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中的油气是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产品研发公司哪个好 2025-02-02 06:42:28
人力资源如何突出重围 2025-02-02 06:38:43
钻石抽奖要多少幸运值 2025-02-02 06:24:24

石油中的油气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12-21 23:06:30

Ⅰ 液化石油气和石油气有什么区别主要成分是什么

所谓的石油气体,一般指天然气、油田气和炼厂气;常温下对天然石油气或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气施加压力,使其以液体状态存在时得到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

Ⅱ 石油气与天然气的区别是什么

石油气和天然气有很多的不同,区别如下:

1、主要成分不同:石油气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天然气和油田气主要由低分来子烷烃所组成主要成分为甲烷),还有微量的环烷烃。某些天然气还会含有极微量的芳香烃。除此之外,天然气中还含有氢气、硫化氢、硫醇、二氧化碳和氦、氖等惰性气体。

2、来源不同:石油气是石油在提炼源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油品过程中剩下的一种石油尾气,通过一定程序,对石油尾气加以回收利用,采取加压的措施,使其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液化气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天然气是从有气无油的气井中开采出来的。油田气又称油田伴生气,是伴随石油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

液化条件

气体液化有利于缩小体谅,提高单位能量,方便运输等等作业,但这两者差别很大。常温下,液化气在7,8个大气压下就变成液体了,液化气钢瓶用不高的成本就能制造出承压大于13个大气压,使用方便。

而天然气如果在常温下单靠加压的方式来液化的话,需要100多个大气压以上(评论说还有一个条件是临界温度。具体多少忘了),成本太高,也很难做到,所以通常使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来液化,这个液化温度是-160℃。(相对来说,液化气的液化温度只有-42℃左右,实际使用时加压液化的成本更低,所以通常使用加压而不是降温)。



Ⅲ 石油和液化石油气的区别

汽车用汽油等污染较大,主要是因为汽油中含有的是辛烷等碳链较长的脂肪烃,完全燃烧耗氧较多,在发动机中容易燃烧不充分,因此容易产生一氧化碳等不完全燃烧产物污染环境;而液化石油气主要是丙烷、丁烷等低级脂肪烃组成,相对耗氧少,容易完全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污染较汽油少。

Ⅳ 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石油气主要物理性质是什么

1、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的开采、裂解、炼制等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二稀(C4H6),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氢(H2S)等成分。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2、在常压条件下,液化石油气C3、C4成分的沸点都低于常温,容易汽化为气体,由于C5以上成分的沸点较高,在C3、C4等汽化之后芦御仍以液态残留在容器之中,因拦差此称为残液。我国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含量较高。

3、主要物理性质:相对密度: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其相对密度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气体的相对密度为空气相对密度的1.2~2.0倍;液态相对密度大约0.51。

4、液态体积膨胀系数:液态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下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因此,在给容器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液相不得充满,而要留一定的空隙,以供受热体积膨胀时占用。

5、溶解度:溶解度指液化石油气的含水率。其特点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由于液化石油气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因而在储罐、钢瓶等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底部经常沉积着一定的水,需要定期排放。

6、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燃烧热值: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及燃烧热值随组分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体积浓度爆炸极限约为1.5%~9.5%,最小点火能量低于0.3毫焦耳,燃烧热值为92092~12139千焦/立方米。

7、电阻率: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欧*厘米。据测简哗皮定,液化石油气从容器、设备、管道中喷出时产生的静电位可达9000伏。

Ⅳ 什么是液化石油气有什么作用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在提炼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油品过程中剩下的一种石油尾气,通过一定程序,对石油尾气加以回收利用,采取加压的措施,使其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液化气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它在气瓶内呈液态状,一旦流出会汽化成比原体积大约二百五十倍的可燃气体,并极易扩散,遇到明火就会燃烧或爆炸。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产品之一。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由炼厂气所得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由天然气所得的液化气的成分基本不含烯烃。
1.形状、情况:
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烃类裂解制乙烯或蒸气转化制合成气,可作为工业、民用、内燃机燃料。其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为蒸发残余物和硫含量等,有时也控制烯烃含量。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爆炸。
lpg主要是由丙烷(c3h8)、丁烷(c4h10)组成的,有些lpg还含有丙烯(c3h6)和丁烯(c3h8)。lpg一般是从油气田、炼油厂或乙烯厂石油气中获得。lpg与其他燃料比较,具有以下独特的优点。
①污染少。lpg是由g3(碳三)、g4(碳四)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可以全部燃烧,无粉尘。在现代化城市中应用,可大大减少过去以煤、柴为燃料造成的污染。
②发热量高。同样重量lpg的发热量lpg的发热量相当于煤的2倍,液态发热量为45
185~45
980kj/m3。
③易于运输。lpg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在一定的压力下或冷冻到一定温度可以液化为液体,可用火车(或汽车)槽车、lpg船在陆上和水上运输。
④压力稳定。lpg管道用户灶前压力不变,用户使用方便。
⑤储存设备简单,供应方式灵活。与城市煤气的生产、储存、供应情况相比,lpg的储存设备比较简单,气站用lpg储罐储存,又可装在气瓶里供用户使用,也可通过配气站和供应管网,实行管道供气;甚至可用小瓶装上丁烷气,用作餐桌上的火锅燃料,使用方便。
由于lpg有上述优点,所以被广泛用作工业、商业和民用燃料。同时,它的化学成分决定了lpg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化工原材料,因而也广泛用于生产各类化工产品。
2.加工工艺情况:
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
-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热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12、甲烷5-7、乙烷5-
7、乙烯16-8、丙烷0.5、丙烯7-8、丁烷0.2、丁烯4-5,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2~3。这些碳氢化合物都容易液化,将它们压缩到只占原体积的1/250-l/33,贮存于耐高压的钢罐中,使用时拧开液化气罐的阀门,可燃性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就会通过管道进入燃烧器。点燃后形成淡蓝色火焰,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发热值约为92
100
kj/m3-121
400
kj/m3)。

