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是学测井的,请问以后会有前途吗石油快开采完了我们是不是就都失业了
首先你不会失业的,近几十年内还不会,测井需要较强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数理知识,然后就是计算机方面的要求相对其他专业要高,如果学好了还是很有前途的,如果能到外企贝克休斯、斯伦贝谢等之类的公司,待遇非常好,年薪几十万没什么问题。而国内测井公司大部分是乙方单位,为油田服务,干各种测井和资料处理,只要你有能力,都能挣大钱
Ⅱ 如果地球上的石油用尽的话,人类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地球上的石油用完了的话,对于人类的生活会有很大的这种变化。石油用完的话,第1个变化就是汽车将不能再继续使用了,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汽车依然是以汽油车为主的。等到石油全部都用完了的话,那么这一部分的车就没有了这种燃料,从而也就无法继续使用。那么这个时候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主流,而且由于石油资源的这这种耗尽,对于发电来说也是一个问题。现在的发电更多的是靠着煤炭来发电,煤炭和石油都是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等到他们都全部耗尽的时候,那么人类就只能使用自己生产的能源。
Ⅲ 石油什么时候会用完
每年全世界所消耗的石油总量大约为40亿吨,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消耗速度,乐观一点能够供人类使用两三百年左右的时间。
一旦石油资源被消耗一空,就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今石油危机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的头等大事,所以为了减少石油消耗人们又相继开发出各种新能源来替代石油资源。除了能够帮助人们转移对石油的大部分依赖,更是为了让石油的可使用时间能够尽量延长。
当然造成这个延期的因素可能很多,能源专家会根据当前的探明储量和现代石油勘探技术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估,然后根据当前石油消耗模型计算石油可以使用的时间,就像英国石油公司BP的专家们预估的一样,并不是说70年后石油就用完,因为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石油探明储量增加,另一个是人类石油消耗量增加,前者大于后者,那么这个期限一直都会推迟,后者大于前者,石油可能就会提前耗尽!
社会背景:
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消耗光。很多人都觉得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其实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只不过它的形成通常都需要亿万年的时间,这对人类来说是等不那么久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不可再生了。
全世界的汽车每年所消耗的石油资源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不光是汽车,还有很多东西都需要用到石油资源。可能很多人都过比较好奇目前世界上的石油还能够支持人类使用多久。根据现有的资料表明,世界上已经探明的石油总储量大约是两千亿吨,再算上未被探明的石油,大概能有一万亿吨。
Ⅳ 石油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我也是拷贝的答案
首先解决石油能干什么:
石油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石油主要成分为甲烷,同时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气等。通过对石油的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各种机器的润滑剂、气态烃。通过化工过程,可制得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化肥、医药、油漆、合成洗涤剂等。因此,石油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石化等各行各业,被称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经济血液”。
石油的重要性
石油的流动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只要没有一种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国际间石油的争夺就不会停止。不可否认,上个世纪海湾地区爆发的几次战争,石油是其背后的重要动因。石油危机对国民经济的打击是非常可怕的。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缩水”1/3,通货膨胀率从3.4%上升到12.2%,失业率从4.9%上升到8.5%;20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则使美、英的GDP负增长率分别为0.2%和2.4%。在我国,由于前几次石油危机爆发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因而影响不大。但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对石油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以现在中国每天进口200万桶石油计算,如果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那么中国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万美元,直接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4-0.5个百分点,石油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
影响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
石油的价格为何会波动?这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石油供需是决定价格波动的基本因素。从供应看,二战前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其中美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2/3,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中心,号称“石油帝国”。但60年代后,美国调整政策,变石油输出为石油进口,而中东地区的沙特、科威特等新兴产油国的地位日益上升。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在地理上可分为六组,即“一大五小”:(1)中东地区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55%,主要供应欧、美及亚太地区;(2)北非(主要包括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突尼斯)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9%,主要运往欧洲;(3)非洲几内亚湾东岸(以尼日尔爾利亚为主)占世界的7%,多输往西欧、北美;(4)拉丁美洲北部(以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为主)占世界的10%,主要供应北美;(5)俄罗斯占世界的9%,大部分运往欧洲;(6)远东(以印尼为主,还包括中国、文莱和马来西亚),占世界的5%,主要供应日本。近年来,尽管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受到局部战争影响常有波动,但因其他产油国尤其是俄罗斯石油产量的稳定增长,总体上石油供应处于相对稳定之中。从需求看,随着新经济的萌芽,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转型,原先工业时代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已逐渐被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所替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而且技术进步使得能源使用效率显着提高,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比上世纪70年代减少了40%,发展中国家也随着工业水平升级而使能耗大大降低,这就使各国经济对石油的需求相对下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3年度世界石油需求量为每天7860万桶,供应量为每天7930万桶;2004年第2季度,需求量为每天8110万桶,供应量为每天8230万桶。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石油的供需总体处于平衡状态,油价应保持稳定,但由于受突发事件如海湾战争、委内瑞拉两次政治危机、中东局部武装冲突的影响,油价也会短期性上涨。
