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
法律分析:《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是一项新颁布的国家标准。
本规范共分14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库址选择,库区布置,储运工艺及管道,油罐,消防设施,给排水及含油污水处理,电气,自动控制,电信,建、构筑物,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本规范附条文说明。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岩洞、地下盐穴、海上浮船、山洞、埋地等储存类型的石油储备库及成品油储备库的设计。
本规范面向石油化工设备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工程设计建设单位,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相关院校师生,资料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石油、天然气管道,保障石油、天然气输送安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送石油、天然气的管道的保护,适用本法。城镇燃气管道和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管道的保护,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石油包括原油和成品油,所称天然气包括天然气、煤层气和煤制气。
❷ 勇闯地下空间就为祖国探索能源储存宝藏
大半辈子钻研盐岩地下油气储备,旁人看来枯燥无味,杨春和却乐在其中。
17年,他排除万难、埋头钻研“盐岩地下储气库”课题,成为层状盐岩储气库开拓者,也让我国盐岩地下储气库从无到有,遍地开花。
2003年,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建设配套储气库。在得到中石油、中石化认可后,杨春和提出将第一座盐穴储气库选址在江苏金坛,利用金坛盐矿开采后留下的溶腔建库,节约建设成本达1.25亿元。
2007年,江苏金坛储气库正式投产注气,成为我国乃至亚洲首座地下盐穴储气库。
国外没做成的事,我们做成了。
金坛储气库,埋深在地下1100多米,每个溶腔可储存上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运行10年来,根据方圆1公里设置的天然气监测点数据显示:未收到报警,没有泄漏情况发生。
金坛储气库的成功,让杨春和备受鼓舞。在他和科研团队的努力下,目前7座盐穴储气库初步选址工作已经完成。
好的研究应该好好研究。
❸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采用以地下盐穴储存为主
波斯湾属于新褶皱山系的边缘拗陷地带,而这种地质构造很难有"类似的盐矿或盐穴等地质构造"的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放在美国里,哪会买了几十亿石油,难道还会放到那里.
战略石油储备当然在美国.
德克萨斯州那里.
❹ 天然气是怎样储存的
天然气的运输与配气公司采用多种战略措施以维持管道内天然气的稳定气流并保持供需平衡。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在距天然气市场尽可能近的地方建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可以储存在枯竭了的天然气或石油储层内,也可以储存在一些含水的地层 (图5.1)以及地下的大洞穴 (比如盐穴)内。
图5.1典型的含水层天然气气田
天然气的储存可以使输气管道按季节或按每天的用气波动量来调节输气能力。一般来讲,当夏季用户需气量较少时,进行天然气的储备;到了冬季,当气温降低,需气量增加时,从储气库中放出天然气。1996年,在美国约440座地下储气库投入运营。到了1998年后期,上述储气库中的97%已被充满,总储气量约达3.097×1012ft3(900×108m3),可供使用4年。这些储气库可以在短期内达到每天供气700×108ft3(20× 108m3)的能力。
❺ 什么是地下储气库
地下储气库是将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可以保存气体的空间而形成的一种人工气藏。其主要作用体现在应急供气、调峰供气、维护气田生产、战略储备和价格套利。
将气体储存在地下洞穴或地层(如枯竭油气层)中,这些洞穴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工构筑的,用来大量储存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燃气。地下储气库储气量大,安全可靠,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利用地下储气库进行调峰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储存量大,机动性强,调峰范围广;二是经济合理,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经久耐用,使用年限长;三是安全系数大,其安全性要远远高于地面设施。
天然气的地下储存通常有下列几种方式:利用枯竭的油气田储气;利用岩穴储气;利用含水多孔地层储气;利用盐矿层建造储气库储气。其中利用枯竭的油气田储气较为经济,利用岩穴储气造价较高。
地下储气库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已经成为天然气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世界已建成地下储气库600多座,总容量达5400亿立方米。由于地下储气库在调峰和保障供气安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欧美国家都在不断加大储气库的建设力度,增大储气量,除了常规的调峰应急外,已经开始建立天然气的战略储备。
