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河套盆地
一、前言
河套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经105°~120°,北纬39°20'~41°20'之间,早在20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石油部、地矿部曾对盆地内做过重力、磁力普查,做过三条电测深剖面及少量单次地震测线,完钻3口1200m左右的浅井。1979年冬开始,长庆石油勘探局开始对盆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石油勘探,目前完成地震剖面20326.2km(表10-15-1)。基本查明了盆地的构造面貌,发现局部构造49个。其中背斜3个,断背斜3个,半背斜21个,断鼻9个,断块13个,总圈闭面积1593.8km2。另外还发现大量鼻状隆起。
表10-15-1 地震勘探程度数据表
截至目前,河套盆地共完钻 12 口井 ( 含三普所钻河 1 井) ,其中临河坳陷 10 口,呼和坳陷 2 口,总进尺 51 148. 7m,取芯总长 324. 259m。5 口井发现生油岩,证实了渐新统、下白垩统两套生油层系。5 口井见到含油显示,经完钻测试,临深 3 井、临深 2井分别在下白垩统、渐新统获得少量油流。渐新统原油具有高比重 ( 0. 9124) 、高凝固点 ( 54℃) 、高黏度 ( 2. 432 厘泊/秒) 、高含硫 ( 1. 38%) 、中含蜡 ( 20. 1%) 的重质、低成熟原油特征。下白垩统原油具有低比重 ( 0. 8290) 、低黏度 ( 0. 545 厘泊/秒) 、低凝固点 ( 28℃) 、高轻质馏分的特点,为高成熟原油。
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中河套盆地的评价工作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败吵究院和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共同完成评价任务。根据盆地各坳陷勘探程度不一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盆地类型类比法、沉积岩体积速度法、氯仿沥青 “A”法、多因素计算法,对盆地及坳陷资源量进行了预测。
二、地质条件
( 一) 地质概况
河套盆地是一个新生代的陆枯仿台内断陷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盆内沉积物主要为下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总厚度为 3 000 ~16 300m。盆地内自西向东由三坳两隆组成,即临河坳陷、乌前坳陷、呼和坳陷,坳陷之间由乌拉山隆起、包头隆起所分隔。
临河坳陷区域构造表现为北部凹陷、南部断阶、东部斜坡三个次级单元; 乌拉山隆起位于临河、乌前两个坳陷之间,呈北东向展布,其基底埋深 1 000m 以下,下白垩统与相邻西坳陷厚度相当,为第三纪以来形成的地垒型隆起; 乌前坳陷在区内为双断式箕状断陷,根据重磁力异常表现,可将本坳陷划分为北部凹陷和南部斜坡两个亚级构造单元; 包头隆起为一不对称地垒构造。顶部缺失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地层,仅有第四系覆盖,局部见太古界变质岩出露; 呼和坳陷区内可划分为北部凹陷、南部斜坡、西部断块三个次一级构造单元 ( 表10-15-2) 。
表10-15-2 各构造单元面积及沉积岩厚度数据表
河套盆地及外围地区,除缺乏志留系、泥盆系外,其他地层均有出露。太古界、元古界为一套变质岩系; 下古生界为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 上古生界为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地层及陆相碎屑岩; 中生代河套地区大幅度沉降,形成河套盆地及北缘一系列山间小盆地,发育一套巨厚的陆源碎屑沉积。
根据野外露头,地震剖面及打穿盖层进入基底的五口井资料,以及孢粉、介形虫、藻类化石进行对早纤比分析认为: 河套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在前寒武系变质岩基底上,盆内主要发育了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地层,沉积岩厚度为 3 000 ~15 000m,最厚可达 16 300m。
( 二) 烃源岩
根据钻井、地化资料分析,本区存在两套生油层系,即古近系渐新统和下白垩统。
1. 临河坳陷
