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原油及天然气在地下是什么样子
科学家们认为,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死亡后,尸体和泥沙一起沉积在海底,形成“有机淤泥”。后来地壳不断沉降,有机淤泥越埋越深,最后与空气隔绝,加上地层深处的温度、压力的作用,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步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地下油层示意图在众多的描写石油工人为祖国贡献石油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油海”、“油浪滚滚”这样的词语。那么,原油在地下真的像海一样波浪滚滚吗?还是像湖泊一样平静如镜或者像长江、黄河一样川流不息呢?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使用过砂轮,当人们把少许水喷洒到砂轮上,就会发现水立即渗入到砂轮中。众所周知,砂轮是由石英砂和胶结剂黏合而成的。地下储集原油及天然气的大多数地层就像砂轮一样,也是由石英、长石等碎屑与钙质或黏土在高温高压下胶结起来的岩石,地质上称这种岩石为砂岩(碎屑颗粒比较大的叫砾岩)。砂岩存在众多的连通孔隙,通常原油及天然气就储存在这些孔隙中,如同水能储存在砂轮中一样。也有不少油层是石灰岩,石灰岩非常致密基本上没有孔隙,但由于地壳运动或水的冲刷,却有非常多的微裂缝和大大小小的溶洞。原油及天然气也能储集在这些微裂缝和溶洞中。石油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采用各种技术把储集在孔隙、微裂缝中的原油和天然气挤压出来,一点一滴地汇集到油井,通过油井采集到地面上来。
天然气也是储存在这些地下岩层的孔隙、微裂缝、孔洞中,有的和原油同时存在,有的单独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余成分为乙烷、丙烷及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等。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地下的天然气的存在形态有的是溶于原油里,有的储存于油藏的顶部,还有些地层只有天然气没有石油。随着压力的降低溶于原油里的天然气也将逐步分离出来变成气体。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便捷的燃料,能有效改善人们的能源结构。
② 石油在地下是怎样储存的
生油岩大都是泥质岩,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比砂岩更容易压缩,里面的孔孔洞洞变小了,渗透性也变差,没有可供油气“安家”的条件。因此,生成的油气在外力的作用下只好离开它们的“出生地”,运移到砂质岩中(储集岩)集中,也可以在有裂缝的泥质岩、石灰岩甚至火山岩内集中,从而形成了工业油气藏。人们把油气生成以后的这种“流浪”叫做“油气运移”。
油气搬到自己的新“家”以后,还是以非常微小的油滴或体积很小的天然气体状态储存在岩石里。所以,石油在地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或者一些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是“油河”、“油湖”甚至“油海”,而是藏身在大大小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孔隙和微细裂缝里(图7)。是这些无数的微小的油滴,在地下聚集成了油藏。
图7岩石孔隙中的油和水
油气从生成到形成矿藏,一般需要经过两次“运移”才可完成。第一次是从生成的岩石中运移出来,第二次是在储集层内运移、聚集、成藏(图8)。由于与油气有关的沉积岩是在水域地带中形成的,油气从生成到形成矿藏,总是和水密切联系在一起。油气是在水的“托举”下进入油气藏的。油比水轻,天然气又比油轻,所以,在一个油气藏内,往往是水在最底层,往上是油,然后是天然气。
图8油气的一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③ 人类不停地从地下抽走石油,不怕采空了之后,土地坍塌吗
据国外媒体报道,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每天生产石油的能力是1000万桶。那么问题来了,沙特每年抽走这么多石油,把地底掏空了怎么办?
抽石油,导致地底掏空怎么办?
其实我们根本不必担心抽石油把地底掏空怎么办,因为石油在地底下储存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石油层就是由纯粹的石油组成。
只是目前由于新能源发电的成本太高,高于石油,所以石油仍是主要能源,相信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下降,更为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会是能量来源的主旋律。
④ 石油在地底下是流动的么油田在地底下是相通的么
石油的分布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第一点,有些油是分布在裂缝中的,有些油是分布在平面上的。储油层有三个必须满足的条件: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其中盖层是防止油气外泄的。所以油田并不是完全连通的,而是有一定的范围。所以要想从中沙打井到南沙,有难度啊。
第二点,石油是靠地下压力和地面压力的压差来采出的,如果地质条件不成熟,完全靠人工采油,那么成本会非常高。
第三点,因为压力的分布影响着石油的采收,所以并不是井打得越多,采得就越多。要有合理的井网密度,才能采得很多的石油。
第四点,为什么我们不急着把油全部采出来呢,这是因为采油的技术还不成熟,如果我们在这时候就采油,那么很有可能就毁坏了地层,也不能把油全部采出,以后还想进行二次开采,那么成本就相当高了。
⑤ 石油为什么会在地下
石油是由于地下有机物的掩埋等因素形成,然后就是石油在地下运移,一般是运移到一个储油的地方(就是所说的油藏了),如果石油运移到地面,久了性质肯定就会发生变化,最常见的就是地面的油苗,沥青什么的。
⑥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样的地质更有可能藏有石油
为什么你家后院挖不到石油?石油的形成,地质对石油的影响
形成油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种富含碳氢化合物材料的烃源岩,其埋藏深度足以使地下热量将其煮成石油;
一个多孔和可渗透的储层岩石其中它可以累积;
一盖层(密封)或其它机构,以防止油漏出到表面上。在这些储层中,流体通常会像三层滤饼一样组织自身,在油层之下有一层水;在油层之上有一层气体,尽管不同层之间的大小不同。由于大多数碳氢化合物的密度低于岩石或水,因此它们通常向上移动穿过相邻的岩石层,直到到达地表或被上方的不可渗透岩石截留在多孔岩石(称为储层)中。但是,该过程受地下水流的影响,导致石油在被困在储层中之前,向水平方向迁移了数百公里甚至向下短距离迁移。当碳氢化合物在捕集阱中浓缩时,油田形式,可以通过钻井和抽水从中提取液体
这是一个时间极为漫长且形成条件苛刻的过程,所以石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挖到的。
⑦ 石油被从地下不断地开采,长此以往会对地球内部结构有什么影响
开挖煤矿的时候很有肯能会导致地面塌陷,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开采石油导致地面塌陷的,不过在开采石油的时候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石油是被称为液体的“黄金”,是隐藏在地质结构中的一种自然资源。
石油开采虽然能保证地球内部结构不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开采石油会对地面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开采石油会消耗大量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还存在污染水源的风险。
⑧ 石油存在于地球中的什么位置
位置是不确定的!一般在岩石层之间的缝隙里.
地幔,地核处于高温状态,如果有石油就会呈现气态,逐步上升到地壳的缝隙里.
整个地壳层都有可能存在石油,地点和深度是不确定的.但是一般会存在于岩石圈的断裂带和凹陷处!也可能几百年前石油在某处,而现在随着地质变动跑到了几千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