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有石油地方土质有什么变化
扩展阅读
石油场外基金怎么买 2025-02-04 12:58:47
大连市人力资源局是什么 2025-02-04 12:42:53

有石油地方土质有什么变化

发布时间: 2023-10-13 12:04:47

㈠ 区内土体石油污染现状评价

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对本地区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突出表现为石油类污染。在油田开发较早和较集中的地区石油类污染也较重,多数达到了轻度污染水平,除开发较晚并注重环境保护的一些油区外,石油类是土体中最大的污染指标,东营、河口北侧一带污染较重。

从区域上看,东营市及其东南侧和河口一带,石油类含量40mg/kg以上,在广饶、滨州南侧、桩西海边一带为较低。此外,沿黄河两侧的区域土壤中石油类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从油田开发历史上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开发的油田,如临盘、利津、胜坨等油区土壤中石油类含量偏高,属轻度污染区,孤东地区土壤中石油类含量范围为12~38mg/kg。近几年投入开发的八面河油田土壤中石油含量最低。

从土壤类型上看,区域内土壤中石油类含量在9.2~180.9mg/kg之间,区内各类土壤石油类表层含量均值为43.75mg/kg,各类土壤石油类平均值含量差别不大,褐土为40.0mg/kg,潮土为44.4mg/kg,盐土44.2mg/kg。

从土壤污染深度上看,在受到污染的土壤中,表层(1~20cm)土壤污染最重,落地原油的40%~50%分布在0~20cm的上层。中层和下层土壤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30%~40%的石油类进入20~40cm深度土壤(图4-6)。由此可知:石油类主要集中于0~40cm土层。

图4-6 不同深度土壤中石油类含量

Fig.4-6 The oil contents in the soil of different depths

以上结论与大庆石油管理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大庆油田开发区所做的《原油在土壤中迁移及降解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有许多相似之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大庆油田开发区贮油池土壤原油淋滤深度绝大部分集中在0~30cm,以下原油明显减少(除砂化土壤外);盐碱土集中在0~10cm;黑钙土集中在0~50cm;柱内油水混合渗透试验,80%集中在0~20cm;原油覆盖土壤表面时清水淋渗较弱,在0~20cm内残留94%。

通过对比胜利油田和大庆油田石油在土壤中的迁移深度可以发现以下几点:①尽管土壤类型不同,但一般在0~50cm的深度上大多截获90%以上的落地原油;②粘性土壤对石油类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据中国沈阳林土所对沈抚灌区石油污水处理研究,黄粘土除油率可达90%左右;③石油粘度越高,随土壤水分迁移能力越弱;④原油在自然植被下土壤中的淋渗较油池和柱内试验土壤淋渗的浅。原因是地表植物根系丰富盘结牢固,土壤结构坚实粘重,形成的空隙较少。

因此,大庆地区的石油实际渗透深度多小于胜利油田所在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是由于其石油粘度较大,大庆地区粘土土壤类型渗透很低及植被较好所致。

此外,区域内土体中其他污染物的情况如下:

Cr含量以东营市东侧、河口西侧一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60mg/kg以上),其含量值在等值线图上表现为峰形,其他区域较为平坦。

Hg以东营东侧为最高(0.1mg/kg以上),其次为河口西侧和高清一带。

Zn含量以东营市西侧为最高(100mg/kg以上),其次为河口西侧和高清一带。

Cu含量以东营市东侧、河口西侧及高清一带较高(25mg/kg以上),河口东侧一带较低。

Pb含量以东营市及其北侧最高(15mg/kg以上),其次为河口西侧和滨州南侧一带,其他地区较为平坦。

Ni含量以东营市东侧为最高(48mg/kg),其次为河口西侧(42mg/kg以上),其他地区较低。

表4-7 调查区域测值统计表Tab.4-7 Statistics of analysed parameters in the survey area(mg/kg)

表4-8 三种土壤测值比较Tab.4-8 Comparison of analysed parameters of three types of soil(mg/kg)

㈡ 煤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煤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地表塌陷

煤炭开采破坏了地壳内部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由于连续不断的开采,采空区范围不断扩大,当顶板自重超过顶板抗拉强度和煤校抗压强度时,顶板岩土层会发生位移、断裂,经冒落、下沉变化之后引起地表塌陷。地表塌陷后,原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这种破坏对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有土地收益的减少或丧失,同时造成地表水利设施的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

2、城市大气污染

一次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化物、悬浮颗粒物及多种芳香烃化合物,已对一些国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大气污染不仅导致生态的破坏,而且危害人体健康。欧盟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坏、农作物和森林以及人体健康损失费用每年超过100亿美元。中国仅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20亿元人民币。

3、温室效应

工业革命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按体积计算是每100万大气单位中约有280个单位。之后,由于大量化石能源的燃烧,1988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349个单位。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将上升1.5~3℃,极地温度可能上升6~8℃。这样的温度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20~140厘米,将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4、酸雨