临河坳陷渐新统暗色泥岩 76 ~119m,其中生油岩厚 19 ~98. 6m,占暗色泥岩厚的25%~88.2%,有机质类型以混合型为主,个别为腐泥型。杭五断层以北的三道桥—乌兰图克一带生油岩有利范围约2992km2,其东南的浅湖巨大约840km2为较有利区;下白垩统暗色泥岩厚39~80.25m,其中生油岩厚21.3~68.4m,占暗色泥岩总厚的54.5%~85.3%,有机质类型以混合型为主,个别为腐泥型及腐植型。五原、复兴、西小召一带为半深湖相沉积,亦是沉降中心。生油岩厚度由南、东南向北、西北增厚,三道桥—乃日拉图一带,有利生油面积约2550km2。杭锦后旗—西小召一带较有利生油范围为2630km2。
渐新统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平均0.69%,最大3.71%;氯仿沥青“A”含量平均0.1034%,最高0.4044%。烃含量平均570.6ppm,最大2346.33ppm。生油岩有机碳含量平均0.98%,氯仿沥青“A”含量平均0.1469%,烃含量平均774.8ppm,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6%,为较好—好生油层(表10-15-3);下白垩统生油岩有机碳含量平均1.01%,氯仿沥青“A”含量平均0.0654%,烃含量平均392.7ppm,为较好生油岩。渐新统生油岩的烃转化能力强于下白垩统。
2.呼和坳陷
呼和坳陷早白垩世曾发育浅湖—半深湖相沉积,并在呼和浩特市东一浅井下白垩统中发现有二层75m(末钻穿)厚的深灰色泥岩,说明该坳陷下白垩统具有一定生油能力。据TTI资料分析,生油门限深度为3000~3700m。该统顶界埋深为4000m左右,因而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生油门限,预计有利生油区位于北部凹陷,面积1300km2。毕探1井上白垩统发现暗色泥岩12层(2160~2484m),厚60m,有机碳含量0.50%,氯仿沥青“A”含量0.0074%,烃含量19.45ppm。据干酪根组分鉴定及饱和烃色谱分析,有机质类型以腐植型为主,混合型次之,烃转化率<3%,Ro<0.5%未进入生油门限。河套盆地其有机质演化特点如下:成油门限深度大(3551.0~3800.1m),成油门限温度高(112℃~117℃);油气成熟时间较晚,成熟时间为2~20Ma,渐新统生油岩才进入成油期;临河坳陷渐新统及下白垩统生油岩大部分地区达低成熟—高成熟,个别地区甚至达到过成熟。呼和坳陷生油岩演化程度较低,下白垩统生油岩刚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而渐新统生油岩大部分地区尚未成熟;盆地渐新统、下白垩统两套生油岩有机质丰度中等,类型较好,从盆地边缘向坳陷中心生油条件变好。
(三) 其他成藏条件
1.储层条件
河套盆地储层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不同地区差异大,主要研究集中在临河坳陷区(表10-15-4),呼和坳陷储层评价局限于呼参1、毕探1两口井分析资料。
渐新统储层厚191~584m,占地层总厚的9.4%~53.8%,砂岩成熟度较低,为长石砂岩、硬砂质长石砂岩,石英平均含量50%,长石37.1%,岩屑10%,碎屑颗粒分选中—好,胶结物含量21%,成分以碳酸盐为主,黏土、硬石膏次之,次生孔隙发育。从临深3井视孔隙度可以看出,3750~4600m段为溶蚀孔隙发育段,孔隙度大幅度回升,超过26%。渗透率最高达2000×10-3μm2以上。
表10-15-3 临河坳陷渐新统、下白垩统生油岩有机质类型综合评判表
表10-15-4 临河坳陷渐新统、下白垩统储层统计表
下白垩统为一套粉细、含砾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砂层总厚173~220.5m,占地层总厚的29.3%~42.0%,平均37.9%,单层最厚106.5m。砂岩碎屑颗粒分选中—差,胶结物含量19.8%~29.6%,成分以泥质、灰质、云质为主。孔隙度3.2%~18.8%,平均7.36%,渗透率0.1×10-3~88.3×10-3μm2,平均15.5×10-3μm2。
上新统储层厚314.5~809m,占地层总厚的42.8%,单层最厚29.5m,平均4.35m,孔隙度最大26.4%,平均21.5%,渗透率最大1313×10-3μm2,平均263.4×10-3μm2,为较好储层。
中新统总体上以泥岩为主,储层发育相对较差,厚107.5~582.5m,占地层总厚的35.3%,单层最厚23.5m,平均2.48m,孔隙度最大26.4%,平均18.3%,渗透率最大1030×10-3μm2,平均222.5×10-3μm2。
始新统储层厚21.5~98m,占地层总厚的28%~57.1%,单层最厚22m,平均3.37m。孔隙度最大14.7%,平均11.2%,渗透率最大14×10-3μm2,平均7.9×10-3μm2。
