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能长石油的树是哪种
1978年卡尔文在巴西热带丛林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能长石油的树,这就是香胶树。这种树属于苏木科,为常绿乔木。其树干里含有大量的树液,这是一种富含倍半萜的柴油。这种树液可不用提炼直接当柴油用。人们只要在香胶树上打个洞,在洞口插进一根管子,油液便会排出。
一棵直径1米、高30米的香胶树,两个小时便可收得10升至20升的树液。而取树液后用塞子将洞口塞住,6个月后还可以再次采油。据估计,一公顷土地种上90棵香胶树,可年产石油225桶。目前,巴西、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已开始种植这种柴油树。
我国的林学家在我国海南省尖峰岭林区,也发现一种会产柴油的树,这就是油楠。它也属苏木科,为常绿大乔木。其树心含油状树液,可燃性同柴油相似,当地居民常用它替代煤油来照明。科学家曾对树液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其结果表明,树液中含依兰烯、丁香烯等11种化合物。一棵油楠树通常可产油几千克,最高可达几十千克。科学家相信,将来人类将大规模地通过种植石油树来获取石油。
㈡ 什么是石油树和石油草
前面谈到绿色植物中还有一种被称为“石油类”的生物质。早在1977年,美国科学家就已经发现,某些绿色植物能把太阳能迅速地转变成烃类,而烃类是石油的主要成分。就在那一年,美国科学家果然从一种叫“霍霍巴”的野生常绿灌木植物的乳叶中首次成功地提取出了一种宛如汽油的液体燃料。经试用表明,它完全可以作为石油的代用品。说来凑巧,在巴西也发现了一棵稀奇古怪的树,高30多米,树龄有100多岁了。只要在树干上挖上一个洞,一个小时内就能流出5~10升“柴油”;半年后又可进行第二次“开采”,每公顷可产“油”50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柴油”勿需加工提炼,就能直接在柴油汽车上使用。实际上这种特殊的石油树叫三叶橡胶树,在其胶浆中有1/3是石油烃,而烃类的热值每公斤竟有10500千卡。在马来西亚橡胶园中,也有这种三叶橡胶树,从其切口中流出的胶浆去掉水分后,最终物质就是一种油液。另外,在80年代初,美国一位植物科学家从藤本植物和灌木的树汁中提取“汽油”,也获得成功。科学家们裁种了大片美洲香槐,这种植物的白色汁液中含有油质,在它的其他部位也含有油质。为了获取大量石油,他们就先把整株美洲香槐研碎,然后用一种有机溶剂提纯。这些科学家认为,美洲香槐将是一种潜在的石油来源。在澳大利亚也发现了阔叶棉木,其枝、叶都可提炼油类,是目前世界上产油率最高的植物。
据调查,全球已发现有上千种可生产“绿色石油”的植物。加拿大正实验两年轮伐的杨树能源林,美国能源部建立了5个由三角叶杨、桤木、黑槐、糖槭树、桉树、牧豆等组成的能源试验林场,菲律宾种植了1.2万公顷银合欢,瑞士也制订了种植10万公顷“能源林”计划,可解决每年石油需求量的50%。
据专家推测,全球绿色植物贮存的总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标准煤,其中有90%贮存于森林中。
在自然界生长的这类植物,能够生出“石油”,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这种“石油”实际上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它的汁液含有的分子量在1000~5000之间,与矿物石油性质相近,科学家们把这类能产低分子量的植物美誉为“石油类”植物。近几年还发现了一年生的“千金子”以及“绿玉树”,它们也都含有类似的烃类混合物的油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化学家卡尔文根据这些植物的特性,1978年专门研究了几种富含碳氢类化合物的大戟科属“石油植物”,在加利福尼亚州种植。这些“石油植物”的茎杆内含有一种碳氢化合物的白色乳状液,割开它们的表皮,白色乳状液就会流出来,经提炼,每公顷竟能生产14~16立方米的“石油”。这种植物耐旱性强,成活率高,在贫瘠的干旱地区也能生长。而且,这些“石油”在燃料时,不会产生一氧化碳和氧化硫等有害成分,因此,不会污染环境,确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的植物燃料。人们把这类植物称为“石油草”。由于卡尔文培育出的“石油草”为人类开辟了一个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的新天地,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科学家们近年特别强调应大力开发和利用“高光效植物”。所谓“高光效植物”,就是指那些光合作用效率高于5‰的植物,例如甘蔗、玉米、甜菜、甘薯等,它们具有更高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选育和大面积种植高光效植物,已成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在林业方面研究和培育光合作用效率高、成长快、繁殖力强的树种,十分重要。新西兰用“无土栽培法”快速繁殖杨树,一个树芽在一年内就可繁殖出100万棵树苗,这种小树苗,3个月内便可长成1.5米高的幼树。