第二,不可忽视国际组织在调节石油价格方面的作用。为消除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消极影响,1960年9月1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以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欧佩克成员国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0%,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例如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欧佩克大幅增加石油产量,以弥补伊拉克遭经济制裁后石油市场上出现的每天300万桶的缺口。但因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只占世界60%,其控制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近年来非欧佩克国家在石油市场上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以俄罗斯及西非国家为首的非欧佩克成员国近年来石油供应量不断增长,抵消了欧佩克组织成员国的部分石油波动,从而削弱了欧佩克组织维持高价位的努力,成为决定世界石油价格的不可忽视的声音。
石油危机与中国
上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油龙滚滚喷出,使中国脱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随后十几年,一批新油田相继投入开发,彻底改变了中国“贫油”的局面,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八位。但近10年来我国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现实:中国石油资源尽管丰富,但经过数十年的掠夺性开采,国内的许多大型油田都已不同程度地进入衰竭期,同时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石油消费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1993年中国就成了石油产品净进口国。据估计,我国石油到2010年供需缺口将达到1.3亿吨,到2020年供需缺口将达到2.2亿吨,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由1995年的6.6%上升为2003年的36%,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增至50%和60%。数字如此惊人,让人们不禁为我国的石油安全而担心,一旦发生“石油危机”,中国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专家建议,已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1)加大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保证我国拥有一定的石油自给能力,降低进口石油的价格风险。虽然中国剩余的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非常有限,但未来勘探开发的潜力还很大。中国目前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0%,属勘探的中期阶段;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率为20%,属勘探的早期阶段,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加大勘探力度、科技创新、提高采收率等手段,中国石油资源的勘探潜力还有很大的挖掘余地;(2)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在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加快建立可靠的、低成本的进口原油保障体系,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过去我国对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使得我国在应对目前国际油价的异常高涨时十分被动。2001年3月“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就已经明确写入了“十五”计划中,并公开向全世界发表。现已有4个石油储备基地正在开工建设之中;(3)搞好石油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发展石油替代产品。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国家提倡石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燃料和化工原料,在其他产业上努力以石油焦、煤、天然气作为替代能源。现在,我国已研制出汽车用燃料乙醇,可作为石油车用燃料的补充,未来还会有更多新型、经济、环保能源可完全或部分地替代石油,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
Ⅳ 石油将在多少年后枯竭
石油是必然会枯竭的。石油属于非再生资源,科学家预计在21世纪50年代,石油就不能供应人类的使用了。石油应用范围广泛影当今人类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必需要找到替代能源,如今世界很多国家采取国家石油应急储备,例如美国,自己的石油十分丰富,但却极少开采,就是为了应对石油枯竭对本国经济带来不利,长远的目光啊。他为什么要打击伊拉克,为什么对以色列进行扶持。本质上就是为了石油资源。
要始终记住,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必然会枯竭。而今,取代石油的此生产品例如汽油等燃料都可以通过在植物中提纯。但是成本高,而且例如航空油在植物的中提取的纯度不够。所以石油的威胁我们国家的利益,一旦有一天石油的供给小于我们的需要,我们又没有找到替代,必然要为其付出深重的代价。
此外,今年的粮食价格的提高也与石油有关,由于美国的改变的能源方式,从粮食中提纯,造成粮食的供求变化,粮食价格飞涨。
石油啊,石油啊,以后我们子孙看见你的时候或许就在博物馆了吧!
或者,我们自己在数亿年后,自己也变成石油了吧!
Ⅵ 要是有一天石油全都开采完了,人类还能生存吗
我们都知道,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形成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的,这也就意味着短时期石油无法得到补充,所以石油迟早有一天会被开采完的,所以说,寻找可替代能源是当务之急。开采石油一方面会使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一点一点被消耗,另外一方面,大量的开采石油,也会破坏地球的内部结构。
Ⅶ 地球上以探明的石油能开采多少年~开采完了怎么办
1:根据现有的条件,理论上讲地球上已经探明的油田可以开采到2050年。具体解释如下: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到2003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
2:应对策略:
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