上白垩统储层厚20~83.5m,占地层总厚的33.7%,单层最厚32.5m,平均2.9m,孔隙度最大13.1%,平均8.75%,渗透率最大240×10-3μm2,平均19.8×10-3μm2。呼和坳陷储层也较发育。下白垩统储层厚323m,占地层总厚的37.8%,单层最厚77m,平均5.1m,以砂砾岩为主,电测视孔隙度12.3%~20.2%,平均16.7%。上白垩统地层150m,占地层总厚30.8%~32.7%,单层最厚23m,一般5m,以粉细砂岩为主,电测视孔隙度6.2%~23.7%,平均15.4%;古近系储层总厚110~156m,占地层总厚20%,单层最厚10m,一般3m,以含砾砂岩、中细砂岩为主。毕探1井钻经上白垩统2286~2306m时,曾两次出水594m3,折算日产量278.4~472.4m3;钻经下白垩统2861~2865m时,也曾出水106m3;钻经下白垩统3536m附近时,两次漏失泥浆130.5m3,这些表明,白垩系储层物性好,有利于油气储集。
2.生储盖组合
纵观盆地内下白垩统—渐新统岩性剖面结构,其生、储、盖有四种组合类型:
(1)自生自储式。
渐新统上段及下白垩统中段不仅生油层发育,而且发现大量砂岩储层,单层厚度一般2~5m,最厚可达10m以上,这些储层与生油层交互分布,油气可从上下两面进入储层,其上的生油层及更上部的泥岩发育段都是好的盖层。此种组合类型在盆地比较常见,已发现临深3、临深4井的油气显示及出油井段均属此类。
(2)上生下储式。
两套生油段分别与其下的砂岩储层段,形成顶生下储组合。特别是渐新统生油段之下的储层厚度大,物性好,为本盆地最好的储层,生油层本身也可作为盖层,这种组合类型在本盆地临深3、临深4井的渐新统、下白垩统含油井段中亦见到。
(3)下生上储式。
渐新统二段生油层与第一段的砂岩储层和中新统泥岩盖层,下白垩二段生油层与第一段砂岩储层和始新统泥岩盖层,组成了两套正常的生储盖组合。
(4)侧变式组合。
岩性的横向变化,断层两侧不同岩性的侧变接触,沉积相带横向变化以及不同岩性透镜体都可成为油气聚集的生、储、盖组合,可包括断层侧变式、岩性侧变式、包裹侧变式三种组合类型。
三、资源评价方法与参数
根据盆地各坳陷勘探程度不一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盆地类型类比法、沉积岩体积速度法、氯仿沥青“A”法、多因素计算法,对盆地及坳陷资源量进行了测算。在氯仿沥青“A”法中亦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求出了预测资源的分布函数。
(一)盆地类型类比法
河套盆地属克拉通内裂谷盆地,其储量密度参数取每立方公里沉积岩可采储量约2500t,大致相当于克拉通裂谷盆地与克拉通内盆地平均值的平均数,并按30%的采收率折算成资源量,计算结果见表10-15-5。河套盆地总资源量为4.77×108t,可采资源量为1.43×108t。
表10-15-5 盆地类型类比法预测结果表
(二) 沉积岩体积速度法
根据我国东部地区16个勘探程度较高的凹陷或盆地的沉积岩体积速度和已探明储量推导出一个适合我国陆相中新生代裂谷型凹陷的公式,计算河套盆地资源量,结果见表10-15-6,盆地总资源量为9.98×108t。
表10-15-6 沉积岩体积速度法预测结果表
( 三) 氯仿沥青 “A”法
采用氯仿沥青 “A”法,变量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见表10-15-7。
表10-15-7 临河坳陷氯仿沥青 “A”法计算结果表
(四) 多因素计算法
据我国东部12~15个勘探程度较高的凹陷的资料,对生、储、盖、圈、保条件的主因素及其已探明储量密度进行多元回归,推导出资源预测公式。计算结果临河坳陷预测资源量为3.8×108t(表10-15-8)。
表10-15-8 临河坳陷多因素计算法预测资源量表
四、资源评价结果
(一) 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1.盆地地质与可采资源量汇总结果
为了客观地计算盆地资源量,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以权重系数表示(表10-15-9),通过特尔菲法综合求取盆地地质资源量期望值为3.903×108t(表10-15-10)。
表10-15-9 盆地及坳陷资源预测结果表单位: 108t
根据《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与应用》项目的研究成果,河套盆地属于碎屑岩低渗透类型,石油可采系数的取值范围在21%~28%,中间值为24%,本次评价石油可采系数取最大值28%。用地质资源量与可采系数相乘,得到河套盆地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09×108t。
表10-15-10 河套盆地石油资源量预测结果表
2.盆地远景资源量预测
河套盆地石油远景资源量采纳了长庆油田分公司前期评价结果,石油远景资源量为9.67×108t。
(二) 油气资源分布
河套盆地石油资源层位上主要分布在古近系、新近系(表10-15-11),地质资源量为3.90×108t,可采资源量为1.09×108t;深度以深层及超深层为主(表10-15-12),深层地质资源量为1.95×108t,可采资源量为0.55×108t。超深层地质资源量为1.95×108t,可采资源量为0.55×108t;地理环境分布于草原(表10-15-13),地质资源量为3.90×108t,可采资源量为1.09×108t;油气资源品位多为低渗(表10-15-14),低渗油地质资源量为3.90×108t,可采资源量为1.09×108t。
