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东石油一桶等于多少吨
扩展阅读
治疗荨麻疹什么价格 2025-02-01 17:53:02
开发工具各控件怎么用 2025-02-01 17:30:37

中东石油一桶等于多少吨

发布时间: 2022-04-15 01:53:23

① 中东的石油开采了那么久,地下都挖空了,未来会出现大地震吗

中东地区是世界的油桶,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一半以上,产量则占到了30%以上,出口份额占到全世界45%。1932年巴林石油公司在贾拜尔杜汉沙漠地区发现了中东第一口油井“埃米尔一号”以来,已经开采了将近90年!挖出了那么多石油,中东地下都已经挖空了,会不会未来产生大地震呢?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引起的震动,通过地震波传播,所经之处就形成了地震!引起地震的大都是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和挤压造成的,一般在板块的边缘和板块内部的断裂带附近,将会是地震的高发地带!但断裂带和板块挤压等构造地震并不是所有地震的原因,除此以外还有:

其中水库蓄水诱发型地震比较严重,地下空洞结构或者断裂带无法承受新增加的压力,造成地层深处的空洞结构或者断裂带塌陷,大量岩层突然掉落引发的塌陷型地震,1967年印度柯伊纳水库发生过水库蓄水诱发的大地震,震级达到了6.3级,由于震源很浅,一般在5千米以内,因此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超过200人丧生,1500人受伤,并且对大坝造成了影响!

页岩油开采真的诱发了地震

而页岩油的开采,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油田,因为都是一些含油的石头,需要用强大的压力压裂石头,让这些油滴慢慢汇聚,最后将油水混合物开采出来,同样会注水,不过据新闻报道,页岩油开采确实可能会诱发地震!但这不是空洞结构造成的,而是废水处理!

因为页岩油的废水是含油废水,处理需要50美分一桶,听上去不高,但每开采一桶油会产生十桶废水,而美国在2016年时的页岩油开采量已经达到了900万桶/天,每天处理废水的成本高达4500万美元,因此页岩油开采商都愿意把废水注入地下!

页岩油开采还要污染环境

看上去其实没啥大问题,但很要命的是页岩油开采周围可能存在的大量断层被水注入后,相当于添加了润滑剂,会加速断层错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2016年3月26日公布的美国地震威胁测绘图中,“人为诱发”地震加入了其中,而在2015年中,在页岩油开采的加利福尼亚地区,总共有超过900次3级以上的地震!

并且据USGS的统计数据看,页岩油的开采和加利福尼亚地震频发时间上是能相互吻合的!因此石油开采还真可能以地震的方式威胁人类生存,不过整个局面是可以改善的,只要适当处理废水,整个比例就会下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②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特点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

世界已探明原油储量为1.2万亿桶,70%集中在中东地区,世界石油分布是极不平衡的,仅中东地区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4%、7%、4.8%和4.27%。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油库”和“石油海洋”之称。中东石油是多数中东地区国家经济的命脉,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地区的政局变化和同域外大国的关系。 中东石油具有储量大、油质好、成本低和产量高等众多优点——全球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万亿桶,其中62.1%蕴藏在中东尤其是波斯弯,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前五位的国家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等全部集中在波斯湾地区;石油开发条件优越,油层厚,油田大且分布集中,距海近,运输方便,油井自喷率和单井产量高;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九十年代,美国、日本和西欧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率分别为12-14%、80%和60%。据国际能源组织预测,从1998年到2005年,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量占世界石油总供应量的份额将由24%上升至34%,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达44%,2020年达55%。今后,伴随世界对该地区石油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域外大国将会更加重视中东并将进一步影响该地区局势。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等外部势力的先后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东地区热点频出。历史上殖民主义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其殖民统治区采取“分而治之”等政策,给该地区留下严重隐患,这在领土争端、阿以冲突和民族矛盾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东是仅次于北美和西欧的战略优先地区;中东曾被前苏联视为“后院”,是其南下战略的重要目标。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利用各种矛盾明争暗斗,遏制对方在该地区的势力。二战后该地区先后发生的巴勒斯坦战争、两伊战争等都与美苏乃至英法等国的激烈争夺和幕后操纵密切相关。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在中东地区为所欲为,致使该地区局势继续动荡不安。2000年初美国公布的《新世纪安全战略》中,再次提出确保中东地区的能源供应稳定。
宗教纠纷错综复杂。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存有尖锐矛盾。各宗教内部尤其是伊斯兰教内部各教派之间也矛盾重重。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之间的矛盾是长期以来阿以争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发生两伊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教旨主义组织也都隶属于不同的极端伊斯兰教派别,他们与伊斯兰教温和派别之间的矛盾常常导致国内政局动荡。

③ 中东的石油分布状况!及其比例

近年来,中东地区石油上游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各国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逐步放开了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吸引外资,推动本国石油工业发展。值此之时之即,中国应如何直面和把握?

