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也门产石油吗
产,产量客观。
石油业是也门经济支柱产业。
我国与也门的贸易中,我国90%以上都是进口石油。
除了石油外天然气产量也很高。
② 石油主要分步在阿拉伯半岛的哪里
阿拉伯半岛上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波斯湾沿岸盛产石油,有世界油海之称。除也门的矿床外,阿拉伯油田与伊朗和伊拉克的油田处在同一个巨大的冲积盆地内。虽然伊朗于1908年已发现石油,但直到1932年才在盆地的阿拉伯一侧──巴林发现第一个油田。此后在阿拉伯半岛东部开始广泛勘探,并很快深入到内陆地区。1938年在沙特阿拉伯、1940年在科威特和卡塔尔、1953年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中立地带的大陆内、1960年在阿布达比大陆、1964年在阿曼、1983年在南也门、1984年在北也门相继发现石油;1951年在沙特阿拉伯波斯湾近海、1958年在阿布达比近海、1960年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中立地带近海又发现石油。
总之,阿拉伯半岛附近的波斯湾地区(包括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盛产石油。
③ 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
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地区。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尺搜峡,该海峡是世界陵旅历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
中东国家一共22个,包括巴勒斯坦、约旦、以色列、摩洛哥、突尼斯、苏丹、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埃及、伊拉克、阿联酋、巴林、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毛里塔尼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
石油的形成
一是生物化油,这种说法认为现在的石油主要镇扮是由远古时期海洋或湖泊中生物残骸沉积最终变成石油。
二是石化油,这种说法是中东地区可能因为地球板块的碰撞,早期的海洋逐渐变成陆地,在特定的环境物质之下,形成了现如今的石油。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④ 也门的石油储量有多少
中东地区是个天然大油库,2005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001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7%;石油产量11.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多少年来,中东以其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促进了人类的繁荣和进步,但也成了无数战乱的根源。
2002年中东出口石油8.9亿吨,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41%,其中向美国出口1.14亿吨,向西欧出口1.6亿吨,向中国出口3890万吨,向日本出口1.95亿吨,向亚洲地区其他国家出口3.1亿吨。由此可见,中东是主要石油消费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
毫无疑问,中东在21世纪仍将是世界石油供应的中流砥柱。由于这一特殊地位,也将成为经济、政治、军事激烈争夺的焦点。战乱此起彼伏,将使中东人民在享有石油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蒙受油田被破坏的损失,石油产量升降无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牺牲。
国家 储量 占世界比 储存比
伊朗 189 11.5 93
伊拉克 155 9.6 大于100
科威特 140 8.5 大于100
阿曼 8 0.5 19.6
卡塔尔 20 1.3 38
沙特阿拉伯 363 22 65.6
叙利亚 4 0.2 17.5
阿联酋 130 8.1 97.4
也门 4 0.2 18.3
⑤ 也门是不是石油用美元结算的国家
基本上全球主要石油进出口国都会使用美元结算。
也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国家,石油和天然气是其最主要的自然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门石油的工业化生产和出口就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也门的天然气形成工业化生产并实现出口,主要出口中国、加拿大和韩国。
也门的非石油资源也比较丰富,金属矿主要有金、银、铅、锌。根据也门地质矿产调查局的调查,在哈贾、哈德拉毛、萨达、焦夫、阿比洋等省和萨那地区的30多处发现大量黄金矿藏。
⑥ 中东的石油分布状况!及其比例
近年来,中东地区石油上游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各国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逐步放开了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吸引外资,推动本国石油工业发展。值此之时之即,中国应如何直面和把握?
