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平原地下有什么石油
扩展阅读
怎么绑定石油会员卡 2025-02-04 11:32:22
企业建账费用包括哪些 2025-02-04 11:27:27

平原地下有什么石油

发布时间: 2023-10-13 22:43:52

A. 东北有哪些矿产资源

东北资源丰富,有煤矿、石油、金刚石、金矿、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淡水及海水鱼类。2009年5月在辽宁本溪发现特大型铁矿,使辽宁省跃居成为全国铁矿第一大省。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东北平原(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部分)、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目前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着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 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东北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 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东北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B. 我国的各大油田分别位于什么地区(平原、盆地等地区)

大庆油田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到1996年已连续年产原油5000万吨,稳产21年。1995年年产原油5600万吨,是我国第一大油田。

胜利油田

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地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公里。1995年年产原油3000万吨,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辽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产量1552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克拉玛依油田

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3.93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从199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4位。1995年年产原油790万吨。

四川油田

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2%,是我国第一大气田,1995年年产天然气71.8亿立方米,年产原油17万吨。

华北油田

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 ,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1995年年产原油466万吨,天然气3.13亿立方米。

大港油田

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地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9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中原油田

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975年发现,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 、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1995年年产原油410万吨,天然气11亿立方米。

吉林油田

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18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能力70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

河南油田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

长庆油田

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亿立方米,按当量折合原油储量在内),1995年年产原油220万吨,天然气1亿立方米。

江汉油田

是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的潜江、荆沙等7个市县和山东寿光市、广饶县以及湖南省衡阳市。先后发现24个油气田,探明含油面积139.6平方公里、含气面积71.04平方公里,累计生产原油2118.73万吨、天然气9.54亿立方米。1995年年产原油85万吨。

江苏油田

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扬州、盐城、淮阴、镇江4个地区8个县市,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2个。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1995年年产原油101万吨。

青海油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沉积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具有油气远景的中新生界沉积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个;气田6个。1995年年产原油122万吨

塔里木油田

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东西长1400公里,南北最宽处520公里,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中部是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988年轮南2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后,经过7年的勘探,已探明9个大中型油气田、26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3.78亿吨,具备年产500万原油、80�100万吨凝折油、25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资源保证。1995年年产原油253万吨。

土哈油田

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负责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东西长600公里、南北宽50�130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于1991年2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截止1995年底,共发现鄯善、温吉桑等14个油气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探明含油气面积178.1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8亿吨、天然气储量731亿立方米。1995年年产原油221万吨。

玉门油田

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114.37平方公里。油田于1939年投入开发,1959年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创造了70年代60万吨稳产10年和80年代50万吨稳产10年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1995年年产原油40万吨。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负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区域面积86万平方公里,具有大量的中古生界及众多的第三系小盆地,可供勘探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先后在百色、赤水、楚雄等地区油气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展示了滇黔桂地区具有广阔的油气发展前景。1995年年产原油10万吨。

冀东油田

位于渤海湾北部沿海。油田勘探开发范围覆盖唐山、秦皇岛、唐海等两市七县,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3600平方公里,潮间带和极浅海面积2700平方公里。相继发现高尚堡、柳赞、杨各庄等7个油田13套含油层系。1995年年产原油51万吨。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

成立于1983年6月,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四个地区油公司之一。负责南海东部东经113°10′以东、面积约13.1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授权全面执行该海域的对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协议。13年来,已有8个油田建成投产,公司每年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至1996年产油量超过1000万吨,在全国陆海油田中年产量排行第四位。
参考资料:http://www.petroren.com/Corporation/ShowArticle.asp?ArticleID=3724

