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油峰值论的产生原因
据了解,石油峰值问题真正进入公众视野缘于两个经典预测。
1956年,哈伯特大胆预言美国石油产量将在1967年-1971年达到峰值,以后便会下降。当时美国的石油工业蒸蒸日上,他的这一言论引来很多的批判和嘲笑,但后来美国的确于1970年达到石油峰值,历史证明了他预测的正确性。
爱尔兰地质学家坎贝尔发展了石油峰值研究。坎贝尔曾在BP、壳牌、菲纳财团、埃克森和雪佛龙等大石油公司担任首席地质学家和副总裁。他继承了哈伯特的理论,继续研究石油峰值,并成立了石油峰值研究会(ASPO)。
1998年,他与法国石油地质学家Jean Laherrere发表了《廉价石油时代的终结》,在油价还十分低迷的时候得出廉价石油时代必将终结的结论。近来的高油价似乎验证了其结论,这也使其成为另一个经典的预测。随后,关于石油峰值的研究也在全球扩展开来。
2. 石油真的是无限能源吗
从石油的应用至今百余年,世界上使用的石油多的难以计算,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石油有枯竭的危机,但到那一天,按照科学家的计算还需要很多很多年。那么问题来了,这得需要多少恐龙和植物被压在地下才能行成石油呢?像中东的超级油田,至少要让动植物的尸体遗骸填满整个渤海吧!而且还需要瞬间压的严严实实不能让细菌分解,经过高压和时间让他形成石油,这肿么可能?而且科学家还说形成的过程至少是万年,这导致没有办法用实验复制这个过程。有阴谋者认为这是美国商人买通美国政府和各国科学家而撒的弥天大谎,让舆论一边倒,让教育一边倒,让科学一边倒。入侵中东,控制世界大部分石油,虚高油价,获得以牺牲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为代价的暴利。
苏联科学家认为石油是由地球的太初物质和地球内部的高温形成的。当然了,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科学的理论总是在成立和被推翻,荒谬无比的化石石油论和苏联科学家的理论都不一定是对的,但石油绝对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少
3. 石油产量达到峰值后为什么会不可避免的下降
据来自CLSA有限公司、桑福德C.的分析师称伯恩斯坦和野村控股公司,预计今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将下降 7%,创下 2016年的历史新高。中国产量的下降与伊拉克商定的减排目标大致相同。直到去年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生产国伊拉克才同意削减供应以支持油价,中国国内原油产量的下降肯定有利于欧佩克减少全球供应的计划。
导致它在去年年底与 11 个非欧佩克成员国结盟,并同意每天集体减产近 180万桶。该协议引发了激增。由于价格上涨,其他地方,特别是美国的生产者的产量将会增加,他们的价格不能保持在每桶 58 美元以上。截至周二 8:00,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 1.3%,至每桶 56.58 美元。
关于石油产量达到峰值后为什么会不可避免的下降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4. 石油未来会枯竭么
至今,全球学术界在石油形成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一种说法是很多人在上学期间所受教育的生物成油理论,石油是由几百万年前埋于地下的各种动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然而,随着科学发展,质疑这种理论的人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现在要对石油的成因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自然,对石油资源会出现枯竭的判断就更没有依据了。现实情况是,这几十年来,更先进的科学让人们不断找到更多的石油。美国出现的页岩油技术革命,就是典型的例子。即便在国内,老油田复产增效的新闻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