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网网址是什么
http://www.cdpc.e.cn/哈哈我就是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
❷ 谁知道承德石油学校的情况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一所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学校座落在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
学校前身是1903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兴办最早的工科院校之一。解放前校名为“河北省立工学院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河北高工)”,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并入天津大学,曾名为“天津大学附设石油学校”,1953年政务院高教部决定,将该校从天津大学分离出来,成立“天津石油工业学校”,划归中央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管辖。1958年迁至河北省承德市,曾名为“石油工业部承德石油学校”、“河北石油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举办过中专、大专及本科教育。2000年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纳入河北省管理。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3亩,校舍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并建有标准体育场一座。学校固定资产1.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258万元。学校共有各种类型的计算机800余台,并建有10余个多媒体综合阶梯教室。
学校图书馆大楼共有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藏书近30万册,订购国内外学术期刊1200余种。近年来加强了光盘等电子信息资料的收藏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利用,1998年成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CNKI知识网络二级服务站。图书馆建有学术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学生科技阅览室、教师研究阅览室等,有600余个馆内阅览座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63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8人,中级职称人员189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50人,来自全国五十余所大学,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全国重点大学。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66人,中级职称教师9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任教师44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39名。
教师中,有校级以上学术带头人5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9名,双师素质教师60余名,学校有7名教师受聘担任教育部高专课委会委员,有近30名教师在省市各有关学术组织中任职。
学校共有普通专科专业31个,专业门类齐全,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学校面向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就业,目前有全日制在校专科生近5466人。
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效显着。内燃机制造与维修,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焊接工艺及设备、汽车电子技术、热能工程技术、化学助剂工艺、旅游与酒店管理等8个专业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1999年,内燃机制造与维修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示范专业,成为首批6个全国示范专业之一,并初步形成了“一主线、两体系、三循环、分方向”的教学模式。2002年,我校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示范专业,学校还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单位。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教研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13项。近几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正式出版学术专着、教材56部。1999年学校有5部教材被列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于2000年出版。学校公开出版发行《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学术刊物。2002年,在国家教育部教高函[2002]22号文件公布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结果,我校侯风波教授主编的《高等数学》获一等奖,王纪安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获二等奖。由我校机械工程系副教授王冰与外校教师联合主编的《机械制图》教材在教育部日前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中获二等奖。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1998年与1999年,先后与加拿大Fanshawe College和Kingston College签定了校际合作协议。
近年来,学校先后派出20多名教师赴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进修、访问或进行合作研究,每年均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到校任教。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恢复办专科十几年来,在教育部(国家教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河北省教育厅的领导和关怀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团结、勤奋、严谨、求实”为校风,不断深化学校各方面的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专科特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几年来共培养专科毕业生7000余人,为油田及地方厂矿企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技术骨干,其中很多人担任了行政和技术领导工作,他们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勤恳朴实的工作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学校为石油工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特色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广泛赞誉。
❸ 你认为承德石油学校怎么样
说实话
着个学校在承德并没有什么名气
而且环境也一般
我是本地人
只是凭感觉去说
❹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一、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始于1903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兴办最早的高等工业职业院校之一。学校1952年开始主要面向石油工业服务,1958年迁至河北省承德市。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锋卜纤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1997年成为教育部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2010年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优秀建设单位。2011年学校通过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
学校现设有10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化学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石油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外语与旅游系)、3部(社科与数理部、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成人教育与培训部)、2中心(信息中心、工业中心)。开设高职专科专业38个,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合开办工程教育本科专业3个,与德国安哈尔特大学合作开办中德合作专业3个。学校面向20余个省份招生,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共计11969人(其中工程应用本科347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4700余人,年各类培训8000余人次。
二、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宿舍条件环境介绍
住宿费800元/年。后勤集团属学校下属单位,于2001年组建,下设二部十一中心,在编各类员工400余人,秉承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的服务理念,承担着师生员工的全部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15栋公寓楼,近10万平方米,2528间,分为6人/间和部分4人/间,生均住宿建筑面积约8平米,超过国家标准。楼内网络、供电、饮水、监控设施一应俱全,住宿环境宽敞、舒适、安全。洗浴服务利用太阳能加电补供水方式,开池时间长,水温恒定,洗浴环境卫生、安全、舒适。卫生所医疗水平达到国家一级医院水平,实行24小时服务。学校景色宜人,环境卫生,天承湖湖水清澈,灵气十足,学校多次被承德市授予园林式单位。后勤集团全体员工将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努力提升保障能力,为全体学生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服务。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
三、学姐学长对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评价银仿
1、洗浴服务利用太阳能加电补供水方式,开池时间长,水温恒定,洗浴环境卫生、安全、舒适。
2、A到G座1到5楼六人间,六楼四人间,1到5号楼新楼,六人间,挺宽敞的,报到时接待的会把你领到早就安排好的宿舍,早点去抢位置吧
3、6个人的宿舍呀!!有个阳台没有分弊祥好呀就是你到那报道的时候当场分宿舍分的时候你可以跟那个人说你想上阳面的没事都是学生不要不好意思不过我建议你早点去去了那铺不是你想用哪个就用哪个嘛给我呀把分呵呵
❺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怎么样
我朋友就是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的,这所学校以前叫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也就是这两年成了本科学校才改名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总的来说,学校很不错,被称为专科中的小清华。以下是我朋友告诉我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❻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单招成绩查询
