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化工厂为什么有高塔

石油化工厂为什么有高塔

发布时间: 2023-12-30 11:01:42

1. 炼化里绿色石化基本知识有哪些

绿色石化基本知识

1、炼油的基本过程

答:炼油就是将石油再加工的过程。石油经化学的方法将碳原子数约4~12的较轻的烃类混合物“挑”出来放在一起,这就是汽车常用的燃料—汽油;然后再将较重的碳原子数为10~22的烃类混合物“挑”出来放在一起,这就是大货车常用的燃料—柴油;然后再将其他结构类似的物质分门别类地“挑”出来放在不同的存储罐里,经过加工形成其他产品。这里说的挑出来,不是手工分炼,而是用一种叫做“蒸馏”的分离装置,这些装置就是在炼油厂常见的那些庞大的铁塔和金属容器。

石油通过炼油厂加工,可炼成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凡士林、沥青等,还可以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乙烯、丙烯、苯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经加工后可生产出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还可以生产出塑料瓶、塑料管道、电线电缆、电视机外壳、手机外壳、冰箱外壳等。

苯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接触的行业主要有染料工业,用于农药生产及香料制作的原料等,苯又作为溶剂和粘合剂用于造漆、喷漆、制药、制鞋及苯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

苯经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可以作为制取塑料、橡胶、纤维、染料、去污剂、杀虫剂等的原料。

其中大约10%的苯用于制造苯系中间体的基本原料。苯与乙烯生成乙苯,乙苯可用来生产制塑料的苯乙烯。苯与丙烯生成异丙苯,异丙苯可以经异丙苯法来生产丙酮与制树脂和粘合剂的苯酚。苯还可以合成顺丁烯二酸酐,合成用于制作苯胺的硝基苯,合成用于农药的各种氯苯,合成用于生产洗涤剂和添加剂的各种烷基苯,以及合成氢醌,蒽醌等化工产品。

甲苯大量用作溶剂和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也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甲苯可用于脱烷基制苯或岐化制二甲苯。甲苯可衍生的一系列中间体,可进行侧链氯化得到的一氯苄、二氯苄和三氯苄,包括它们的衍生物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酰氯,还可制备甲苯的环氯化产物,甲苯硝化制得大量的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火炸药、助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用于合成材料工业。

10.石化的基本概念

石化,即指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炭、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

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11.炼油的基本过程

炼油就是将石油再加工的过程。石油经化学的方法将碳原子数约4~12的较轻的烃类混合物“挑”出来放在一起,这就是汽车常用的燃料——汽油;然后再将较重的原子数为10~22的烃类混合物“挑”出来放在一起,这就是大货车常用的燃料——柴油;然后再将其他结构类似的物质分门别类的“挑”出来放在不同的储罐里,经过加工形成其他产品。这里说的挑出来,不是手工分拣,而是用一种叫做“蒸馏”的分离装置,这些装置就是在炼油厂常见的那些庞大的铁塔和金属容气罐。

石油通过炼油厂加工,可炼成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凡士林、沥青等,还可以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乙烯、丙烯、苯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经过加工后可以生产出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还可以生产出塑料瓶、塑料管道、电线电缆、电视机外壳、手机外壳、冰箱外壳等。

12.炼化一体化

炼化一体化,就是集上游炼化到下游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其核心是实现工厂流程和总体布局的整体化与最优化。通俗的说,就是如同我们住宅区附近要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菜场、医院、超市等,我们在炼油厂的周边建立以相应产品为原料的配套化工厂,这样化工厂有充足的原料来源,实现“自给自足”,而炼油厂生产的化工原料也可以直接供给到化工厂,减少储存和运输环节,降低危险和成本,就好比我们出门就是商场,小区内就可以接送孩子上学一样方便。

经济学家估算,如果石油开采投入50亿元,则其下游产业生产的乘数效应则可达到石油开采投入的50倍,也就是2500亿元,这种带动效应非常庞大。总体来说,炼化一体化对于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能快速带动地方经济产业向前发展,绿色石化基地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石化产业,还会促进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整个地方各个产业一起发展。

13.绿色石化基地

国内外的石化企业都是集中建设一批生产装置,形成大型工业区。在区内,炼油装置为“龙头”,为石化装置提供裂解原料,如汽油、柴油,并生产石化产品;裂解装置生产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等石化基本原料;根据需求建设以上述原料为主生产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的系列生产装置,其产品、原料油一定的比例关系。