我国地下储气库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大庆油田曾经进行过利用气藏建设储气库的尝试,而真正开始研究地下储气库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华北油田天然气进京、陕甘宁大气田的发现和陕京天然气输气管线的建设,才开始研究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的安全供气。为保证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调峰供气,在天津市附近的大港油田利用枯竭凝析气藏建成了大张坨、板876和板中北等储气库群。为确保京津地区的安全稳定供气,相继建成了华北油区的京58、京51、永22、苏桥等储气库群。为保证“西气东输”管线沿线和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户的正常用气,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了金坛地下储气库(盐穴型储气库)和刘庄地下储气库(碳酸盐岩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西气东输”二线配套建设的地下储气库正在建设中。
我国天然气正处在大发展阶段,巨大的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将大大推动天然气管道及配套储气库的发展。根据我国天然气资源与市场的匹配及未来积极利用海外天然气的战略部署,将可能形成四大区域性联网协调的储气库群:东北储气库群、长江中下游储气库群、华北储气库群、珠江三角洲LNG地下储气库群。
● 利用枯竭的油气藏储气
利用已经开采枯竭废弃的气藏或开采到一定程度的退役气藏,转为地下储气库是在各种地下岩层类型中建造储气库的最好选择。这种油气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有无水浸现象、构造形状和大小、油气岩层厚度、有关井身结构的准确数据及地层和邻近地层隔绝(断层)的可靠性等已掌握,可大大节省投资,因此已枯竭的油气藏是最好和最可靠的地下储气库。
● 利用岩穴储气
盐穴储气库是利用岩穴储气的主要形式。盐穴储气库是将天然气储存在人工溶盐后形成的腔体中。盐穴储气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由于盐穴深埋在地下,高温高压下的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产生一定的裂缝条件下具有自动愈合的特点。因此,地下盐穴就成了很好的密封储存库,将采出的天然气注入这个储存库,便形成了一个大型的人工气藏。降低盐穴储气库建设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应用现代溶盐技术增加岩穴体积,降低最小运行压力,提高最大运行压力。
● 利用含水多孔地层储气
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是人为将天然气注入地下合适的含水层而形成的人工气藏。天然气储气库由含水砂层和不透气覆盖层组成。储存气包括工作气和垫层气。工作气是指在储存周期内储进和重新排出的气体,垫层气是指在储库内持续保留或作为工作气和水之间的缓冲垫层的气体。
含水砂层要有一定的渗透性,这种渗透性对于用天然气置换水的速度起决定作用,渗透性越好,天然气置换的速度就越快,工作气和垫层气的比例也就越大。
● 利用盐矿层建造储气库储气
一般利用盐矿层建造的储气库容量较小,但是对于周围缺乏多孔结构地下构造层的城市,特别是具有巨大的岩盐矿床地质构造的地区,可采取此种类型储气库。
盐穴天然气储气库建造分两种:一种是利用废弃的采盐盐穴,将井钻到盐层后,把各种管道安装至井下,由工作泵将淡水通过内管压到岩盐层,当盐水饱和度达到一定值时,排出盐水的工作即可停止;另一种是新建盐穴储库,这种盐穴是按调峰气量要求,选定气库井位、井数、层位、地层岩盐厚度及盐穴几何形状、容积大小,进行有计划的淋洗造穴。为了防止储库顶部被盐水冲溶,要加入一种遮盖液,它不溶于盐水,而浮于盐水表面。不断地扩大遮盖液液量和改变溶解套管长度,使储库的高度和直径不断扩大,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❻ 经济管理概况
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和运营会产生大量的费用,而且由于石油及其产品的价格波动性很大,导致运营费用的变化随时都在发生;同时由于石油储备的特殊性导致资金占用量巨大。因此市场价格一个小幅的波动,延伸到最后可能将使石油储备管理产生巨额的成本。所以,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首先是弄清楚战略石油储备成本所应该包括的内容。研究者认为,战略石油储备管理成本应该包括建设成本、运输成本、边际成本、交易成本。而边际成本将决定最终储备规模[157]。因为理想情况下,储备规模的大小值取决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均衡点值[158]。另外,研究者还研究了储备方法与储备管理成本间的关系。认为储备方法的不同,成本差异很大。从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两方面看,石油储备方法地下盐穴储备、地上浮顶式储备、海上储备、地中式储备、地下岩洞储备依次的成本越来越高[159]。
还有学者研究了石油储备价值与石油价格的关系。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到石油战略储备中,利用线性规划法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开展研究。认为石油储备规模在30天、60天、90天时,当需求上升10%时,这3种储备规模都无法抑制储备成本的增加;当需求上升20%时,前2种储备规模相对于无储备都可以为供应链带来价值,而且30天优于60天的储备规模;当需求量上升30%时,这3种储备规模均有价值体现,而且60天的优于其他的储备规模;当需求量上升40%时,90天的储备量价值效果最好[160]。
综上所述,对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研究,虽然已从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内容,以及管理的经济性等不同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大都立足于战略油气储备的应急功能发挥点上,对于长期的战略作用研究甚少。
❼ 盐穴一般是什么形状的
盐穴就是盐矿开采后留下的矿洞,体积巨大且密封良好。利用水溶开采方式在地下较厚的盐层或盐丘中采矿后会形成地下洞穴,高温高压下的盐具有将裂缝条下自动愈合的特点,一段时间后地下盐穴就能够成了很好的密封储存库,用于储存石油、天然气以及相关产品。目前世界上利用盐穴改造的储存库多集中在欧美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