表10-15-11 河套盆地常规油气评价单元石油资源评价分层结果表
表10-15-12 河套盆地常规油气评价单元石油资源评价深度分布结果表
表10-15-13 河套盆地常规油气评价单元石油资源评价地理环境结果表
表10-15-14 河套盆地常规油气评价单元石油资源评价资源品位结果表
五、勘探建议
( 一) 潜力分析
从坳陷规模、沉积岩厚度、生油条件、构造发育程度、预测资源量大小及目前勘探状况分析,成油质条件优劣次序应该是临河、呼和、乌前坳陷 ( 图10-15-1,表10-15-15) 。
图10-15-1 河套盆地石油资源评价成果图
表10-15-15 坳陷成油地质条件对比表
临河坳陷生油岩成熟程度好,下白垩统及渐新统生油岩均已成熟; 而呼和坳陷下白垩统成熟生油区占总生油岩分布面积的 70. 8%,渐新统仅占 24. 9%。临河坳陷局部构造多、类型好、成排成带分布,目前发现两排构造,并推测可能还存两排构造。呼和坳陷局部构造以鼻状隆起为主,并且多数上倾方向缺乏遮挡条件。
( 二) 存在问题
( 1) 生油规模不清: 临河坳陷北部凹陷中没有钻穿渐新统生油层段的井。临深 4井以东、黄河以南为下白垩统有利生油区,也无穿通该区的地震测线,早白垩世是否有凹陷,下白垩统地层发育如何也不清楚; 临河坳陷西部查干布拉格一带白垩系之下地震新发现一套地层,但层位、分布范围及厚度变化情况也未查清。因而,生油岩厚度及资源量估算可靠性较差,呼和坳陷有无生油条件,也未被证实。
( 2) 圈闭条件不落实,盆地构造多与断层伴生,而局部构造如背斜、断块、断鼻上倾封闭条件目前还不清楚。断层两盘地层岩性对应组合遮挡条件这些问题目前还无法查清。另外部分构造测网密度小,落实程度很低,如临河坳陷西南部的查干诺尔、阿来呼呼都格、浑德伦等构造。
综上所述,河套盆地找油找气虽然难度很大,但其具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有必要进一步勘探。
( 三) 勘探建议
( 1) 总体上继续以临河坳陷及两套生油层为重点,兼顾呼和、乌前两坳陷及其他可能含油层系。查明有利含油层系范围,优选重点,分期突破。
( 2) 地震勘探应在黄河以南、临深 4 井以东及查干布拉格—乌达、索引子—哈尔其格勒布地震测线,查明以下三个地区的构造面貌,落实下白垩统沉积中心及生油凹陷的位置,弄清新发现地层的分布范围及厚度变化规律。另外,需加密松扎尔、二道桥、乃日拉图等有利构造的测网密度。
( 3) 临河坳陷的勘探,应以古近系为重点,优先考虑杭后、五原断层两侧松扎尔半背斜、乌兰图克半背斜,八岱断鼻等构造,构造面积大、幅度高、可靠—较可靠。相对看来,松扎尔、八岱构造埋藏浅,有利于钻探,乌兰图克构造虽然已完钻两口井,但临深 1 井未进入目的层,临探 2 井仅进入渐新统顶部,因而该构造仍有必要进一步勘探。
( 4) 河套盆地下一步勘探应该坚持油气并举,临河坳陷目的层埋藏深,凹陷区生油岩多已进入过成熟期,以生成凝析油及干气为主,因而可富集成气藏,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另外,查干布拉格一带白垩系之下新发现的地层若为上古生界,便有较大的含气远景,因此,建议在地震勘探基础上,于查干布拉格构造上布井,以查清该套地层的地质层位及油气情况。
( 5) 继续开展构造、生油、储层、岩相、地震信息提取与应用的专题研究,深入研究本区成油地质条件的特征,提高早期资源评价的可靠性,加强以生油及构造研究为重点的综合研究,更具体地指出勘探方向。
六、小结
本次评价根据河套盆地各坳陷勘探程度不一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盆地类型类比法、沉积岩体积速度法、氯仿沥青“A”法、多因素计算法,对盆地及坳陷资源量进行了测算。河套盆地是一个新生代的台内断陷盆地,地质资源量为3.90×108t,可采资源量为1.09×108t,石油远景资源量为9.67×108t。河套盆地主要以石油资源为主,多分布在临河坳陷,资源相对较为集中;盆地石油资源层位上主要分布在古近系、新近系,深度以深层及超深层为主;地理环境分布于草原;油气资源品位多为低渗资源。
Ⅱ 中国石油有多少
我国历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年份 石油资源量(亿吨) 天然气资源量(万亿平方米)
1987
787.46
33.6
1994
940
38.04
2006
1068
52.65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油气资源评价。最近的一次是2004-2005年。目前,已取得的初步评价成果是:石油1068亿吨,天然气52.65亿立方米。油、气总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14%和38%;油、气可采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40%和57%。
