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原石油局是干什么的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中原石油局是干什么的

发布时间: 2023-12-03 12:24:36

㈠ 请陌路尘沉详细介绍一下中原油田信息

中原油田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中心地区在河南省濮阳市。总部生活基地位于濮阳市城区东部。各二级单位生活基地分布在濮阳市的华龙区、濮阳县、清丰县、范县以及开封市的兰考县、山东省聊城市的莘县、菏泽市的东明县。其中以兰考境内的钻井三公司生活基地最大,有居民2万人左右。是中国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1975年开始大规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开发,其地质构造属渤海湾沉降带的一部分,是一个由地质断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点的盆地,地质上称之为东濮凹陷。盆地北起山东莘县,南到河南兰考,呈东北-西南走向,面积约5300平方公里,从地质图上看,恰似一把斜挂的琵琶。主要开发区域东濮凹陷横跨河南、山东两省的6地市12个县区,面积5300平方千米。除东濮凹陷外,国内还有内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三个探区,登记地质调查面积6.99万平方千米,登记探矿面积1.76万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000亿立方米;生产原油9281万吨、天然气181亿立方米,外供商品气91.9亿立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551.5亿元,上交各种税费52亿元。原油、天然气年生产能力分别为375万吨和12亿立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76亿元,净值51亿元,员工3.5万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质部门就开始了对这块宝地的探测工作,运用重力、磁力、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质普查,用了十几年时间,初步查明了区域地质构造的特点。此后,胜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后在这里进行了地震勘察和钻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于濮阳县文留乡境内的濮参1井在钻探过程中喷出工业油流,从此拉开了中原油田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

濮参1井喷油,是我国东部地区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决定从胜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单位调集力量,于1975年10月成立了东濮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隶属胜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为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经过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数量可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油田大规模的开发准备了条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区的第一个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产,当年生产原油23万吨。1981年8月,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改变隶属关系,成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的独立石油企业,1982年3月改称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后,坚持勘探开发并重的方针,探明了石油地质储量大幅度增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东濮凹陷上这里先后发现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状、马厂等14个油气田,一举挤身于全国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精神的一曲凯歌,在勘探开发初期,无数人舍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宁肯到这茫茫荒原睡帐篷,啃干粮。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钢铁为伍,同风沙作伴。20年征尘滚滚,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原大地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原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六五”、“七五”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从1983年,油田针对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开发难度大等实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年科技攻关会战”,攻克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00多万吨,到1988年产量高达722万吨,随后两年,仍保持在630万吨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八五”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发展。面对储量不足、开发难度大、债务沉重、人员富余等矛盾,中原油田坚持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一方面认真实施“油气领先、多业并举、科技兴业、择优发展”的战略方针;一方面按照国家“三改一加强”的总体改革要求,以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对企业内部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运作模式进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节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形成了生产专业化、管理系统化、服务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的新格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形势逐年好转。1997年实现盈利5180万元,被中宣部、国家经贸委列为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十个先进典型之一。之后两年,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势头。中原油田这几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举措,得到了国家、河南省及中国石油、石化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务院领导朱 容基、邹家华、吴邦国等都对油田的改革与发展作过重要批示。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适应中原油田地质特点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相继建立起来。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勘探技术、连片三维地震处理解释技术、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技术、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砂岩气田高效开发技术、井况预防及治理技术、油层改造工艺技术、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挖潜技术、深抽配套技术、气举采油配套技术、深井压裂配套技术、油气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油田生产防腐配套技术等一批特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结出的硕果。20年来,中原油田重视科技,广揽人才,特别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展了三年生产建设技术攻关会战,使油田在科学技术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原油田所辖探区多、范围广、资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广阔。按二次资源评价结果,东濮凹陷剩余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6.77亿吨和2463亿立方米,探明程度仅为41.7%和29.1%,勘探潜力很大。通过老油田深入挖潜、滚动增储和新探区的突破,油田开发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后三年原油、天然气产量可以分别稳定在350万吨和12亿立方米。2004年,三次采油技术推广应用和新探区投入开发后,原油产量将逐步回升。

随着集团公司重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将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丰富勘探开发的技术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勘探突破和油田稳产增产;继续实施低成本战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空间,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岁月飞逝,物换星移。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原油田已发展成为包括地质勘探、炼油、炼制加工和石油化工,并且提供包括物探、钻井、泥浆、固井、录井、测井、试油、完井、修井、作业、酸化、压裂、油气集输、科研设计、地面工程建设等工程技术服务,同时还从事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

她在东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状集等4个油汽田, 目前年产原油400万吨、天然气12 亿立方米。形成了一个容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以及机械制造、维修为—体的油气生产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国内取得了新疆伊犁、内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开发权,在苏丹取得了一个区块的风险勘探开发权,并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饿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进行工程技术服务。

她拥有—支专业化施工队伍和科研队伍。在复杂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方面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她与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数百家公司进行了成功的合作。

她承揽完成和正在进行着多项国内国际工程项目、享有良好的声誉。

她的多种经营产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畅销十几个省市,并远销美国、香港、南亚、 非洲等国家地区,为了充分发挥特大型国有企业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中原 油田愿意招商引资、与国内外友好人士合作,进一步推动多种经营产业发展。

她愿以信誉和实力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共同创造世界石油事业的美好未来!

