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地球上的石油怎么消耗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地球上的石油怎么消耗

发布时间: 2023-12-04 19:10:23

㈠ 地球上的石油用都用不完

从理论上讲,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如果照目前的挖掘、使用速度,在不久的将来会耗竭的。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因为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桶,少一桶。不像水资源,还能回收再利用。
但从实际角度出发讲,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是永远用不完的!一边人类开采石油使用石油,另一边,石油资源也在慢慢的产生囤积,只是目前石油生成的速度,没有挖掘使用的速度快。
如果你不太理解我说的这点。我们可以把石油资源当做一片土地上的小草。只要不把小草斩草除根,那么在这块土地上面放多少头牛羊,小草永远都吃不完。但可能存在牛羊吃不饱的情况。也就是人类不够用石油资源了。
所以目前世界大趋势,还是开发新能源。比如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太阳能等等。用石油的大户,汽车也开始转型为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驱动。这些都是为了应对地球上石油、天然气资源未来会枯竭,做好的长期的计划。

㈡ 人类每天消耗很多石油,地球会不会越来越轻专家:地球正在变重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日均石油消耗量大约为9000多万桶,未来还会提升。一桶原油大约159升,即0.159立方米。换算一下,全球日均石油消耗量至少为1431万立方米。

黄河既是母亲河,又是我国第二长河,根据多年的数据,黄河的平均年径流量约500多亿立方米,平均到每日,日均径流量大约在1.37亿立方米左右。对比一下可知,全球每天消耗的石油总量大约相当于1/10的黄河日均径流量,这可比很多小河的日均径流量高。

石油是烃类混合物,被称作工业的血液。研究表明,石油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人问,人类每天消耗这么多石油,那么地球的重量会不会越来越轻?

这个问题似乎不应该被提出来,很多人都懂。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地球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出生,地球会不会越来越重?虽说这个疑问放在现在来说很简单,可依然有人不懂,所以还是有必要科普一下。

先上答案,不管消耗多少石油,就算是一瞬间把地球上的石油都消耗完了,地球的重量或者说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既不会变轻,也不会变重。

因为地球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种孤立的系统都必须遵守“质能守恒”,不管是质量还是能量,都不可能凭空消失或创生,只能不断地转化、转移。所有的物质不管怎么变,只要没有出地球,进入外太空,它依然是属于地球的一部分,地球的质量又怎么会受到影响?

石油烧完之后似乎什么都没了?燃烧是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是不会变的。石油是碳氢化合物,它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水在燃烧的过程中也被高温蒸发,成为了水蒸气。不管是二氧化碳还是水,它们仍存在于大气之中。地球拥有庞大的质量,它的引力很强,能够束缚住这些很轻的气体,因此这些石油燃烧后的产物并不会逃逸到太空中去。

燃烧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出一部分能量,而这部分能量也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别的物体上,或以其它形式存在于地球上。

地球的总质量大约为60万亿亿吨。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大约为1.8万亿桶,折合2446亿吨,可见石油仅占地球总质量的很少一部分。

估计有些人不明白地球质量是怎么来的,这个质量是算出来的。至于是怎么算的,当然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而该定律中非常关键的万有引力常数则是18世纪的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来的。卡文迪许据此算出了地球的质量,成为给地球称重的第一人。

若不断有物质摆脱地球的引力,进入外太空,那么地球的重量势必会越来越轻。人类虽然每年都在向太空中发射各种航天器,但这些航天器的累计总质量与地球的质量相比,九牛一毛都不到。

其实,地球丢失得最多的就是大气了,外层大气在太阳风的作用下,若获得足够多的动能,这些气体分子就会逃逸进入太空,简单点来说就是被太阳风吹到太空中去了。数据显示,地球每年大约损失10万吨的大气。不过地球大气的总质量大约为6000万亿吨,这点损失实属九牛一毛,短时间内根本觉察不到,况且地球上的大气也有补充机制。

不过,地球质量并非只减不增。外太空的部分物质也会被地球的引力俘获,比如陨石。根据人造卫星的监控记录显示,每天都有各种大小不一的陨石闯入地球大气层,它们大部分在到达地面前都在与大气高速摩擦的过程中焚烧殆尽了。据估计,每年至少有10万吨的外来物质进入地球,比地球每年损失的质量多一点,地球上的总质量整体上呈增加趋势。

所以说,地球其实正在变得越来越重,但这点增加的质量对地球总质量来说也是九牛一毛。地球在诞生之初,质量增加的最快,因为那时太阳系混沌初开,地球公转轨道周围存在很多陨石,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

点赞加关注,咱们下期见。

㈢ 石油资源那么宝贵,它到底还能供人类消耗多久

石油是我们人类非常依赖的资源,因为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石油,如果人类没有了石油,那么就无法生产出更多的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等等,那么就会有大量的机器、汽车、飞机等工具无法正常运转,人类的生产效率和出行效率都会变得十分低下,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除非我们在石油耗尽之前找到了新的能源,那么我们人类或许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是新能源何时能代替石油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现在最要搞清楚的还是地球上到底还有多少石油资源,够我们人类消耗多少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最后校长认为,石油的再生速度非常缓慢,我们人类根本等不了这么久,所以新能源的开发就变得非常重要,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未来一旦有技术上的突破,我相信还是能够取代石油资源的,就以汽车为例吧,传统汽车主要都是以汽油和柴油为动力的,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现在市面上出现了混动、电动的汽车,如果未来电池技术能够得到大的突破,那么我想人类对石油的依赖会减少很多。

㈣ 地球上是怎么形成这么多石油的未来人类会把石油消耗一空吗

地球上的石油形成的原因目前有两个,一个是由动物残骸沉淀而来,另一个是由碳组成的。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未来终有一天石油会消失。