此次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为822亿吨,其中东部419.7亿吨,中西部372.38亿吨,南方25亿吨;海上石油资源246亿吨。剩余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吨,而待发现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为68亿吨,其中,东部25亿吨,西部21亿吨,中部3.4亿吨,海域19亿吨。
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行情 资讯)五大盆地。海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占海域的48.7%。
从新增可采储量的趋势看,1991~1995年,中国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储量1.23亿吨;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亿吨;2001~2005年,年均新增1.86亿吨;预计2006~2010年间年均新增1.8亿吨左右。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2005年新增储量中,隐蔽型油藏由1991年-1995年间的30%左右增至66%;低渗储层储量由45%升至65%,深层(大于3500米)和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储量由46%升至66%。预计这种趋势将会继续加大。
国土资源部最近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石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0.43亿吨,天然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4490亿立方米。
Ⅲ 石油和天然气在用途上有什么区别
石油的用途:
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润滑油
润滑油和润滑脂被用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保护机件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动力。它们的数量只占全部石油产品的5%左右,但其品种繁多。
沥青
它们是从生产燃料和润滑油时进一步加工得来的,其产量约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几。
溶溶剂
后者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间体。
天然气用途:
工业燃料
以天然气代替煤,用于工厂采暖,生产用锅炉以及热电厂燃气轮机锅炉。天然气发电是缓解能源紧缺、降低燃煤发电比例,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且从经济效益看,天然气发电的单位装机容量所需投资少,建设工期短,上网电价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天然气发电,通过处理天然气以后,然后安装天然气发电机组来提供电能,
工艺生产
如烤漆生产线,烟叶烘干、沥青加热保温等
天然气化工工业
天然气是制造氮肥的最佳原料,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点。天然气占氮肥生产原料的比重,世界平均为80%左右。
城市燃气事业
特别是居民生活用燃料,包括常规天然气,以及煤层气和页岩气这两种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是生产以后并入管道,日常使用天然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的经济效益也大于工业燃料。
压缩天然气汽车
以天然气代替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污染少、安全等优点。国际天然气汽车组织的统计显示,天然气汽车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0.8%,全世界共有大约1270万辆使用天然气的车辆,2020年总量将达7000万辆,其中大部分是压缩天然气汽车。
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仅为煤炭的一半和五分之一左右,二氧化硫的排放几乎为零。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球范围来看,天然气资源量要远大于石油,发展天然气具有足够的资源保障。