为了快速、增量获得生物质能的原料,许多科学家在研究林木培育技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培育出一种杂交白杨。这种白杨能使6‰的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生长得特别快,且可密植,每平方米平均可栽培2~3棵。成材砍伐后,留下的树桩还会长出新树。种植这种杂交白杨,生产、砍伐、管理都很简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还成功地用“无土栽培法”无性繁殖了一种红杉。采用这种方法,能使同一良种木材产量增加50%。
㈢ 关于石油树
关于石油树
我们知道,汽油和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虽然很大,但毕竟也是有限的。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和利用,在未来的一二百年内,石油资源将会枯竭,全世界将面临能源危机。太阳辐射、地热、原子核裂变、微生物发酵和能源植物,都已成了当前开发利用的对象。
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27%,地球陆地上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有2000亿吨,有2/3存在于森林之中,森林植物的生物质是化学产品和能量的重要源泉之一,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自1973年以来,科学家不断发现柴油树,这些柴油树,有的能直接利用它流出的油来发动汽车,有些稍为简单加工提炼之后,就可以作为燃料油。
麻疯树: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介绍,我国南海沿岸的沙滩上,生长着一种麻疯树,因其树干身上起疙瘩,而被人号了一个不雅之名。它的果实如桐油子,含油率高达50%~80%,通过改造麻疯树基因中的“碳链”,就可生产出各类不同粘性的工业用油。一般每亩可提炼500公斤柴油。目前柴油每吨为4000元左右,若利用麻疯树生产柴油,每吨成本可降低到3000元以下。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已种植10万亩左右,有关部门计划至2010年发展到1000万亩。
桉叶油:近年来,美国与日本合作,进行“燃油树”的研究,发现桉树是一种很好的“石油树”。1公顷桉树一年能产“石油”90.92升。世界上现有600多种桉树中,含油率高的有50种左右,其中以辐射桉的含油率最高,为4.2%。日本三重大学竹田教授的研究组,用7份桉叶油,3份汽油合成新燃料,用于普通小汽车,每小时行程40公里,而且排出的废气少。试验证明,桉油不仅是石油的代用燃料,而且是一种优质“绿色石油”。我国自1890年开始从意大利引进桉树到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至今南方已发展了170万公顷,四旁植树15亿株,仅次于巴西而跃居世界第二位,资源丰富。
椰子油:盛产在热带地区的椰子树,其椰油是一种很好的燃料,但由于椰油比其它燃油较粘稠和含有杂质及水分较高,所以要在发动机上装上一个小巧的预热器和过滤器,使椰油进入发动机前降低油的粘性和杂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首都维拉港,有一位叫托尼·狄墨的机械师,他将汽车的柴油发动机稍为改装,利用椰油代替柴油驾车行驶在郊外崎岖的山路上,非常之顺畅。因此,去年底该岛有大约200辆小公共汽车将椰油和柴油混合作燃油使用。
油楠:是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在我国海南省发现的一种柴油树。这种树生长在海南岛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三大林区,树高30余米,树干直径有的能达1米以上。油楠的心材部分,能形成棕-的油状液体,颇似柴油,林区工人常用来点灯照明。一般情况下,当油楠长到12至15米高时,就能产“油”。若在树干上钻个洞,洞口即可流“油”,一棵大树每采集一次,能得到“柴油”3公斤至4公斤。
光棍树:树高可长到4米至9米高,但整个树身见不到一片叶子,满树尽是光溜溜的绿玉般的枝条。因此,有人叫它神仙棒或绿玉树,日本人叫它青珊瑚。光棍树原产非洲的荒漠地区,我国广东、福建一带也有分布。光棍树属大戟科植物,全株含有剧毒的白色乳汁,千万不能让乳汁进入口、眼或伤口中。但这种有毒的乳汁中含有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因此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特别是日本和美国,都对它进行过提取石油的试验,证明这种乳汁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很高,是很有希望的石油植物。
现在看来,从植物中获取石油,既经济又省事,如能大面积地栽培这些石油树,那么人们就可以从这些“活油井”中源源不断地获得能源。开发利用石油植物,实际上是开发、利用太阳能。因为这些石油植物生产的石油,都是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简单的无机物变成了人类有用的石油,每棵树就是“禁锢”太阳能的“油井”。
利用植物提供能源的做法,国际上称为“生物质能”。巴西80%以上的车辆使用从植物中提取的酒精汽油,泰国的加油站也有植物柴油。我国江苏、山东、四川已建起了植物柴油生产线,前途无量。
㈣ 什么树会流油
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有限,越开采越少,因为石油是动植物在地下埋藏了千百万年的时间才形成的。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科学家们想,既然远古植物可以变成石油,那么今天的植物里可不可以提炼出石油来呢?