历史背景沿革

众所周知,中东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油气资源最丰富地区,据权威数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世界已探明剩余石油储量为1734亿吨,其中中东995.6亿吨,约占57.4%;与2002年相比,2003年世界石油储量增加了72.5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增加了56.6亿吨,占总增加量的78%。随着油气勘探的发展,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将不断增加,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比例可能上升到70-75%,而且预计今后20-30年世界新增石油储量的约70%将来自中东地区。从原油产量来看,世界石油的剩余生产能力主要分布在该地区。

1972年,中东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已从1960年的26%上升为35%位居世界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区。

战后至六十年代末期,美英等西方国家通过其石油公司以近乎掠夺的方式大肆开采中东的石油资源,并在中东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石油上游市常随着中东阿拉伯国家在二战以来的民族解放斗争中赢得了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七十年代初� 中东主要产油国基本都完成了石油生产的国有化,收回了石油主权,从此中东地区油气资源领域的对外开放基本停止。而且中东阿拉伯国家把石油作为对抗西方国家的重要武器,分别于1973和1979年两次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制裁,引发了严重的石油危机,给西方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致使中东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矛盾呈现白热化。

区域诸国风云录

九十年代末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东地区在发展经济,实行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加大了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私人、外国石油公司投资油气工业,包括长期以来对外开放的“禁地”——油气上游市常

作为世界石油第一大国,沙特于2003年7月宣布,将对外资部分开放其油气上游市场,将东部共计12万平方公里的三个天然气富产区对投资者开放,并邀请了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印度及欧洲的石油公司到沙特从事天然气资源开发,壳牌、中石化集团等公司中标。

科威特于2001年3月提出了一项旨在将其石油生产能力从220万桶/天提高到350万桶/天的“科威特工程”,这项战略性规划为期25年、预算资金高达70亿美元。到2003年2月,科威特完成了该工程的合同征集,包括英国石油公司(BP)、谢弗隆-德士古(Chervon-Texco)、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壳牌(Shell)及道达尔菲纳埃尔夫(TotalFinaElf)等世界跨国石油公司参与了合同征集,另外据悉,科威特还打算把位于科威特城和科威特湾之间的一个新油田的勘探开发对外国石油公司开放。

为了抵制美国的制裁,促进经济发展,伊朗正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2001年1月,中国与伊朗达成协议,由中石化集团(Sinopec)在伊朗中部卡山区块开展油气风险勘探(据悉已获勘探发现)。2003年12月,伊朗宣布将对外开放16个油田,邀请包括中石化在内的外国石油公司参与投标,并给出了许多优惠政策。

另外,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及也门、巴林等国也加大对外资开发力度,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跨国石油公司投资本国石油工业,包括上游市常

综上所述,近年来,特别是第二次海湾战争以来,中东石油上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可以说,中东地区石油上游格局正发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巨大变革,一个令人瞩目的石油上游市场正悄然“复苏”。

风云际会 大变革前夕

1、背景分析

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中东国家都在努力加入世贸组织(WTO),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分享全球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和好处。

第二,美国为实现其对全球石油资源的垄断和控制,推出了自己的全球石油战略,对伊战争的胜利为其控制和垄断中东石油资源、“民主改造”中东国家奠定了基矗

第三,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产量增长迅速,出口急剧增加,对国际石油市场影响日益加大,正逐步危及中东的石油优势地位。

第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加,失业率高(伊朗20%,沙特15%),就业形势严峻,传统宗教势力和改革派斗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地区局势不稳,恐怖活动猖獗。

第五,中东地区油田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严重,石油增储上产乏力,需要巨额资金用于更新设备和开发新油田。据IEA预测,未来20-30年,中东地区设备更新、发现新储量和开发新油田需耗资一万亿美元。综上,中东地区似乎已处于大变革、大改组的前夜。

对于国民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中东地区来说,要发展经济首要是发展石油工业,在资金、技术及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扩大开放,大力引进外资,在包括上游在内的石油工业各个领域加快全球性市场化进程,是中东各国发展本国石油工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2、影响及意义

