我们不难发现,石油短时间内是开采不完的。不仅如此,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人类还在不断发现新的油田,这就导致“已探明石油储量”在不断增加。所以,“石油枯竭”的说法其实早就破产了。
客观地说,这次发现的两个10亿吨级油田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国家石油的进口压力,但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国家每年所需要的石油进口量在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3亿多吨,到了2020年到了5亿多吨。
而塔里木所发现的10亿吨级油气田,钻井深度达到8470米,主力产层埋深8000米左右,开采难度极大,预计年产原油可以在200万吨左右,这和年5亿吨的需求量相差甚远。
而在鄂尔多斯发现的10亿吨级油田属于页岩油。页岩油的意思就是以页岩为主的 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
简单粗暴地来说就是普通的采石油,插一根管子下去抽就行,而页岩油不行,它更像是石头里包着“石油”,需要用到低温干馏才行。
相对于普通的石油,页岩油的开采难度很大,根据 中国石油的说法,长庆油田页岩油年产量将增长到300万吨。
也就是说,这两个10亿吨的油田按照计划每年只能提供500万吨的石油,这和5亿多吨的年进口量相差了2个数量级,大概只占了1%。因此,发现这两个10亿吨级油田只能说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石油的进口压力,但作用有限。
不过, 这两个油田的发现其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当下各国在“石油勘探”方面主要集中在尽可能 探索 新油田,同时对现已发现的油田,尽可能地提高“已探明储藏”的占比,然后采取最具性价比地方式来开采油田。后者我们一直在努力,而前者呢?
其实我们也做了很多,这次塔里木盆地发现的10亿吨级油气田,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埋藏最深的,规模最大的碳酸盐岩挥发性油藏,当然开采难度也是最大的。
在攻克这个技术的过程中,中国石油勘探的技术大幅度地提升,并且打破了多项 纪录 。而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的超深层油气地质储量18.2亿吨,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能会勘探到更多的油田。
2. 为什么美国石油储量这么低,产量却这么高
海湾战争 打了那么多年,你永远不知道老美圈了多少油回去 ,这些通过非正常渠道的油料回到国内,总要洗白的吧,不多说,你仔细想想会明白的。
3. 美国石油储量是多少呢
目前美国的石油储备达到了9100万吨。
但是,随着新开采技术的提升,美国的石油储量会不断提升,尤其是丰富的页岩油储量让美国成为了能源大国,如今美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美国已经不再需要储备那么多的石油资源了。
石油储量介绍:
由于石油这一战略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各国对石油需求的成长,扩大战略石油储备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课题,世界各国均在努力扩大自身的战略石油储备,加大力度兴建国家石油储备库。
同时屡屡发生的石油危机和石油输出国的战争隐患也使得各国进一步加快了兴建国家战略储备库的速度。目前美国和日本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已经能负担所在国200日以上的石油供应。
4. 石油资源储备量:美国9100万吨,日本8000万吨,中国有多少
就目前来看,美国的石油储备毫无疑问是相当庞大的。地理面积并不大的岛国日本,也有着8,000万吨的石油储备。那么,中国又有多少石油储备呢?