园区化、基地化发展是石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石化基地通过炼油和石化装置间的原料、能源互供,达到资源、能源优化利用的效果。同时,规模化的炼化企业为下游产品的延伸、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多条成熟完善的产业链,具有产业高度集聚的特点,通过园区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一体化管理、先进的技术水平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14.国外石化基地基本情况

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美国休斯敦、荷兰鹿特丹、新加坡裕廊、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多个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美国休斯敦化学工业园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工业园区,坐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航道附近,面积约38平方英里,长达300英里海岸线。目前建有45座炼厂、37套乙烯装置,炼油能力3.9亿吨,乙烯生产能力2700万吨,分别占美国总量的44%和93%。园区按照区域内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建有综合保障管理中心,有效保障化工区开发、建设和生产的安全运行。园区内部各企业之间实现了真正的联盟与合作,称为相互联系的生命体系,变废为宝、节能减排,避免了经济发展给环境资源带来的巨大消耗与破坏。

荷兰鹿特丹化工区作为欧洲最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基地,凭借其优良的地理位置,集中了5座炼油厂,43家化工和石化公司,形成了大规模的石化联合体。鹿特丹化工区面积60平方公里,年原油加工能力5000万吨以上,园区产品覆盖无机化学品、有机中间体、聚合物、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等几乎所有化工领域。化学品领域主要有朗盛、阿科玛、瀚森特殊化学品、阿克苏诺贝尔、帝斯曼、亨斯迈、莱昂德尔巴塞尔、赢创等多家跨国化工公司。

安特卫普化工区位于欧洲中心,毗邻欧共体总部布鲁塞尔,地处公路、铁路、水路网络相交处。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化工产业集聚地。目前,安特卫普化工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炼油化工用地占75%。区内建有一体化的公用工程,拥有集中的公用工程中心、公用的管道管网系统、铁路系统、集中的储罐与废水处理中心。同时,区内企业按照市场化的规律互相分工,在产业体系上形成了“一体化”运营模式。区内现有5座炼油厂和4家蒸汽裂解工厂,炼油产能为4000万吨/年、乙烯产能为250万吨/年,是欧洲最大的乙烯生产中心之一,为区域石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新加坡裕廊化工区是亚洲最大的石化生产和物流基地,也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炼制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开始对裕廊岛进行填土工程,将七个小岛连成一片,形成34平方公里工业建设用地,目前入驻的大型石化公司有巴斯夫、BP、塞拉尼斯、埃克森——美孚、杜邦、雪佛龙——德士古、壳牌等。截止目前,区内拥有炼油能力6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350万吨/年。

15.化工基础原料

(1)乙烯。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6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材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丙烯。常温下为无色、稍带有甜味的气体,易燃,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属低毒类物质。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

(3)丁二烯。无色气体,有特殊气味,是制造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尼龙等的原料,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4)芳烃。许多人不了解化学,一提到芳烃就觉得它有危险。其实人类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化工反应器,各种化学反应支配着人的生命活动。作为众多实用炼化产品之一,芳烃是生产现代药物、炸药、染料、燃料、塑料、橡胶及糖精等的原料。

16.芳烃家族的成员

芳烃家族成员一般有苯、甲苯、二甲苯。

(1)苯是一种无色且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易燃等特点。据统计,人每天吸入的洁净空气中约含苯220毫克,开车1小时会吸入40微克的苯,每天吸20支烟的人会吸入7900毫克的苯(欧盟估值),被动吸烟吸入的苯也有63毫克。病理学告诉我们,只要身体接触吸入到的有害物质不超过一定限度,就不会危机健康。在石油炼化的正常生产过程中,苯是乖乖地躺在管道和反应釜里面,不会跑出来与人们接触,因此大可不必忧虑苯会毒害我们的身体。

(2)甲苯是无色澄清液体,和苯的气味一样,具有挥发性。甲苯低毒,在环境中不易发生反应。作为溶剂,甲苯广泛运用于油漆、沥青、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医药、农药、涂料、化妆品等,也是航空和汽车燃油中的成分之一。

(3)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具特臭、易燃、低毒,与乙烯、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在工业上,二甲苯可以用来生产增塑剂、PET塑料、PBT工程塑料和PTT纤维,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产品都是二甲苯生产而来:装水的塑料瓶,电风扇的叶片,塑料管道等,汽车中的保险杠、化油器、挡泥板、仪表盘等,我们身边的地毯、运动衣、泳装、内衣也采用PTT纤维。

