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问一下开采石油的自然条件
1、一是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管理条例规定,只有国务院批准的石油公司才能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所以,首先要注册公司,然后这个公司获得国务院的批准。目前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四家获得批准。
2、二是获得国务院批准以后,到国土资源部申请勘查许可证。或者国土资源部组织招标,你参与投标,获得勘查许可证。
3、三是按照石油勘查规范,开展必要的地球物理等和钻井,摸清地下有石油资源,然后按照储量规范,提请储量评审,获得储量备案后,可以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将探矿权转为采矿权。
4、四是探矿权转采矿权的时候,还需要有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评报告,另外还需要做石油开采总体方案,报发改委批。
更多关于开采石油的自然条件,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86319161510606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㈡ 石油生成所需的各个条件是什么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油气田可以在全球各地的地下找到。但是尽管如此,石油与天然气的聚集和进一步形成油气田是需要一些必要条件的。石油的形成必须具备7个基本条件,每一个条件都是下一步发展的基础,且所有这些进程都发展得十分缓慢。
第一,需要能够转化为石油的足够量的有机质,这就是烃源岩。第二,存在适合这种转化的所有适宜条件,即必须存在这些有可能使石油和天然气成熟的地质条件。第三,新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始向地表运移。第四,在这种运移过程中,烃类物质遇到能够将它们大量聚集的岩石层,即储集层。第五,这种储集层必须是非渗透性的,因此就需要一种屏障(封闭或盖层),即一套非渗透性岩石,把石油和天然气向上逃逸的路径阻断,这种岩石就是封闭或盖层岩石。第六,能够聚集起可供勘探的足够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必须有范围足够大且具备了封闭地质条件的地层——这就是聚集了足够量的含油圈闭。第七,内部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平衡状态必须不能受到外来的干扰,即必须存在烃类良好的保存条件。当石油科技人员在研究一套地层时,他们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确定上述7个条件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具备各自发育的机会。这种具备了7个条件的石油系统称为一套石油生成体系。
油气田示意图
㈢ 形成石油需要哪几个条件
形成石油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生物遗体;二是要有储集石油的地层和保护石油不跑掉的盖层;三是还要有有利于石油富集的地质构造。
一些石油地质学家认为,大陆架海底通常是厚度很大的中生代和第三纪与第三纪以后的海相沉积,这种地质构造是石油生成与储蓄的良好的场所。大陆架与近海紧相连,近海有着大量的藻类,鱼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这些都是形成石油的原料。当这些生物迅速被河流带来的沉积物掩埋后,这些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长期处在缺氧的环境里,再加上厚的岩石的压力,高温及细菌作用,便开始分解。再经过长期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逐渐变成了分散的石油。在浅海,特别是在岛屿岬角阻隔的海湾中,水域处于平静的半封闭状态,最利于有机物的堆积,随着大量泥沙的沉积,这就为石油的储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石油储集在砂岩的孔隙中,就好像水充满在海绵里一样,不致石油流失而长期缓慢地沉降在大陆架浅海区。那些沉降幅度大、沉降地层厚的盆地,往往是形成石油最有利的地区。在这些大型沉积盆地中,因受挤压而突出的一些构造,又往往是储积石油最多的地方。因此在海上找石油,就要找那些既有生油地层和储油地层,又有很好的盖层保护的储油构造地区。
㈣ 科普小百科:石油是怎么开采出来的
石油是由数百万年前的史前海洋生物遗骸形成的。这些生物死后躯体下沉,并被埋在泥沙层下。泥沙层后来逐渐变成岩石层 。岩石层的压力和细菌的作用使生物遗骸变成了浓稠的石油。在地质学学中,能够生成石油的地层必须具备"生,圈,盖,储,运,保"六个条件.那么,哪些地层有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气呢?在地质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名词:砂岩! 请记住这个名词.与砂岩相对应的叫泥岩.
石油深埋地下,如何才能找出哪些地方有石油呢?
1、地质学家会分析这个的地质构造,是不是海相沉积等.