中国的石油储备量:8500万吨
相比较于美国和日本而言,中国在这一方面其实比较少。一方面,我们本土并没有多少石油资源。即使有,也是一些品质不太好的油田。再加上我们没有足够成熟的开采技术,最终获得的石油资源质量远远比不上进口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肯在国内开发石油资源,除了硬件条件跟不上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不想打扰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开采石油资源,必然会影响到周边的老百姓,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这些老百姓的切实利益,政府部门宁愿进口石油,也不愿轻易进行石油资源的开发。不过相信未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石油资源问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且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5. 美国的国内的石油资源多不
美国石油储量丰富,是石油生产大国。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209亿桶,居世界第11位;2007年美国石油日产量达510万桶,居世界第三。得克萨斯、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是美国主要产油区,其中,墨西哥湾地区集中了美国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气海上钻井平台,石油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
出于长远能源战略和环境保护等多种原因,占全美近海水域85%的大西洋、太平洋和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水域均不允许近海石油开采。而美国能源部依据25年前的数据估算,这些区域可开采石油180亿桶、天然气76万亿立方英尺。
据新华社电 美国总统布什14日宣布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并希望国会采取类似措施废除相关法律禁令,以应对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局面。如果放开近海石油开采,美国原油生产量最多能增加180亿桶 1.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中游堪萨斯州,密苏里州一带;
2.美国南部,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一带;
3.美国飞地阿拉斯加洲北部以及近沿岸一带;
4.得克萨斯州沿岸墨西哥湾一带
6. 美国本国资源状况
美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美国的矿产资源与矿业管理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美国矿产资源与矿业基本状况和其矿业管理基本制度的介绍,使读者能对21世纪初美国矿产资源与矿业现状及管理状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掌握。
一、矿产资源概况
美国矿产资源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和BP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06年提供的最新资料数据,美国目前探明的矿产储量为:石油3600百万吨,煤炭246643百万吨,天然气192.5万亿立方英尺,铁矿石6900百万吨,钼270万吨,铜3500万吨等,见表1。其中,美国的煤炭、稀土、铁矿石、钼、铜、铅、锌、金、银、硼、硅藻土、天然碳酸钠、重晶石等矿产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27.1%(煤炭)、14.8%(稀土)、4.3%(铁矿石)、31.4%(钼)、7.4%(铜)、12.1%(铅)、13.6%(锌)、6.4%(金)、9.3%(银)、23.5%(硼)、27.2%(硅藻土)、95.8%(天然碳酸钠)和12.5%(重晶石)。分别列居世界第1、3、7、2、2、3、3、5、6、2、1、1和3位。此外,美国的石膏、滑石(和叶腊石)、高岭土、膨润土等矿产储量或资源量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
美国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全国5大油气区30多个油气盆地中。5大油气区分别为:墨西哥湾含油气区、北美地台含油气区、加利福尼亚含油气区、落基山含油气区和阿拉斯加含油气区。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德克萨斯、路易斯安纳、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等4个州。其中,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储量占美国总储量的22%,路易斯安那州占20%;阿拉斯加占20%;加利福尼亚州占18%。美国煤炭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蒙大拿州、伊利诺斯州、怀俄明、西弗吉尼亚、堪萨斯、宾西法尼亚、德克萨斯和印第安那等州,其中,蒙大拿州和伊利诺斯州是美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两个州,蒙大拿州煤炭资源量占美国煤炭总资源量的24%,而伊利诺斯州占美国煤炭总资源量的21%。美国金属矿产资源如铜、铅、锌、金、银、钼、铀等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包括内华达、犹他、亚利桑那、蒙大拿、爱达荷、加利福尼亚、阿拉斯加、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等州。铁矿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苏必利尔湖区一带。美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则遍布全美各地,但以东部和西部地区居多。
2005年,美国石油消费为每天20660千桶,煤炭消费为1023.4百万吨,天然气消费量为219780亿立方英尺,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5.0%、19.6%和23.0%。
在2000年到2005年的6年中,美国石油年消费量最高为2005年的每天20660千桶,最低为2004年的每天19625千桶,平均为每天19907千桶。煤炭消费量则变化在961.4-1023.4百万吨之间,平均年消费量为988.2百万吨。天然气消费量变化在219780-233330亿立方英尺之间,平均年消费量为225420亿立方英尺。在消费发展趋势上,从2000年到2005年,美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0%,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0.8%,而天然气消费量则成负增长,即减少趋势2005年,美国精炼铝消费量为611.4万吨,精炼铜消费量为233.6万吨,精炼铅消费量为146.9万吨,精炼锌(锌锭)消费量为101.8万吨,精炼镍消费量为13.3万吨,精炼锡消费量为4.21万吨,钨消费量为1.16万吨,钼消费量为3.42万吨。前六种金属(铝、铜、铅、锌、镍和锡)的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19.3%、13.5%、19.5%、9.8%、10.1%和12.1%。2005年美国钨和钼的消费量在世界总消费量中的比例,目前尚无可得数据进行计算。