增效天然气
是以天然气为基础气源,经过气剂智能混合设备与天然气增效剂混合后形成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工业燃气,燃烧温度能提高至3300℃,可用于工业切割、焊接、打破口,可完全取代乙炔气、丙烷气,可广泛应用于钢厂、钢构、造船行业,可在船舱内安全使用,现市面上的产品有锐锋燃气,锐锋天然气增效剂。
Ⅳ 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地下总共大约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采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00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一吨约等于7桶),占当时探明储蓄量的85%。
(4)河套盆底有多少石油扩展阅读: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Ⅳ 海底的石油蕴藏量大概有多少
随着全球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将日益枯竭,据说陆地上的石油再过50年就会全部被采光!这么严峻的形式迫使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海洋,据估计,海底的石油蕴藏量约为900亿吨,仅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供世界用上50年。
Ⅵ 地球上的资源总有枯竭时,还能继续开采多少年
说到石油,或许大家最能联想到的就是开车加油。但其实石油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远不止如此,一个人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石油。
据统计,一人一生“行”大概要用掉3838千克石油;一生大概要“吃”掉551千克石油;“穿”掉290千克石油;“住”掉3790千克石油。
7.中国去年生产了多少天然气?全国天然气产量1330.07亿立方米,约合1亿吨原油。
受煤改气、清洁能源转型的影响,中国去年的天然气产量同比大增了8%,预计在未来还将增长。
Ⅶ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为什么极其丰富
中东地区是个天然大油库,2005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001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7%;石油产量11.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多少年来,中东以其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促进了人类的繁荣和进步,但也成了无数战乱的根源。
2002年中东出口石油8.9亿吨,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41%,其中向美国出口1.14亿吨,向西欧出口1.6亿吨,向中国出口3890万吨,向日本出口1.95亿吨,向亚洲地区其他国家出口3.1亿吨。由此可见,中东是主要石油消费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
毫无疑问,中东在21世纪仍将是世界石油供应的中流砥柱。由于这一特殊地位,也将成为经济、政治、军事激烈争夺的焦点。战乱此起彼伏,将使中东人民在享有石油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蒙受油田被破坏的损失,石油产量升降无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牺牲。
原因:
第一
地形属于板块交界处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质运动活跃,
三叠纪白垩纪时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长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
动物进化较快,种类多
气候适宜,冰川运动期间地质灾害集中,大量植物动物,被掩埋于地下
长时间隔绝空气,性质发生变化,形成石油
第2
中东地区在世界内,地形教其他地区
低矮,形成盆地状态。中东犹如“盆底”
容易石油累计其中
第3
地表覆盖严密,不容易泄露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