业务信息

油气勘探是中原油田发展的龙头,在业务上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配套的体系。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中原油田造就了一支装备精良、技术先进、作风过硬的勘探队伍,专门从事中原油田中长期油气勘探战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规划;国内外新盆地、新探区石油地质调查、技术经济评价及勘探选区登记;年度勘探部署落实、勘探工程项目的实施完成及储量计算、投资效果分析;对勘探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设计、科研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现场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中原油田勘探系统积极贯彻石化集团公司“储量、产量、效益”三统一的要求,坚持“立足东濮,突破外围,打出中原,开拓国际”的勘探方针,以寻找规模储量和接替领域为目的,解放思想,大胆采用新理论和新技术,加大新盆地和新领域的勘探力度,力争取得勘探重大突破。

油气开发是中原油田的支柱产业。开发系统担负着油田滚动勘探开发、新老区产能建设、油气生产、老油田开发管理、基础地质研究、采油工艺技术研究等任务。中原油田公司在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及调整挖潜治理手段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研究人员。近年来,中原油田依靠老油田挖潜和滚动勘探开发增加探明储量和动用储量,实现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

油气加工储运及公用系统工程是油田生产建设的命脉。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中原油田建成了以柳屯地区为中心的原油及天然气集输、原油及轻烃加工、天然气处理系统,主要装置从西欧发达国家引进。油田拥有1座储备能力为36×104m3的原油库,现运行的原油外输管线中洛线,年外输原油能力400×104m3,;天然气外输工业配气站2座,运行外销天然气长输管线5条,主要用户为沧州、安阳、济南市、郑州、开封、濮阳等。油田电力系统有110kV变电所8座,自备燃气发电厂(文留)1座。

中原油田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中心地区在河南省濮阳市。是中国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1975年开始大规模勘探,1979年正式投入开发,其地质构造属渤海湾沉降带的一部分,是一个由地质断裂而形成的具有裂谷特点的盆地,地质上称之为东濮凹陷。盆地北起山东莘县,南到河南南考,呈东北-西南走向,面积约5300平方公里,从地质图上看,恰似一把斜挂的琵琶。主要开发区域东濮凹陷横跨河南、山东两省的6地市12个县区,面积5300平方千米。除东濮凹陷外,国内还有内蒙白音查干、新疆伊犁、青海民和三个探区,登记地质调查面积6.99万平方千米,登记探矿面积1.76万平方千米。截止1999年底,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000亿立方米;生产原油9281万吨、天然气181亿立方米,外供商品气91.9亿立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551.5亿元,上交各种税费52亿元。原油、天然气年生产能力分别为375万吨和12亿立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76亿元,净值51亿元,员工3.5万人。

早在50年代中期,石油、地质部门就开始了对这块宝地的探测工作,运用重力、磁力、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质普查,用了十几年时间,初步查明了区域地质构造的特点。此后,胜利油田、石油物探局、河南油田等又先后在这里进行了地震勘察和钻探工作。1975年9月7日,位于濮阳县文留乡境内的濮参1井在钻探过程中喷出工业油流,从此拉开了中原油田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