应该可以!你打学校招生办电话问问!地址:承德市南园路9号 电话:0314—2157250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学校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5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院校,2006年被确定为首批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始于1903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兴办最早的高等工业职业院校,是“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发源地。1905年学校创建的实习工场是我国创办时间最早的高等学校校办实习工厂之一。学校1952年开始面向石油工业服务,1958年迁至河北省承德市。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2年10月,教育部校史论证专家组经过论证确认,学校起源于高等教育层次,办学历史连续,承绪分明,已有百年历史。
学校以“道艺兼修,敬业乐(yào)群”为校训,秉承“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开放办学、产学结合、崇尚实践、强化应用”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始终紧紧盯住需求,牢牢贴近服务,明确了“立足河北,融入承德,服务石油,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努力培养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80公顷(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分南北两个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467万元,图书馆藏书80余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1500种。学校建有塑胶标准田径场、篮排球场、网球场、室内乒乓球馆、体操房等运动场馆,体育场地面积116000平方米。
学校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普通高职专科在校生9000余人。学校现设12系2部2中心共16个教学单位,即机械工程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化学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石油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人文社科系、数理系、旅游系、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成人教育与培训部、信息中心(含图书馆、网络中心和电教中心)、工业技术中心。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多类型、多形式并举,开设以工为主的高职专科专业41个。
学校大力加强“双师”素质和 “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全校现有教职工684名,其中专任教师445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25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54人(教授3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58人。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有省、市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新世纪学术带头人19人,有11位教师被国家教育部聘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150余人在各类行业协会、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及各有关学术组织任职。学校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82人,进行课程开发、实训指导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入选2007年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近年来学校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以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为代表的先进模范,学校为有着名实业家周学熙、着名教育家魏元光、着名音乐家李叔同等曾经担任学校教职的校友而自豪。
学校紧紧跟踪行业、产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进行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工学结合、道艺兼修”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各专业探索了特色鲜明的“学工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学校先后有8个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 3个专业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示范专业,2个专业被河北省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其中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示范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学校有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4门,其中国家精品课程6门。学校教师主编出版国家级和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6部,4部教材荣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32部主编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
学校重视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1996年成立了以企业一线技术专家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专业教学委员会)。200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共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协议。斯伦贝谢、大唐国际、中石油销售等多家公司分别在学校设立奖学金联合育人。学校建设了专业覆盖面齐全、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群,部分实验实训教学技术装备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学校建有汽车维修检测等实训基地27个,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有校外实训和产学合作基地145个。学校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单位、全国创业培训试点院校,建有中央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河北省职业教育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实训基地、PLC应用技术实训基地,承德市创业培训基地,汽车维修专业是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取得显着成效。学生曾获全国化工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一等奖、“一汽——大众奥迪专业双杯竞赛总决赛”全国总冠军等多种奖项。
学校积极提供社会服务,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学校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各大石油公司开展了各类非学历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共约50多种,累计培训11300人次。学校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近年来承担市厅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60多项,52项获市级以上成果奖;取得国家专利15项。学校面向石油及地方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合作与服务,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组建研究与开发机构,我校主办的“河北省仪器仪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学校先后为1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服务,“塔里木油田泥页岩理化性能研究”、“数控切割系列设备研制”等为石油和地方企业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是全国首批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学校公开出版的《学报》是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并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石油行业、河北省部分职业院校和西部地区的6所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被聘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先后与加拿大凡绍学院、韩国韩京大学、日本佐世保工业高专等7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近年先后派出教师120多人次赴美国、德国等国家进修、访问或进行合作研究,每年均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到校任教。
学校重视文化建设,挖掘百年办学积淀,确立了“努力做得更好”的大学精神,颁布了学校章程,制定了形象识别系统。学校设立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及省级各种科技、文艺、体育竞赛,曾获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团体冠军等多种奖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以职业道德素质优秀、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普遍好评。学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连续5年名列河北省同类院校前列。近3年平均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学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学校党建工作、文明建设和师德建设成绩突出。学校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03年以来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授予“全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河北省先进集体”、“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雷锋公司”事迹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予以报道。
百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能手和基层管理骨干,其中有中科院资深院士柯俊教授等三位院士,有黑龙江省副省长安振东、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张永一等领导干部,有曾任玉门石油局局长的田玉军、RH国际公司董事长的王海荣等一大批企业家,有着名全国劳动模范耿玉亭等模范人物,为国家经济社会和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面向未来,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壮大实力,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建立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石油等行业建设要求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为国家石油等能源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