2、进行地震勘测,找出这个区块的砂/泥岩层位.这个工作主要是有物探部门来做,如着名的东方物探,或者XX地球物理研究所来做,
其简单过程如下:
1、 先找个地方,按照一定组合方式钻几个或几十个30-50m深的"坑",埋下炸药,按照一定的时间方式进行爆炸,然后用仪器记录爆炸产生的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借此来分析地层,判断砂泥岩层位深度.这个记录声波的仪器非常灵敏,人的走动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会产生杂波干扰.
2、物探测量的声速数据交给专门的研究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院进行分析研究后设计目的区块的钻井方案,然后钻井队就开始钻井了.这个过程没什么好说的.
3、钻井队就开始钻井.当然了,钻井队会先在目的地钻1,2口井,称为预探井,目的是(1)判断这个区块的地质分层,专业名词:如延安组,延长组, 或者马家沟组,太原组等地质分层,(2)目的区块究竟是否含石油/天然气,若含有,其丰度,渗透率,等如何
4、若本区块的预探井显示本区块含油气,则此区块很快就会进入大规模的油气开采阶段,最明显特征就是打了很多井.
5、关于钻井,其实有很多人对油田勘探开发的印象就是钻井,其实,钻井,只不过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个小环节而已.钻井,是油田开发中最辛苦,最累人的.大名鼎鼎的铁人王进喜其实就是钻井工人.我国油田开发中唯一具备国际先进水平也就是钻井而已,因为我们国家钻井队也会打水平井,多分支井.说老实话,钻井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井队井打好了,就该测井 了.
6、测井分为完井,三样测井,射孔,生产测井等几个方面.上面说到钻井队井打好了,就该测井的去测了.测井的目的,(1)钻井队打的井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如井斜等,水平段等(2)评价地层中是否有原油/气,(3)若存在,其层位多少,深度多少,哪些层位有开采价值.这些是完井测井.测好了就要解释,解释好了开采哪些层位,钻井队就要下套管了,注水泥了.然后测井的就要开始测三样了:既声波,伽玛,磁定位.主要是判断钻井队下的套管和水泥是否充足,胶结是否良好.三样测好后就由测井的进行射孔,使用专用的爆破弹(射孔弹)炸开套管和水泥,使地层中的石油能够流入套管中以便开采.
7、此时,井下作业来进行压裂了.进行压裂地层,扩大射孔射开的缝隙,使石油能更快的流入套管.
8、压裂结束了,该采油队来装采油机器了,俗称磕头机或抽头机,此时,石油就被开采出来了.你就可以看见真正的石油了.
㈤ 石油开采要办的各类证件及手续
一是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管理条例规定,只有国务院批准的石油公司才能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所以,首先要注册公司,然后这个公司获得国务院的批准。目前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四家获得批准。
二是获得国务院批准以后,到国土资源部申请勘查许可证。或者国土资源部组织招标,你参与投标,获得勘查许可证。
三是按照石油勘查规范,开展必要的地球物理等和钻井,摸清地下有石油资源,然后按照储量规范,提请储量评审,获得储量备案后,可以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将探矿权转为采矿权。
四是探矿权转采矿权的时候,还需要有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评报告,另外还需要做石油开采总体方案,报发改委批。
(5)石油开采条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油气聚集和驱动方式油气在地壳中生成后,呈分散状态存在于生油气层中,经过运移进入储集层,在具有良好保存条件的地质圈闭内聚集,形成油气藏。在一个地质构造内可以有若干个油气藏,组合成油气田。
储层贮存油气并能允许油气流在其中通过的有储集空间的岩层。储层中的空间,有岩石碎屑间的孔隙,岩石裂缝中的裂隙,溶蚀作用形成的洞隙。孔隙一般与沉积作用有关,裂隙多半与构造形变有关,洞隙往往与古岩溶有关。空隙的大小、分布和连通情况,影响油气的流动,决定着油气开采。
㈥ 石油的开采基本条件是什么
石油开采是即地震勘探、钻井完井交井以后,将原油从地层中开采出来进入油气集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的资源能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国现有油田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不具备充足的天然能量补给条件,而且油田本身的能量不足以长期维持采油的需要。在工业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的今天,保持科学的较高腔举蔽的采油速度和较高的原油采收率尤为重要。
石油开采受着区域地质条件的控制,并分布在含油气盆地之内,含油气盆地是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受同一构造格局控制的,具有共同发展历史的统一沉降区。原油开采是集采油、井下作业、注水、集输为一体的工艺过程。建国前我国仅有以玉门油矿为代表的工艺比较落后的一些小油区。对石油大规模勘探开发是从建国后六十年代大庆、大港、胜利、辽新等大的油气田。油气田遍布全国,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生产能力,无论是生产工艺和石油开采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但是,由于四十多年的原油开采,造成老油区资源能量的严重不足,给地面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这些矛盾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引起了我们对石油开采过程中特别的关注。因此节约和利用资源、能源、降低消耗,在石油开采过程保护好环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简单的工艺过程
