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如果中东石油国家崛起会怎么样
扩展阅读

如果中东石油国家崛起会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10-31 20:47:10

❶ 中东石油源源不断的输往世界各地,给石油输出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快回答

1.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使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用石油赚取大量外汇收入。没瞧见那些个阿拉伯国家的国王或者酋长都是钻石王老五么,身价绝对是排在世界前几名的。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石油加工业、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石油管道的修建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3.加快港口建设。石油输出基本靠大型油轮,所以石油输出国的港口发展很快。
4.加快当地城市化进程。石油开采吸引农村人口和大量外来人口在石油城市集中,加快当地城市化速度,也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如迪拜。
5.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石油输出国基本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生态环境脆弱。石油管道的修建破环原有的生态环境;石油的开采可能会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石油的开采加工、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产生大量生产生活废弃物,超过了当地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
6.容易造成海上石油泄漏,给当地近海区域造成污染,导致海上生物死亡,陆地水体也遭受污染。

❷ 中东的石油开挖不断,世界又说保护地球,中东会出现大地震吗

中东的石油开挖不断,世界又说保护地球,中东会出现大地震吗?

中东地区是世界的油桶,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一半以上,产量则占到了30%以上,出口份额占到全世界45%。1932年巴林石油公司在贾拜尔杜汉沙漠地区发现了中东第一口油井“埃米尔一号”以来,已经开采了将近90年!挖出了那么多石油,中东地下都已经挖空了,会不会未来产生大地震呢?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地下挖空了真会地震吗?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引起的震动,通过地震波传播,所经之处就形成了地震!引起地震的大都是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和挤压造成的,一般在板块的边缘和板块内部的断裂带附近,将会是地震的高发地带!但断裂带和板块挤压等构造地震并不是所有地震的原因,除此以外还有:

其中水库蓄水诱发型地震比较严重,地下空洞结构或者断裂带无法承受新增加的压力,造成地层深处的空洞结构或者断裂带塌陷,大量岩层突然掉落引发的塌陷型地震,1967年印度柯伊纳水库发生过水库蓄水诱发的大地震,震级达到了6.3级,由于震源很浅,一般在5千米以内,因此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超过200人丧生,1500人受伤,并且对大坝造成了影响!

印度柯伊纳水库

塌陷型地震一般发生在石灰岩等溶岩分布的地区,因为水流溶解了大量的石灰岩,留下了大量的溶洞,如果主支撑结构被破坏,洞顶塌陷那么就会形成地震。除了喀斯特地形容易造成塌陷型地震外,煤矿采空区也是塌陷型地震的高发区!

喀斯特地形结构

采矿区塌陷型地震震级不大,但危害很大,因为很多发生塌陷型地震煤矿都在作业中,即使是废弃区域在矿区上方也有很多民居,比如2007年8月29,陕西神木县孙家岔镇边不拉煤矿矿井采空区发生塌陷引发地震,震级3.3级,幸亏当时井下没有作业人员,否则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而陕西与陕西的煤矿产区,地面上到处都是开裂和陷落,这些都是地下煤矿采空后没有回填,支撑结构腐蚀或者地下水渗入结构强度降低,造成塌陷,一般采空区地下水严重下降,不再适合生存,只能搬迁。


石油是怎么样开采的,会不会像煤矿一样出现采空区?

上文我们简单了解了地震时怎么发生的,那么石油开采会像煤矿一样出现采空区吗?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至今为止人类开采的石油量已经超过了1300亿吨,如果按45%为中东产出约为600亿吨左右,大约相当于22立方千米的岩石,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话,大约是半径3.4千米左右的一个空洞!

中东油田分布

好恐怖啊,中东的石油实在是太容易开采了,简单到沙漠里挖个洞石油就能汩汩的冒出来,那里的石油不但容易开采,而且品质还好,所以近90年来,中东开采石油的公司居然在地下挖了个直径超过3千米的超级大洞,当然这些是分布在中东各地!


但可以相信的是,在那些超级油田之下,比如沙特的加瓦尔油田是全世界最大的油田,到现在为止每天仍然产油500万桶,自上世纪50年代起,总共开采了将近700亿桶,采空区合计是一个直径达到了1.8千米的超大球体空间!


那么石油开采真的会留下如此大空洞吗?

煤炭开采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因为坑道作业大家都见过,很多煤层甚至厚到可以使用大型机械自动开采,因此采空区留下是非常恐怖的!但油藏并非大家想象一个油壶结构,会有部分的汇聚空间,但绝大多数石油仍然在地质结构的空隙中!

油田示意图,很容易被误会

中东地区的油田属于海相古潜山的溶洞裂隙存储类型,尽管它以容易开采着称,但仍然是属于结构非常复杂的多空结构,也就是说即使采空,也会留下大量的支撑而不至于让上方塌陷下来!并且石油开采中都有一项注水开采的技术!