濮参1井喷油,是我国东部地区石油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石油部立即决定从胜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单位调集力量,于1975年10月成立了东濮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隶属胜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为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经过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数量可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油田大规模的开发准备了条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区的第一个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产,当年生产原油23万吨。1981年8月,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改变隶属关系,成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的独立石油企业,1982年3月改称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原油田勘探局成立以后,坚持勘探开发并重的方针,探明了石油地质储量大幅度增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在5300平方公里的东濮凹陷上这里先后发现了文留、濮城、文明寨、文南、胡状、马厂等14个油气田,一举挤身于全国大油田的行列。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精神的一曲凯歌,在勘探开发初期,无数人舍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宁肯到这茫茫荒原睡帐篷,啃干粮。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钢铁为伍,同风沙作伴。20年征尘滚滚,道路漫漫,英雄的石油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原大地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原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六五”、“七五”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从1983年,油田针对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开发难度大等实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年科技攻关会战”,攻克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00多万吨,到1988年产量高达722万吨,随后两年,仍保持在630万吨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八五”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发展。面对储量不足、开发难度大、债务沉重、人员富余等矛盾,中原油田坚持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一方面认真实施“油气领先、多业并举、科技兴业、择优发展”的战略方针;一方面按照国家“三改一加强”的总体改革要求,以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对企业内部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运作模式进行了全方位、大力度、快节奏的改革,建立了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形成了生产专业化、管理系统化、服务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的新格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形势逐年好转。1997年实现盈利5180万元,被中宣部、国家经贸委列为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十个先进典型之一。之后两年,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但仍保持了盈利势头。中原油田这几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举措,得到了国家、河南省及中国石油、石化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务院领导朱 容基、邹家华、吴邦国等都对油田的改革与发展作过重要批示。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适应中原油田地质特点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相继建立起来。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勘探技术、连片三维地震处理解释技术、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技术、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砂岩气田高效开发技术、井况预防及治理技术、油层改造工艺技术、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挖潜技术、深抽配套技术、气举采油配套技术、深井压裂配套技术、油气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油田生产防腐配套技术等一批特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勘探的突破和油田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成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结出的硕果。20年来,中原油田重视科技,广揽人才,特别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展了三年生产建设技术攻关会战,使油田在科学技术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原油田所辖探区多、范围广、资源背景大,勘探前景十分广阔。按二次资源评价结果,东濮凹陷剩余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6.77亿吨和2463亿立方米,探明程度仅为41.7%和29.1%,勘探潜力很大。通过老油田深入挖潜、滚动增储和新探区的突破,油田开发也展示了良好前景。今后三年原油、天然气产量可以分别稳定在350万吨和12亿立方米。2004年,三次采油技术推广应用和新探区投入开发后,原油产量将逐步回升。

随着集团公司重组改制的逐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中原油田将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丰富勘探开发的技术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勘探突破和油田稳产增产;继续实施低成本战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空间,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岁月飞逝,物换星移。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原油田已发展成为包括地质勘探、炼油、炼制加工和石油化工,并且提供包括物探、钻井、泥浆、固井、录井、测井、试油、完井、修井、作业、酸化、压裂、油气集输、科研设计、地面工程建设等工程技术服务,同时还从事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

她在东濮凹陷建成了文留、濮城、胡状集等4个油汽田, 目前年产原油400万吨、天然气12 亿立方米。形成了一个容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以及机械制造、维修为—体的油气生产和石油 化工基地。另外,她在国内取得了新疆伊犁、内蒙古白音查干、青海民和盆地的勘探开发权,在苏丹取得了一个区块的风险勘探开发权,并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塞饿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进行工程技术服务。

她拥有—支专业化施工队伍和科研队伍。在复杂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方面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她与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数百家公司进行了成功的合作。

她承揽完成和正在进行着多项国内国际工程项目、享有良好的声誉。

她的多种经营产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畅销十几个省市,并远销美国、香港、南亚、 非洲等国家地区,为了充分发挥特大型国有企业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中原 油田愿意招商引资、与国内外友好人士合作,进一步推动多种经营产业发展。

她愿以信誉和实力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共同创造世界石油事业的美好未来!

业务信息

油气勘探是中原油田发展的龙头,在业务上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配套的体系。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中原油田造就了一支装备精良、技术先进、作风过硬的勘探队伍,专门从事中原油田中长期油气勘探战略研究和勘探部署规划;国内外新盆地、新探区石油地质调查、技术经济评价及勘探选区登记;年度勘探部署落实、勘探工程项目的实施完成及储量计算、投资效果分析;对勘探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设计、科研攻关、新技术推

广应用、现场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中原油田勘探系统积极贯彻石化集团公司“储量、产量、效益”三统一的要求,坚持“立足东濮,突破外围,打出中原,开拓国际”的勘探方针,以寻找规模储量和接替领域为目的,解放思想,大胆采用新理论和新技术,加大新盆地和新领域的勘探力度,力争取得勘探重大突破。

油气开发是中原油田的支柱产业。开发系统担负着油田滚动勘探开发、新老区产能建设、油气生产、老油田开发管理、基础地质研究、采油工艺技术研究等任务。中原油田公司在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及调整挖潜治理手段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研究人员。近年来,中原油田依靠老油田挖潜和滚动勘探开发增加探明储量和动用储量,实现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

油气加工储运及公用系统工程是油田生产建设的命脉。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中原油田建成了以柳屯地区为中心的原油及天然气集输、原油及轻烃加工、天然气处理系统,主要装置从西欧发达国家引进。油田拥有1座储备能力为36×104m3的原油库,现运行的原油外输管线中洛线,年外输原油能力400×104m3,;天然气外输工业配气站2座,运行外销天然气长输管线5条,主要用户为沧州、安阳、济南市、郑州、开封、濮阳等。油田电力系统有110kV变电所8座,自备燃气发电厂(文留)1座。