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等污染物通过空气传播,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酸雨会改变覆盖区的土壤性质,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改变湖泊水库的酸度,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腐蚀材料和建筑物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酸雨还可导致地区气候改变,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5、核废料问题

人类发展核能技术,尽管对反应堆已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但世界范围内的民用核能计划的实施,已产生了上千吨的核废料。这些核废料的最终处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数百年内仍将存在放射性危害。

㈢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样的地质更有可能藏有石油

为什么你家后院挖不到石油?石油的形成,地质对石油的影响


形成油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种富含碳氢化合物材料的烃源岩,其埋藏深度足以使地下热量将其煮成石油;

一个多孔和可渗透的储层岩石其中它可以累积;

一盖层(密封)或其它机构,以防止油漏出到表面上。在这些储层中,流体通常会像三层滤饼一样组织自身,在油层之下有一层水;在油层之上有一层气体,尽管不同层之间的大小不同。由于大多数碳氢化合物的密度低于岩石或水,因此它们通常向上移动穿过相邻的岩石层,直到到达地表或被上方的不可渗透岩石截留在多孔岩石(称为储层)中。但是,该过程受地下水流的影响,导致石油在被困在储层中之前,向水平方向迁移了数百公里甚至向下短距离迁移。当碳氢化合物在捕集阱中浓缩时,油田形式,可以通过钻井和抽水从中提取液体

这是一个时间极为漫长且形成条件苛刻的过程,所以石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挖到的。

㈣ 石油被从地下不断地开采,长此以往会对地球内部结构有什么影响

开挖煤矿的时候很有肯能会导致地面塌陷,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开采石油导致地面塌陷的,不过在开采石油的时候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石油是被称为液体的“黄金”,是隐藏在地质结构中的一种自然资源

石油开采虽然能保证地球内部结构不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开采石油会对地面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开采石油会消耗大量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还存在污染水源的风险。

㈤ 人类每天都会从地下抽走大量石油,地球会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石油被大伙儿称作“工业化生产之血”,是现阶段人类文明礼仪发展趋向不可以欠缺的能源,人类每一刻全是有人类从地球深处开采出的石油以供我们运用。但是石油终归是较为不足的,这忍不住导致大伙儿对一个困惑的焦虑:人类每日都必须从地底离心水泵许多石油,时间一长,地球会因此奔溃吗?

实际上,大伙儿现如今根本无须担忧这个问题,因为人类开采石油的行为对地球本身的伤害可以称作无关紧要的,为什么要那般说呢?依据一个简洁的数据对比,大伙儿就可以掌握,地球的半经大约有6371公里,而所有人类的石油勘查一般仅有几公里。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上打的深入的井——位于库页岛的OdoptuOP-11井,也仅有12公里多一点。

那般,就务必人为要素地给地层提高压力(有时大伙儿还会继续再次在水中再添加一些与众不同的砂砾)注入石油多种多样的地层中,简言之的“水裂”,就是用机械设备持续将压力嵌进地层中(有时大伙儿还会继续再次在水中再添加一些与众不同的砂砾)注入石油多种多样的地层中,当地层栽培基质压力扩张时,会产生许多间隙,这促进这种散布在地层栽培基质中的石油更很容易渗漏。

这种注入地层的水,绝大部分将与石油混和,再一次被抽入地层,在经历处理后,石油从在这其中获取,送至石油化工厂进行过后生产制造,接着再依据返排井注入地层,以弥补石油抽离出来给地层造成的液态危害。需注意的是,油气藏在地层中一般也含有许多的地下水,这类地下水和石油一起排出去,经历提取出来后依据地热井井注入地底。

不难看出,用之上方法进行油气田,地层中的液态是没有一切危害的(对于地层来讲,管它是油或者水,只需是液态就可以),因此这并不会对地层结构造成一切伤害。因而大伙儿可以说,尽管人类每日全是在从地下开采许多的石油,但地球并没有因此而奔溃。

不可再生资源对促进人类文明行为发展趋势起着十分关键的功效,但不开心的事是,当人类在应用不可再生资源时,会向地球大气层里排污出很多的二氧化碳,这被觉得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兇”。

㈥ 人类每年燃烧那么多的石油,地球的质量会有变化吗

引言:根据相关组织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开采石油的数量是337亿桶。按照一桶157公斤来计算,每年大约有53亿吨的石油被消耗掉。2016年的数据显示,世界各地的煤炭开采量是74亿吨。每年都有那么的石油和煤矿被开采,地球的质量会下降吗?

地球虽然拥有大气层的保护与调节,但仍然不是一个密闭的球体。所以在石油与煤矿的燃烧过程中,大量的气体就会释放到大气层中,然后再向宇宙中辐射。这样一来,对于石油与煤矿的燃烧反应来说,反应后的质量肯定会减少的。根据专家严谨的计算,每一公斤的原油被燃烧,就会有5乘以10的负13次方公斤的质量损失。每一公斤的煤矿被燃烧,就会有3乘以10的负13次方公斤的质量损失。按照文章开头的数据,地球因为石油与煤矿的质量损失就达到了两百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