在2000年到2005年的6年中,精炼铝的消费量变化在523.0-616.1万吨之间,平均每年消费量为574.7万吨;精炼铜的消费量变化在229.0-301.0万吨之间,平均每年消费量为250.5万吨;精炼铅消费量变化在146.9-169.4万吨,平均年消费量为158.0万吨;精炼锌消费量变化在101.8-131.5万吨之间,平均年消费量为116.6万吨;精炼镍消费量变化在11.8-14.7万吨之间,平均年消费量为13.0万吨;精炼锡消费量变化在4.21-5.72万吨之间,平均年消费量为4.88万吨;钨消费量变化在1.01-1.45万吨之间,平均年消费量为1.25万吨;钼消费量变化在1.96-3.42万吨之间,平均年消费量为2.65万吨。
总之,美国虽然也是资源大国
但它高度发达的经济消耗了太多的资源
造成了美国的“能源危机”,经常为了能源而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发动战争
7. 中美石油产量历史对比
中国的原油产量从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之后开始快速增长,1969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1978年产量超过1亿吨。1986年起至今,产量保持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中国产量达到1.81亿吨。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20世纪以来的产量增长历史相对比,可以发现中美原油产量增长的差异:
(1)美国在1919年之前处于起洞链步阶段,在此阶段,美国的原油开兆颤键采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了后期低产井的大量出现。中国从1949年恢复发展石油工业以来,一直由国家对石油工业进行管制,族巧私人不能进行开采,这有效地保护了油田。
(2)1920年起,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产量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到1965年,美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1%。与美国本土48州产量增长类似,1965年起,中国的原油产量开始超过1000万吨,实现了自给自足,到1979年,中国的原油产量达到1.25亿吨,1965~1985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接近53%(图4.16)。
图4.16 中美原油年度产量
(3)1966~1975年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均高于4亿吨,处于高位稳定阶段。但由于本阶段内联邦政府对油价的管制和新增储量开始下降,美国的原油产量高位稳定阶段持续时间仅为10年。与美国相比,中国从1986年起对石油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在90年代以后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的原油产量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因此,从产量增长的历程上看,中美之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4)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产量在经历了高位稳定阶段之后,从1976年起开始进入递减阶段,到2004年已降至1.76亿吨。中国目前处于产量的稳定增长阶段,在此阶段之后,原油产量也必将开始递减。
(5)从原油累计采出率来看,若将中国的累计采出率曲线向前移动49年,中国1949~2005年的原油采出率增长趋势曲线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在1900~1956年间的增长趋势曲线基本吻合(图4.17)。累计采出率曲线的相似性说明在达到原油产量高峰之前虽然中美两国的原油资源基础不同、产量增长历程不同,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原油的需求,原油的开采也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原油产量的继续稳定增长,中美原油产量增长历程的差异将逐步显现。
图4.17 中美累计原油采出率
8. 美国石油主要分布
美国是世界上已探明石油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4年1月1日,其探明石油储量为227亿桶,在世界上排名第11位。美国全国80%以上的储量集中于美国的四个州:得克萨斯州(24%)、阿拉斯加州(22%)、路易斯安纳州(20%)和加利福尼亚州(19%)。其他产油州还包括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马州、怀俄明州、堪萨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北达科他州等。由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的过度开采,石油储量下降较快,美国石油储量较1990年下降了约20%。
美国是继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联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油国,美国油气杂志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美国石油产量为790万桶/日,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9.2%。其中原油产量为570万桶 /日,其余为天然气液(NGL)。目前产量为过去50年来的最低点,比1985年的1060万桶/日下降约25%。美国现有大约50万口产油井,但大多属于“边际”井,根据2003年统计,主要产油区域集中在墨西哥湾、得克萨斯州陆地油田、阿拉斯加州北坡、加利福尼亚州、路易斯安纳州陆地油田、俄克拉何马州和怀俄明州。2003年美国新钻探30151口油气井,其中油井为5694口,天然气井为20011口,干井为4446口。比2002年的钻井数量25536口上升18%。随着物探技术和钻探设备的进步和发展,墨西哥湾深水油田的产量迅速增长,深水油田产量已占美国墨西哥湾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二。由于美国大部分的能源资源集中在联邦政府所属的领地内,而油气的勘探开采受到联邦政府的诸多限制,因此石油产量难以有大幅增长。由于能源投资的低回报,1980年以来石油工业投资大为缩减,导致美国现有的管道运输、炼厂加工等石油供应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产能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国内生产成本高于国际水平,环保要求日益苛刻,受此影响,许多炼油厂被迫关闭,有关资料数据显示,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美国没有新建一座炼油厂。美国的石油炼制加工行业主要集中于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纳州、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宾西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华盛顿州、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州。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统计,美国2002年石油炼制加工能力为1676万桶/日,占当年世界总炼油能力8390桶/日的 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