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的发展
1938年底,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爱国学者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来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庙旁,1939年,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
1939年3月,位于老君庙北15米处的1号井人工挖掘方井见油;8月11日,老一井探明K油层,由此揭开了玉门油矿工业开发的序幕。
1941年,甘肃油矿局成立,孙越崎任总经理。同年10月,四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L油层,玉门油田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25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年产量可见表3-2。
Ⅱ 中国哪年开始开采石油
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
1937年,中央地质调查所与顾维钧的“中国煤油勘探公司”合作发现了玉门油田。
193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新中国的第一个工业油田是克拉玛依油田。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黑油山1号井完钻出油,
Ⅲ 玉门油田是什么时候有的
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 114.37 km 2 。油田于 1939 年投入开发,1949 年9月25 日 玉门油矿获得解放。 1957 建成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田。 1959 年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10 4 t ,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 50.9% 。创造了 70 年代 60×10 4 t 稳产 10 年和 80 年代 50×10 4 t 稳产 10 年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玉门石油管理局位于甘肃省玉门市境内。地处河西走廊西端 , 东邻万里长城嘉峪关,西通敦煌莫高窟旅游区;南依祁连山,北望戈壁滩,素为古 " 丝绸之路 " 重镇要塞和通往中亚、东欧必经之路。
玉门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中国石油第一城。它开发于 1939 年,有 63 年的石油开采、加工历史,被称之为 " 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 。现有职工 8052 人,下设 32 个单位(包括驻外办事处和子公司);拥有资产 16.9 亿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大型综合性企业。曾荣获 " 国家二级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 " 等荣誉称号,并进人了甘肃省 " 文明单位 " 行列。
我国着名的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始人孙建初,才发现了玉门油田。
玉门油田的开拓者孙健初
Ⅳ 我国首次使用石油和煤气能源是哪个朝代
周代。
从3000多年前周代算起,《易经》中有“上火下泽”、“泽中有火”等记载,说明可燃的天然气在地表湖沼水面上逸出气苗。
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使用石油,最早采集和利用石油的记载,是南朝(公元420~589年)范晔所着的《后汉书·郡国志》。此书在延寿县(指当时的酒泉郡延寿县,即今甘肃省玉门一带)下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石漆",当时即指石油。
“石油”这一名称最早见于900多年前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的着作《梦溪笔谈》。书中曰:“鹿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脂水即此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
大约距今2000年前,在中国西北地区人们就知道漂浮在水面的石油“然(燃)之极明”,遂收集盛入容器,用以点灯。北魏郦道元(公元466/472-527年)的地理名着《水经注》中,曾有用石油“膏车及水碓钉甚佳”的记载(注:、车毂中铁也,即车轴。此句意为:用原油涂在车和水碓的轴承上,甚好)。唐、宋以来,用石油制作“石烛”和墨。北宋时,京城开封出现了炼制“猛火油”的作坊,所产的猛火油主要用于军事。
到了20世纪,石油的开采和利用才使得石油在世界能源中代替煤炭而跃居首位,同时开启了"石油时代"。尽管有人预计,21世纪天然气将会代替它,但以目前的情势来看,已成为世界经济"血液"的石油,早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是百业之母。石油的用途,除了一般人熟知的加工成各种成品油(如汽油、柴油、航油、燃料油、润滑油等)外,它还是化工产品重要的基础原料,目前约有5000多种化工产品的原料来自于石油及天然气,特别是有机化工的8种基本原料有7种来自于石油,其中的乙烯是与钢铁、水泥并称的工业化三大基础材料之一;同时,石油还对农业生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化肥、农药、农机等都对石油有很高的依赖度。石油能为我们带来财富,但同样它的出现,让世界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