中东石油上游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将对地区政治局势、世界经济及全球石油工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国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增加,中东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与合作增强,有利于促进该地区政治改革,对于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稳定地区局势、消除或减少恐怖活动等有重要意义;其次,有利于中东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缓解各种矛盾;再次,中东地区石油勘探开发将蓬勃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可能显着增加,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世界石油供应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供大于求,石油价格可能长时间走低。

三大目标建议

首先,应当加强对中东地区的系统研究,包括政治、宗教、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特别要关注地区局势及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动态。在具体“走出去”方面要加强油气资源潜力及开放程度,政治环境,基础设施状况,经济技术水平,合同条款,竞争性分析等等方面的跟踪、分析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中东各国适合海外投资的优劣进行评价和排序,确定优先目标,形成该地区海外勘探开发的梯次。这是关系能否及时成功地全面进入中东石油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次,应当加大与中东地区的外交力度。通过各种层次、形式多样的外交活动,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与其外交关系,特别要加强能源外交活动,可考虑在个别国家设立半官半商的专门能源外交机构,为我国石油公司成功进入中东石油市场打好外交基础,提供及时和必要的信息指导,极力促进油气合作项目。

第三,应当加大与该地区的全面合作,特别是能源领域的经贸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与中东地区的全面合作,加大双边贸易额度,扩大合作广度和深度,尤其要作好石油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

最后,加强协调,整合力量,增强竞争力。长期以来,中东就是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关注的重点地区,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对该地区更熟悉,更具优势,竞争将非常激烈。应当进一步完善“走出去”协调机制,形成合力,以加强竞争力。必要时,可以考虑向石油公司提供必要的金融、政策支持,并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其投资行为。

④ 中东为什么会被称为世界油库

中东的石油工业从1908年伊朗发现石油开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于中东得天独厚的石油地质条件,形成的油田数目多,储量大,油井产量高,油层埋藏深度适中。加上便利的运输条件,石油生产成本低,油气开发效益极高,潜力巨大。

储量大是中东最大的优势,其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3。据2005年统计,世界石油储量为1770.62亿吨,仅中东地区就有1027亿吨,占58%。

世界石油产量为35.9亿吨,中东占了近1/3,为11.5亿吨。

中东地区目前已发现560个油气田,其中油田484个,气田76个。在全世界石油可采储量大于6亿吨的大油田(共38个)中,有26个在中东,占世界此类大油田数的68.4%,而可采储量在6850万吨以上的油田多达95个。由此可见,中东油气资源是多么丰富。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所说的这些仅是一部分,是已经钻探的114个构造中的油气储量,另外有70%的构造还未钻探。

全世界目前已发现并开发油田共41000个,总石油储量1368.7亿吨,主要分布在160个大型盆地中。全世界可采储量超过6.85亿吨的超巨型油田有42个,巨型油田(大于0.685亿吨)328个。其中最大的当属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它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为114.8亿吨,天然气储量924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中国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的两三倍,是中国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一半左右(56.3%)。世界第二大油田是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原始可采储量105亿吨,世界第三大油田仍属沙特阿拉伯海上的萨法尼亚油田,原始可采储量为50.5亿吨。所以说中东是“世界油库”一点不夸张。

加瓦尔油田位于波斯湾盆地,阿拉伯地台东缘的油气区,沉积岩厚度达5000多米,主要产层为侏罗系阿拉伯组D段石灰岩。该油田是一个巨型的背斜构造,含油构造长250千米,宽15千米,构造走向南北,其上分布六个高点,由南向北分别是哈德拉、哈维亚、乌德曼尼亚、舍德古姆、艾因达尔和法桑。

世界上有天然气田26000个,最大的气田是俄罗斯的乌连戈依气田,储量为8.1万亿立方米。第二号大气田是亚姆堡,储量4.76万亿立方米,它们都分布在西西伯利亚盆地。该盆地储量超过l万亿立方米的超巨型气田有8个,其中包括世界上排前四位的四个储量最大的气田。西西伯利亚盆地是世界上天然气富集程度最高的盆地。