比如在初期的自然压力开采后即注入水让石油随着水压冒出来,或者在油田晚期则是抽油机抽出油水混合物再重新分离,简单的说,石油开采根本就不会留下采空区,因为最后开采出来的每一桶石油中,大部分都是水,所以还没有开采完,地下就全部都被水填满了!



页岩油开采真的诱发了地震

而页岩油的开采,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油田,因为都是一些含油的石头,需要用强大的压力压裂石头,让这些油滴慢慢汇聚,最后将油水混合物开采出来,同样会注水,不过据新闻报道,页岩油开采确实可能会诱发地震!但这不是空洞结构造成的,而是废水处理!


因为页岩油的废水是含油废水,处理需要50美分一桶,听上去不高,但每开采一桶油会产生十桶废水,而美国在2016年时的页岩油开采量已经达到了900万桶/天,每天处理废水的成本高达4500万美元,因此页岩油开采商都愿意把废水注入地下!

页岩油开采还要污染环境

看上去其实没啥大问题,但很要命的是页岩油开采周围可能存在的大量断层被水注入后,相当于添加了润滑剂,会加速断层错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2016年3月26日公布的美国地震威胁测绘图中,“人为诱发”地震加入了其中,而在2015年中,在页岩油开采的加利福尼亚地区,总共有超过900次3级以上的地震!


并且据USGS的统计数据看,页岩油的开采和加利福尼亚地震频发时间上是能相互吻合的!因此石油开采还真可能以地震的方式威胁人类生存,不过整个局面是可以改善的,只要适当处理废水,整个比例就会下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石油开采与地震并没有直接关系,石油开采是在地壳上层开展的活动,而地震更多是来源于地球内部能量,地壳层只是充当地球能量释放的平台,另外石油属于液体,与固体开采不同。

地球的地壳层平均厚度是17公里左右,地球上的地震虽然也多为地壳浅层地震,但地球上的地震最大震源超过700公里,这充分说明 地震的产生并不是来源于地壳,而是更深层次的地幔或者地核,只不过能量集结在地壳某个位置后爆发了 ,所以地壳层的石油决定不了地区地震产生。

另外再说一下石油的开采,上面说了石油是液体,在地表之下具有流动性,所以 石油不承受地表的压力,与地下水有一定的类似性 ,开采并不会导致地区塌方式的地震。而像煤矿这类固体矿藏,集中在某一固定位置,与地壳已经融为一体,大面积开采导致局部中空,承受不住地表压力才有可能会产生地震。

而且,中东石油属于浅表层石油,在以往的开采技术中经常用到注水增压法,将水注入到油田,增加石油向上的升力,在地表轻松就可获得石油喷发,这也是中东石油开采成本低的原因,而 注水本身也可以填充石油开采后留下的地壳缝隙

至于说保护地球,其实更多是指保护地球表层土壤、大气的环境,工业违规排放废水、废气,白色垃圾的随意丢弃等才更加威海地球。

欢迎点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中东石油属于海相古潜山的容洞裂隙存储类型,产量高,储量大,易开采是其突出特征,形象的说法说中东的油储象口大锅,油都聚集到了锅底,这是非专业外的说法,大专业的说法大都没有兴趣去听,我们的大庆油田是陆相沙层沉积,也是中国沉积,因为外国专家不承认这种说法,我作为石油地质的一员略知皮毛的是:我们在国内也曾努力寻找古潜山海相类型的油气田,至今未见成果,回到题主的话上:石油是液体只存在它适应的缝隙里不会因开采而造成地震的,地震是地球的物理运动而形式的,而石油被抽出后还会注水进去以保持地层压力的平衡,也是开采工艺所必须的,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世界石油看中东,的确中东的i石油丰富,造成了石油的过渡开采每年从中东国家将开采近20亿吨石油,这给地球带来的将是什么后果呢?世界从没采取要保护好我们的唯一家园,反而大打干戈,我真当心中东会出现大地震,一旦出现,后果是不能预算得到,如果有这一天,骑马拉雅山都可能倒下,而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就不知道了。

人类必须清楚,如果不放下对地球的伤害,我们淡什么文明?谈什么 科技 ?我们的建设又有什么意义呢?

地球资源都是有限的,长期大量开采引发灾难是必须的。

❸ 石油给中东国家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有哪些隐患

自从美国介入中东石油贸易,并建立用美元结算石油出口贸易的体系后,油价为中东诸国带来了丰富的“石油美元”;而“石油美元”又导致了高油价的现象,高油价使中东国家的经济欣欣向荣,繁荣发展。

中东国家政府和民众都享受石油经济带来的红利

不仅如此,中东地区的普通市民,也享受到了石油美元带来的发展红利,医保、养老、教育、工作统统包括在内;甚至因为石油美元的优势,沙特阿拉伯还成为世界上十个最重要的外商投资国之一;中东地区的产油国,借助石油红利,一跃成为富裕国家行列,并吸引着大量的国外人才、建设者、服务者来到中东地区。

而中东为何得到国际的青睐,主要就是因为中东拥有巨额的流动资金;高油价和经济增长,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到西亚地区的主要原因;石油经济激发国际商人更大的投资热情。