Ⅵ 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石油气主要物理性质是什么

石油气主要物理性质是什么

1. 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开采、裂解和精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烯(C4H6)。它还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和硫化氢(H2S)。从不同的生产过程中获得的液化石油气的组成是不同的。

2. 常压下,液化石油气的C3和C4组分的沸点低于常温,容易汽化成气体。由于C5以上组分的沸点较高,C3和C4在汽化后仍以液体的形式留在容器中,故称为残液。中国民用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含量较高。

3.主要物理性质:相对密度: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混合物,其相对密度随组成而变化。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的相对密度是空气的1.2~2.0倍;液体相对密度约为0.51。

4. 液体体积膨胀系数:液体LPG在相同温度下的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因此,在向容器内注满液化石油气时,应使液相不满,而应在加热体积膨胀时留下一定的空隙以供占用。

5.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液化石油气的含水量。它的特征是温度和溶解度的增加。由于液化石油气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因此在储罐、钢瓶等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底部往往会沉积一定的水,需要定期排放。

6. 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和燃烧热值随组分的变化而变化。但一般认为,空气中液化石油气体积浓度的爆炸极限约为1.5%~9.5%,最小点火能量小于0.3 mJ,燃烧热值为92092~12139 kJ/m3。

7. 电阻率:LPG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 Ω * cm。据测量,液化石油气从集装箱、设备和管道喷出时产生的静电位可达9000V。

Ⅶ 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在一起吗,二者的分布有何区别和联系呢

分类: 商业/理财 >> 金融
问题描述:

我看到大部分油田都好像有天然气,是不是每个油田都有天然气呢,二者分布的关系如何?

解析:

石油和天然气

1 .石油和天然气的概念

石油(petroleum)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是一种成分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天然石油(又称原油)一般是黑绿色、棕色、黑色或浅黄色的油脂状液体。石油的密度在0.75—0.98之间。颜色愈深,相对密度愈大,相对密度大于0.9的称为重质油;颜色浅,相对密度小于0.9的称为轻质油。石油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液中。石油具有荧光性,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据此可作为鉴定岩石是否含油的标志。石油的电阻率极高,在测井工作中,用作寻找油藏和确定生油层的依据。石油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主要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纯粹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简称为烃。石油除烃类组成外,还有硫、氯、氧等非烃类物质,它们对石油质量的影响很大。硫在石油中是一种有害成分,它会腐蚀炼油设备,降低石油产品质量。原油中含硫量小于0.5%者为低硫原油,大于0.5%的叫高硫原油。

天然气(nalural gas)是指储集在地下岩石空隙中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性气体。它们基本组成是甲烷,其次是乙烷、丙烷和丁烷等,还有少量的液态烃类和微量的非烃类组分,如N2、CO2、H2S等。天然气无色无味,当含一定量的H2S时会有臭味,相对密度在0.6—1.5之间,发热量在33.49×10-6—54.33×10-6J/m3之间。在高温、高压下天然气易溶于石油中,一吨石油可溶解数十到数百立方米的天然气,从而降低灶指石油的粘度,减小毛细管力,使石油容易在地层中流动。

2 .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大多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大量有机质转化而来。一切有机物质均可作为石油的原始物质,包括高等植物在内。有机质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都有可能转化为石油的物质成分。这些生物遗体和泥砂一起沉积在湖、海底部,逐渐形成有机质淤泥。然后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因素和地质作用下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地质条件主要取决于:具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来源;有利的还原环境;要有促使有机质转化为石油的温度、压力以及细菌作用的影响等。油气的形成实际上是去氧、加氢、富碳的一种化学过程,因此温度和压力是重要因素。随着有机物质的埋深加大,当温、压升高到50—150℃,30—70Mpa时,或深度在1.5km以上时,就有大量的烃类物质产生。因而,长期稳定下沉的深坳陷是形成石油的主要有利条件。浅海胡做特别是泻湖、海湾和三角洲的集水盆地及潮湿气候区的广阔湖盆是有利的生油环境。

3 .油气藏的形成

油气藏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位,是油气勘探的对象。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初期呈分散状态,存在于生油气地层中,它们必须经过迁移、聚集才能形成可供开采的工业油气藏。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这些条件概括为:“生、储、盖、圈、运、保”六个字。

生油气层:是指具备生油条件的含油气的地层。它富含有机质,是还原环境下沉积的,结构细腻、颜色较深,主要由泥质岩类和碳酸盐类岩石组成。生油气层可以是海相的,也可以是陆相的。另外生油气层迁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作用过程,即达到成熟,才能有油气的形成。

储层:是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又能输出油气的岩层,它具有良好的空隙度裤辩衡和渗透率,通常由砂岩、石灰岩、白云岩及裂隙发育的页岩、火山岩及变质岩构成。

盖层:指覆盖于储油气层之上、渗透性差、油气不易穿过的岩层,它起着遮挡作用,以防油气外逸。页岩、泥岩、蒸发岩等是常见的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