科学家们开始四处寻找和培育能产石油的植物。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寻找,一位名叫梅尔温?卡尔文的美国科学家终于在巴西的热带雨林里发现了一种能产出“石油”来的树。这种能产“石油”的奇树名叫香胶树,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人们只要在它的树干上打一个洞,就会有“石油”——胶汁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香胶树的胶汁的化学特性和柴油很相似,无需加工提炼,就可以当柴油来使用。安装柴油发动机的汽车,把它加入油箱,马上就可以点火发动,上路行驶。香胶树产的“油”不仅可以直接供汽车使用,而且产量还很可观。一棵树在六个月里分泌出的胶汁有二三十千克,一亩地如果种上六七十棵香胶树,就可以产“石油”十几桶。种树能生产出宝贵的石油来,这对于那些石油资源匮乏的贫油国家来说,真是一个福音。
除了香胶树,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些其他能产“油”的植物。我国的海南省尖峰岭林区有一种“油楠树”,它的树干被砍伤以后,会流出淡黄色油状液体来,这种液体可以像油那样燃烧,当地的人用它来点灯照明。
㈤ 石油树的用途
1973年后,由于能源危机的出现,促使科学家重视“石油树”的研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卡尔文就为此而跑遍了世界各地,企图找到“石油树”。
他的功夫没有白费,在巴西,卡尔文找到一种叫“苦配巴”的树。这种树是一种乔木,可长至30米高、1米粗。在树干上钻一个直径5厘米的孔,就可以流出一种油状树液,成分接近柴油。两三小时流出的“油”可达一二公升。这种树液不必加工,就可以当燃料用。
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寻找,类似的植物不断找到。如美国有一种杏槐,它的胶汁经过简单加工,可以成为一种燃料油。有人发现,12种大戟科植物,都可生出类似石油的燃油。如产在北美、西欧、非洲的含油大戟,是一种灌木,高约1.5~2米,它的胶汁状树液可以制成类似石油的燃料。巴西亚马孙流域的热带森林中,生长着一种油棕榈树,果实可生产燃油。泰国南洋油桐树的树籽也可提取燃油。我国海南岛尖锋岭、吊罗山等地的热带森林中,有一种油楠树,这种乔木和“苦配巴”类似,也可产柴油。一棵树一年可收获多达50千克的柴油。有一种含油桉树,树叶用水蒸汽蒸馏,可以得到桉油,这种油与汽油类似,热值可达9400千卡。我国陕西还有一种白乳木,它也会流出一种白色的油,可以用来点灯和作润滑油。南美有一种叫绿玉树,树皮可流出血色液汁,可直接燃烧,因为像牛奶,所以又称“牛奶树”。还有一种马利筋属的草,也会分泌出白色可燃液汁,所以被称为“牛奶草”。墨西哥、美国和以色列等地,还生长一种叫“霍霍巴”的灌木,它的籽实含有百分之五十的液体蜡,也可以作燃料。菲律宾有一种汉加树,果实含有百分之五十的酒精。
科学家还对有些已发现的含油树,进行了引种,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收效。如美国曾引种了“苦配巴”树,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种植试验场。结果,100棵“苦配巴”树一年能生产一二十桶柴油。日本也开始在冲绳岛引种“苦配巴”树,以期用它的柴油来开动货车。科学家还试种了含油大戟,结果1公顷含油大戟,一年至少可以收取25桶“生物石油”。据说,经过改良品种后,1公顷含油大戟年产油量可增至325桶。巴西栽种的油棕榈树,3年开始结果,每公顷油棕榈树果实可产油10000千克。
除了寻找和引种直接产油的“石油树”外,科学家还准备用微生物发酵的办法,使某些绿色植物生产出类似石油、甲烷、酒精等燃料来。如美国发现一种水生藻类,如风信子,经石油菌发酵作用后,每年能生产成千桶“石油”。风信子是一种生长速度非常快的植物,它一年可长100多英尺,所以用它生产“石油”,极为神速。
科学家认为,全球绿色植物每年生产的碳氢化合物多达300亿吨以上。只要进过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制造出类似石油的产品来。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绿色能源的开发。
美国1977年就制订了一项生产“酒精”的植物计划,预计到2000年前后,将有相当一部分汽车使用这种绿色燃料。日本也于1970年制订了类似的计划。新西兰计划到2000年,可以从松树中提取能源,来满足全国运输部门的燃料供应。美国于1984年已经开发出了首个人工石油植物园。英国也批准了兴建类似植物园的方案。瑞士打算大力发展绿色燃料,使全国一半以上的石油消耗量都用绿色燃料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