C. 东北有哪些矿产资源

黑龙江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占全国已发现234种各类矿产的57.2%。已查明储量的矿产有87(新增菱镁矿)种,占全国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种数(2l5种)的37.7%。保有储量位居全国首位的有10种,即:石油、晶质石墨、颜料黄黏土、长石、铸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铼矿;位居第2位的有2种,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位居第3位的有6种,即:硒矿、珍珠岩、玻璃用脉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占前10位的矿产有42种。全省铁、锑、镍、钴、硼、萤石、石棉、磷矿、硫铁矿、钾等成矿地质条件较差,资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给率不足。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品种齐全、储量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及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产于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吉林省矿产资源品种较多。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蕴藏量大,许多矿产储量居于全国前列,能源矿产占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属和化工原料矿产也有一定储量。
(一)能源矿产
煤炭 吉林省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全省三分之二的县、市有煤,主要集中在通化、舒兰、珲春、辽源等市、县。油页岩产地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松辽、桦甸、罗子沟三个盆地,储量相当于全国储量一半以上,具有较大的潜在优势。
石油 吉林省石油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南部。列全国第八位。
(二)黑色金属矿产
铁 吉林省铁矿储量比较集中。在全国居中下。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有桦甸县老牛沟、浑江市板石沟、敦化市塔东等3处大型矿床和通化市四方山、和龙县官地、通化市七道沟、浑江市大栗子、七道沟、浑江市青沟等6处中型矿床。 钒 主要产地为敦化市塔东矿,保有储量31.97万吨,居全国第八位。
(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
铜 全省有铜矿产地31处,总保有储量84.4万吨,居全国第十四位。主要矿床有永吉县大黑山,珲春县小西南岔,磐石县红旗岭、通化县赤柏松等。 镍 全省有镍矿产地8处,保有储量35.3万吨,约占全国储量4。7%,居第三位。主要矿床有磐石县红旗岭,通化县赤柏松.蛟河县漂河川等。 钼 全省有钼矿产地6处,总保有储量109.81万吨,约占全国储量20%,居第二位。主要矿床有永吉县大黑山等。金 全省列入储量表产地24处,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产地有永吉县大黑山、珲春县小西南岔、桦甸县夹皮沟、板庙子、安图县海沟、汪清县刺猬沟、汪清县金仓、珲春县柳树河子等。锗 主要产于九台县营城矿,保有储量398。5吨,占全国储量1l%,居第三位。镓 全省有镓矿产地两处,一处为永吉县大黑山,一处为桦甸县西台子,保有储量1.6678万吨,占全国储量22%,居第二位。铼 主要产于永吉县大黑山矿,保有储量13.1吨,占全国储量9.2%,居第三位。
(四)非金属矿产
吉林省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有40多种,可供开发利用的矿地700余处,有远景的矿点还要多得多。非金属矿产在吉林省矿产资源中比重较大,而其中硅灰石、硅藻土和膨润土具有优势。
硅灰石 是吉林省有发展的矿种之一。已探明储量2000万吨,预测储量4000万吨,占全国储量97%。矿石质量较好,有害杂质含量低。主要分布在磐石县长崴子、梨树县大顶山、龙井县大灰沟等3个地区。
硅藻土 是吉林省地质储量很大的矿产,预测储量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而且质量好,名列世界前列,属国内优势矿产,在国际市场很有竞争能力。主要分布于长白县马鞍山、敦化县秋梨沟、高松树等地。
膨润土 已探明储量4041.9万吨,预测储量丰富,居全国第一位。近年内发现的钠基膨润土矿已开始应用于钢铁工业,用处广,需要量大。主要分布于九台县和公主岭市。储量较大的是公主岭市刘房子膨润土矿和九台县银矿山膨润土矿。长春市郊区石碑岭煤矿、羊草沟煤矿也勘探出膨润土,储量亦很丰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金属矿产储量居于全国前列。如沸石矿、石墨矿、滑石矿、大理岩矿、石灰岩矿、硼矿、石榴石矿、耐火粘土矿、水泥粘土矿、火山楂矿和浮石矿,等等。

辽宁矿产资源截止1999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10多种,矿点以上产地2000多处,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菱镁、硼、铁、金刚石等7种。
辽宁省矿产资源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矿产资源较丰富,配套性好;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大中型矿产地36处,是全国平均密度的两倍多。钢铁工业中所需的主元素矿产和辅助原料矿产、能源矿产基本配套齐全。二是矿产地集中,便于规模开发;石油、天然气集中在盘锦、沈阳;铁矿95%分布在鞍山、本溪和辽阳市;菱镁矿主要在鞍山和营口;滑石80%在鞍山;硼矿的98%在丹东;金刚石在大连。三是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大;有色金属矿产,硼镁铁矿和磷铁矿等多为共、伴生矿产,伴有多种有益元素,尤其是伴有稀散元素矿产。四是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煤、铁矿产中有全国着名的抚顺、阜新、本溪、鞍山等露采矿山。
辽宁在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产主要有菱镁矿。 菱镁矿质地优良、埋藏浅,规划基期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
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主要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种。
硼矿共、伴生矿物多、品位较低,保有资源储量(B2O3)2630.0万吨,占全国的56.4%
铁矿以贫矿为主,多可露天开采,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110亿吨,占全国的24.0%,居全国首位。
金刚石质量较好,但品位偏低,保有资源储量金刚石2029354克,占全国的51.4%。
滑石质量上乘,驰名中外,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4791.2万吨,占全国的20.1%,居全国第二位。
玉石以质地细腻,色泽艳丽,晶莹剔透而闻名遐迩,被确定为主要候选“国石”。保有资源储量9.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9558.0万吨,占全国的7.9%,居全国第四位。
具有比较(区位)优势的矿产主要有:煤、煤层气、天然气、锰、钼、金、银、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硅灰石、玻璃用石英岩、珍珠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沸石等16种。

D. 东北主要的铁矿、煤矿、油田名称及所在的省

东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