石油开采方式有自喷采油和机械采油,自喷采油是由于伍州地下含油层压力较高,凭其自身压力就可以使原油从井口喷出的采油方式。机械采油则是利用各种类型的泵把原油从井中抽出,目前我国石油开采以机械采油为主。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油品性质采用不同的机械开采方式。对粘度小于50毫帕斯卡.秒,密度小于0.934的原油(称为稀油),一般用常规开采。对粘度大于50毫帕斯卡.秒,密度大于0.934的原油(称为稠油),一般用热力采油,即采用热蒸汽吞吐、掺稀油及伴热的采油方式。以辽河油田为例,气候寒冷是北方冬季的特征。油质除一部分稀油外,大部分油质为稠油和特稠油,由于原油重质成份多,粘度大,相对密度大,在油藏条件下原油几乎不能流动,无法用常规的方法开采,给生产和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油田采用热力采油、稀释、乳化降粘方式开采。
稀释开采:即将一定量粘度小的稀油加入稠油中,降低粘度。
热力采油:即蒸汽吞吐、蒸气驱,就是对油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气,加热油层里的原油,使原油的升高,粘度降低,增加原油的流动性,推动油层里的原油流向生产井。另外注入蒸气对油层加热后,蒸气变成热水流动,置换油层里原油滞流空隙。原油受注入蒸汽加热,其中轻质成分将气化,烃体积膨胀也会将原油推流到生产井。
乳化降粘:即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入稠油中,并在油管和抽油管表面上形成亲水的润湿表面。 大大降低油流时的阻力,使油能够正常开采出来。
二、 塬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分析
由于石油开采是一个从地下获取资源的过程,地质条件及地下的情况是石油开采中的决定因素。虽然石油开采是最终获取资源的活动,但是各种相关工艺如钻井。各种井下作业等对石油开采的地下地质情况。地面有直接的联系的影响。因此在考虑环境时也应做为石油开采的环境因素一并考虑。同时考虑了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个方面。
1. 石油开采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正常异常紧急情况)。
2. 资源能源的使用在工艺的各个环节中都会涉及到,为方便分析,作为总的环境因素来考虑。
3. 原油做为石油开答迅采的特征污染物在每个工艺中也都会涉及到,因而也作为总的环境因素来考虑。
三、 主要生产过程的一些说明
1. 石油开采企业应对采油生产之前的钻井和采油生产中的各种油井作业的相关方提出的管理要求,在各种设计中应了解施工中的基本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国家对它的法律法规要求。并在预以充分的注意,采取事先预防。由于石油开采涉及地面环境和地下地质情况,从钻井到采油,井下作业,外输都存在泥浆处理、油品泄漏、原油落地。原油脱后水回注、烃类挥发,化学品药剂使用,有害固废处理、井喷、火灾等重要环境因素,如果逢值讯期控制不好,一旦事故发生就会导致大气、水体、土地、养殖业等的污染,伴随而来的就是环保纠纷经济赔偿,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遵守法律法规等。
2. 在原辅材料的选择上、施工的设计上,都要求符合清洁生产,尽一切努力考虑清洁的工艺技术,使用无毒无害的清洁原材料,清洁的工艺流程、清洁的节能设备,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应该预防在先,作为污染预防不能只采用末端治理,应在生产的源头考虑预防污染的问题,并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各个环节都应考虑清洁生产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全过程控制。
3. 对有毒有害化学品等,在钻井、采油、井下、集输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要求按照MSDS的要求分类存放,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尽量采用危害小的化学品,以免造成对人员损害和环境的污染。
4. 工艺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在石油开采中,由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原油从地下开采出来后输出时,在井口、集转站及长距离输送都需加热。因此动力系统、能源消耗都需要重点考虑,采油过程中能源消耗是比较大的,在考虑生产成本时应计算在内,降低能耗,合理使用能源是石油开采的主要指标之一。
5. 石油开采是资源的开发,资源消耗同样非常重要,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原油泄漏、原油落地、油泥产生不但增加各种费用,使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赞成了环保工作的难度,目前各采油企业都注重了对资源消耗的控制,一是把资源消耗做为消耗定额主要指标之一加以控制考核。二是大搞综合利用,减少浪费以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四、 应急准备和预防措施
从石油开采、井下作业、集输,在任何一个环节中,均不能松懈,安全、环保第一的问题。必须要有组织保障,要有灵活的可操作的指挥系统和一定的应急准备程序,当然首要的是预防为主,绝对控制事故发生,其次是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尽早消除或将其控制在最低限度。这就是石油开采企业的安全环保预防的主要对策。