❹ 中东国家采完了石油后有哪些经济出路

中东国家基本是亚热带沙漠气候,以后的出路有3种参考下 1、发展水果业。伊拉克大枣你听说过吗,在国际上很出名,也很畅销。沙漠气候日温差大,所以水果都很甜,比如类似的吐鲁番葡萄、哈密瓜等等。 2、旅游业资源丰富。中东国家的文化是阿拉伯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流下了许多遗址,如阿拉伯文化宗教圣地麦加、古都巴格达等等。 3、能源部分,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

❺ 20世纪70年代,为什么中东石油价格提升会引发经济危机

美国等国的石油大多来自中东,石油价格猛涨,使生产成本增加,当时美国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国家的资源都是美国供给,结果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

❻ 论中东石油的利与弊

众所周知,中东有许多富裕的国家,他们为什么富裕呢?因为那里的石油产量比较“丰富”,是其他国家的好几倍,真是因为如此,中东的那些石油产量多的国家过上了吃香的,喝辣的,好日子。

不过,是金子,总有一天会“花”光的,石油也会,而如果没有了石油,中东也就什么也不是了。

这样来说,如果现在中东用富裕的资金去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石油在中东的手里就是一块宝,可是如果现在中东仍然不为未来做准备,石油也还是一块宝,毕竟没有了石油,中东连一张富裕的体验卡都没有,尽管在未来总有中东的石油耗尽的那一刻,那时的“一夜回到解放前”事后,中东人民至少也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❼ 中东的石油资源被采完后,经济出路会是什么

现在的中东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许多中东国家已经开始发展石油以外的产业,例如:金融服务、旅游观光等等 大家可能知道阿联酋的迪拜有一家超级豪华的七星级酒店,为什么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啦。还有,F1大奖赛在巴林也有一站,也是为了吸引广大车迷去看F1的同时大大的消费一番啦。 正如楼上的所说,中东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具有极强的战略地位。中东国家也会利用这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使其空中成为欧美与亚洲的航空中转站,陆地成为亚欧大陆的交通纽带。

❽ 国际油价的飙升,中东产油国家日进斗金,为何弊端很大

国际石油价格一直是关乎到世界国计民生的事情,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政府,企业,工厂,还是国民都很对石油价格十分关注,因为石油价格的涨跌,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日常发展。就比如,国家工业建设,虽说如今电气时代减少了很多石油的使用渠道,但是石油所具备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依旧是无法替代,因而,石油价格无论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还是日常生活,都能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多元性,这是摆在中东国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❾ 中东用石油赚了很多钱,但是这些产油国家都在考虑石油采完后,经济的出路问题.有哪些出路呢

1:中东地区有很多的沙漠,可以发展畜牧业。
2:沙漠的好处还有许多,除了畜牧业,可以向旅游也发展。
3: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核能等.

❿ 石油对一个国家战略发展的影响

人们常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若人体中血液不够,轻则致病,重则有生命危险。对于石油进口较多的国家,如果没有石油战略储备,那么一旦石油进口中断,在缺乏石油供应的地区必然会对各行各业产生灾难性打击,飞机不能飞,汽车不能跑,交通瘫痪,生产停滞。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能源的不断供给来保证。 目前,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0%,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主要的能源。近期在美国某报上有幅漫画,画了“9.11”3个竖立的大字,投射在地面上的阴影却形成了“oil(石油)”三个字母,生动地揭示了美国“反恐倒萨”是为石油而战。中东石油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3,号称“世界油库”,谁能控制中东石油,谁就能支配世界经济。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改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国内原油产量增长近期明显放慢,使得石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计委统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7%,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77%,而石油供应年均增长只有1.67%。1993年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2000年共进口石油7000 万吨,2003年进口石油已超过8000万吨,成为美国、日本之后的第3大石油进口国。据统计,1995年国内所需石油的6.6%靠进口,2000年已升至25%,2005年这个比例提高到32.5%。 在大量进口石油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石油进口,保障石油供给。为此就不能像过去那样被动地接受“国际油价”,必须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以应付突发事件。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开发和进口石油多元化,可以缓解石油危机和调节石油供需平衡,然而最直接、最及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由21个原油进口国组成的国际能源机构(IEA)建议,至少储备90天的原油进口量。美国20世纪末的石油储备量高达1.6亿吨,日本石油消费的99.6%依靠进口,因此石油储备更多,达到160天的原油进口量。储备石油的措施就是建设大型油库。 水库在雨季多水时储水,在旱季缺水时放水,以调节江河水量和稳定发电。石油储备库的作用类似,当产油地区动乱或运输通道不畅而无法正常供油时,可动用储备石油满足国内需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当国际油价波动较大时,可低买高卖,谋求国家经济利益。 在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我国基本上没有石油战略储备,因此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库,既是未雨绸缪,也是当务之急。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在“十五”期间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从2003年开始,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建设陆地石油储备基地,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