㈡ 中原油田在哪个城市

中原油田,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第二大油气田,总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中原油田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交通便利。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以下简称中原油田)是集石油工程、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总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石油工程在油田内部主要服务于东濮凹陷、普光气田和内蒙古探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在国内主要服务于中石化、中石油西北、华北、东北、西南等主要战场。

油田的重要性

中原油田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国内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中国石化西部勘探开发重大部署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国内市场,目前有268支队伍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从事工程技术服务,形成了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四个区域市场。

国外市场,牢固树立“规范管理、互利双赢、扎根海外、长期发展”的理念,有124支队伍分布在15个国家作业,具备石油工程总承包和地面工程EPC总承包能力。

形成了非洲、南美、中东、中亚、东南亚五大区域市场,是阿美公司陆上钻井第二大战略伙伴、道达尔全球主要钻井承包商、哈里巴顿中东首选合作伙伴。

近年来,中东市场快速扩大,非洲市场稳定发展,中亚市场连片发展,地面工程EPC运作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结构进一步向高端高效市场优化,项目结构向技术配套方向优化。

㈢ 油气田设有哪些二级单位,主要职能是什么

油气田一般设有很多二级单位,一般职责为钻探、供水、供电、通讯、建设等等。

以中原油田为例; 属于中原油田分公司的有六个采油厂。物资供应公司。资料公司,测井公司。供电公司,天然气公司,消防支队。炼油厂(石油化工总厂)。

属于中原石油勘探局的有六个钻井公司。油建公司,建筑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供水公司,通信公司。物探公司。社区管理中心(8个)。


油气开采是将埋藏在地下油层中的石油与天然气等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过程。

油藏从勘探开始,到确定油藏类型和储量,然后进行钻井作业、固井,再到射孔钻开油气层、地面设施建设,最后到安装井口装置才能完成石油开采的基础条件。

这不仅仅标志着采油过程的开始,为了经济有效地把地下的原油采集上来并送到计量站,还需要完成以下几个工艺过程,油气开采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油气开采

㈣ 油气田一般设有哪些二级单位主要职是什么

油气田一般设有很多二级单位,一般职责为钻探、供水、供电、通讯、建设等等。

以中原油田为例;属于中原油田分公司的有六个采油厂。物资供应公司。资料公司,测井公司。供电公司,天然气公司,消防支队。炼油厂(石油化工总厂)。

属于中原石油勘探局的有六个钻井公司。油建公司,建筑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供水公司,通信公司。物探公司。社区管理中心(8个)。

行业改制单位有总机厂,运输公司,特指车辆修造厂。

划归地方管理的单位有,教育培训中心,油田总医院,油田公安处,分离出的单位有销售公司。

油气田开发:

油气田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石油勘探、石油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程、钻井工程和地面工程等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子工程。子工程之间相互协调,同步工作,构成了石油行业的完整产业链。

油气田开发的每一个子工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它们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石油地质和油藏工程处于非常基础的地位,而其他子工程则属于技术手段,都是为石油地质和油藏工程服务的,矿场上“地面服从地下,工程服务地质”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

把油气田开发比喻成一座高楼,石油地质和油藏工程就是这座高楼的地基,而其他工程则是这座高楼上的美丽楼层。地基不牢,地动山摇。打不好地基,高楼就会成为危险建筑。

油藏工程属于软科学,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思路、方法和策略,并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其他工程都与各种设备和硬件打交道,偏重于技术。技术失误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而油藏工程的失误会导致全盘皆输的局面,责任十分重大。

很多人只看重技术,瞧不上油藏工程,总以为是虚的东西就无关紧要,其实是一种误解。

㈤ 中原石油勘探局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中原油田)于1986年3月6日在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孔凡群,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天然气及矿藏的勘探、开发、加工、综合利用和产品销售等。
正厅级单位

㈥ 中原油田简介

中原油田包括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主力上游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油气产品销售等业务,用工总量4.42万人。

中原油田发现40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深化地质研究,强化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全力保障能源供给,累计生产原油1.45亿吨、天然气995.06亿立方米,上缴税费993.9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 社会 发展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始终坚持以改善职工群众生活质量为天职,始终坚派歼搜持以弘扬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石油石化优良传统为原则,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劳动改滚关系和谐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尘历建设先进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绿色企业等多项荣誉,2005至今连续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中原油田,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第二大油气田,总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中原油田发现于1975年,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天然气化工等综合优势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2011年,中原油田年产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跨入千万吨级油气田行列。目前中原油田共有职工家属24万人,在岗员工8.6万人,资产总额680亿元。

㈦ 中原石油勘探局和中原油田分公司什么关系

一个单位,都是中国石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