三、综上所述

地球上石油的由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动植物残骸沉淀而来,另一个是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如果再找到新的替代能源,在不久的未来,石油会有一天被抽干。

㈤ 地球上的石油会不会被人类用完还能开采多少年

地球上的石油其实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也就是说石油早晚有一天会被人类用完的,毕竟石油用一桶就少一桶。而石油的生成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石油的生成至少也需要200万年,可人类消耗石油的速度却比较的快。随着科技的进步,石油的消耗速度还会进一步的加快,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早晚有一天会枯竭的。根据美国石油协会给出的官方数据来看,现在地球上剩余的石油总量大概还能开采95年。

除了这些以外,不能排除现在还有一些油田是没有被发现的,随着未来科技能力的提高,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油田被发现。而且就算未来有一天石油会枯竭,但到时候肯定也会有其他的东西来代替石油。比如就拿汽车行业来说,以前的汽车只能够依靠油,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新能源汽车,这就代表汽车将不会只依靠油了。

㈥ 资源问题--全球一天要消耗多少升汽油

简单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论
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么时候枯竭呢?这个问题的议论历来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开采年数因研究数据来源而异。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而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则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采,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历经年月后也会有增加的情况。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石油量大概为1.15亿桶,这比前两年的估计数字增长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飙至每桶133美元,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原因二:供需失衡论
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它之后,依次为日本、中国、俄国、德国与韩国。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在国际油气投资顾问徐小杰眼中,石油的供需关系是基本面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基本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决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世界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石油供应设施又十分脆弱,且鲜有特大型新油田发现。此外,在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不足、产能递减或增长滞后、供应源衰减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贬值论
除了资源缺稀外,人为炒作也致使油价在近期飙涨。其中,美元贬值论是最热门的一个因素。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
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赞同。他同样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无关,是美元贬值和市场投机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续贬值为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和黄金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油价和黄金价格不断攀高。
原因四:投机炒作论
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指出,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种短期消息只不过是炒作油价的一个由头而已。由于资金的介入,市场会把任何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意外下降,明天则有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他的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据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了近40%,仅5月份纽约市场油价涨幅就达到17%。5月16日纽约油价127美元,虽为当日价格,交易的却是7月石油期货。这与1月2日油价“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样,“期货”这样的投资形式显然已对油价造成巨大影响。
美国一民主党参议员称,投机力量行为在期货市场上极其放纵,期货市场日成交量已超过实际需求的20多倍。这也是投机者翻炒期货的有力证据之一。
原因五:季节规律论
有环境学家认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进入夏季,生产、生活用油都将进入增长时期。每年的5月到11月为美国的飓风多发季节,一旦有飓风到来的消息都将影响油价上涨,这已成为一个定势。专家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油价的飙涨有所影响。
原因六:地缘政治论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奥恩日前发表言论表示,世界主要产油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是推动近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奥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讯社采访时说,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尔爾利亚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这种局面刺激了油价上涨。
石油资源储量分布极为不平衡,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地区国家石油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60%以上,而亚太地区石油储量则不足2%。从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的情况来看,高油价将进一步加重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如1978年的两伊战争和1990的海湾战争,其根本目标依然是对石油资源的争夺。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地缘政治不稳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价。
原因七:长短阴谋论
此外,西方学界出现了一种阴谋论,也成为了对油价高涨的一种解释。据分析,阴谋论有两种,一个是长期阴谋论,一个是短期阴谋论。长期阴谋论是指美国石油巨头实际上已经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术,量产后该技术也十分廉价。事实上,当油价在50美元一桶的时候,该技术就可以完成产业化了,但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美国石油巨头并不着急推出新技术。
短期阴谋论就是指美国总统布什本人就是美国石油集团推出来的宠儿,布什为了“报恩”,因此美国政府有意推动油价上涨。该论点分析师认为,到目前为止,石油并没有出现绝对的短缺,但油价却成倍上涨,这与近年来很奇怪的“美国现象”有关:在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美国政府一定扩大石油储备,石油价格低的时候却出售储备。而且,在石油价格高涨之时,美国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什政府

㈦ 人类到底有多耗费石油这样消耗下去,我们的地球会不会在变轻

人类从1965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消耗石油量为32.543亿吨,相当于每年使用了一条大河的石油量。我们的地球不会变轻。

相反来说,地球的质量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因为会有其他的物质,外太空的物质到达地球就如陨石,根据人造卫星观测,每天都会有各种大小不一的陨石闯入地球,他们大部分都会在没有到达地面之前就在与大气高速摩擦产生的高温中消失殆尽,但他们还是到了地球内部的,这些都会导致地球质量增加。

㈧ 地球上这么多车 每天都在消耗石油 一天得消耗多少石油 现有的石油还能维持多久 没有石油了我们该怎么办

近海、近地的石油,可以用50年,但是,天然气的资源不断被发现,已经发现的就可以用80年。 加上近期可以被勘探到的,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以够用100年。包括远海、深地层。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三四十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
美国托莱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克雷格·哈特菲尔德指出:“自1979年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为止人类整个烧油史中烧掉的石油还多。”
这位教授认为,自从石油时代开始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约8000亿桶石油。据估计,约有1万亿桶到1.6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㈨ 为什么石油越开采越多地球上的石油会被耗尽吗


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黄金,它不仅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现代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举个例子,我们常用的塑料制品就是用石油提炼物加工制造出来的。然而就是这么重要的资源,却一度被认为即将枯竭。





现在我们正在全力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也在积极开发新材料,减少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这些措施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石油枯竭,更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或许在石油枯竭之前,我们人类已经放弃了石油,用上了更清洁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