⑤ 中东的石油储存量到底有多少

每次说到中东这个地方的时候,相信大家第一个字眼就是石油,当然对于中东这个地方,除了石油这样一个标记之外,同时还有土豪,战乱。我们都知道中东的石油储存量是特别巨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让很多国家都看中了中东这个地方,这也成为了中东长年累月爆发战争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现如今石油储存量世界第一的国家就是委内瑞拉,但奈何我瑞内拉原油品质是特别差的,多为重质油,所以开采体量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同时还需要向别的国家购买轻质油勾兑催化,因此价格上也并不占什么优势。而对于中东地区石油品质大多非常好,埋藏得比较浅,储存量也大,所以开采成本比较低,即使国际油价处于低位的时候,也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中东地区会出现各种各样土豪的原因了。

⑥ 成品油的“桶、吨、升”之间是什么样的衡量关系

1桶原油=42×3.785=158.97 升 (油) 约=159升 约=0.159立方米(m3)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每种石油的API不同, 比重也不同, 炼出来的汽油也不同, 比例在30-70%之间, 平均的水平,大概是能炼出60%的汽油,其余部分算15%柴油和15%煤油,10%沥青吧,中东的油就能炼出较多的汽、煤、柴油,但石蜡和沥青就少。我国的油里的石蜡、沥青就比中东的油多,相应的,炼出的油就少。 一般其中汽油大概在60%。 就当平均50%吧。 那么:1桶原油 大约可以提炼出约79.5升汽油 (158.97X50% )。 石油体积与重量单位的换算方法1.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每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依此类推。

⑦ 中东出产石油,为什么那里石油那么多

说到中东地区,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石油、土豪、战乱,就是因为中东盛产石油,才会有那么多的土豪,而又因为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所以中东地区也成了各国博弈的地区,常年都有战乱在发生。

虽然中东的石油储量很大很多但是除了沙特和伊朗的石油工业体系比较完善外,其他国家石油工业体系很薄弱,主要靠的都是出口原油,特别是在炼油等深加工领域,中东没有什么优势。从全球排名前10的炼油企业来看,中东只有2家而且排名都不高,炼油能力最高的是中石油和中石化。

总之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目前所知整个地球一半以上的石油储量都集中在那里,可想而知中东为什么会富得流油了。这么大的石油储备对于中东的人来讲即使福也是祸,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所有国家。虽然中东是世界的油桶,但真正能控制石油的还是西方国家。

⑧ 石油中的"桶"是什么容量单位

桶和吨是常见的两个原油数量单位。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原油数量单位通常用桶来表示,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则常用吨作为原油数量单位。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假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环球视野》摘自2005年9月12日《报刊文摘》)

⑨ 中东石油有多少吨

经济: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沙特以“石油王国”着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石油工业是沙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收入约占出口总额的90%。截止2001年,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约362亿吨(2642亿桶),占世界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气储量为6.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按目前石油产量估算,沙石油仍可开采80年左右。此外,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是世界第四大黄金市场。水力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全国的海水淡化总量占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1%左右。蓄水池共有184个,拥有6.4亿立方米蓄水能力。石油和石化工业为沙特的经济命脉。年产原油4~5亿吨,石油收入约400~500亿美元。沙特特别重视农业。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耕种面积360万公顷。在中东地区各国中,沙特的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在发展中国家里堪称高水平。沙特以石油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石油部门在沙特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30%以上。沙特出口以石油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0%,石化及某些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沙特是高福利国家。实行免费医疗。货币名称:沙特里亚尔。
经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据阿联酋通讯社2000年7月1日报道,截止1999年底,阿联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978亿桶,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4%,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为5.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国民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石油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85%以上。货币名称:迪尔汗 (dirham)。
经济:经济以石油为主,所产石油95%供出口,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原油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政府重视发展多样化经济,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

⑩ 都说中东国家石油储量很多,那么中国石油储量有多少呢

我们经常听说中东地区的国家石油储量很多,而且很多中东国家都是靠石油来发展经济的,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中东地区没有发现石油的话,那么它们那里的经济和发展其实也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但石油资源对于现在的国家乃至于地球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石油,工业需要石油、制造业需要石油、汽车飞机也需要石油,所以全世界都在努力寻找更多的石油。在世界各国石油储量的排名中,中东国家应该算是最多的了,对此小伙伴们肯定会好奇,世界各国的石油储量有多少?中国能排第几呢?看完涨知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以着名的大庆油田为例,大庆油田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油田,1975-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连续27年产油量达到5000万吨,而后连续12年产油量降到4000万吨,如今大庆油田产油量在3000万吨左右,从这些数据我们能看出,大庆油田的产量正在逐渐减少,最后校长认为,中国的石油储量较为稀少,所以国内大多采用进口的方式来使用和储存石油。