2. 石油化工厂的“火炬”是怎么回事

ccfkd(站内联系ta)有火炬的石油化工厂一般都是有机厂,火炬燃烧的都是工厂里边的尾气,这些尾气很多都是有毒的,不能直接排放,只能燃烧;此外最重要的是在有机厂的狠多工艺中都是要进行惰性气体释放的,在释放惰性气体的同时肯定会有一些可燃气体被释放出来,然而这些气体比工厂里的生产物料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所以采用燃烧处理的方式,看一个工厂经营状况好不好,就看它厂里的火炬火苗大不大,越大说明工厂越赚钱的。呵呵
此外这些尾气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听说日本已经有了相关的技术。mtbechang(站内联系ta)现在炼厂的火炬,开始用气柜回收低压瓦斯,只有低压瓦斯超过桂容后或者事故状态才点火炬。
2、浪费能源?
这个是相对来说的,废气组份一般含有一定的热值,因此能够充当一定的燃料角色,如果回收的话则消耗的动力、能源可能远大于火炬燃烧。
3、污染环境,也是技术所限,一般采取火炬的话然后后的排放应该还是能合格的。
总体来说,火炬是特定才采用的废气处理方式,要么处理难度很大,要么处理量很大,一般小量的焚烧炉即可,另外一方面主要是经济性考虑,没人会愿意亏本的去处理这些废气。

3. 石化企业的“七种武器”是指

在石化生产过程中,为了将原料加工成一定规格和用途的产品,往往需要经过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以及反应产物的分离和精制等一系列化工过程。实现这些过程,离不开各种机器和设备。

相信大家都看过武侠大师古龙先生的《七种武器》吧,石化企业加工石油也有七种武器:

第一件武器——“纵横四海”的化工管道。走进化工管道林立的石化企业,一根根粗细不同、四通八达的管道连接各种设备,仿佛热带雨林中独木成林的榕树气根,将各种养分(石油原料、半成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又把成熟的果实(石油产品)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正是化工管道为我们肩负起输送石油天然气原料以及产品的艰巨任务。这些钢铁巨龙直径小至几厘米,大至西气东输的近两米,是石化企业的主力军。管道内可以输送气体、液体甚至流动的固体粉末。有了这件武器,石油化工产品才可以纵横四海,大显身手。

第二件武器——“澎湃不息”的机泵。流淌在化工管道中的“工业血液”——石油及石油产品要有“心脏搏动”来驱动,为此石化企业必须拥有各种各样的机泵来驱动油品流动。机泵是输送液体或气体或使其增压的机械。机泵把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能源的能量传给气体和液体,驱使其流动。机泵的种类繁多,离心泵、往复泵、喷射泵等驱动液体流动,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鼓风机等驱动气体流动。“澎湃不息”的机泵是石油化工企业实现24小时连续运转的心脏。

第三件武器——“膀大腰圆”的储罐。在石化企业经常见到一些膀大腰圆的罐体,有像圆桶的原油储罐,有形如大皮球的球罐,还有方形的储槽或气柜。这些大家伙担负着储存原料、产品的重任,一般被人们统一称作储罐。

4. 为什么要回收利用火炬气

在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经常可以看到从高处冒出的火炬,这是为什么?是在浪费吗?其实,火炬或火炬系统是石油化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安全设施,其作用是将正常生产时排放的尾气及事故状态下排放的可燃气体引到高空燃烧后排掉。世界各国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为了保证装置的安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均设有火炬系统。
石油化工行业火炬气主要来源于:正常运行中工艺参数调整;设备切换时的排放;安全阀、压力控制阀的泄漏;开停车和故障处理时的排放等。不同化工生产过程的火炬气的成分不尽相同,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全世界每年在火炬中烧掉的烃类气体的数量相当可观。另外,如果不通过火炬烧掉废气,让废气直接排空,排放的毒气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危害。
随着能源的日趋紧张及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回收火炬气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并对回收工艺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外关于火炬物回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原料型。即将火炬气作为装置的原料,通过再加工来增加产品产量,这主要是考虑工艺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通常是针对某些特定化工设备的排放而言。例如,蒸气裂解装置的干燥器、反应器切换时的排放气,乙烯、丙烯含量很高,可将其回收送往裂解气压缩机入口,通过压缩和深冷分离来增加乙烯、丙烯产量。
(2)燃料型。将火炬气作燃料用。这种情况通常适合比较大的化工装置,尤其适合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火炬气回收。因为这种情况下的火炬气的物料组成往往比较复杂,利用其中某一组分在经济上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