历史背景沿革
众所周知,中东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油气资源最丰富地区,据权威数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世界已探明剩余石油储量为1734亿吨,其中中东995.6亿吨,约占57.4%;与2002年相比,2003年世界石油储量增加了72.5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增加了56.6亿吨,占总增加量的78%。随着油气勘探的发展,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将不断增加,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比例可能上升到70-75%,而且预计今后20-30年世界新增石油储量的约70%将来自中东地区。从原油产量来看,世界石油的剩余生产能力主要分布在该地区。
1972年,中东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已从1960年的26%上升为35%位居世界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区。
战后至六十年代末期,美英等西方国家通过其石油公司以近乎掠夺的方式大肆开采中东的石油资源,并在中东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石油上游市常随着中东阿拉伯国家在二战以来的民族解放斗争中赢得了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七十年代初� 中东主要产油国基本都完成了石油生产的国有化,收回了石油主权,从此中东地区油气资源领域的对外开放基本停止。而且中东阿拉伯国家把石油作为对抗西方国家的重要武器,分别于1973和1979年两次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制裁,引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给西方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致使中东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矛盾呈现白热化。
区域诸国风云录
九十年代末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东地区在发展经济,实行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加大了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私人、外国石油公司投资油气工业,包括长期以来对外开放的“禁地”——油气上游市常
作为世界石油第一大国,沙特于2003年7月宣布,将对外资部分开放其油气上游市场,将东部共计12万平方公里的三个天然气富产区对投资者开放,并邀请了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印度及欧洲的石油公司到沙特从事天然气资源开发,壳牌、中石化集团等公司中标。
科威特于2001年3月提出了一项旨在将其石油生产能力从220万桶/天提高到350万桶/天的“科威特工程”,这项战略性规划为期25年、预算资金高达70亿美元。到2003年2月,科威特完成了该工程的合同征集,包括英国石油公司(BP)、谢弗隆-德士古(Chervon-Texco)、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壳牌(Shell)及道达尔菲纳埃尔夫(TotalFinaElf)等世界跨国石油公司参与了合同征集,另外据悉,科威特还打算把位于科威特城和科威特湾之间的一个新油田的勘探开发对外国石油公司开放。
为了抵制美国的制裁,促进经济发展,伊朗正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2001年1月,中国与伊朗达成协议,由中石化集团(Sinopec)在伊朗中部卡山区块开展油气风险勘探(据悉已获勘探发现)。2003年12月,伊朗宣布将对外开放16个油田,邀请包括中石化在内的外国石油公司参与投标,并给出了许多优惠政策。
另外,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及也门、巴林等国也加大对外资开发力度,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跨国石油公司投资本国石油工业,包括上游市常
综上所述,近年来,特别是第二次海湾战争以来,中东石油上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可以说,中东地区石油上游格局正发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巨大变革,一个令人瞩目的石油上游市场正悄然“复苏”。
风云际会 大变革前夕
1、背景分析
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中东国家都在努力加入世贸组织(WTO),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分享全球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和好处。
第二,美国为实现其对全球石油资源的垄断和控制,推出了自己的全球石油战略,对伊战争的胜利为其控制和垄断中东石油资源、“民主改造”中东国家奠定了基矗
第三,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产量增长迅速,出口急剧增加,对国际石油市场影响日益加大,正逐步危及中东的石油优势地位。
第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加,失业率高(伊朗20%,沙特15%),就业形势严峻,传统宗教势力和改革派斗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地区局势不稳,恐怖活动猖獗。
第五,中东地区油田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严重,石油增储上产乏力,需要巨额资金用于更新设备和开发新油田。据IEA预测,未来20-30年,中东地区设备更新、发现新储量和开发新油田需耗资一万亿美元。综上,中东地区似乎已处于大变革、大改组的前夜。
对于国民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中东地区来说,要发展经济首要是发展石油工业,在资金、技术及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扩大开放,大力引进外资,在包括上游在内的石油工业各个领域加快全球性市场化进程,是中东各国发展本国石油工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2、影响及意义
中东石油上游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将对地区政治局势、世界经济及全球石油工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国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增加,中东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与合作增强,有利于促进该地区政治改革,对于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稳定地区局势、消除或减少恐怖活动等有重要意义;其次,有利于中东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缓解各种矛盾;再次,中东地区石油勘探开发将蓬勃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可能显着增加,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世界石油供应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供大于求,石油价格可能长时间走低。
三大目标建议
首先,应当加强对中东地区的系统研究,包括政治、宗教、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特别要关注地区局势及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动态。在具体“走出去”方面要加强油气资源潜力及开放程度,政治环境,基础设施状况,经济技术水平,合同条款,竞争性分析等等方面的跟踪、分析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中东各国适合海外投资的优劣进行评价和排序,确定优先目标,形成该地区海外勘探开发的梯次。这是关系能否及时成功地全面进入中东石油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次,应当加大与中东地区的外交力度。通过各种层次、形式多样的外交活动,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与其外交关系,特别要加强能源外交活动,可考虑在个别国家设立半官半商的专门能源外交机构,为我国石油公司成功进入中东石油市场打好外交基础,提供及时和必要的信息指导,极力促进油气合作项目。
第三,应当加大与该地区的全面合作,特别是能源领域的经贸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与中东地区的全面合作,加大双边贸易额度,扩大合作广度和深度,尤其要作好石油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
最后,加强协调,整合力量,增强竞争力。长期以来,中东就是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关注的重点地区,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对该地区更熟悉,更具优势,竞争将非常激烈。应当进一步完善“走出去”协调机制,形成合力,以加强竞争力。必要时,可以考虑向石油公司提供必要的金融、政策支持,并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其投资行为。
⑦ 也门的经济主要依赖石油
是的。
也门经济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收入。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40亿桶,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8.5亿立方英尺。2021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26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30美元。历史沿革也门有3000多年茄液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摇篮之一。
也门冲突滑型,即也门内战,是也门自2015年开始的内战,由也门政变引发,两个集团及其支持者各自宣称代表也门政府。参战一方是总统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领导的也门政颤让物府及其盟友南方运动,总部设在亚丁。1956年9月24日中国与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1963年2月13日升格为大使级(当时也门已是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即北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