石油开采是被公认的有毒有害、具有污染、井喷、火灾性质的危险企业,因此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了至关重要。在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设计上已考虑了紧急情况,虽然都有应急的准备,一旦事故发生都有应急措施,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必须要求全体员工有比其他企业更强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安全、环保第一的思想与生产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㈦ 石油是怎么样开采的
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体矿物。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产生的油状液体矿物称石油,把可燃气体称天然气,把固态可燃油质矿物称沥青。随着对这些矿物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它们在组成上均属烃类化合物,在成因上互有联系,因此把它们统称为石油。1983年9月第11次世界石油大会提出,石油是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烃类化合物以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所以石油开采也包括了天然气开采。
测井工程,在井筒中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把钻过的岩层和油气藏中的原始状况和发生变化的信息,特别是油、气、水在油藏中分布情况及其变化的信息,通过电缆传到地面,据以综合判断,确定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见工程测井,生产测井,饱和度测井)。
钻井工程,在油气田开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建设一个油气田中,钻井工程往往要占总投资的50%以上。一个油气田的开发,往往要打几百口甚至几千口或更多的井。对用于开采、观察和控制等不同目的的井(如生产井、注入井、观察井以及专为检查水洗油效果的检查井等)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应保证钻出的井对油气层的污染最少,固井质量高,能经受开采几十年中的各种井下作业的影响。改进钻井技术和管理,提高钻井速度,是降低钻井成本的关键(见钻井方法,钻井工艺,完井)。
采油工程,是把油、气在油井中从井底举升到井口的整个过程的工艺技术。油气的上升可以依靠地层的能量自喷,也可以依靠抽油泵、气举等人工增补的能量举出。各种有效的修井措施,能排除油井经常出现的结蜡、出水、出砂等故障,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水力压裂或酸化等增产措施,能提高因油层渗透率太低,或因钻井技术措施不当污染、损害油气层而降低的产能。对注入井来说,则是提高注入能力(见采油方法,采气工艺,分层开采技术,油气井增产工艺)。
㈧ 石油在什么地方盛产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形成石油是不是有石油的地方都有天然气呢
石油是由分子大小和化学结构不同的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通过本章所讲述的预处理和原油蒸 馏方法,可以根据其组分沸点的差异,从原油中提炼出直馏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及各种润滑油馏分等,这就 是原油的一次加工过程。然后将这些半成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作为原料,进行原油二次加工,如以后章节要 介绍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向后延伸的炼制过程,可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轻质油收率。
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57%的剩余可采资源有待探明,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等成熟阶段。但中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等等,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越来越高。未来中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在西部和海上。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根据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中国断续国界以内。海上油田有其特殊性,石油会在海床下流动,早开发者会得益更多。所以,中国应该尽量多开发海上油田而非陆上油田,中国应该抓紧更多的海上石油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油气储运、石油贸易、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7位。
中国石油集团每天为社会提供超过219万桶原油和28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加工原油180万桶。
2006年,中国石油集团油气投资业务扩展到全球26个国家。
http://www.cnpc.com.cn/CNPC/
~天然气公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